实践标准与党的三个作风_党的三大作风论文

实践标准与党的三个作风_党的三大作风论文

实践标准与党的三大作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作风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中内在地包含着认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这一论述坚持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认识标准与价值标准统一的理论体现。江泽民同志还提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江泽民同志强调: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这里讲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实际上与实践标准也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

众所周知,党的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这是我们党达到成熟、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重要的经验总结。邓小平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做了深刻、详细的阐述。1962年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强调:“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的作风。”(《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99页)这就是说,党的三大作风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可以总括为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需要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发扬党的三大作风的重要意义。必须明确:只有结合新的实践把党的三大作风发扬光大,才能够真正坚持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才能够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在实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和政策,并且通过实践来检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正如邓小平所说,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提出的。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倾向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造成了危害,而教条主义的危害更为严重。“两个凡是”、抽象地问姓“社”姓“资”等等,是教条主义新的表现。坚持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反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党内还出现了一种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庸俗化的倾向。某些党员干部置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对策”是为了谋取个人的或小集团的私利。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利益在他们那里被压制、被损害。这是一种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的腐败之风。此风不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

要理论联系实际,党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邓小平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创造者。农村的土地承包、乡镇企业,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其见效之快、发展之迅速,党内许多同志没有预料到。中央是根据人民群众的经验,制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8页)农村的改革是如此,城市的改革也是如此。如果离开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离开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一事无成。

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相对立的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作风。实际上,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不仅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相对立,而且与整个三大作风相对立,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对立。邓小平在建国之初谈到发扬党的三大作风时就曾尖锐地指出:“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与毛主席的教导恰恰相反。沾染这种作风的人,不可能实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可能联系群众,不可能进行自我批评,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其结果一定是损害党的工作,损害党的信誉。”(《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54-155页)

某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他们在群众面前官气十足,不可一世,听不进群众的意见,不是反映而是压制群众的呼声,不是代表而是损害群众的利益;在上级领导面前却表现得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对上级领导的指示表面上照抄照转,实际上却各取所需、阳奉阴违,拉关系以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行贿赂以寻求利益的保护伞。他们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时,实际上是只对私利负责,其结果不仅损害群众的利益,而且同时损害国家的利益、损害党的信誉。如果任这种腐败之风发展,则群众路线既已走向反面,实事求是便无从谈起。

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邓小平特别强调: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及时总结经验,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检查工作,就可以不使小错误发展为大错误。显然,理论、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反映了群众的要求,需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来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由实践来检验真理,来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的题中应有之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是必要的。建国以来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党的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主制度不健全、民主生活不正常,没有进行经常的严肃批评和自我批评。

必须正视的是,改革开放20年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监督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致使党内的一些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一些党员干部文过饰非,以势压人,听不进批评意见,习惯于相互吹捧、自我吹捧。这样,他们的错误不能得到纠正,只能日益滋长、扩张,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结合新的实践,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对于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活动中,首先应该抵制、清除与我党三大作风相对立的作风。

标签:;  ;  

实践标准与党的三个作风_党的三大作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