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规范我院急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2018年1-6月(干预前)每月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100张抗菌药物处方对其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制定干预措施并实施干预。并与2018年10月-2019年3月(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抽查的不合理处方占12%,干预后占2.67%。结论:实施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处方明显降低。
【关键词】急诊处方;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013-03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effect of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emergency
Luo Li,Zhang Qib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Deyang, Sichuan 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andardiz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100 prescriptions of antibiotic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evalu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every month.According to the reasonable situation of January to June 2018 (before intervention),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worked out and analyzed.Compare thesituation from October 2018 to March 2019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was 12%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2.67% after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emergency antibiotics,timely communicate with doctors,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Key words】Emergency prescriptions;Antibacterials;Rationality;Intervention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就是抗菌药物,如果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抗菌药物将导致诸多严重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的增长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1]。我院急诊科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合理类型也较多。为进一步规范急诊抗菌药物应用,减少细菌耐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科针对急诊科抗菌药物处方的抽查结果,积极制订、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每月随机选取当月1-20号每天5张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急诊科处方(2张急诊时段,3张非急诊时段),即每月100张处方。2018年1-6月为干预前,2018年7-9月为干预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为干预后。
1.2 干预方案
1.2.1基本原则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规定,对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
1.2.2干预方案 (1)将抽查的2018年1-6月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类、分析,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急诊医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提出合理使用建议,及时整改。(2)每个月底向医生通报当月处方合理情况。(3)追踪医生整改情况,对于整改不力,重复发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由医院按照《医师处方合理用药监控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处罚。(4)不定期的由我科组织医生及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相关知识的规范培训,并进行考核,与绩效及学分挂钩。
2.结果
2.1 干预前、后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变化
干预前抽查急诊抗菌药物处方6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张72张,占抽查总数的12%;干预中300张,不合理20张,占6.67%;干预后600张,不合理16张,占2.67%。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不合理处方率明显下降,P<0.05。
2.2 干预前、后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在不同时段的分布
干预后急诊时段和非急诊时段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不同时段急诊科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情况
3.讨论
3.1 不规范处方
干预前很多急诊科医生开具处方时,药品用量超过3天,《医院处方点评规范》明确规定:特殊情况下需延长处方用量时,需注明原因。经过药师的干预,医生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延长处方用量时进行备注,确保处方规范性。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 用法用量不适宜
3.2.1.1药品的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急诊期间,病人多,医生工作负荷大,在电脑上开具处方时容易输入错误,干预前出现口服剂型误开成静脉滴注、肌注的,干预后医生多加注意,避免了此类情况。
3.2.1.2用法用量不适宜 我院急诊最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此类多属时间依赖性药物,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与病原菌同抗菌药物的接触时间密切相关,对于肝肾功能无异常的患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3]。
3.2.1.3重复给药:干预前医生在开具静脉注射给药的同时又开具了同类抗菌药物进行口服,这样容易造成药物的蓄积中毒,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医患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干预后,基本未出现此类情况。
3.2.1.4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没有细菌感染是不需要运用抗菌药物的,尤其像哮喘这种非感染性炎症,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4],达不到治疗效果还贻误病情。
经过药师及时的干预沟通和急诊科医生的积极配合,目前主要的不合理类型集中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和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我们将持续干预,积极配合医生,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用法用量提示功能,降低用法用量的不适宜发生率。针对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问题,医生应尽量减少经验用药,根据病原学、药敏实验结果的具体病原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实在不理想时方可联合经验用药[5]。
4.总结
通过对我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抽查,发现了一些不合理情况,在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下,处方的合理性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是循序渐进的,干预中及时的与医生沟通是很必要的,随时提醒医生仔细开具处方,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有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品种,养成一定的规律、习惯,在干预后坚持每月的点评、总结,与医生维持良好联系,处方合理性还能有所改善。我们药学工作者也需加强学习,将准确优质的药品应用信息及时传达给医生,协助医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以期更快更好地实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少君,管志江,李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
[2]张占杰,李连涛,范洪伟等.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月点评5年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3]黄娟,唐晓铃,柯昌毅等.我院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输注间隔时间不规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药房:2017年第28卷第2期.
[4]张连生,伍进,顾春枫,李丹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抗生素应用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7月第34卷第13期.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卫生部.2015.
论文作者:罗莉,张奇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药物论文; 处方论文; 急诊论文; 医生论文; 不合理论文; 用量论文; 合理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