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与经验借鉴论文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与经验借鉴论文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与经验借鉴

戴文羽 DAI Wen-yu;柏凯玲 BAI Kai-ling;朱延驰 ZHU Yan-chi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

摘要: 南京市江宁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巨大。在习总书记乡村振兴的号召下,江宁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发展未形成多元化格局等。针对上述问题,应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挖掘当地文化并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进一步优化环境整治等,以促进江宁区更好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关键词: 江宁区;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0 引言

南京市江宁区以“美丽乡村+”为核心建设特色小镇,整合江宁美丽乡村点状资源,提出了美丽乡村由点向面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如今,江宁区的乡村建设呈现出一派怡人的田园景色,美丽乡村建设是江宁区独特且迷人的城市名片。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的江宁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江宁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快更优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浙江省的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江宁区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村容村貌彰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宜居乡村提供意见参考,为全国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江宁样板。

1 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1.1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江宁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各街道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开拓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淳化街道立足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打造了老虎洞、珍珠泉、现代农业园等休闲胜地;汤山街道依据奇特的地质构造,大力发展温泉经济,获多项世界级的荣誉;谷里街道凭借充足的山水资源,打造了银杏湖、牛首山等优质旅游项目;湖熟街道凭借其浓厚的历史底蕴,重视文化特色的挖掘,建设了杨柳湖红色文化艺术馆等旅游景点;横溪街道依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设立了多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黄龙岘凭借悠久的茶历史文化,打造了乡村特色茶庄,致力于弘扬茶文化。

江宁区统计局资料显示,“十三五”以来,江宁旅游业发展较快,先后共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3个,11个国家等级景区,2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6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6家星级宾馆饭店,其中4家四星级以上酒店,35家旅行社,其中2家具有组织出境游资质。2018年江宁区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90亿元,同比增长13.1%,接待游客量超3600万人次,增长9.2%。依托独特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美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构建生态用水调度体系 推进淮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程绪水,万 一(13.42)

1.2 经济发展助力就业,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江宁区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乡村经济的发展、政府促进就业以及鼓励创业的政策,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政府还建立和完善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农村低保和扶贫济困“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促进乡村经济和谐发展。

急性外伤所致的肩关节前脱位常造成盂唇损伤,而肩关节前盂唇损伤又是使患者后期发生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1例因急性创伤所致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盂唇超声检查,并对其后期治疗及康复情况进行随访,旨在探讨应用超声诊断盂唇损伤在外伤致首次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3 环境整治稳步推进,人居品质有效提高

试验用土取自南京市某基坑场地,取土深度6~8 m.该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试验前将土在60℃下烘干至恒重,粉碎过2 mm筛,向过筛后的土壤中添加Pb(NO3)2,Pb在干土中含量为5 000 mg/kg,5 000 mg/kg为我国工业污染场地Pb污染典型含量值[10],选择Pb(NO3)2作为污染介质是因为Pb(NO3)2具有较高溶解度(较强的阳离子活动性),且硝酸根具有惰性,对水化反应干扰很小[11].再向污染土中添加去离子水使土含水率为22.34%,拌合均匀后密封,在室温下焖土30 d,使Pb(NO3)2与土壤反应充分.

当前,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设施、师资和课程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非学历培训服务,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局面。宁波大学、沈阳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等普通高校在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成员方面走在了前列。

1.4 遵循生活美—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的螺旋上升式发展结构

江宁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开发较为充分,但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及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可以归因于没有提前做好整体规划,整体布局,点到面的开发模式也导致布局混乱。鉴于当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重新规划建设重建不切实际,在此,仅给出几条修改意见。

(2)为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不断创新寻求各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工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抓住市场这个大机遇,才能取得更大效益。

2 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江宁区拥有15.73万公顷的实际控制区域,其中约70%为农用地,23%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仅有1.05万公顷。江宁区的土地资源丰富且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但是,在江宁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滥用,缺乏房建管理。例如横溪街道由于缺乏管理,外来富豪以当地居民的名义,大肆建设豪华别墅,房屋建设面积严重超标。二是土地规划不合理,没有宏观的建设布局,格局随意且凌乱。例如谷里街道老镇区土地利用混杂,布局零散,利用效率低下,市镇的开发建设也因此而受到制约。

江宁区乡村坚持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共生原则,对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治,例如处理生活垃圾,修路,改水改厕,河塘清淤,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等,逐步形成保洁与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改善了人居环境,初步实现了村容的大变样。同时,江宁区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主张村民自治,提高村内事务的透明度,尊重农民的选择权知情权,社区民主管理的水平不断的提高。江宁区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了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建设小型的休闲广场,配备有健身器材,加强身体建设,并举办各类纳凉晚会、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从环境卫生到民主管理,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在提升农民的人居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2 侧重经济发展,忽视文化产业挖掘

江宁的美丽乡村建设侧重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诸如旅游业、农业、高新科技等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经济实力以及生活满足感。但却忽视了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增加居民收入,还能使居民获得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而江宁区的多数地方对于街道的建设往往浮于表面,对深层文化的挖掘程度较低,无法吸引高端客户群体,不利于长期发展。事实上,江宁的各个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横溪街道的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黄龙岘街道的茶文化,淳化街道的南朝石刻,谷里街道的南唐二陵,湖熟街道的古建筑群,汤山街道的温泉等都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资源。但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不足,文化彰显不足,标志性历史遗迹缺乏标志及介绍,且建设品味落后,有待提升。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整治有待细化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江宁区的基础设施已有大幅度提升,但与城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是交通不够便捷,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较差,很多景点没有直达交通车辆,换乘时间较长且麻烦。新农村建设在为江宁区带来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各街道都着重于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整治,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环境整治在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虽然各街道已经稳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但垃圾回收箱的利用率依然较低下,居民垃圾回收的意识普遍较低。同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药物污染也不容忽视,例如黄龙岘在发展茶业等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可能会对水源等造成污染。

土壤管理:要为猕猴桃根系生长创造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环境。主要方式有扩穴深翻、中耕松土及果园间作,在行间适当间种白三叶草、豌豆等绿肥。

2.4 经济发展单一,未形成多元化格局

第三,对于有待建设的老镇区,要吸取教训,提前做好规划,做好生活区、娱乐区、商业区等区域的划分,尽量做到各有特色又相互呼应,便捷性、观赏性、娱乐性、宜居性共存。

3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借鉴

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是当今南京市江宁区的一项重点工程。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农村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绿化达到较高水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人口素质显著提高等。合理借鉴浙江省的先进经验,可以有效促进江宁区的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3.1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

第二,在当前的大布局下,对细节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可以统一设计,整体修整街道巷子,统一巷道布局,保证个性与普遍性的和谐统一;对于商业区或是旅游景区更要做好区域划分,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商户进行个性装修。

为了使方方面面的规划立足于乡村实际,体现地域特点,浙江省专门颁布了《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指引》、《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等文件,并联系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为其提供有关规划的建议,对规划的申请进行审批以及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

3.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乡村建设应立足乡村特点,尊重差异,体现地方特色。浙江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上百个已建成的示范村展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和千差万别的民居风貌。例如,丽水市的“古堰画乡”,展现了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风貌。桐乡市的马鸣村,在江南水乡的原始风貌基础上,建设成有着浓郁江南市井生活气息的美丽乡村。这些村庄体现着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与风土人情,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模板。

3.3 坚持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

浙江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农、林、渔资源与已有的产业基础上,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浙江省还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搭建农业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农民也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分享改革成果,例如,海盐县紫金山村,由商家收购农村闲置房屋,将其改造成生态旅游客栈,农民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租金收入,这也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古朴村落的休闲游、农家农事的体验活动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活动等的发展,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

3.4 坚持改善人居与传承文化的有机统一

浙江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推广农业技术、推进公共服务、增进卫生服务和提高教育水平,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成了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通过过上文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江宁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有关注到这一点,但对其挖掘是不够的,尤其对于发展旅游业的街道而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给其带来长久的发展,吸引高端客户群体。

4 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4.1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江宁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轴心,坚持“生活美-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的发展理念,以生活美为抓手,通过环境政治、旧房改造、交通升级等方式促进农村生活建设,又依托于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积极招商引资,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进一步促进环境建设和优化人文环境。例如汤山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重点打造了适合老人孩童的休闲场所,适合年轻人的嘉年华游乐场,同时打破传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型“特色小镇”,推出“农旅结合”的新型体验模式。“生活美—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的发展模式对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一,严查违法乱建滥建行为,避免外来富豪暗中进行土地交易,建造豪宅,加强处理力度,可采取拆除、罚款等手段,着力于保证乡村建设的淳朴性。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美丽乡村居住区的建造标准,除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的规定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区建造规范,应包括但不限于最大建房高度、危房旧房改造标准及补贴,禁止建房区域等。

2012年,浙江省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这揭开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步阶段,浙江省先后发布文件,以规划先行,具体包括乡村房屋的布局设置、土地的整治管理、重点村落建设工程和历史文化村落的修护利用等,并对浙江省美丽乡村的建设历程也做了具体规划。在建设初期,乡村进行垃圾清理、厕所改建、河道治理等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在建设后期,乡村进行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片的规模建设。

江宁区多数地方的乡村建设都呈现出同质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且风格极为相似,以“观光-农家乐”发展模式为主,而参与型旅游项目较少。很多街道没有属于自己的颇具知名度品牌,未形成品牌效益,发展过于单一,缺乏竞争力。例如汤山主要依靠温泉产业支撑,黄龙岘主要发展茶文化观光业,谷里着力于发展景点旅游业。这些街道其他产业较为薄弱,多元化发展格局局面还未形成,如何统筹特色产业与全面发展值得探索。

4.2 挖掘当地文化,注重文化传承

同时,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村落传承着不一样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浙江省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坚持改善人居与传承文化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打造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与现代化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将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利用好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传承推动经济发展。

第一,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归档,收集有关资料,包括轶闻、史料、遗迹等,并在大量资料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独具特色的文化点,进行专门的保护、展览。

第二,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商业等结合起来,例如做成包装盒、纪念品等,同时做好文化宣传,致力于能够使地域文化走出去,为人所知,例如新媒体上的推文,广告的投放等。在进行文化推广的时候要注重文化纯洁性的保护,不可过度商业化,盲目迎合市场。

4)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资助学生规模大幅增长,2010—201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幼儿)达4.1亿人次,年均资助8201.26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25.8%;资助资金规模亦保持持续增长,2010—2014年全国学生资助资金总额达5564.4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69%,其中2014年资助金额达到1421.28亿元,较2009年增长104.82%。“十二五”期间,累计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超过6000亿元。

第三,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在保护物质性文化遗产还要注重原迹的保护,避免自然损害和观赏过程中的人为破坏。与此同时,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要注意继承人的培养,为防止手艺的失传还可以开设兴趣班、体验班、专业班等,这些班级的开设还能吸引一定的客流量及资金的流入。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整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针对农村交通不够便捷这一问题,政府可以进一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大对农村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并借助市场的力量,从多个渠道筹集农村交通建设资金。“景区无车直达,转车费尽周折”,建议由政府引导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参与打造旅游交通体系。

进一步优化环境整治,针对垃圾回收这一问题,建议引进垃圾回收公司,回收村民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有害废品,并进行加工。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如加强电视宣传,入户宣传等,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使之亲身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中。政府可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大力推广节肥节药、使用低毒农药技术以解决药物污染严重这一问题。

4.4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推动多元化发展

针对江宁区多数乡村呈现出同质化发展,风格相似,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建议整合地方资源,如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明确地方定位和差异性,发挥地域优势,实现其经济价值,推进乡村建设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等都是政府推动乡村建设的有力手段。推动多元化发展要应用创新技术,这不仅仅要靠技术保证,还要有政府的扶持,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以市场为导向,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注释:

在确定好研究假设后,采取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工作绩效量表分为任务绩效、人际关系和工作奉献3个维度,直接采用Motowidlo和Scotter绩效模型的量表[4],结合王雁飞和张淑熙等人的研究[5],并进行了一些修订。工作满意度量表分为报酬满意度等7个维度,采用Hackman和Oldham编制的工作诊断调查(job Diagnostic Survey,JDS)中的部分项目,结合Spector编制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6],并作了一些修正。经过文献研究和访谈得出,人格特质量表分为成就需要维度、控制源维度和自我效能感3个维度。

当白雪飘零,雪花纷落时,对孕妈妈而言,一年四季中最难熬的时节到了。地处幅员广阔的中华大地,不管是冬日阴冷的南方还是室内外冰火两重天的北方,孕妈妈都会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迎战冬日的考验。保暖、饮食、疾病、出行,相比较其他三个季节,冬日里孕妈妈在各个方面都会感觉有所不便。

①数据来源:南京市江宁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陈勇.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J].居舍,2019(11):84.

[2]戴东军,李小清.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294-295.

[3]谭秋成.美丽乡村的浙江标本[J].同舟共进,2018(07):13-15.

[4]王国灿.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人文天下,2018(22):2-9.

Problems and Experiences of Building Beautiful Villages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1171,China)

Abstract: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and it has a good geographical position,a long history and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Under the call of General Secretary Xi's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 Jiangning District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and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rapid,but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diversified economic development.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layout,explore local culture and focus on cultural heritage,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further optimize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o promote the better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and livable villages in Jiangning District.

Key words: Jiangning District;ecology;beauty;livability;r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25-0067-03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年省级一般项目《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经验与借鉴——基于南京江宁的调查》(项目号:201811460026Y)。

作者简介: 戴文羽(1997-),女,江苏南京人,本科生,从事经济与金融研究;柏凯玲(1996-),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生,从事经济与金融研究;朱延驰(1998-),女,江苏兴化人,本科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标签:;  ;  ;  ;  ;  ;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与经验借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