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实的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走向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1)05-0013-07
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著作《美学意识形态》中说到,在现当代文化中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美学家,而其中马克思又是最深刻的美学家。这是因为马克思相信,人类的感觉力量和能力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绝对的目的,不需要功利性的论证。其实,特里·伊格尔顿敏锐地看到了马克思美学的本质,即走向人的感觉解放与丰富的现实实现。本文分析并阐明马克思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一
重新考察《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美学的哲学基础,可以发现:《手稿》的哲学本体论站在当代哲学前沿,其核心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本质在于人的感性的(当下直接的)、对象性的(以自然界及他人为对象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哲学本体论的核心,从而瓦解了近代哲学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及美学革命。
《手稿》一开始,马克思指出当前的经济事实是“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P90)“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P91)这在近代哲学家眼中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产品经由工人生产出来就是客体,具有物的属性,是外在于人的,它怎么也不可能跑到人——主体的身体里去,人与产品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劳动中主体把自己力量与智慧物化在产品中。
可是,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产品不是被当做广延物体客观存在来看待的,而是被当做人的生命活动的凝聚来看待的。因此马克思说:“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抗。”[1](P91-92)马克思在这段话里有三个“意味着”。第一个意味着:产品成为外部的存在,这对马克思说来不是关注的中心。后两个意味着即产品成为在他之外存在及他贯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这是马克思认为至关重要不能忽视的东西,是异化(马克思的异化范围与黑格尔的异化不同,它没有外化、物化、对象化的意思,而是有否定的、本质力量未能实现的意思),即工人向劳动对象投入的生命越多,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这就类似宗教方面的情况: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产品)上,而且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二个异化劳动规定即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马克思在考察了异化劳动的两个规定之后说:“我们现在要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1](P95)这第三个规定就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类本质沿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但含义与费尔巴哈完全不同。理解马克思的类本质的关键是搞清为什么马克思说前两个规定推论出这第三个规定,马克思用“规定”这个词,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主观预先设定,其实不是。前两个规定都是从事实出发的。由人与他的产品、与他的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这一事实推论出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就说明类本质实际上就是前两个异化的扬弃,具体地说,就是随着物的世界的增值,人的世界也增值;人在劳动中是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不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在《手稿》里马克思关于类本质的论述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的。
马克思认为,说人是类存在物,有两个原因:第一,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的;第二,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马克思在《手稿》里说:“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1](P95)这是《手稿》的主旋律,它的变奏有多样,如“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P96)马克思认为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境况来看,异化最集中地表现在人的类本质异化,人的感觉与感觉的人类性正在丧失。
关于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从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1](P124);另一方面,“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1](P124)。两方面互为因果,在一个过程中呈现为一种连续性与上升性。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什么呢?眼睛等人的五官感觉怎么变成了人的(扬弃了非人的)?那是因为眼睛的对象变成了人的对象,人的对象提升了人的五官感觉,提升了五官感觉的人又创造出提升人的五官感觉的对象……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这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
《手稿》中“共产主义”一节最后一段实际上是马克思整个哲学本体论的总结,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也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1](P131)
二
《巴黎手稿》中直接论美的地方很少,但从马克思的全新的具有当代意义的存在本体论看,它的论述涉及美、美的产生及实现。
(一)关于美
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以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为基础的,在这个地方他完成了对近代哲学的革命。实际上,马克思已经抛开了主、客体对立以及如何跨越对立的本体论视角,马克思认为人同他的对象性的存在在人的活动中不存在分离与对立的问题。因此,马克思谈美的本质不可能从客体的物质属性上去找客观性,也不可能从主体的主体性上去找主观性,更不可能在承认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前提下,在一种认识论的范围内,把实践、活动当做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去寻找,因为实践活动本身就是马克思的本体。马克思是在关系情景与历史情景中来把握美的本质的。
1.关系情景。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存在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的存在。自然山水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是从它与具体的人的依赖关系来肯定的,对某些具体的人来说,自然风景成为他的对象,因而是美的,那么自然风景对哪些具体的人来说是美的?换句话说,自然山水如何能成为我的对象呢?马克思在《手稿》里说,“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P126)因此对具体的人来说,马克思所说的“感觉所及程度”的具体内涵是多方面的,例如,有的人对高山峻岭感到恐惧;有的人为生活奔波,忧心忡忡;有的人对某一文化赋予自然山水的象征意味一无所知;或者婴孩尚未踏上生活感慨的历程……都是享受自然美的“感觉所及程度”之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风景对这些具体的人来说不是对象,没有审美的意义(这并不是说自然山水本身不在地球上了)。至此,美学问题的提问方式改变了,成了自然山水在怎样的情境中是美的?在这样的境界中,追求涵盖一切、脱离任何具体条件都能适用的美的本质本身显然已经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了。针对现实中人的类本质异化、人的感觉与感觉的人类性正在丧失的实际状况,马克思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人的类本质回归的角度来谈美的本质。马克思的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指人的感觉从绝对贫困走向丰富、全面和深刻。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6)这其实也是马克思《手稿》美学思想的一种表明:比解释美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创造美的世界。特里·伊格尔顿在《美学意识形态》中说,马克思是最深刻的美学家,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一点。
由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手稿》美学中具有中心的位置,所以马克思的美学思路与德国古典美学完全不同。在马克思美学中“占有对象”与“失去对象”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审美发生是否可能。
占有对象,即人的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的扬弃。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它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1](P123-124)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的真正实现,其实就是通过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通过自己与对象的关系来丰富与提升自己的五官感觉、本质力量,这就有可能再进一步与世界发生对象性的关系,在对象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且确定自身,从中得到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马克思的思想引发美学深入地追究人的五官感觉的产生与发展,这一次不只是作为生理上的进化,而是属人的、符合人的本性的五官感觉的诞生。梅洛·庞蒂在其美学名著《眼与心》中谈道:假如我们像某些动物那样,有着长在两侧的眼睛,因而没有双眼视野的交叉印证——这个身体不自我反射,不自我感知,这个几乎等于顽石的身体,由于它不完全是肉体,它也就不会是人的身体,因而也就不会有人性。那么,如果经历了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以后,原始的、非人的眼睛进化成人类的眼睛与耳朵了,是不是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眼睛与人的耳朵了呢?显然不是,马克思就这个问题继续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P125-126)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眼睛、人的耳朵是指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具有社会(人的本真状态)性质的人的五官官能。马克思的存在本体论与他的美论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歌德说:“如果眼睛不像太阳,眼睛就永远看不见太阳。”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什么叫占有对象。占有对象的本体论说明就是存在的对象性关系的真实存在。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P155)
失去对象,即占有对象的异化。马克思以爱情为例谈失去对象:“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1](P155)马克思还以自然风景的欣赏为例谈失去对象,“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1](P126)。
2.历史情景。关于传统的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费希特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明,他说,先生们,想想这道墙,然后再想想思考墙的人。马克思所说的存在的对象性关系本身含有时间的因素,人与他的对象的对象性关系之所以建立,也就是说,对象之所以成为他的对象,墙之所以能与他发生关系,是因为他的本质力量中已经有对墙的储存。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这句话就包含着这层意思。
在人的活动中把握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成呈现,这是马克思美学的主导思想。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P127)。通过工业,泛指人的异化劳动,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同时就是关于人的精神现象学(与现今心理学含义不完全一样),显然也包括人的审美现象学,因此,具体时刻具体的人的美感(通过占有对象本质力量确证)应该到与之相应的社会生活活动中去寻找。从历史情景中来把握美的本质,美的本质决不可能是一个答案,而是不断发展的问题。
(二)关于美的产生。
马克思在《手稿》里有“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但若把这一论断单作审美的发生论、起源论来理解则是狭隘的。马克思关于美与人的劳动的关系的提出使美学通往一条现实的道路,然而现在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很难深入下去,根本原因是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住《手稿》中人的感性存在的本体论思想,仅仅在经济学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范畴。
《手稿》中的劳动(本真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后来使用的生产—劳动概念虽有渊源关系,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个劳动范畴的内涵包括一切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人的本质对象化活动。劳动作为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不仅生产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人本身。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P126)正像对象世界是通过劳动而对人的生成一样,人的感觉也是通过劳动而对对象世界的生成。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理解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范畴,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美学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才感觉到美的。例如音乐的创作与欣赏活动,丰富、深化、提升了人对音乐的感受性即有音乐的耳朵,这时音乐作为一种对象才成为这耳朵的对象,换句话说,音乐的耳朵才能占有对象达到审美愉悦。仅从物质生产劳动、仅从物质生产劳动生产出美的产品上去理解“劳动创造了美”,就容易造成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理解的简单化。
(三)关于美的实现
马克思从关系情景与历史情景上看,美本质上是人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感觉,从而占有对象,因此,美的实现其实就是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1](P124)。这不是仅指工人阶级,而是指整个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首先,资本家剥夺了工人的人的感觉。“他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形式存在,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形式存在。”[1](P134)其次,资本家剥夺了他自己的感觉:“你越少吃,少喝,少买书,少上剧院、舞会和餐馆,越少想,少爱,少谈理论,少唱,少画,少击剑等等,你就越能积攒。”[1](P135)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恢复人被剥夺掉的力量,使人的感觉回到人自身。“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场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因此,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1](P124)“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这是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的具体展开,对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美学自亚历山大·鲍姆加登为新科学命名后一直作为理性的谦卑的补充,原因是哲学本体论上理性、思辨、抽象压倒一切。特里·伊格尔顿因此认为在马克思之前把美学描述为非美学(anaesthetic)也许更准确。
马克思在《手稿》里进一步谈美的实现问题。私有制的扬弃之所以是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主要是因为摆脱了异化劳动,人的活动及其需要丰富地展开。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扬弃与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的感觉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激情的本质力量要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就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
三
由于马克思在哲学本体论上、世界观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美学发展到马克思时发生了转折,美学从什么是美的柏拉图式的思辨的追问转向美学的人类存在的实现。
1.形而上学本质终结。“马克思颠倒了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的概括相当简练。在马克思之前的整个哲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式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哲学家自柏拉图始认为,凡属感性知觉,自然和现象的事物应该由具体科学来研究,而哲学则要追问这些东西后面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根源。那么,这个绝对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哲学自希腊开始的一种追寻,哲学总是试图寻找一些不证自明的具有某种终极性的观念或出发点作基础,由此解释一切。只要这个基础找到了,知识的确定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本质是这个基础的合理外推;把握了本质,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根本,把握了事物自身。这个本质究竟存在不存在呢?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本体论思想引导人们跳出传统哲学思维模式来看这个问题。
美学步哲学后尘。一部美学史围绕的就是柏拉图留下的美学之谜。马克思认为,柏拉图式的提问本身是形而上学的。美的本质规定决不是一个答案,而是生生不息的问题;问这个问题和决定这个问题的是历史,即在过程中,在一个自然界对人生成,人通过劳动(劳动本质)、实践而诞生的过程中;美是什么的问题必须从具体人的具体的本质力量及与这个本质力量相对应的对象的对象性关系中来看,而不可能有普遍的单一的结论。然而,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是相当顽固的,它一旦成为思维定式,就很难推翻。我国两次美学讨论的主题就是关于美的本质,如“美是典型”、“美是自由的形式”、“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并且这种努力一直沿续至今。
2.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视角终结。西方哲学从笛卡尔开始,主体与客体根本有别一直是一个中心论点。笛卡尔用思维的东西和延伸的东西来描述这种区别。笛卡尔作这种区分是有时代背景的,当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成就使人们看到,宇宙的秘密终能被人类理性把握。在这种全新的科学思想影响下,外在世界在哲学本体上被理解为按照力学定律运转的巨大机器,人从世界中分离出来了,世界正在被描绘成一个物理的世界。这时哲学上出现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划分及康德的二元特性是很自然的。康德认为主体所能认识的是他所整理和加工的现象,“物自体”本身是不可知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康德这里明显突出,以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都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展开。费希特以绝对自我,谢林以绝对理性,黑格尔以绝对精神(即马克思认为纯粹思维)来达到二者统一。在黑格尔的体系内可以描绘并达到统一的宇宙图式,可是丝毫不能解释客观事实。马克思则在《手稿》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主客体对立的视角看世界原是一个错误的前提(从笛卡尔到康德主体与客体对立都是一种自设)。他呼吁,回到工业中去,回到现实的人的活动中去,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了,也就解决了。
在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的哲学背景下,美学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美在于物还是在于心。其实,无论主张美在于物,还是主张美在于心,这两种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即以主体、客体二分对立作为一个无可怀疑的前提,然而,这种划分本身没有意义,它只有在抽象的思辨中才有可能。
3.抽象理性终结。在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中,哲学与理性一开始就结伴而行,理性一般是指人的理性思维的能力和内在的精神能力,西方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传统与早期哲学的怀疑主义有源流的关系,冷峻、批判、机智、缜密是思辨理性的特点,它启动了整个西方哲学。然而,抽象理性本身有它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与缺陷。通常理性主义追求绝对的普遍性,理性所把握的东西不以时空为转移,是超验的。在黑格尔哲学中,感性的、对象性的东西被看成是肮脏的、堕落的东西,不符合精神本体,应扬弃异化。整个西方哲学基本上都是如此,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恰要承认的是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上的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感性的、现实的人。他在《手稿》里批判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人抽象地等同于自我意识。马克思《手稿》里说的人的活动,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生命表现。马克思从他所处的时代出发,谈人的活动比较多的是工业(广义意义上的)。在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黑格尔哲学也谈人的活动,但总的来说是抽象的精神活动。马克思在《手稿》里谈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即自然界,是感性现实的、对人说来不断生成的自然界,是通过人的活动成为人自身的自然界;而黑格尔认为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
综上所述,黑格尔的扬弃是扬弃感性的、对象性的东西,他失落了整个世界现实。这也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失落。马克思在《手稿》里谈到,黑格尔哲学的非批判运动所具有的批判形式,其中批判性是指黑格尔抓住了历史(活动)原则,非批判性是指他的哲学的抽象、逻辑、思辨,这三点也是整个西方哲学的要害之处。
感性呈现的天地亦被抽象理性吞没,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在马克思之前美学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正是因为这一点。康德首先奠定了美学的理性主义的方向,他写《判断力批判》的出发点是要探讨在感性领域是不是也可以建立先天综合判断。特里·伊格尔顿在《美学意识形态》中借他人之口说,康德式的审美愉快是一种空洞的快感,它本身就包含着对快感的抛弃,是一种纯化快感的快感。
4.传统美学诠释终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黑格尔体系解体后德国哲学的状况。从斯特劳斯开始了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德国的哲学家们自以为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是人类精神革命,因此法国革命同它比起来不过是儿戏。马克思站在他的哲学立场上看德国的哲学革命不过是一些喧嚣吵嚷。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最大的保守分子,他们改变意识形态的要求归根到底只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现存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完成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从根本上讲即是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马克思最早表达了当代哲学的基本精神。马克思哲学表现出与以往哲学完全不同的思路:“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像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像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2](P30)
在马克思之前,美学基本上是营造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且用来解释、诠释美的现象,德国古典美学中仅有一人曾经联系人的自由发展去考虑美学问题,这就是席勒。席勒幻想避开法国革命的道路,借助于美和艺术去恢复被资本主义分工破坏了的人性的完整,重新取得失去了的自由。他提出:只有通过美,人们才能走到自由。马克思抛开席勒的幻想,但坚持了他的美学向人的全面发展方向转向的立场。
收稿日期:2000-10-31
标签:美学论文; 哲学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理性与感性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