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陈伟

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应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6例,给予其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注重临床疗效。结果 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科学治疗措施后,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52%。各患者分别接受激素、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结论 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后,可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关键词】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分析

在周围神经疾病中,免疫反应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而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在临床疾病研究中也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为了探究针对此类疾病病患应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笔者通过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审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周围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的周围神经疾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疾病、POEMS综合症和可疑免疫性周围神经疾病患此疾病患者共计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76例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在76例病患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范围为5~67岁,平均年龄36.3±1.6岁。病程范围为1个月~11年,平均病程6.1±0.2年。76例病患的主要发病类型为GBS、CIDP、CNS合并PND、POEMS综合征、可疑免疫性周围神经疾病。

1.2方法

对76例病患采用激素、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方式治疗[1]。对65例病患采用激素治疗方式,具体操作为:依照病患的年龄及体重明确好药物应用的初始剂量,初期对病患应用5~15mg地塞米松,之后将用药剂量逐渐减少。11例病患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具有用药量为每日5g,治疗疗程为5~10d。

1.3辅助检查

1.31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

76例患者有62例进行了肌电图检查,比较常用的常规同心圆针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测定62例患者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于每个患者的受损程度和受损的分配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对于表现正常的没有进行记录。

1.32脑脊液检查

本组中58例进行了腰穿术。14年4月前的CSF未行寡克隆带检查;之后患者都行寡克隆带检查,但阳性率极低。通过对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脑脊液改变的统计分析,CIDP的蛋白细胞分离为18例正常的和未进行腰穿的占到绝大多数。对于GBS的蛋白细胞分离占到了70%,因此GBS的蛋白细胞分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CNS、PND、CTD和PND的蛋白细胞分离所占的比例都基本上很小。

1.4 治疗及疗效

(1)治疗方法

根据对本组中的病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基本上所有的患者都运用了激素治疗。由于患者本身的年龄和体重不同,在进行激素治疗时,要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情况不同进行合适的分析。基本上都是采用地塞米松(5~ 15 mg)冲击,较快逐渐减量。

(2)疗效判定

在治疗后,对病患实行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全套、骨穿、内分泌激素检查,观察其疗效。

痊愈: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或者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检查指标趋于正常。无效:病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检查指标未发生变化或趋于恶化,而且相关的检查各项指标没有明显改善。

2.结果

病患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病患治疗效果[n(%)]

表格中的GBS为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CNS合并PND为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周围神经疾病;通过对表格的整理分析后发现,76例病患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52%(痊愈率+好转率)。由此表明,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后,可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

3.讨论

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属于一组因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类型有GBS、CIDP。此类疾病的多发群体为30~50岁中青年,男女比例约为1.7:1,其中GBS、CIDP病在任何年龄阶段均会发生,但是GBS的病程主要为1月之内,其它类型疾病多发生于半年之内。另外,此类神经疾病还具有极为明确的前驱感染史[2]。

此类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机制均较为复杂化,在诊断中如果未对其实行全面科学化的分析探究,那么最终的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在此类疾病治疗中,需注意加强对发病类型及机制的探究。GBS、GIDP分别属于急性及慢性发作类型,其发病机制较为接近,但疾病发展、肌力受损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GBS发病时,会对病患的施旺细胞、骨髓鞘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方式在GBS治疗中可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而CIDP类疾病会对病患的运动神经造成影响,激素的治疗效果较佳[3]。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76例病患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52%。由此表明,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后,可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参考文献】

[1]李楠.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8):45-46.

[2]孔秀云,彭静婷,刘丽娟等.MOG抗体在不同类型免疫介导性视神经炎血清中的表达[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12):1069-1072.

[3]王书玉.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5):2421-2423.

[4]刘玲春,刘丽芳,卜碧涛.102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05)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