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 730000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生本课堂的活动才能有效地展开。
关键词:认知起点 生本课堂 自由开放 主动参与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生本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也有所改变。教师课前是设计者,在课堂上是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不再被看作是一个需要管教、需要告诉的被教育者,而是有着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数学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本课堂有效展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教学中如何寻找和有效运用学生的认知起点,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需要了解学生认知
前置性作业太难,学生认知达水平不到,课堂讨论不出结果,反之太容易,学生不可能获取新的问题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前置性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那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可以复习旧知来唤起学生的认知,通过类比和迁移,在计算的同时总结归纳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但却是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前置性作业再挖掘学生的认知,哪些地方掌握的不错课堂就不再深究,哪些地方欠缺课堂就哪一部分内容做讨论,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学生来说在生本课堂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带着自己的疑问和不解来与小组成员讨论,兴趣使然自然学得轻松,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这是生本课堂的内在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才能充分发展,课堂便是充满生机的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自由开放的生本课堂需要挖掘学生认知
开放课堂活动空间是生本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管理上,不能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实践。可是如果课前对学生的认知不了解,课堂上就没有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并不是将课堂交给学生之后不干预任其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更高了,教师要能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例如:在《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上,通过前置性作业教师了解大部分孩子只能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就乘10的规律,这是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继续更深层次的讨论,教师就应就这部分做出预设,利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天地里更加开放和自由。
三、找准认知起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上教师往往要么将学生看得过于聪颖,容易将问题设计得过难,也就是看得起点过高,学生难以进入可思维的区域——也就是维果茨基提出的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大部分学生陷入困境,思维受到阻碍,表现出沉默不语,课堂顿时出现冷场,不得已,教师只有亲自出马,使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反映出认知水平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这种差异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部分内容时,会出现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练习题,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规则图形的面积,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去分割图形,程度差的学生可能只有一种分割方法,但一定会想到办法解决。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这样学生有话可说,也会积极参与其中,愿意把自己的分割方法讲给其他小组成员,这样每个小组就能有两到三种解决办法,再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些?从而培养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做题效率。 这样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J].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6)。
[2]景敏 王雪 《关注认知起点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10),10-12。
论文作者:唐致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认知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为本论文; 起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