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及预控分析论文_朱勇

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及预控分析论文_朱勇

(国网六安市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国家在大力发展的前提下,电力也在大力发展。然而,电力调度是电力企业用来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因此,电力调度是否得到安全管理对于整个电网的运行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影响。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为了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同时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控制好危险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危险点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带来过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度;危险点;预控;分析

引言

电力调度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电力监控和调度指挥,可能出现危险点的工作具体主要在于接收停电申请单、电网倒闸、停电和送电等操作。因此,必须加强工作的严格控制,主要在于对调度人员的严格管理和要求,加强其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意识,以有效控制危险点和充分发挥电力调度的职能。

1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产生原因分析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交接班危险点、拟写操作指令危险点以及人为危险点等,上述种种危险点对电力调度效果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下面对出现危险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1.1电力调度工作人员问题分析

电力调度工作持续的时间较长,为了更好的保证调度效果需要调度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当前一些调度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厌倦的心理,在实际调度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无法更好的将每项调度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导致电力调度过程出现危险点的几率增加,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1.2交接班中的危险点

电力调度操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交接班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安全意识,将造成较多的危险点。例如,在交接班中出现短期的无人值班;交班后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也无法对故障进行科学的判断,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瘫痪;同时,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中,会进行自动提示,部分开关也可能出现自动跳闸现象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督,而在交接班中,如果缺乏连贯性,就将导致以上危险点的发生。

1.3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部分调度人员存在着安全意识缺乏的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当前,电力企业的调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调度人员对于继电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在调度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导致了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以及电网事故的频发。例如,部分调度人员在进行调度运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安全装置的原理和操作不熟练,盲目依赖自身的经验,引发了错误投退问题。另外,也有部分调度人员不仅缺乏安全意识,同时也缺乏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调度方法的选择,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很容易导致事故范围的扩大

2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预控措施分析

2.1对电力调度危险点分析时间进行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对操作

危险点进行控制需要做好分析工作,但是电力调度工作时间较长,对每个时间的危险点均进行分析和控制并不现实,为此电力企业需要明确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的分析时间,让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对某操作危险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以往分析过程盲目性较大的问题进行规避,从而为处理过程赢取更多的时间。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工作情况对时间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夏季时温度较高且降雨次数较多,电力调度过程出现故障问题的几率会有所增加,操作危险点也会随之增多,为此电力企业在夏季时需要增加分析次数,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规避,从而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的效果。

2.2交接班危险点预控措施

充分应用自动提示功能,对电网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和显示,并对交班以后工作者人员应当执行的操作进行规划,促使工作人员在交接班以后,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更加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中,第一时间解决线路和设备故障,增加对每一个细小危险点的关注。

2.3强化安全培训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想要做好危险点的有效控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所有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保障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提升调度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认知。另外,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应该关注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将经济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为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

2.4加强对事故处理中危险点的预控

对已发生电网事故的处理同样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在发生电力事故时,需要调度人员结合事故单位的电网保护情况、区域用电情况及事故现象进行判断。首先,发生电力事故的单位需要将事故设备的详细情况及实施的保护措施上报给调度员,如事故设备的额定电压、规格、型号等信息。调度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及时对事故原因或事故影响作出判断,使后期的电力恢复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在对电力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调度人员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尽快恢复电力的使用。在电力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相关操作是在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避免无监管人员的监督或无调度指令的情况下试试电网运行操作。最后,在了解事故整体情况后,调度人员结合事故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功能、事故单位的电压、电流和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情况,对事故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网安全原因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单位及电网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且在了解事故原因之后,从根源处进行预控,保障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及工作人员、用户的人身安全。

结语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国电力体系规模也在持续增大:电力调度在电力体系平稳运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效能,可是在电力调度现实工作开展中,依旧存有诸多不足,比如安全控制体系不完善,操作员整体素养低下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力调度风险的增大。为此公司应有侧重性的提出改进举措,持续提高电力调度工作者的整体素养,依托领先科技,提升电力调度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国内电力产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召鼎,李世涛.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2]丰海涛.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

[3]程学慧,高继玫.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对环境管理工作工程初步设计指导作用的研究——以风电工程监测为例[J].北方环境,2013(09).

[4]赵川,叶华,梁铃,等.电网调度运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构建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27(5):97~102.

论文作者:朱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及预控分析论文_朱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