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发展评价量表的本质、作用及检验机制_历史规律论文

论社会发展评价量表的本质、作用及检验机制_历史规律论文

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实质、功能与检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尺度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实质论文,机制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有机体需要对自身的运行状况不断进行检验和估价,并依据检验的结果及时调整运行状态,以保证其发展和完善自身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检验和评价是其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机制,而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则是这一机制的中心环节。没有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社会有机体也就无从找到自我检验和评价的依据,更谈不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可见,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理论是构成整个人类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和再现人类社会有机体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拟就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实质、功能与机制问题作一探讨。

1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于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要保证正确的价值评价,必须要有一个评价尺度。所谓评价尺度就是衡量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的尺度,即衡量客体是否满足了主体需要及对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尺度。然而,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检验和评判任务,其检验和评判尺度的实质内容亦各不相同。

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各有特点,相互区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盲目无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通过这些盲目的无意识的事物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一切动物的活动都是由其生物属性直接引导的本能活动,即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适应自然的现成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人类社会有机体及其运动发展是由人类能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构成和推动的。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是有意识地按照两种尺度来活动的,即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这就是说,与自然界规律的实现不同,社会实践规律是人类在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实现的。人们从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受自己的需要、利益支配的,实践的结果必须满足人们预期的需要、利益、目的,只有这样的实践,人们(主体)才加以肯定和选择。但是,实践又不是任意的。实践的结果是否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不单纯取决于人的预期需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外部世界客观对象的自身规律。实践活动只有既符合人的目的需要即内部尺度,又符合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即外部尺度,才能够真正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并成为推动人类本质力量生成和完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由此可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根本规律和特点。

然而,社会有机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过程离不开对自身发展状况的自我检验。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而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每一步发展,不可能都是沿着合规律与合目的之统一这一社会历史的“轨道”合乎要求地发展,而是在曲折迂回的非线性运动中不断克服各种障碍,排除各种矛盾,进而实现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有机体必须对自身的运动发展状况进行不断的检验。如何进行检验呢?这就首先涉及到社会评价尺度问题。那么,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充当社会评价尺度呢?笔者认为,须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必须是连结实践主体、实践活动和实践规律的科学评判体系。社会发展评价的过程,无非是实践主体依据体现实践自身规律的尺度对实践活动作出肯定或否定评判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评价的标准必须是既能具体地、全面地反映实践规律的内容,又能被主体所明确掌握以便对实践活动的每一要素、过程、结果,作出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和评判,从而把实践主体、实践活动和实践规律有机联结起来的科学评判体系,因此,社会发展评价的尺度绝不可以是背离实践规律的主观臆造,或者是主体根本无法把握的抽象物。否则,必然导致实践主体要么依据错误的尺度对实践活动作出错误的评判,要么无法评判实践活动的正误成败。

第二,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必须具备真理性评判和价值性评判的双重功能。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利用外部世界的规律为满足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是在对其有用的形式上改造外部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一方面,人们要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首先要按照外部世界的规律办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人们还要依据自身的价值需要,使改造外部世界活动的结果能够有益于自身的发展,使自身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说,实践的客观过程,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功利性的意义。因此,对社会实践的检验,不仅要看实践是否符合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即外部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实践是否满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即内部尺度的要求,由此作出成功与失败的价值性评判。经过真理性评判和价值性评判肯定的既正确又成功的实践活动,才是实践主体所应肯定并加以选择的。

第三,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当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体。实践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过程,其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历史的整体的社会实践。它既具有宏观特性又具有微观特性,是整体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评价也要区分为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两个方面,同时又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必须是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的统一体。它既能对每一具体实践的目的、手段、途径、结果作出评价,回答某一具体实践的正误成败,又能够从总体上对整个实践活动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社会发展价值评价尺度只有同时具备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功能,才能保证对实践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作出正确的检验和评价。

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固然还需要有其它一些条件,但上述三点是基本的条件。据此,笔者认为,以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多维的发展尺度体系(简称“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才能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注:参见拙文《论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载《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因为这一综合尺度符合上述社会评价尺度的必备条件和根本要求。这一综合尺度是体现着社会进步的各社会要素指标的综合体,是对社会发展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有机联系的综合反映。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以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多维的发展尺度体系是整个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就是整个社会实践发展规律的体现者和指示灯。

2

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在检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从不同方面表现出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功能:

第一,从本质内容看,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以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由社会有机体的现实要素、方面和结构关系的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的现实状况构成的,在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状况时,它是从两个方面的结合上发挥其检验功能的,即从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来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和进步状况的。所谓真理尺度,即是说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有机体的发展状况是否符合了自身发展规律及其客观要求,作出“是与否”、“正确与错误”的事实的客观的确证。所谓价值尺度,是指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状况是否满足人类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价值需求,即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作出“利与害”、“成功与失败”的价值评价。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将二者统一起来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状况的,即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只是对社会发展及具体的社会实践中那些符合了客观规律又满足人类全面发展利益和要求的过程、事物等给予肯定的评判。事实上,把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企图孤立地运用真理尺度或价值尺度,是得不到科学、客观的检验结果的,这只能使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失去其科学、公正的检验功能。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价值需要、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合乎客观规律的、推进人类全面发展的,也有与客观规律相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如果单纯从是否满足人的价值需要来评判社会的发展状况,就难免得出“违背社会客观规律的社会发展也是成功的”错误结论。另一方面,合乎社会客观规律的社会发展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并非都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的。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对那些只(单纯、片面地)强调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利益和价值要求的实践活动,如果只从是否符合了客观规律这一点出发,那就难免得出这种实践活动是“正确”的荒谬结论。

第二,从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作用空间来看,它既是宏观尺度又是微观尺度。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既是社会有机体整个发展进程的总体评价尺度,又是社会有机体各个方面发展状况的具体评价尺度。社会发展综合尺度能够从不同层次上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结构尺度是从宏观层次上检验社会有机体总体发展状况的,因为社会有机体本质结构决定着社会有机体总体发展状况。而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具体尺度则是从各个侧面各个具体角度对社会有机体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检验的。其二,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既是普遍尺度又是特殊尺度。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一方面内含社会有机体发展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又在不同层次尺度中具体体现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具体展开的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时空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要求。因此,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对社会有机体总体发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又对社会有机体各方面的展开具有具体、特殊的适用性。这说明,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

第三,从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作用的时间范围来看,它既是历史尺度又是现实尺度。对此,也可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说明。其一,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既是贯穿人类始终的检验者,又是社会有机体现实发展过程的衡量尺度。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作为人类社会有机体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与人类社会有机体的诞生、存在和发展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体现着人类自我发展的独特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价值目标。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基本内容都是一以贯之的,而这正是社会发展综合尺度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恒久的历史尺度。同时,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又是随着人类社会有机体的不断发展而充实新的具体内涵,使之成为既反映社会有机体一般发展规律及其客观要求,又体现现实社会有机体特殊规律及其客观要求的现实尺度。在人类社会有机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总是与当时当地社会发展具体状况特点紧密相联的。其二,是指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是从历史角度的结合上检验和评判社会有机体运行发展状况的。社会有机体的每一发展现实状况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因此,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不仅要评判社会有机体的现实状况,而且应考察社会有机体现实状况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以及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从而真正体现出社会本质规律的客观现实要求和历史发展要求。

第四,从整个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看,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既是检验尺度又是实践依据。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既是依据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也是接受体现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根本要求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反复检验和评判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一身必兼二职:一方面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状况的检验尺度,另一方面又是社会有机体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依据。具体来说,社会发展综合尺度通过对社会有机体的检验,得出检验结果,这一检验结果与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及其现实的客观要求有机结合,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反馈调控依据,从而保证人类社会有机体始终向着完善自身的目标迈进。仅仅把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当作检验和评判的根据和手段,并不能完成整个社会有机体运行发展所赋予的任务。因为,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是一个有目的的系统控制过程,社会主体作为机制的操作调控者,必须把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对社会有机体现实状况和运行轨迹的评判结果转化为进一步推进有机体发展进步的依据,才能实现社会有机体沿着自身发展规律所要求的轨道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五,从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作用方式看,它既是精确计量尺度又是模糊可比尺度。所谓精确计量尺度是指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一些要素尺度是以精确的数值指标来表征其对社会有机体某些过程、方面及属性的检验和评判的。例如,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程度和规律,社会生产的结构,生产效率,发展速度等,都是可以用精确数值这种量化的形式表征有关尺度质的要求的。对社会有机体的某些发展过程、方面和具体事物而言,没有一定的量的指标、精确的数值作为检验的尺度,就无法衡量它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无法对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明确的评判,也就无从为实践主体提供调控社会发展进程及性状的精确反馈依据。当然,对用精确数值计量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也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要看到某一精确数值只是社会有机体某一过程、阶段、方面质的某一侧面的表征,并非其整体性质的表征。因此,应当把这一数值、指标与其它尺度(或指标)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决不可以偏概全。另一方面,社会事物可量化可计量的属性、方面虽然很多,但并非是体现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根本要求的,因此,要对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保证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以精确计量检验社会有机体现实发展的科学性。模糊可比尺度是指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某些要素是以概略的定性比较方式对社会有机体进行检验和评判的。如对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结构关系,对社会领域的思想、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检验和评判时,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中所关涉的要素尺度即采用此方式。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在检验社会某些过程、事物之间关系的性质时,往往需要从定性的、概略的角度进行检验和评判,计量的方式只是它的辅助手段。而在社会思想、道德等领域中对某些事物、关系的检验,虽不能用精确的数值表征其性质,但仍可在总体性质上进行种种比较、鉴别,从而使社会发展综合尺度作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评判。

3

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是指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社会有机体发展进步的环节、途径、方式及手段等等。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程度。

从总体上看,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描述的是,社会发展综合尺度通过社会有机体的要素、方面和结构关系的现实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结果,来展示其对社会有机体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的现实运行状况的客观检验结果,而这一客观检验结果又通过人及其实践活动制约社会有机体的进一步发展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人及其实践活动在自发或自觉的状态中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和作用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检验机制过程。

首先,社会发展综合尺度通过社会有机体的要素、方面和结构关系的现实结果在历史和未来的比较中展示其客观检验结果。社会有机体的任何一种现实和结果,总是其前一阶段发展变化的凝固化了的结果,它概括、浓缩了前一阶段由始点发展而来的历史轨迹,包含着这一发展变化的性质和水平。同时,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永无止境,就其总的发展过程而言,社会有机体的任一发展现状和结果,永不是历史发展的终极之点,而是社会有机体新的变化发展的起点,因而,又包含着未来社会有机体发展性状的种种萌芽——运行发展的种种可能性趋向。所以,透过社会有机体各要素方面或结构关系的现状结果与其历史和未来的比较,既展现了已往社会有机体某一发展过程、阶段的全貌,又可以预示社会有机体运行发展的未来趋向。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正是依据社会有机体发展现状结果的这一特点来实现检验功能的。即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状况,是通过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现状和结果与其历史发展的初级性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向作出比较,来确定和显示出社会有机体的现实发展状况满足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要求的性质和程度,并得出肯定或否定的检验结论的。社会有机体的现实发展状况是否在更大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合规律与合目的之统一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正是在与其历史发展的初始(起点)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状况的比较中,在与其所规定的未来合规律合目的之统一的发展趋向的关系中显示出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结果的。

上述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实现其检验功能的机制说明了它的两个特点:一是“自我检验”,即社会有机体对自身的检验,除了自我历史之外,不可能再有任何超历史的尺度外在于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社会有机体只能求助于自身,靠自我历史的与现实和未来的比较来实现自我检验和评判。二是“客观检验”,社会有机体对自我的检验结论是在历史的和未来的比较中得出的,而社会有机体的现实结果与历史和未来所构成的关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社会有机体自我检验途径、手段的客观性,从而也就保证了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其次,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实现方式具有“自觉”和“自发”的特点。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及作用离不开人及其实践活动。从总体来看,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机制以社会主体及其实践活动为基础,离开人及其实践活动,社会有机体一天都不会继续存在下去。作为社会有机体自我完善发展机制的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当然也不可能脱离人及其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具体的实践结果往往由于主体的实践能力、认知水平和价值需求的不同,而不能完全达到符合和满足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及其客观要求和人类自我发展的价值要求,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就有了进行自我检验的必要性。同时,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对社会有机体的检验评判结果,只是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才有真正的意义。人是操作和调控实践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化。社会发展综合尺度通过社会有机体的现实状况和结果所展示的检验结果,实质上是表现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根本要求的制约性。对人及其实践活动来说,遵循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要求的实践活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进步和光明,否则,就将导致失败和毁灭。所以,社会主体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把检验结果所展示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有机体发展完善的依据,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对社会有机体的检验才有意义,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才能够真正实现其检验机制的目的。

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与人及其实践活动密切联系,使之必然受到主体因素的影响。从具体机制来看,由于主体对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结果的把握在性质和水平上的不同,使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具有“自发”或“自觉”的特点。

所谓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自发”性特点,是指在实践主体尚未把握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结果时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实现状态。社会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力、素质、认知水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价值观也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展现自身内涵和对社会发展的检验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体在盲目、片面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结果的情形就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机制在自发状态下的实现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实践中运用曲解了的尺度或拟造的尺度检验和评判现实,并根据由此得出的评判检验结论来设计新的实践蓝图,而依据这一蓝图进行的实践必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而在不断对失败的反馈中逐步认识、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内涵及其客观检验结果。简言之,社会主体是在不断的挫折中逐渐觉醒,向自觉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方向迈进。在这里,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结果对社会有机体发展进程作用的客观性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检验结果及其作用是客观的,但它又可以被实践主体认识把握和加以正确地运用。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内涵和检验结果为社会主体所全面把握和正确运用,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实现方式就具有“自觉”性特点。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并非总是处在“自发”状态之中,在许多情况下,社会主体可以相对准确、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内涵和检验结果,并能够较为正确地运用于检验和推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进步过程中。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及实践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相一致,因而,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所展现的内涵及检验结果恰能为实践主体所正确把握和运用。社会主体全面把握和正确运用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内涵和检验结果检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推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进步,使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减少了动荡和偏离其自我完善发展轨道的可能性,从而使社会有机体得到加速发展进步的可能。因此,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自觉”实现方式,是最佳作用方式。

在现实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总是处在自发与自觉两种实现方式相互交织的状态中。因为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内涵和检验结果的把握是一个过程。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人们只能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综合尺度的部分内涵和检验结果,因此,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不可避免以自发和自觉两种方式来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然而,从社会有机体的总体发展进程看,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实现特点,又具有不断从“自发”向“自觉”的总体状态过渡的趋势。因为,人类的实践不会停留于一点,它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有机体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一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主体逐渐对社会发展综合尺度(内涵和检验结果)由盲目、不清晰、不准确、不全面地把握和运用,到准确、科学、全面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总之,社会有机体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实践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不断由自发向自觉状态过渡。反过来,社会发展综合尺度检验机制的完善发展,又对社会有机体发展进步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标签:;  

论社会发展评价量表的本质、作用及检验机制_历史规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