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3)8、9-0160-05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制度规范与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明显进步的奋斗目标。它预示着中国社会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思考一: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异

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辛苦,也应该可以稍稍安康了。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则是西汉《礼记·礼运》中的系统阐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现在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

邓小平1979年提出了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小康作了详细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逐步由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今天,小平同志关于小康水平的设想已基本实现。以1980年实现温饱为起点,1990年达到48.3%,1997年达到85.6%,1998年达到90.6%,1999年达到94.6%,2000年达到96.6%。从温饱跨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新的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异,可以从表1表2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表1 总体小康基本标准体系

*按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第9版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成。

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随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思格尔在1857年阐明,故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49%为小康,30%至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表2 全面小康物质方面基本标准体系

*2000年不变价。

资料来源:根据人民网2002年11月28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成。

从两个表中可以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作出这样的界定:

其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从人均GDP看,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因此,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属中下组的下限,接近低收入水平,而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了20000美元,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人均GDP也超过了15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韩国人均GDP也超过了6500美元。从GDP的总量来看,2002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2万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2万亿元,世界总体排名第六位。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比值很低。2002年世界GDP总量为32万亿美元,我国13亿人口,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美国2亿多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30.5%,日本1亿多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15%,欧元区15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1%。可见,仅世界三大竞争主体就占据了世界GDP总量的76%。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二,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主要是要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而全面小康不仅单纯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因此,在量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时,除了要有真实反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统计指标,还要有真实地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指标。

其三,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按16个指标来衡量小康的实现情况,东部11个省人均GDP为1600美元,100%实现;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仅610美元,仅实现了56%,与东部相差2.6倍(其中:西部的贵州,2000年人均GDP350美元,东部的上海人均GDP4500美元,二者相差13倍);中部8个省,16个指标的实现率平均为78%。即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差距很大,且呈扩大之势。2000年,城市人均收入2400元,农村1200元。199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2倍,2000年为2.8倍,2001年达2.9倍,2002年超过3倍。小康水平的不平衡显而易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思考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和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制、道德等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2)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进一步显示出来。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核心,还必须捕捉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难点之一是小康社会数量目标的增长率。“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数量目标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在这20年间要以平均7.18%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不是铺摊子,粗放型,而是具有较高质量的增长。这一要求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从1980年至2001年的21年发展情况看,前2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7%(可比价格,下同),7.2%比其降低了2.5个百分点。从变化过程看,前7年以年均10.56%的速度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再过8年,以9.84%的年均增长速度使总量再翻一番,达到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1995年至2001年6年间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总量比1980年增长583%,后两个阶段分别比其前期下降0.72和1.74个百分点,后14年共下降2.46个百分点。此现象说明,随着经济总量上新台阶的同时,其增长率在逐步下降,这也是经济总量扩大的一般性规津。目标要求的7.18%增速比后6年的平均增速8.1%仅约差1个百分点,因此,随着经济总量基础的扩大,在今后18年间仍要保持年均约7.2%的增长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难点之二是广大农村的小康。农村问题困难重重,难在三点:一是农村经济落后,涉及面广(近8亿人口);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广大的农民除了从事粮食种植业外,无其它劳动技能,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到其它行业就业的素质;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和医疗卫生水平普及率等,是农村实现小康难度最大的指标。如果以人均年收入为625元人民币为标准,我国现有贫困人口3000万,如果以人均年收入825元为标准,则贫困人口为9000万,而这9000万人口大部分都在农村,他们月平均收入只有68.75元人民币。

难点之三是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定量测评。这涉及到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其次,确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临界值;最后,有一套综合的方法衡量全面小康所达到的水平。其中,最难评估和测定的是反映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如民主进程、法制建设、政治进步、人文方面等。

尽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评价有许多难点需要把握,但其基本原则还是可以确定的: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评价的原则;

(2)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

(3)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为主的原则;

(4)统计指标可测度、可比较的原则。

这几条基本原则是否恰当,值得理论工作者进行探讨。

思考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着力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事业兴衰。党的“十六大”提出一定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但是,要发展,墨守成规不行,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三个部分,对发展改革稳定作了专门论述。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稳定作为前提的。中央党校杨春贵教授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国内生产总值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的阶段,经济体制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使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突出。为了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不断解决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总之,认真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其次,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我国近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目前,农村不仅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两项合计起来约有1亿左右人口。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党和政府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第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第三,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因此,统筹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处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使整个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从人口状况来说,我国现有12.8亿人口,虽然人口生育率已经降到国际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未来十几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万左右。这种状况给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力争在2010年将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在2020年将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在本世纪中叶将人口控制在16亿以内,进而达到人口零增长并逐步缓慢下降。这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

从资源状况来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和32%,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加上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浪费情况严重,例如: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是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13倍。这种状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

从环境状况来说,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十大水系中接近60%的监测水质被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还达不到二级标准;生态恶化,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壤荒漠化、湖畔和湿地萎缩、森林资源的减少、草地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等。以土地沙化为例,20世纪70年代,土地沙化扩展速度为1560平方公里/年,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前5年为2460平方公里/年,后5年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年。这些情况,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思考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高度重视的两个社会问题

其一,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资料,2001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2.7627亿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预计2010年前会达到13.7-13.8亿左右,到2040年前后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左右。而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看,我国15-64岁这一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0.15%。未来我国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会长期处于70%左右的高水平。因此,我国在未来的20年都会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劳动力人口增长期。截止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为733万人,失业率为3.8%,但没有登记和隐性失业的人数会比这个数字多得多。同样对失业率的调查,社科院统计数字为5.3%,另有专家统计为7-8%。实际上,1996-2000年的4年间有3142万人下岗,集团企业的职工人数也减少了1500万,两者合计下岗人员达到4600万人。其中约有3600万人找到了再就业场所。如果把剩下的1000万下岗人口也算作失业人员的话,城市失业率超过了8%。此外,中国农村地区还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把这些人也纳入失业人口,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7%。据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推算,2002年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口增加1400万,到2005年这一人口的累计数字将达到4650万。2002年,失业者、下岗人员、外出打工人员,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总数有1900万。加上农村富余人员1.5亿多,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再加上各种事业单位富余人员2000万,我国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就达到1.97亿人。

而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按目前的就业状况,如果GDP年均增长7-8%,每年仅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与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的就业需求相差甚远。因此,“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五年的失业人数累积下来,中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材料显示:目前我国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不充分状态,除去现有1.5亿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2001-2010年全国农村还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即使本世纪前20年我国保持每年转移七八百万人的速度,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不可能有根本的缓解。因此,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造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其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国家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2003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在财富构成比例方面,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2002年民建中央的课题报告《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也显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增大。

一是地区差距。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11718.01元,广东人均9761.57元,分别为西部地区宁夏(收入尚属中等)的2.38倍、1.98倍。从东、中、西三大地区看,从1979年到200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增长18.2倍,中部地区增长13.4倍,西部地区增长9.5倍。从1997年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和北京,年增长率为1.57个百分点,山西和河南的年增长率仅0.25个百分点。1997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8438.9元,是山西的1.69倍;2000年增加为2.48倍。在农村,200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96.37元,是收入最少的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374.16元的4.07倍。

二是城乡差距。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6∶1,2000年为2.80∶1。从消费角度考察,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9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为1670元,两者之比为2.99∶1。再从居民存款来分析,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为16474元,农民人均存款为1177元,两者之比是14倍。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8%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

三是行业差距。一些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日趋增大。1978年全国收入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煤炭和水生产供应业,收入最低的行业为社会服务业,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工资收入比是1.32∶1。而到2000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电信、证券、保险、水电、房地产等,最低的是地质勘探业、煤炭业。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工资收入比1990年为1.72∶1,2000年达到4.63∶1。同1990年相比,2000年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幅最高,分别达到542%、470%和466.8%,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增幅最低,仅为236.4%和206.8%。

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任务。尽管前进的路上会有荆棘甚至坎坷,但只要方针正确,政策对头,措施得力,我们就能够一往无前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标签:;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