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隐性对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和演进的影响_联盟营销论文

知识默会性对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及演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知识论文,企业论文,默会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Hymer(1960)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弄清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根据内部化理论(Buckley and Casson 1976),国际化成功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些以知识为基础且对企业有益的无形资产,一旦这些资产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得到复制,企业将能在多国市场上获得成功。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学者们努力去识别国际化的企业应具有哪些特征。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具有独特技术、营销和管理能力的企业来说,国际扩张能创造价值(Dinning 1993;Cave 1996)。然而,拥有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本身并不一定保证企业能在国际扩张中运用这些资产。知识基础学派最近的研究表明,知识的默会性极大地限制了知识对企业扩张程度和扩张方式的影响。对于知识在制定战略和确定企业边界方面的作用,Grant(1996)认为,如果大多数与生产相关的知识都是默会的,那么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将非常困难。因此,如果考虑到默会知识在各国转移的成本,有必要重新思考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

一、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基本模型

进入模式是一种组织和执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制度安排(Root,1987)。由于进入模式会对企业海外业务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进入模式的决策一直被看做是企业一个非常关键的国际商务决策(Wind and Perimutter 1977; Anderson and Gatignon 1986; Root 1987; Terpstra 1987; Hill etal.1990) 。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出口、全资子公司、联盟和许可证是四种主要的国际化进入模式,但是,服务的不可分离性和不可储存性使得服务难以出口,因此,对于大多数服务企业来说,全资子公司、联盟和许可证是三种主要的国际化进化进入模式。我们把第四种模式——完全放弃国际进入作为一种基本情况。因此,我们分析服务企业在四种进入模式间的选择及其演化。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构建如下的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基本模型。

C为在东道国生产产品的正常成本;A为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特定成本,例如环境、文化和政治信息成本(也称为陌生的负担);D为与服务企业特定优势暴露于当地合作伙伴的风险有关的知识扩散成本。它包括与占有已经转移的知识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持续监管和控制成本,潜在的再协商和诉讼成本,以及如果合作伙伴盗用知识,服务企业被迫进行知识替代而发生的成本。这就意味着对无形知识占有的关注决定了服务企业是否乐意把基于知识的资产转移给合作伙伴,还是宁愿仅仅转移给服务企业控制严密的分公司;T为转移知识到国外的转移成本。我们暂且假定T在各种模式中都是不变的。为了比较,以上所有成本都是净现值(Hirsch,1976;Agmon and Hirsch,1979;Rugman,1981)。

在以上前提下,与知识转移企业选择进入模式相关的成本是:

许可证:C+D+T

全资子公司:C+A+T

联盟:C+αA+βD+T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A和D在联盟中发生部分的权重。

独立的权重α和β反映了联盟的特点与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的简单线性组合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β不一定严格等于1-α。如果要使联盟这一模式优于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的模式,必定存在如下情况:联盟面临的陌生的负担(A)低于外国伙伴承担的部分[αA<(1-β)D],并且/或者知识扩散成本(D)小于当地伙伴承担的部分[βD<(1-α)A],也就是说:α+β<1。这一符号也有助于区分联盟,全资子公司和许可证:对于全资子公司来说,α=1,β=0,对于许可证来说,α=0,β=1。

二、基于知识默会性的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

(一)默会性和服务企业国际化的成本

最早给默会性下定义的是Polanyi(1958),他认为默会性是那种实际采用的一套规则不同于要求其遵守的知识的特征。在知识基础观中,与默会性有关的因素包括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Kogut and Zander,1993; Zander and Kogut,1995)。在默会性存在的前提下,转移知识到国外对于服务企业来说是利弊共存的。有利之处在于不可编码性阻止了竞争对手的无意模仿。默会性知识的属性在使用中难以从外部进行评估使得更容易对其进行保护(Nelson and Winter 1982;Grant 1996),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默会性更强的知识具有产生独特竞争地位的更大潜力。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知识转移到国外分支机构的成本,默会性与从国外利用知识获得的潜在收益成正比。但是,虽说默会性阻止了不必要的模仿,它也带来了不利之处,即提高了服务企业国际化时的成本。首先,默会性导致知识扩散成本D的增加。虽然默会性使得知识避免了非合作伙伴企业的恶意模仿,但是在许可证和联盟协议中,在乐意转移知识的转移者与有意接受知识的接受者之间的正式知识传递过程有效地消除了这一障碍(Teece 1981)。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机会主义的合作伙伴盗用这一知识的话,知识转让企业要替换默会性知识将支出更大的成本,消耗更多的时间。因此,假设知识能够转移到国外,在考虑默会性的模型中,我们预期D会增加。由于陌生的负担与知识默会性无关,因此,我们认为默会性不会对A产生很大影响。

前面所述得出了以下结论:

δD/δt>0(1)

δA/δt=0(2)

其中,t代表知识的默会性。

对于知识转移成本T。现有文献强调了默会性和知识转移成本之间的联系。随着默会性增加,转移知识到外地,尤其是跨境的成本也会增加(Teece 1977,1981;Galbraith 1990)。更确切地说,知识转移的成本会以一个快于默会性增加的比例来增长(e.g.,Mansfield et a1.,1982;Nelson and Winter 1982;Cowan and Foray 1997)。以前的实证研究也为默会性与知识转移成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大量证据(e.g.,Teece 1977;Galbraith 1990)。与现有研究一致,我们期望知识转移的成本会以一个快于默会性增加的比例来增长(Teece 1977,1981;Mansfield et a1.,1982)。因此,我们增加了下面的假设:

δT/δt>0 (3)

δ2T/δ2t>0(4)

(二)默会性和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

知识默会性的程度不同,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首先考察知识默会性很高和很低的情况,服务企业应如何选择国际化的进入模式,然后考察知识默会性为中等程度时的情形。

很高和很低的知识默会性可能会阻碍要求知识转移的进入模式。首先,默会性非常低的知识不可能是独特的,并且,它可能会非常迅速地被竞争对手模仿,除非有极强的知识产权保护(Mansfield etal.,1982)。因此,在开发国际市场时,默会性很低的知识的短期和长期前景都较为暗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预期拥有默会性很低知识的服务企业会放弃进入外国市场。在默会性非常高时,虽然开发国外市场的前景存在,但是对外生产的障碍也很大。首先是所有进入模式都包括了转移成本T的迅速攀升,此外,全资子公司会招致陌生的负担A。许可证的情况可能更加不妙,因为知识扩散成本D会随着默会性的增加而增加。联盟也会面临着A和逐渐增加的D的一个不太好的组合。因此,放弃进入外国市场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知识默会性为中等程度时,知识的独特性足以支持国际扩张。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在不同知识默会性情形下的陌生的负担A和知识扩散成本D(见表1)。

正如前文所言,我们预期D会随着知识默会性的增加而增加,而A保持不变。而且,在默会性很低时,D将会很低并可能低于A。这是因为知识很容易被外来者模仿,因此,合作带来的风险增加可以忽略。这使得默会性在中等程度内的增加时,我们可以对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进行直接比较。在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这两个选择中,我们预期默会性较低时许可证优于全资子公司,而默会性较高时正好相反,全资子公司要优于许可证。原因在于(在中等程度内)更低的默会性,许可证会招致相对低的D,同时避免了A。而(在中等程度内)更高的默会性,全资子公司虽招致了A,但避免了逐渐增加的D。

下面我们对联盟与其他两种进入模式进行比较。前文分析表明,联盟既招致了部分陌生的负担αA,又招致了部分知识扩散成本βD。要使联盟战略优于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α+β必须<1(并且,0<α<1,0<β<1)。如果我们假定α和β都非常小,那么,在默会性为中等程度时,联盟优于全资子公司和许可证存在理论上的可能(Hennart,1993)。然而,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联盟仍会招致一些A和一些D(Buckley and Casson,1996)。而且,由于联盟面临的是A和D的一个组合,而全资子公司和许可证只招致了这两种成本中的一种。因此,联盟的最优默会性范围将位于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两者最优默会性范围之间。

图1表明了进入模式之间的选择。在默会性水平较低时,知识扩散成本D如此之低以至于许可证优于全资子公司(和联盟)招致的陌生的负担A。随着默会性增加,D上升并超过A,在范围的中部,D和A大致相等,联盟优于全资子公司和许可证,随着默会性进一步增加,D增长得比A大得多,全资子公司优于联盟(和许可证)。

图1 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

总之,我们预期四种模式中的最适合模式将随着默会性的减小而呈如下变化:第一,极端的转移成本排除了对外生产,此时,放弃国际化是最优模式;第二,在确保对出口技能的最大程度控制,但招致全部的陌生负担A的情况下,此时,全资子公司是最优模式;第三,在招致一个较低的陌生负担A,对知识扩散提供部分保护,并且当A和D大致相等时,联盟可能是最优的进入模式;第四,假定在扩散成本得以控制,外来劣势得以避免的情况下,许可证是最优的进入模式;第五,如果基于知识的资产不具有足够的独特性和可保护性,放弃进入国外市场是最优选择。

三、基于知识默会性的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演化

上面的讨论把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作为给定的,但实际上,东道国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变化。在知识默会性为中等程度时,服务企业以许可证、联盟或全资子公司三种进入模式进入国外市场。在东道国经营一段时间后,随着服务企业逐渐熟悉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文化、办事方式等经营知识,服务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陌生负担也逐渐降低。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营环境逐渐走向规范化,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生产的知识扩散成本D也会降低。这必然导致服务企业的初始进入模式发生演化。

图2 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演化路径1

我们不妨假设,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的知识扩散成本降低后,知识扩散成本线从D向下平移到。如果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陌生负担线A向下平移到直线,也就是说,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陌生负担降低到知识扩散成本线最低点以下,那么,的组合线αA+βD必然向下平移到直线α处(如图2所示)。此时,只要知识默会性在中等程度范围,不管其具体水平怎样,全资子公司始终是最优的模式,这就使得服务企业有了把刚进入东道国时最优的联盟或许可证两种进入模式转变为全资子公司的动机。

如果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陌生负担没有降低到知识扩散成本线最低点以下,而是在向下平移到直线A[,2]处。那么,的组合线αA+βD必然向下平移到直线处(如图3所示)。此时,随着知识默会性的增加,服务企业的最优进入模式依次为许可证和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以联盟形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部分服务企业将转变为以许可证方式经营。

图3 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演化路径2

图4 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演化路径3

如果服务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陌生负担没有降低到知识扩散成本线最低点以下,而是在向下平移到直线A[,3]处。那么,的组合线αA+βD必然向下平移到直线处(如图4所示)。此时,随着知识默会性的增加,服务企业的最优进入模式与初始进入模式的顺序排列一样,依次为许可证、联盟和全资子公司,只是三种进入模式之间相对的知识默会性水平范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进化模式是企业国际化时需做出的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相对有形产品来说,服务更具有知识的特性,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具有更明显的知识转移特征,知识的默会性对服务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知识默会程度很高和很低时,服务企业将会放弃进入国际市场,在知识默会程度中等时,随着知识默会性在中等范围内逐渐上升,服务企业国际化的最优进入模式依次为许可证、联盟和全资子公司。随着东道国区位因素的逐渐优化,随着服务企业逐渐熟悉东道国的经营环境,服务企业选择的初始进入模式之间的相对成本关系会沿着三条路径发生演化,使得服务企业具有改变初始进入模式,选择新的最优模式的动机。

标签:;  

知识隐性对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和演进的影响_联盟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