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中国崛起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和印度是转型中的巨型社会和崛起中的亚洲大国。过去20多年,中印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升,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崛起的中国”和“崛起的印度”。关于中国的崛起,人们谈论得已经很多,但对印度如何看待和应对中国的崛起,我们了解得并不多。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起点相似,曾共同提出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中印关系的发展并不平坦,目前也存在一些分歧。中印关系要更好地发展,首先需要我们相互增进了解和信任。
一、三种不同看法和反应
事实上,不少学者已就印度对中国发展的看法和反应进行了研究。苏米特·甘古利认为,印度国内对华立场有三种:一是“友好派”,他们的对华看法主要建立在对中国的敬畏上;二是“战略性接触派”,要求印度通过发展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来对付中国的挑战);三是“对抗派”,对华持敌视态度(注:详见Sumit Ganguly," Assessing India' s Responses to the Rise of China:Fears and Misgivings" ,in Carolyn W.Pumphrey ed.,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Security Implication,Carlisle Barracks: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January 2002,available online at http://carlisle-www.army.mil/suassi/welcome.)。莫汉·马力克指出,印度的对华态度可以分为三派:理智派认为中国是一个长远的威胁,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核和导弹方面的合作是他们最大和最直接的担心,因此主张一种“接触—制衡”的政策;超现实主义者视中国为“明确的和眼前的威胁”,因此建议“就像中国对付印度那样对付中国”,也就是“遏制加包围”;亲善派则认为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印度构成威胁(注:详见Mohan Malik," Eyeing the Dragon:India' s China Debate" ,in Satu P.Limaye ed.,Asia' s China Debate,Special Assessment,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December 2003,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apcss.org)。此前,美国威尔逊中心和亚洲协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印度的对华战略思维存在三种明确的看法,“大多数属于主流看法,即认为近期中国不会构成军事威胁,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威胁)是不确定的,因此印度需要防备中国未来在该地区(指亚太特别是南亚地区)的力量渗透。”然而,“在印度同时还有另外两种看法,尽管它们不占大多数:(一)即使从长远来看,中国也不是威胁;(二)中国是现实的和直接的威胁。”该报告同时指出,“印度正形成一种一致的看法,它主要反映主流派的观点,同时日益受亲华派的影响。”(注: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and Asia Society," The India-China Relationship:What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Know" ,Conference Report,November 30,2001,pp.13-15.该报告现已同时在美国和印度出版。)
这三派分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军事现代化和地区影响又有什么不同看法和反应?
马力克认为“友好派”即亲华派,主要包括共产党、左倾的学者和记者、和平主义者、反核和反美分子,以及理想主义者(注:Mohan Malik上引文。)。甘古利则认为包括国大党、印度外交部的主要成员和反美派(注:Sumit Ganguly上引文。)。据笔者的考察,它还应包括大量经济界人士、左派政党和对中国越来越了解的年轻人。他们或从经济考虑,或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欢迎中国的崛起,认为这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对抗派”或“超现实主义派”,主要是少数强烈民族主义者。他们局限于部分军队、思想库和一些对中国不了解的教育机构,对中国存在许多误解。他们看到的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占领”西藏,60年代“侵略”印度,70—80年代向巴基斯坦“出售”核武器和导弹,90年代“武装”印度的邻国和“支持”印度少数民族地区的武装分子。此外,他们抱怨中国对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明确支持。因此,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认为这对印度是一个最严重的挑战。印度学者也认为,“现在印度对中国的看法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把中国看成侵略性和扩张性的威胁,另一个极端是认为中国是兄弟”(注:Subramanian Swamy,India' s China Perspective,2001,New Delhi:Konark Publishers Pvt Ltd,p.143.)。但大多数印度人还是处于这两种极端看法之间。“制衡—接触派”包括大多数政府官员、媒体、学界和商界。他们的看法部分地建立在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和政策上。他们一方面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印度和亚洲总体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关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中国与印度邻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关系。因此,他们的看法可以概括为:经济上欢迎,安全上担扰。
如果说印度人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主要与基于个人经验的感情、想法和观点有关,那么,印度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建立在印度国家利益和公共舆论基础上的政策和行动。在印度,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亲华”或“反华”都不能界定或反映印度的对华政策。尽管在国内问题上存在巨大的观点和政策差异,印度两大政党却有基本一致的对华政策。上述两种极端尽管有不同的政策倾向和主张,但都在现政府实行的中间路线的对华政策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接触—制衡。其差别主要在于是更多的“接触”还是更多的“制衡”,是“经济高于安全”还是“安全高于经济”。随着2003年瓦杰帕伊访华、中印特别代表边界问题谈判的举行、2004年国大党的上台,中印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对抗派”的声音已大为减少。
总之,对中国的崛起,印度并没有一种统一的看法。正如印度前外长辛格所说,“由于中国的崛起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前景,大多数印度人似乎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现实主义者把崛起的中国视为亚洲的一个潜在霸权,而自由主义者视崛起的中国为亚洲的积极力量。”(注:Yashwant Sinha," Asian Security:Long-term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in K.Santhanam and Srikanth Kondapalli eds.,Asian Security and China 2000-2010.Delhi:Shipra Publications,2004,p.3.)
二、印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解
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印度学者有大量的分析和预测,并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中国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比印度早13年。有趣的是,根据摩根·斯坦利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经济比印度经济发达13年(注:Andy Xie and Chetan Ahya," China and India:New Tigers of Asia"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morganstanley.com)。在印度学者看来,有大量因素促成了中国经济的成功。除了改革开放政策和稳定的国际环境,大规模开发、出口导向战略、中央主导的投资、国家团结、国民支持等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度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其他经济硬指标上落后于中国,是由于印度开放较晚,较低的国民储蓄率,较少外国直接投资,较低的行政效率,以及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对抗。
但印度学者也指出,有一些问题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包括如何保持改革进程的动力,处理社会文化不平等的能力,执政党的政治稳定和意识形态的作用,能源供应的可靠和稳定性,以及利用获得的战略力量影响战略环境的方式等(注:Arun Sahgal," Dragon Awakens:Alternative Scenarios Chinese Development: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paper presented at IDSA weekly fellows seminar on May 1,2004.)。还有印度学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背后有许多内部问题和负面结果,但中国人民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有利于印度改革派和支持全球化的社会力量在印度国内的地位,并成为印度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动力之一(注:2004年7月29日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学者Sujit Dutta与笔者的谈话。)。
印度学者还表示,一方面印度在许多宏观指标上大大落后于中国,但另一方面,由于主要依靠有机增长,印度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并选择一种更能可持续增长的道路。相反,中国的发展在现有制度力量内已达到了最高点。同时,如果中国不能成功地改革其银行体系和建立真正的资本市场,中国早期的资本推动型增长的优势有可能变为弱势(注:2004年8月5日印度前驻华大使南威哲与笔者的谈话。)。
在印度学者看来,相对于中国的“快速型增长”模式,印度的“渐进型增长”模式具有潜在的优势。与中国经济相比,印度经济也有自身的优势:第一,更健康的银行体系。由于资本化较彻底、较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较少不良资产,印度的金融业更为强大(注:麦肯锡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01年,印度银行的不良贷款只占其银行总资产的10%,净资产的4.4%和总贷款的8.8%。而中国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占其总资产至少在25%以上。)。第二,更优越的制度框架。印度有更好的软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发展经济。除了政治民主,印度的软力量至少包括对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媒体的有效监督、法治体系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注:印度学者透露,这也是为什么2000年世界银行把会计部门搬到印度而不是中国的部分原因。)。第三,更强大的私营企业(注:据《远东经济评论》2003年一项关于亚洲主导性公司的调查,中国只有2家企业上榜,而印度有10家。另外,福布斯公布的2002年世界小型企业200强中,印度有13家,而中国只有4家,并且都来自香港。)。印度有一大批世界级的私营企业,并且多集中在软件和信息产业。其先进的公司治理(注:据一家名为Credit Lyonnais Securities Asia的机构于 2000年的调查,在25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度的标准化管理处于第6位,而中国是第19位。)使印度的私营企业能在国际上与欧美同类企业相抗衡。第四,较高的资本效率。印度的国民储蓄率只有中国的一半,外国直接投资比中国少90%,而其增长率只比中国低约20%,这表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更高。此外,印度的证券市场也表现得更好(注:2003年印度的股票指教上升了64.19%。)。第五,劳动力更年轻。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数量相当,但印度的劳动力更为年轻。不仅如此,尽管印度的普通教育不及中国,但印度的高等技术和管理教育更先进和发达。第六,“世界办公室”。由于印度人有天生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加上语言优势,印度发展了世界领先的信息产业。印度软件工程师和出口都居世界第一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向印度订购软件服务并把其海外研发中心设在印度这个软件超级大国。
三、印度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看法
如果说印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解还比较合理和持肯定态度,那么,印度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多持消极的看法。早在1998年,一位印度学者就认为,“日益上升的民族主义,制度稳定中意识形态的关键作用,以及现实主义的战略文化使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成为亚洲不确定、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日益增长的战略和常规力量、组织结构调整和准备‘高技术条件下的有限战争’的新战略,都是亚洲邻国不得不给予严重关注的因素。”(注:Sujit Dutta," China' s Emerging Power and Military Role:Implications for South Asia" ,in Janathan D.Pollack and Richard H.Yang,eds.,In China' s Shadow:Region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Santa Monica,CA:RAND,1998,p.94,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rand.org)自从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1964年中国核试验,1965年后中国与巴基斯坦形成战略关系,直到1998年印度核试验,“中国威胁”一直困扰着印度的某些战略家。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年国防开支的两位数增长,先进武器的大量进口,军事战略的更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调整和人员训练都使印度的战略家甚为忧虑(注:关于印度就中国国防现代化项目及其对印度安全的影响的评论,参阅Srikanth Kondapalli," China' s Military Modernization:Its Impact on Indian Security," in Satish Kumar ed.,India' s National Security Annual Review 2001,New Delhi:Vikas Publishing House,2002,pp.29-51.)。
印度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负面看法在1998年印度核试验前后一段时间特别突出。当时,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公开称中国为“头号潜在威胁”。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密信中则把“来自邻国的威胁”作为其进行公开核试验的借口。但此后,印度对中国的这种消极看法已有极大的改变。在印度学者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亚洲外交的变化、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对亚洲事务更为敏感。
印度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对外军事关系的关注主要包括:
第一,认为中国在西藏高原和其它地区部署的导弹有可能针对印度。印度国防部的一份文件指出,“印度每个主要城市都处于中国导弹的射程之内,这种能力因为潜射导弹而正在进一步加强。核力量的不对称明显有利于中国,随着中国为对抗美国导弹防御项目而采取对策,(这种不对称)将进一步扩大。”(注:Ministry of Defense,Government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02-2003,New Delhi,2003,p.8.)在印度看来,在中国众多的导弹基地中,昆明和西宁的导弹部队是负责对付印度的(注:Srikanth Kondapali上引文。)。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国防力量包括导弹力量都是防卫性的。事实上,印度的威胁感主要建立在中国的力量而不是意图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的历史负担。
第二,中国与巴基斯坦长期和不断深入的军事关系,特别是核和导弹合作。尽管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南亚政策的调整,在卡吉尔冲突中较中立的政策,导弹出口管制的加强,以及在国际不扩散领域的积极参与,许多印度官员和学者对中国能否言行一致和放弃“巴基斯坦牌”持保留态度,并认为中印巴关系依然是高度关联的。一位印度分析家指出,“当印度希望‘包围’巴基斯坦和‘遏制’中国时,中巴也在追求相似的目标,即战略上‘挤压’印度。”(注:Rahul Bedi," China and the South Asia Circle" ,Asia Times,April 29,2003,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atimes.com)
第三,中国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印度其它邻国的军事合作关系。印度官员、媒体和学者对近年来中国与孟加拉国和缅甸的军事关系给予特别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利益和目标主要是经济上的,即更多的贸易伙伴和安全的石油通道。但经济利益需要良好的政治关系和稳定的安全环境来确保。中国与印度以外的南亚国家发展军事关系也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而不必被理解成为是针对印度的。遗憾的是,从官员到学者,印度并不能立即接受这样的看法。
此外,印度对中国的国防开支和国防预算外的军事项目特别关注。印度学者主张,尽管印度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一半,但由于印度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印度的国防开支和年增长率必须与中国保持相同的水平。同时,印度还认为,中国正通过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建立和扩大军事存在而努力成为一个海洋大国,这对印度也构成了一种挑战。在印度看来,中国正为在沿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存在做基础工作,以保护其经济和安全利益。
四、印度对中国地区影响的反应
中国的崛起,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军事现代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地区影响。但是,不同的国家会对此做出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印度认为,其战略范围包括“从西边的波斯湾到东边的马六甲海峡。从北边的中亚共和国到南部的赤道附近。”(注:Ministry of Defense,Government of India,上引报告,第8页。)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地缘政治的对抗支配着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因此,“自从1949年以来,印度和中国为竞争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5个阶段。”(注:John W.Garver,Protracted Contest: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 University,2001,p.5 and pp.110-111.)一位印度学者表示了相似的看法,“从喜马拉雅到南亚、西南亚和东南亚,中国和印度有着共同的战略空间,这就造成了战略和地缘政治竞争。”(注:Sujit Duta上引文。)但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如果双边关系稳定,这也为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区域合作提供了一种动力。至少在三个次区域,中国和印度的利益和影响已经相遇或即将相遇。
首先是南亚地区。南亚地区的一大地理特征是,印度与所有其它南亚国家相邻,而这些国家都互不接壤。这使印度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中国是南亚国家最大的邻国,与南亚多数国家交界(除了孟加拉国和两个岛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在印度看来,中国是南亚地缘政治和战略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印度和南亚现在还不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中心和外交政策的重点,但南亚已引起中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印度决策者认为,无论积极或消极,“中国在南亚及其周围的军事战略、力量部署和经济利益关系到印度的国家利益。”(注:Jyotinder Nath Dixit," Emerg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Indian Perceptions with Focus on South Asian and Central Asian Predicaments" ,in K.Santhanam and Ramakant Dwivedi eds.,India and Central Asia:Advancing the Common Interest,New Delhi:Anamaya Publishers,2004,p.22.)一位美国学者指出,“印度坚信,次大陆及其周边是印度天然的安全范围,而中国则认为,不能让印度在其南部边界居支配地位,”(注:John W.Garver," The China-India-U.S.Triangle:Strategic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BR Analysis,Volume 13,Number 5,October 2002.)因此,“印度总是对中国与印度的南亚邻国发展关系,特别是安全关系持怀疑的眼光。”(注:John W.Garver上引文。)中国与印度的邻国(注:印度的邻国包括西部的巴基斯坦、北部的尼泊尔和不丹、东北部的孟加拉国和缅甸、南部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特别是与巴基斯坦和缅甸不断扩大和深入的防务合作关系被认为是对印度形成了包围圈,引起印度战略上的担心。一位印度分析家认为,除了印度,南亚其它国家对中国在次大陆的作用有三类看法:一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视中国为友好国家,欢迎中国在南亚扩大影响和起平衡作用;二是尼泊尔和不丹,它们在中国龙和印度象的夹缝中生存,一方面与印度有紧密的安全关系,向印度开放边界,另一方面也寻求与中国的和平关系;三是斯里兰卡和缅甸,它们同时与印度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而印度的看法是独一无二的(注:Sujit Dutta上引文。)。作为南亚的主导性国家,印度对中国在南亚的活动持有复杂的看法,即“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既构成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注:2004年8月24日国防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Sujit Dutta与笔者的谈话。)在经济领域,是把中国排除在本地区多边组织之外,还是把中国吸纳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对印度来说还是一个疑问。但事实是,对中国为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而提出的各种倡议(注:如“中印缅孟倡议”(BCIM)(即“昆明倡议”)、“中缅孟贸易协定”(BMCTA)。),印度由于政治和安全的考虑而态度消极。相反,印度提出自己的区域合作设想(注:如1997年提出的“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BIMSTEC)和2000年提出的“恒河—湄公河项目”(Ganga-Mekong Project)。),都把中国排除在外。可见,“中印对立的想法仍支配着印度跨地区合作的行动。”(注:C.Raja Mohan,Crossing the Rubicon:The Shaping of India' s New Foreign Policy,New Delhi:Penguin Books India,2003,p,157.)
其次,东南亚地区。历史上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和印度为扩大影响而相互竞争的地区。正是因为历史和地缘政治的特点,人们把这一处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地区称为“印度支那”。2002年11月9日,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出席首届印度—东盟峰会后回国途中,声称中国和印度在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时存在“竞争”,而这种竞争是“健康的”(注:See The Hindu,and The Indian Express,November 9,2002.)。这是印度政府首脑第一次公开把中国描述为“竞争者”(注:Prakash Nanda," India Versus China" ,The Statesman,November 17,2002.)。在许多印度学者看来,这种竞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不局限在东南亚地区,而是多方面的,包括安全领域。自从1999年以来,中国对地区多边组织的态度由怀疑转变为参与甚至组建(注:Macabe Keliher," Dragon Seizes Market Share" ,Asia Times,March 9,2004.)。中国试图通过多边渠道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印度也是如此。就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批准在未来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的第二天,印度与东盟国家签署了相似的协定。2000年,中国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在“10A 1”和“10A 3”框架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定期峰会。两年后,为加强其“看东方”政策,印度与东盟国家也开展类似的峰会。两国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但是,在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合和安全合作上,中国比印度更为紧密。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中国海行为准则”。2003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个东盟外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还在更广泛的地区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安全合作委员会、亚洲合作论坛等)中相互合作。此外,根据东盟新的地缘战略,即“共同圈外交”(注:所谓“共同圈外交”,是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于1996年提出的。它包括三圈:核心圈是东盟共同体(2003年已达成协定),包括所有东南亚国家;第二圈是东亚共同体(讨论中),将“10A 3”制度化;第三圈是未来的亚洲共同体,包括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中国处于东盟外交的第二圈,而印度位于第三圈。
第三,中亚地区。中亚地区吸引大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由于其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独特地位。作为印度战略利益地区的一部分,中亚被印度称为“直接的和战略上的邻居”(注:" India and Central Asia in the Emer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speech delivered by Indian(former)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 Yashwant Sinha at the third India-Central Asia Regional Conference in Tashkent during November 6-8,2003,in K.Santhanam and R.Dwivedi,eds.,India and Central Asia:Advancing the Common Interest,New Delhi,Anamaya Publishers,2004.p.7.)。中亚对印度的重要性不仅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更是地缘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与此相似,中国是中亚新的“大国游戏”中一个崛起和积极的角色。美国学者就指出,“中国的决策者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地区性的和世界性的大国,在中亚扩大利益需要中国在该地区加强其存在。能源、贸易和通过多边努力实现共同安全需要支配着中国对该地区的政策。”(注:Kathleen Collins and William Wohlforth," Central Asia:Defying the' Great Game' Expectations" ,ibid,p.40.)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将地区合作制度化和把合作安全概念付诸行动的第一次努力。一些印度学者感到,中亚新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从中国的立场来看,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政治和经济机制:既起到稳定的效果,又获得经济好处。中国在该组织的利益已从解决边界问题扩大到把中亚国家纳入其战略范围。事实上,这些趋势表明中国实行的政策是把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复制到中亚地区。”(注:P.Stobda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Relations:Implications for India" ,ibid,p.355.)关于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印度国内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官员和学者曾表示了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愿望,也有人认为印度现在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明智。而在经济领域,印度表现得较为积极。由于担心印度被孤立在“联接中亚和中国西部从而欧洲和亚洲的国际运输和交通要道”之外,有印度学者主张实施一个“从中亚沿中国西部到印度北部建设石油和天然气‘能源高速公路’”的项目。总之,为了应对崛起的中国在中亚的影响,“现在是印度把中国因素包含到我们的中亚政策之中的时候了。”(注:P.Stobdan," Central Asia and India' s Security" ,paper presented at IDSA weekly fellows seminar on August 30,2003,p.16.)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和亚洲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因为国情不同,双方各有优势和不足,两国将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中印关系要更好地发展,除了扩大经济上的相互往来,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标签:军事论文; 中国崛起论文;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中国巴基斯坦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南亚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 中印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