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蔡东梅论文_蔡东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蔡东梅论文_蔡东梅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掌握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提高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虽然教师们早已意识到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要性,而且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整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缺乏良好规范的计算习惯

以笔者学生为例,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在计算时完全凭借自己主观意识,采取的计算习惯没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如计算时,学生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来计算,而是错误的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再者,不少学生都有做题不仔细的坏习惯,经常把数字写错或顺序写反,如“243”写成“234”;乘法口诀背错。在计算中不够仔细的问题是计算能力提高的“拦路虎”,看上去不起眼的小毛病对整个计算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二)在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过度依赖计算工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日新月异的计算工具层出不穷,这无疑对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个“双刃剑”的作用。而现在的学生自制力差,喜欢走“捷径”,能用计算工具做的题,绝不自己进行计算;有条件在网上查找答案的,绝不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长此以往,本来已经掌握的计算能力渐渐地荡然无存。更有甚者,完全丧失计算能力。计算工具在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起到丁点的作用,相反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计算能力的培养就像搭积木,只有基层知识牢固,上层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掌握得更牢固。所以,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相反其本身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学习任务。不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难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薄弱。由于没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作为基本支撑,后续的学习就变得十分空洞乏味,计算能力的提升也变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已。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面对枯燥多变的数字, 教师和学生感觉都很苦恼,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陈旧,计算理论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导致学生对计算学习毫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个习惯,从而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第一,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审题习惯加以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发现学生在计算中不时有错误出现,大多数情况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也不是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计算原理,更不是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在审题时,因为看题目的速度过快而出错,如:把题目中的数字看错,“798”看成“789”;把运算符号看错,“-”看成“+”、“”看成“”;把运算顺序看错。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的良好习惯,不要为了计算速度而出错,要全面地把握题目,将所有的计算要素提取出来,尽量保证准确度,从而使计算错误的概率降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加以培养。在教学中,笔者时常发现很多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写好一个字,书写极不规范,不注重书写格式,也不注重书面整洁。笔者时常发现学生因为数字写得不够规范,而看错数字导致计算错误;也有学生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数位没对齐,导致计算错误,还有学生在书写多位数时把数字写掉,特别是“0”经常写掉或者不写,这样计算的错误就不可避免。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着重强调,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力能。

第三,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检查习惯加以培养。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多数学生都没有检查计算的习惯。其实,检查是计算的查漏补缺环节,一个完整的计算过程是应该包括有检查这个环节。而且这个环节应该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检查应该既包括检查计算结果,也包括检查计算过程。检查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改正审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改正书写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检查和验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检查进行严格地监督,从而让学生养成主动检查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

(二)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扎实计算知识,提倡算法的多样性,多层次的练习

首先,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断实现该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教学时不能只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学,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为后面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做到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强化运算定律的运用,让学生熟练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让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后,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计算的练习也重要。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提倡用题海战术,应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进行练习,而且要增强计算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持续地进行,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不能有一丝懈怠,要做好专研工作,随时为学生增添新的知识,为学生解答问题。同时,学生也端正学习态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地学习计算,并不间断地适当地计算练习。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计算能力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俊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 南北桥:89.

[2]张明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J]. 速读(中旬), 2019(3).

[3]孙炳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学周刊, No.357(9):88-89.

论文作者:蔡东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蔡东梅论文_蔡东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