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资阳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在医学发展的前提下不断的进行优化和转变,为手术护士带来了新的要求。目前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化,安全的护理,手术麻醉复苏室就是这一主要工作的产物。麻醉复苏室的设立能为麻醉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监测治疗,防治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设立;护理
一般患者术后机体麻醉效应还未完全消退,急需一个可以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麻醉复苏室,又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麻醉药、肌松药、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完全消退,机体保护性反射也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又释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因此,麻醉复苏室的创建,对加强麻醉恢复期的监护,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
一、组织协调与沟通
麻醉复苏室作为手术室和外科各科室的纽带和桥梁,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要求麻醉复苏室工作的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定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监测方法、心脏复苏法等,还要清楚的了解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以及能够正确的使用呼吸机[2]。同时护士自身还要学会协调麻醉复苏室的使用和周转,及时做好麻醉机、呼吸机的调配,医护、护患之间沟通到位,使之相互配合。
二、环境的设置
1.麻醉复苏室整体应以暖色调为主,环境布置要温馨舒适,例如墙纸采用淡黄色,主要能使病人心情放松、无恐惧感、感觉愉悦舒畅即可。
2.麻醉复苏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整体使病人感觉温暖舒适最好,例如室温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设有换气系统和层流系统,每月进行空气细菌监测,保持室内清洁。
三、设备及物品的设置
1.麻醉患者术后就会立即被送往麻醉复苏室,为确保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应保证复苏室里麻醉机、呼吸机、氧气、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及心电监护等抢救设备齐全,且状态正常。
2.严格保证恢复室的床可以随意推动并有护栏,可供患者调整体位。设计专用活动床,离开恢复室时使用过床车,严格分开了室内和室外车床。
3.手术后的患者不代表完全康复,在麻醉消退期间患者也可能出现危急状况,所以要确保恢复室具备相应的抢救物品。例如急救车、除颤仪、喉镜、各种规格的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球囊、呼吸机、颈静脉穿刺包、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道、Spot/ECG/Bp监测仪和负压吸引装置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为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应每天对麻醉复苏室进行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认真擦拭物体表面,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
五、心理护理
1.为尽量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到衣帽穿戴整齐干净,态度和蔼,心态平和,整体给人信任感、安全感。
2.进人麻醉复苏室后,护士应时刻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同时用专业熟练的技术和知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若手术后出现疼痛而引起心里变化,护理人员应给予情感支持,消除起紧张急躁的情绪。
六、护理工作程序
1.入室的标准
(1)术后神志不清(2)呼吸不稳定(3)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4)术中病情不稳定(5)手术结束时尚未拔除气管导管(6)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
2.交接班
麻醉医生将病人送入复苏室,首先向护士介绍病情,包括:1)施用的麻醉方法及手术
操作过程;2)使用过何种麻醉药、肌松药或麻醉性镇痛药;3)术中是否出现过险情或重大
的变化;4)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处理,效果如何;5)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补液量以及尿量
各多少。
3.监测治疗
病人送入复苏室后,即刻实施各项监测措施如呼吸机、心电监测、Bp、C02、SpO2、有
创血压等,并5-10分钟一次记录各种参数,密切观察病人清醒度、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肌张力的恢复情况等。
4.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
对已经进入麻醉复苏室但还未拔出气管的患者,根据麻醉医嘱对患者进行麻醉恢复工作,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1)全麻已转浅,呼唤能应;(2)咳嗽、吞咽等反射已恢复正常;(3)握拳有力;(4)呼吸通气量已恢复到术前水平。
七、体会
围手术期护理中麻醉复苏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为患者在实施全麻手术后机体还处在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中,心理很容易在复苏的时候开始承担巨大的压力,因此麻醉复苏室的存在就是让医生和护士继续利用配备的仪器对患者生命功能进行监控,观察术后恢复过程,预防并治疗相关并发症,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安全[4]。
护理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紧张的情绪,适当的向患者讲解一些麻醉的基本知识,争取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状态。心理素质、对手术的了解和期望等。为防止患者意外坠地或者误伤,护理人员可以采用约束带、防护栏等,确保引流管的有效固定,必要时给予镇痛处理[5]。麻醉复苏室的设立,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加快外科手术进度,充分提高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全麻患者意识清楚、体征平稳地安返病房,减轻了外科病房的护理压力,更充分体现了麻醉复苏室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代英,田华菊.3760例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结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82-183.
[2]刘新莲,常后婵,蔡日优等.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2):165-166.
[3]齐燕,杨洪菊.麻醉复苏室静脉输液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80-82.
[4]黄彩红.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288-289.
[5]孔兰凤.全麻术后恢复期患者气管导管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79-180.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患者论文; 全麻论文; 术后论文; 气管论文; 手术论文; 导管论文; 护士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