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列宁曾经指出俄国是介于西方文明国家与东方各国之间的国家,它可能、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列宁选集》第4卷第690页)提出“应该研究俄国革命的特殊条件及其发展的特殊道路”,(《列宁选集》第3卷第642页)并且预言东方国家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列宁选集》第4卷第692页)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证实了列宁的预见。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想,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特殊的社会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回答了在当代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剧烈变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一)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提出了这样重大的理论问题让人们思考和回答: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近代为什么未能如西方国家那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东方社会的发展是否必然遵循“西方化”的模式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它们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实现现代化?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即东方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发展道路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根本不同的。

韦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和“理性化道路”;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只有在“新教伦理”和“西方文明”中才“发展了资本主义”;(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5、141、4、10页)而东方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伦理(儒教、道教、印度教和佛教)抑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产生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韦伯的观点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奠定了基础。西方学者认为:“工业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模式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同义词”(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第29页);“‘西方化’和现代化事实上是不能区别的”;(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第125页)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世界上一切国家都将遵循的唯一发展模式。显然,这种理论是不可能客观地、科学地反映现代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的。

(二)马克思晚年深入地研究了东方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问题,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化”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深刻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道路。1881年马克思向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生产发展的孕育期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1页)这段话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东方国家不必亦步亦趋地走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马克思晚年明确地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变成一切民族“都注定要走”(同上书,第130页)的道路,而且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同上书,第430页)认为俄国和东方国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时是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同上书,第451页)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马克思论述的是一条与“西方化”不同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并把它转化为革命的实践。他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和俄国孟什维克关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还没有从资本主义学校“毕业”、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选集》第4卷第336页)列宁提出了一个对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呢?”(同上书,第691页)列宁还制定了“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建设计划和“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同上书,第399页)的现代化纲领。列宁的这些思想后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1937年毛泽东对美国作家尼姆·韦尔斯说:“中国具有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和尼姆·韦尔斯的谈话》,载于《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第145-150页)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革命实践,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我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的构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并没有真正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人直接用国家的法令、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生产和产品分配并剥夺农民,列宁后来坦率地承认“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第571页)不得不实施新经济政策来改正这些错误,以便“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全集》第42卷第175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历尽坎坷,我们过去照搬僵化的“苏联模式”带来很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解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在世界历史变革的新时期,这一任务必然地落到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这一历史性的飞跃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认识的结果。

邓小平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即中国近代史上模仿“西方模式”、建国后照搬“苏联模式”的历史教训;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不改革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一旦改革又背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搞现代化而导致“不发达”的历史教训。邓小平通过对这些历史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明确指出:中国只有坚持搞社会主义才有出路,搞资本主义没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同上书,第311页)。二是中国的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163页);“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这些重要思想把我们国家从“西化”、“欧化”和“苏化”模式的长期束缚中解放出来,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前提。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同上书,第116页)。这些论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否定“完全粗陋的和无思想的共产主义”、“平均化的”“粗陋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8页)的思想;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以后应当“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2页)的思想,从本质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就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和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深层逻辑构架及其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存在着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六个因素组成的深层逻辑构架。这六个因素是:认识国情、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四项原则、共同富裕、精神文明。这六个因素及其深层逻辑构架表达了邓小平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思想,从新的、较深的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分析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和首要的前提。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本质要求就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特点出发。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6页)他客观、科学、深刻地考察和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概括。正是从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事实出发,才形成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2)从中国的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确定为全党工作的重心,也就是“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同上书,第272页)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当前最大的政治,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并认为这是新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路线。“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同上书,第375页)。可见,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经济是同一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确定这一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是影响极其深远的拨乱反正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转移,如同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一样。

(3)如何完成这一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呢?邓小平提出两条: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把这两条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他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忽视改革、陷于停滞倒退的历史教训,深刻地指出:不改革不行,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就要亡党亡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长期闭关自守是中国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历史性的贡献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他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改革的内容、目的、性质和意义,指出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总之,改革和开放是统一的,目的是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同上书,第138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上书,第142页),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的观点,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4)邓小平总结了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失败的教训和60年代以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遭到重大挫折的教训,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4页)。在当代世界政治格局剧烈变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严峻时刻,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保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得到了充分的概括和表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不同于“西化”、“欧化”,又不同于“苏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同上书,第150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深层逻辑构架蕴含着一种深刻恢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任何现代化模式都包含价值观,都包含着现代化为什么人、现代化要达于什么社会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价值观。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观集中地表现在西方学者所宣扬的理性主义、工业主义、个人主义、个性化、私有制、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一切社会通过“社会整合”(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第71页)、“世界整合”达到“国际整合的模式”(同上书,第132页),向资本主义“趋同”等等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之上。帕森斯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制度’与‘价值’的综合体系”(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第30页)这种“综合体系”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西化模式”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表现在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同上书,第28页);“人的因素重要”,“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190-191页)。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深刻揭示和完整表达。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观。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实质的反映。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坚持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本点,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体系,从新的、较深的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价值观有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价值,增殖资本;发展生产力“不过表现为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因此“这样发展起来的社会劳动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76、116页)。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目的是为了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建设中的是非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除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以外,还表现在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方面。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相反,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资本主义不同的重要特点就是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深刻地论述了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追逐经济效益和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相反,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使广大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一切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同上书,第145页)。这样,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价值观统一起来,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论述,不仅阐明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而且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从一个新视角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三、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邓小平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正确观点,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作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就是从世界的角度、“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和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出发,从“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同上书,第117页)和“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1页)的原则出发,科学地分析了这一基本矛盾新的性质和新的形式,用新的方法正确地处理了这一基本矛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矛盾,即具体地表现为现代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邓小平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处理了这“十大关系”。

(二)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上形成的僵化模式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邓小平提出用改革生产关系、“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135页)的方法处理这一矛盾。

(2)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当前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用“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5页)处理这一矛盾。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当前主要表现为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用两种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页)的方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邓小平深刻地论述了它们的辩证关系:只有稳定和发展才能改革,只有稳定和改革才能发展,只有改革和发展才能稳定;用“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同上书,第377页)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5)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他主张“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同上书,第148-149页)的方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6)各种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农林牧副渔之间,经济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的发展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都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后来更发展为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收支不平衡的局面。邓小平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的思想,以国民经济各部门都“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7)各种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是:发扬经济民主,下放权力,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同上书,第175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同上书,第351页)。

(8)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邓小平认为,中国要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此就必须改革开放。他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概括和“两个坚持”的观点深刻地阐述和正确地处理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9)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邓小平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调现在要发展经济,还是要靠自力更生、量力而行这个原则;又反复强调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一再指出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他提出“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同上书,第406页)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10)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他提出要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用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它们的关系,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6页)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社会的丑恶现象。

(三)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的思想是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探索。邓小平论述的“十大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客观事物本质关系、矛盾关系的反映,从而也是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思想的实质,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结构、对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多维透视和整体考察。一句话,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特殊矛盾及其本质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的思想,回答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也就是说,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要实现现代化,就要正确地认识、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同上书,第59页);“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同上书,第380页)要巩固社会主义主体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要“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153页),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我国宏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巨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工程,都要求强有力的领导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对客观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离不开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正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只有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才能科学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胜利地跨入21世纪。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核心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第23、21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本质部分,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重要贡献有以下三方面: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述了计划与市场关系。马克思认为,“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1页)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同上书,第926-927页)这是对现代化发展观和价值观实质的深刻揭示。分工、交换、协作和社会化生产必然要求社会“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阶段,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有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计划经济——通过国家计划调节;市场经济——通过价值规律调节。无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经济或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不过是一种分配社会劳动的调节手段和社会形式。计划和市场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协同互补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后,不得不放弃“经济自由主义”而采用凯恩斯主义即政府干预经济的系统政策,向有政府宏观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即“混合经济”发展。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按照国家的统一计划管理国民经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虽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它自身的弊端,影响和阻碍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的停滞和倒退,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实行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邓小平从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原理和新的视野出发,正确地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他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严肃地批评了那种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形而上学: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的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计划和市场是分配社会劳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对平衡的一种手段和形式的观点,为人们观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出发点,把人们从过去传统观念的思想禁锢和姓“资”、姓“社”的抽象议论中解放出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毛泽东在50年代就曾觉察到计划经济中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试图改革生产关系、摆脱僵化的苏联模式,探索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毛泽东的方法与邓小平不同。毛泽东过于强调列宁所说的“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列宁全集》第55卷第306页)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提倡“斗争哲学”,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不断变革和拔高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对生产力地破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全面继承发展了列宁关于辩证法“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同上书,第90页)重要思想,着重强调列宁所说的“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由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走向比较平衡,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主张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通过综合性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指导,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论”和“统一论”正确地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正确地、妥善地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提供了新的基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十大关系”中,有一个影响和制约其他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计划经济的观点还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十大关系”,结论是不同的。比如各种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过去我们从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出发,总是无法从根本上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和统一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和社会劳动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能使社会经济活动更好地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并适应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就能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从根本上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正确妥善地处理和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矛盾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在这个新的基础上能够更正确、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能够更妥善、更彻底地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新型的经济体制和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简短的结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关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必须“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处理;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关于“顾全大局”(《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2页)、“恰如其分”反对“过分”(同上书,第309、329页)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关于“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6页)的思想,列宁关于“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列宁全集》第55卷第190页)“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辩证法的实质”(同上书,第219页)的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为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大经济”的思想;关于“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页)的思想;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更合理地利用我们的丰富资源”(《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7页)、“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同上书,第316页)的思想;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的新的发展观,极大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三)邓小平关于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从理论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思想解决了人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四)邓小平关于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思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永远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的思想;关于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同上书,第261页)的思想;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战略构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以发展生产力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道路。“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同上书,第65页)这就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72页)。这就是“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特色”就是“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本质概括。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世界历史和全球战略的高度回答了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历史性的扬弃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发展,为中国百年追求的现代化理想、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开辟了崭新道路和光辉的前景。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