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蓝强强1,朱丽媛2

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蓝强强1,朱丽媛2

1.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266000;2.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机械生产企业在数量和规模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在新时期阶段,国内市场需要不断巩固,海外市场也需要进行扩展,所以机械生产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对我国企业国内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在新时期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对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日后长远发展产生巨大束缚和制约。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旨在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机械生产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我国对机械设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加强机械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机械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转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如果生产中相关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将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提高机械生产管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1 机械生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的过度生产导致库存量大增

如今我国大多数机械厂都采用了 “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该方式主要是指机械生产过程中,各个零件的生产部门都凭借自己的生产速度和成产能力来进行零件的生产,将生产好的零件向下一个环节传递,从而平行下推形成了“并联”模式,逐级下推形成“串联”模式,最后则到了配件的装配过程,从而就形成了多级驱动推进方式。由于该生产模式将会导致各阶段的产量形成“短线”和“长线”效应,通常短线零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的装配,导致短缺件现象发生,而长线则会导致大量的零部件不断的进入库存,加大了各个零件的库存量。如果出现了“短线”越短、“长线”越长的现象,不仅会导致各个零件的库存不能得到良好的调节,而且还会导致流动资金周转慢、在制品积压,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这对于机械生产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生产率管理是不利的。

1.2 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逐渐脱节

企业在进行机械生产规划编制过程中,一级生产规划通常要以产品作为基本单位,并且按照台份的需要逐步下达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禁止直接下达到生产车间内部。生产车间内部则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以零件为单位编制与之相关的生产计划。由于不同生产车间的对象、相关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其生产环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从而导致不同生产车间的生产进度存在较大的差距。然而厂级计划则主要是以生产产品为单位进行编制的,对车间则采用零件为单位进行计划的,导致企业的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逐渐脱节。

1.3 生产产品比较单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消费者价值观念的转变。人类的消费逐渐趋于多元化发展,这样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寿命周期,并且为了使各类产品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对产品的种类、数量以及质量等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便能够制造出更多适应市场发展的机械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生产体制中“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结构,不仅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其多样化发展也受阻,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增加产量来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 针对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生产管理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2.1 合理、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完善和优化生产计划是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合理、科学的生产计划能够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稳定、有序的进行,而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生产活动。企业要保证制定的生产计划具有及时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几点必要特征,及时性就是企业制定出的生产计划,必须能够根据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第一时间有调整和优化的空间,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科学性就是要依据产品各项零部件的生产数量为基础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保证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不发生冲突,以保证对实际生产数量能够准确掌握;合理性就是要依据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来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分析企业自身生产能力和市场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2 控制生产成本

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控制企业生产成本作为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应该及时转变,大量引用拥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人才,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应用更科学和专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此外,企业对成本预算和核算的工作必须到位,为企业开展生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根据成本预算进行生产部门考核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3 控制生产管理范围

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增加了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负担,为提升生产管理质量造成巨大困难。将生产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分解生产管理的部分内容,针对生产环节的管理、完善工作强化管理手段,是提升生产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2.4 建立良好的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在日常生产管理之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资源浪费情况严重,需将生产材料进行科学化管理,设置专人进行管理,若出现资源遗失问题,此人负全部经济责任。在生产过程中需对生产员工进行监督,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若员工再次出现半成品浪费情况,情节严重的需进行赔偿,如若依旧无法避免,则采取惩罚式管理策略。在资源采购的过程中,需将每次的具体生产数量进行上报,然后依据生产数量进行资源采购,从而避免提前采购造成的资金浪费。在生产员工中,实行奖罚制度,对优秀员工给予一定奖励,确保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机械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企业在新时期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并强调产品的质量管理,同时通过对生产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更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为机械生产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武涵.试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J].魅力中国,2016(32):105,107.

[2]邹迎飞,徐朝臣.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126-127.101•

论文作者:蓝强强1,朱丽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蓝强强1,朱丽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