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病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降压,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每日额外给予2.5mg吲达帕胺。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病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吲达帕胺;降压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rug treatment.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antiplatelet therapy,antihypertensive,lipid,2.5mg given indapamide in 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aily extra.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wo months of treatment,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indapamide for hypertension with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a certain effect,can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引言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各国有关高血压的资料均显示血压升高与冠心病之间密切相关,血压升高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积极合理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减少冠心病事件,其病死率可以从55%下降到18%。因此,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用药对策有其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药物对其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至笔者单位就诊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59~84岁,平均(71.2±3.4)岁。符合1979年WHO命名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高血压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ISH指导指南的诊断标准[2]。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贫血等影响脉压的疾病。100例病人中,血脂紊乱者86例,占86%,体重指数(BMI)≥24者57例,占57.33%,平均病程12.7年。患者中没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没有肝、甲状腺、肾功能发生损害的患者,没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没有肿瘤及感染性疾病患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绞痛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临床特点
100例临床表现以急、慢性心力衰竭最多,占46%,其中I级占14%,II级占24%,Ⅲ级占8%;其次为心绞痛占30%,其中以稳定型心绞痛多见,占 17%,不稳定型心绞痛占12%;心律失常占21%;心肌梗死占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食用低脂低盐食物,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消心痛10mg,口服,每日3次。均采用依那普利进行降压。试验组除此之外,每日服用2.5mg吲达帕胺,以1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效果评价
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并血压已控制在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100%。
有效: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血压已控制在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
无效:血压没有下降到有效标准,没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小于50%。
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的总效率达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时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突然死亡(猝死)。心绞痛的发作是由于心肌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通常有冠状动脉血流绝对减少或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两种情况,可以在休息时发生,但更多的是在心脏因各种原因负担加重,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脏需要时发生。当心绞痛发作时,往往伴有高血压、心率加快,而治疗心绞痛即在于减少心肌的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终止心绞痛发作。所以,治疗高血压的机理与治疗冠心病的机理相同,两者并不矛盾。研究表明,积极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27%,冠心病可降低33%。不要把血压过急过快地降至太低水平,否则导致冠脉灌注压下降。研究表明舒张压降至70mmHg以下时,可使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应优先选择使用既降血压又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如ACEI、CCB、BB等,治疗高血压的机制与治疗冠心病的机制相同,二者并不矛盾,几类降压药物在冠心病患者中已经显示出降低事件率的益处。
吲达帕胺是一种磺胺类的利尿药,它对于利尿和钙拮抗有一定的作用,对降压具有强大且持久的作用。吲达帕胺通过对肾远曲小管近端对钠吸收的抑制,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来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3],同时吲达帕胺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刺激前列环素PGE2和前列环素PGI2合成,以上两者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减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管收缩,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缺血,进而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吲达帕胺还可增加尿氯和钠的排出,而增加尿钾和镁的排出,以增加尿量而减轻心脏负荷。本研究中,试验组(采用了吲达帕胺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未使用吲达帕胺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即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从该研究中还可以看出试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其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心功能都有显著差异。可见吲达帕胺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这可能是因为吲达帕胺可以通过调节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来抑制血管的收缩,从而可以解除冠状动脉的痉挛来缓解冠心病患者头昏、头痛、胸闷等症状。而通常排尿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而吲达帕胺作为一种利尿药品,可以增加尿量,有效减轻心脏前负荷,起到改善心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席周让,金晓琴.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79-2480
[2]崔华,叶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否应作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主要策略──COURAGE试验的启示[J].临床荟萃.2007(15)
[3]那开宪.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2005(07)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血压论文; 心肌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