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控制论文_芮忠林

芮忠林

高淳区建筑业协会 211300

【摘 要】现浇楼面裂缝是现今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控制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控制;

1 引言

在现今建筑建设中,现浇楼板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具有较高的抗震强度,也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保险系数。而在具有较多的优点的同时,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着较多的细裂缝,并因此对建筑外观以及建筑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则需要从材料以及施工等方面做好其控制。

2 现浇楼面裂缝出现原因

2.1 材料问题

在材料方面,有以下原因可能导致裂缝出现:第一,品种问题。水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收缩情况,对于不同品种水泥而言,其同水泥细度、石膏含量等都具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当水泥等级提升、水泥用量增加时,在具体施工中其就会产生更高的水化热,并因此使混凝土出现较大的收缩变形情况;第二,外加剂使用不当。在现今施工中,很多工程都会根据实际需求对外加剂进行一定的应用,而如果没有做好外加剂的选择,则很可能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收缩率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混凝土配比。在原料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性也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这就取决于水泥用量以及用水量,如果没有做好两者间比例的搭配,则将很可能因混凝土配比问题造成裂缝。

2.2 地基问题

地基沉降也是很多建筑楼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地基变形情况的不同,裂缝的形状、方向以及大小也存在着差异,而由于地基变形所产生的较大应力,使得裂缝一般都呈现出贯穿性特征。

2.3 施工问题

施工不当也是造成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混凝土结构没有做好养护、养护时间控制不当、材料水灰比过大、搅拌时间过短、没有做好振捣、钢筋表面出现污染情况、施工缝位置没有正确设置,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构件内部温差较大,且没有做好保温措施等都将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2.4 设计问题

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构造处理不当,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3 现浇楼面裂缝控制措施

3.1 设计方面

在设计环节,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把握:第一,在对平面进行布置时,要尽可能以规则形状进行布置,避免在形状方面出现突变情况,并通过在凹面周围增加强配筋的方式起到弥补效果;第二,控制板厚。避免板厚过低而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一般情况下,最薄位置需要控制在120mm以内;第三,要对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荷载具有更为均匀的分布特点,避免受力出现过于集中的情况;第四,减少地基沉降,在对建筑基础进行设计时,要做好基础埋深度的调整,对于不同地基强度,则需要通过不同垫层方式的应用对其可能存在的不均匀变形情况进行调整;第五,对基础强度以及刚度进行适当的加强,并做好沉降缝的设置,保证缝宽以及位置都能够合理选择,且构造也具有着合理的特点;第六,做好伸缩缝间距的限制,对于地基具有较大沉降值以及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更需要做好间距的控制。

3.2 材料方面

材料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施工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水泥。在选择水泥材料时,需要选择具有较低水化热的水泥,避免使用安全性不合格、质量不达标的水泥;第二,粗骨料。要尽可能选择质地坚硬、且表面粗糙的石料,保证其具有较小的孔隙率以及较好的级配,且不存在碱性反应,其中存在的粘土以及有害物质含量能够在规定值以内;第三,细骨料。需要选择具有较小空隙、较粗颗粒且含泥量较低的中砂;第四,外掺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的对减水剂等外加剂进行应用,以此起到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改善的特点。

3.3 施工方面

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控制:第一,在实际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做好模板以及基层的浇水工作,并做好湿度控制,避免存在明水;第二,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需要做好搅拌时间的保证,在严格对外加剂掺量进行控制的同时做好剂量工作。在混凝土初凝期间,需要做好抹压方法以及时间的控制,最好在表面泌水完全排除之后进行,并通过用力抹压方式的应用做好表面泌水孔以及微裂纹的闭合。同时,也需要做好大面积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设计,避免在实际浇筑时对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材料产生干扰;第三,要做好模板的强度计算,并对其做好支撑,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拆模。同时,最好使用平板振捣器开展工作,避免对钢筋产生影响;第四,要做好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剂的喷涂以及材料的覆盖,避免混凝土水分出现过快蒸发现象。同时,要做好质量控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之前,严禁任何人进行施工或者踩踏;第五,严格施工管理。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捣时,需要做好操作平台的铺设,避免出现工作人员直接踩踏皮负弯矩钢筋的情况。同时,要做好现浇过程中钢筋的看护工作,并随时将位置存在问题的钢筋进行复位,保证其位置具有更为准确的特点。而在对支架以及底模进行设计时,则需要对不同情况下的施工荷载需要进行考虑,并保证在浇捣完成后具有充分的养护时间;第六,对于线管集散位置以及管线较粗位置,需要按照技术导则要求做好垂直线管短钢筋网的增设,一般来说,增设钢筋一般在Φ7左右,并保证其间距在150mm以内,且两端锚固长度需要在300mm以上。在对线管实际进行敷设时,需要避免出现交叉、立体穿越的情况,在交叉布线位置,需要按照技术导则要求对线盒进行使用,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可能避免按照平行、紧密的方式进行排列,以保证线管底部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以及灌注的顺利性。如果线管所具有的数量过多,并因此使混凝土截面出现较大削弱情况时,则可以按照预留孔洞构造在其四周位置对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进行增设。

4 结束语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是现今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在实际工程开展中,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做好裂缝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宋白平.谈某医院新建病房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J].山西建筑.2015(19):86-87.

[2]彭国,张晓岩,蔡金焱,李梦.新型建筑模板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5(20):101-102.

论文作者:芮忠林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控制论文_芮忠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