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的教育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像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4)08-0001-04
1964年,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宣告,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说,这个三十多年前的观点更多地是一种预言的话,那么在今天,它已经变成人类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图像视觉通过卡通画、电视、电影、可视电话、多媒体、互联网等各种形式,占据了人类生活的主要部分,人类由此真正步入了“图像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教育何为?对这样一个宏大问题的应答,是以另两个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为前提的:图像时代的降临,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什么?现时代的教育将如何应对这种影响和变化?本文将围绕着这两个枢纽性的问题加以阐述。
一、图像时代与“图像人”的诞生
法国作家迪布雷认为,可以用三个时期对人类社会进行说明:即书写(writing)时代、印刷(ptint)时代和视听(audio-visual)时代,与这三个时代相对应,则是偶像(the idol)、艺术(the art)和视觉(the visual)。根据这一理论,第一个时代是语言统治(logosphere)时代,第二个是书写统治(graphosphere)时代,第三个是视图统治(videosphere)时代。偶像是地方性的(源于古希腊),艺术是西方的(起源于意大利),视觉是全球性的(起源于美国)[1];所谓“视图统治时代”,大致类似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媒介文化时代,后者代表了继口传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时代类型。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时代与人”的关系问题。在麦克卢汉看来,如果印刷文化时代形成的人是“文字型的人”,电子文化时代形成的人则是“图像型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图像时代”。
以信息技术媒介的大规模使用为背景而产生的图像时代,其带来的诸多变化,在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变化:在生存的时间意识上,从重视过去向重视现在和未来转化,对即刻或当下的满足超过了对过去的迷恋和向往,同时,对未来的永不停歇的展望,加快了人的生存节奏;在生存方式上,从稳定向发展转化,对静态的文字的阅读,转向对动态的图像的迷恋,图像时代的图像与以往时代的图像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电视、电影和多媒体这种转瞬即逝的载体,后者的图像主要集中于书本、绘画等印刷物之中;在生存的价值追求上,从趋同向多元、自主转化;从生存的尺度上,从文字化生存到图像化生存,享受图像的欲望超过了享受文字的欲望,图像赢得对文字的统治;从生存的视觉资源上,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主要途径。这些变化都与“图像人”的出现有关,换而言之,图像时代带来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图像人”的诞生。这恰恰是图像时代带给人类的最根本的变化,也是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应和了从“文字人”到“图像人”的变化,图像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图像阅读的兴趣大大超过了文字阅读的兴趣,图像取代了文字成为建构他的心智的主要资源。
与印刷时代的儿童相比,图像时代的儿童把原先用于读书(即阅读文字)的时间,更多地用于电视、电影、电脑游戏和卡通漫画中的图像之中,这一点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已经为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相关研究中所发现,并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担忧。
在新的世纪里,类似的担忧仍在继续并有蔓延之势。我们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校园里,已经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图像人”,他们或者长久地围聚在电视机旁,沉醉于动画片、电视明星之中,或者手捧色彩鲜艳的卡通书,手不释卷,或者终日沉浸在电脑游戏创造的图像世界里不能自己……图像人有着明显的“图像依赖症”,习惯于图像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只有图像才能焕发他们的活力,但思维浅薄,对深刻性的思想兴趣淡漠,当然,他们也不以思想深刻作为追求目标,那样会让他们觉得活得“太累”了;他们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减弱,尤其是对抽象的文字惟恐避之不及,他们只习惯于文字与图画式的结合,对文字和文字之美的敏感减弱;他们缺少足够的兴趣,更没有足够的耐心阅读那些经典著作,包括文学经典;即使就他们最擅长的图像而言,他们的审美感知层次也往往处于低层次的粗浅状态,只会阅读和理解卡通书、电视、流行报纸、时尚杂志上的图像,对古典绘画和现代派绘画既难以欣赏,也没有多少兴趣。在对图像的阅读过程中,他的注意力也总是被引向视觉、听觉等可以直接感知的图像细节之上,处在东停一处、西游一地的漫游状态。容易陷于图像视觉的低处徘徊,难以升高鸟瞰,建立起整体的观感。在图像面前,他的思考止步不前,或浅尝辄止。图像一消失,思路就关闭,既不能步步推进,深入图像的内部,也无力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摸索它们背后的隐秘关联。
这样的图像人总是以追求实用为目标,追求通俗易懂、易记忆的图像,他们的消费需求是快餐式的图像消费,图像的乐趣取代了文字的乐趣、思维的乐趣,因此,他们本能地排斥艺术、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考。长此以往,造成他们的精神味蕾的迟钝化、单一化和粗浅化。显然,对这些“图像人”而言,是“图像”而不是“文字”重组或建构了他的生存方式,包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世界观和人生观。图像世界和图像化本身因此成为他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
二、“图像”的教育价值
这样看来,“图像人”着实让人觉得可悲可叹了,“图像”似乎成了罪魁祸首。实际上并不尽然。“图像”本身是中立性的,并无价值可言,当它跟人发生关联,即与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发生关联的时候,就产生了价值判断的可能性。这种价值既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图像价值的两面性决定了在教育生活中图像的使用是一柄双刃剑。前面对于图像人的特征的描述更多地指向于图像的负面价值可能带来的结果。为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图像”给教育和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图像本身及其真正的价值加以解读。
图像的教育价值是相对于文字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将二者对立起来,相反,在许多方面二者不仅可以互补,而且可以相互转化。),文字与图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视觉影响人,这正是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经验、影响和改变人。
如果说在印刷媒介时代是以视觉——文字为核心的,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则转向于视觉图像。二者对人的影响的区别在于,以文字为基础的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以图像为基础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在印刷时代的教育生活中,并非没有图像,但其中的图像更多地具有现实性,到了电子媒介时代,来自于网络、游戏世界中的虚拟图像大量出现了,它们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即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又被称为赛博空间),进而提供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实现沟通、互动的机遇。
图像的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以图像为基础的视觉化是一种心灵建构或回忆视觉心象的能力。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视觉图像开始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孕育在一个晴朗天气中的白日梦,他想象自己驾驶着光船航行于宇宙间。早在发明直升机前的几百年里,达文西就已经想象过并画出了类似的图像。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门抽象而精确科学的数学,富有创新业绩的数学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视觉表象思维。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图像,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包括视觉辨别、再认识、投射、心理图像、空间理解、映象操作、复制内外心象等。与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相比,在许多情况下,一图胜千言,信息的图像特征,可以用来呈现、界定、解释、操纵、综合与展示资料。视觉信息的运用,有助于澄清教师所讲授的概念,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视觉信息为学生提供的形象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沟通。对于身体失能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这些工具的价值尤其重要。它们可以将许多看似无意义的抽象事物转变为可以理解、看得见的实体。
从思维的角度看,图像的教育价值体现在,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图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通过图像与思维的结合,形成了“图像思维”这样一种独特的思维样式。图像思维是一种视觉-空间思维,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获取、处理和呈现信息的基本方式。视觉思维在促进心智操作方面,不同于通常的语言模式。相对而言,图像思维更倾向于具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原始性、稳定性、表象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等[2]。最重要的还在于,有教育价值的图像思维是那种具有整合性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将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时代的思维方式整合在“图像”之中,将心智、情感、态度、能力等各方面整合在“图像”之中,从而超越传统思维的局限,就是超越分析的、线性的、机械的思维,走向整合的思维。
从语言的角度看,图像的教育价值还表现为:对图像的充分使用和理解,形成了一种与文字不同的语言方式,即图像语言,在“视像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分裂是不争的事实”[3]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可以使儿童采用书本的语言思考问题,而且可以使他们运用图像语言去思考问题。它有效地弥补了文字语言的不足,拓展了语言的使用范围和功能,使文字语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图像语言的使用也有助于儿童言语能力的形成。
由此可见,图像时代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种“新”的智能类型、“新”的思维样式、“新”的语言方式,之所以为“新”字加上引号,原因在于这里的“新”并非全然的新,在以往的各个时代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到了图像时代,它们的特点被集中起来放大了,且在教育与人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以前不曾有的地位。
三、图像时代的教育策略
决定教育策略的基本依据有二:一是把握图像的两面性,如前所言,图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教育来说,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如何扬长避短,既要防止一种倾向,即一味地把教学变成图像展览,一味地满足学生的图像兴趣,导致对有趣的色彩艳丽的图像内容的渲染,逐渐取代了细致严密的文字表达和思维训练,从而占据了课堂生活和学习生活的中心位置,又要充分发挥图像在教育教学中的正面价值,这是学校教育应对图像时代的关键所在;二是把握学生的特性。当今的学生是观看电视、阅读卡通书长大的一代,大都具有高度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倾向,如何使他们的这些特性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又消除图像有可能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图像时代的教育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教育策略:
1.创设一个包含视觉-空间智能在内,结合多种智能类型的图像化教学环境
把视觉-空间智能与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等智能类型结合起来,一方面,避免图像人在视觉-图像方面的单向度畸形发展,另一方面,结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具有视觉-空间智能的图像的独特功能,有效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
图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可以由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屏幕画面,加强教室的视觉外观效果,探索教室墙壁、黑板在布局、平衡和颜色等方面的组合机制,同时,尽可能地丰富学习材料的视觉变化,如用不同颜色标示、变化形状、讲述和讨论时的视觉化辅助等,通过图像的设计编制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重感官的结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图像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的优势,使每一种教学环境中的图像都能产生教育的力量。
2.在互动性的深度参与中,构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能力
所谓“互动”,不仅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即人与人的互动,还指人与图像之间的互动。其主要形式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图像的产生、使用、理解和解释之中。
教师对图像的选择和使用,应尽可能使图像成为麦克卢汉所言的“冷媒介”,即所含信息较少,或不够清晰,不够确定,更多地需要受众填补的媒介。对图像的填补、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图像面前,学生就能够从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主动的思考者。这样,使用图像和对图像的填补和参与的过程,就成为将学生建构为主体的过程。如,教师在利用录像机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暂停、倒转和重播等功能的优势,而不是把一盘带子从头放到尾。这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描述已经看到的,同时猜测稍后将会看到的内容和可能的结局。
这样的参与也包括学生亲手制作各种图像,如学生可以制作多媒体的报告,或结合剪辑的影片片段、幻灯片、照片和其他的图解方式来制作一份完全视觉化的报告。通过这些图像化的制作,使学生的学习因此成为一个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知识与媒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些方式,图像避免了沦为浅薄、瞬间即逝、无思和客体化的命运,成为一种学生深度介入的方式。
3.了解学生使用图像学习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适度运用图像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图像的兴趣和需求不同,例如,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对图像的热情和对图像的依赖就要高出许多,即使同处在小学阶段,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中,图像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在教育过程中何时应该充分地利用图象,何时应该对图像的使用有所限制,甚至何时斩断学生与图像的联系,从图像化思维阶段进入非图像思维的阶段,这些都是教育者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4.挖掘图像中的艺术性因素,促进学生的艺术化生存
图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性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内容,而且可以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当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具有生动美感和极富艺术气息的各种图像之时,当教师鼓励学生在完成语文、数学等各科作业的过程中,自己绘制与之匹配的优美图像之时,艺术教育、美的意识就渗透在教育生活的各个角落里,也灌注在学生的心灵之中,使他们逐渐摆脱粗浅低级的状态,进入高雅愉悦的艺术性状态。因此,图像带给艺术教育的不仅是挑战,更多地是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为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的生存状态得以进入艺术化境界的重要途径。
图像时代的教育所要求的上述策略,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以“图像人”为教育对象的教师,也需要有相应的基本素质,并在教育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发生一些适应时代需要的变化。例如,善于将课程内容图像化,善于用图像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知识,同时力求将图像与思维、语言等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图像中的教育价值,包括审美的、道德的、语言的、思维的以及整体的教育价值,同时又避免图像在教育与人的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善于激发学生在图像使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所有的改变,目的均在于应对图像时代的到来,使这样的时代在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同时,变成促进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合理性力量,而不是压制性甚至毁灭性的力量。对此,教育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