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祚炎[1]2002年在《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本文把股票市场发展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1年,为初步探索期。该阶段股票市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股份制性质和建立股票市场问题的探索。其中,股份制性质方面的问题包括:股份制本身的性质、股息和红利的性质、企业股的性质、实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股份制改革方向的逐步确立等:建立股票市场方面的问题包括:股票市场投机的存在性、投机的性质、实行股份制是否冲击银行储蓄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等。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为规范发展探索期。这一阶段,股份制的性质和地位最终得到了全面确认,股份制进入大规模试点推广阶段,股票市场开始在规范中发展。该时期股票市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这些问题包括:市场监管、银行与证券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市场有效性研究、市场一体化、市场国际化、国有股权流通和减持、对过度投机的认识,等等。本文对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进行了再思考。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借鉴性和发展的继续探索性;同时,这些思想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发展初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浓厚、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股票市场的制度问题及对股票市场发展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代中国股票市场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
叶龙祥[2]2016年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叁,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宋承国[3]2010年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联系的不断加强,期货市场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些年来,以期货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服务领域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提升其服务本国经济的市场功能,是经济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历史发展相比较,发掘出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促进意义。中国期货市场萌芽并初创于晚清时期,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发展、共和国成立后的长期断层、改革开放后的重建以及在当代的再发展等若干历史阶段。百余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是制度变迁的缩影,是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断冲撞与融合的反映。因此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本文首先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并由此展开。将中国期货市场纳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其发展历程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历史发展的制度原因,总结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并为今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其次,在充分挖掘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叁个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纵向研究和梳理,揭示了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动因、发展变化情况、影响和意义,并对其发展规律、特征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使得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叁个历史时期的期货市场成为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尤其是对共和国成立后期货市场的断层和重建时期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揭示了当代中国期货市场重建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在对近代以来期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的同时,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监管、市场的特点与不足等方面展开了横向地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了近代以来华商与洋商两个期货市场、物品期货与证券期货两类交易品种、期货与现货两种交易方式,还对不同制度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组织结构、制度规则、交易和行市)、市场监管(包括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总结了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现代化努力的重要成果,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体现。然而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服务现货市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其次,制度的变迁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期货市场的断续兴衰与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休戚与共。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造成期货市场发展的迟滞乃至断层;再次,期货市场的创新和监管也非常重要。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服务现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尽早建立起包括金融期货和期权期货在内的完整的期货品种结构。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风险,防范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和过度投机导致的功能失效和对经济的破坏。制度创新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骆祚炎[4]2003年在《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探析》文中认为当代中国股票市场思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诞生了。从其形成的轨迹和内容看,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也有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践背景和它自身的运动规律,决定了其今后的理论发展方向。
张弘林[5]2006年在《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理论的范畴和框架进行了精练,提出股票投资理论一般包含价值论、行为论、方法论和外部效应论四部分。价值论主要回答股票有无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决定,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等问题,是股票投资理论的基础。行为论主要讨论投资者是否理性,市场是否有效,股价是否存在反应过度等关于投资者行为和市场行为方面的问题。方法论给出具体的投资方法,主要是讨论投资者应该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注重买价还是注重市场趋势等基本问题。外部效应论探讨股票市场与股票投资的外部性,探讨股票投资对资产配置、总需求与总供给、资本成本与利息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研究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分为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基本分析和现代理论金融四大投资流派,对不同投资流派代表人物的股票投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对主要代表人物的原着进行系统研读的基础上,笔者重点归纳分析了查尔斯·道(Charles Dow)、艾略特(R.N.elliott)等人提出的技术分析理论,杰西·利费佛(Jessy Livermore)、凯恩斯(R.M.Keynes)、乔治.索罗斯(Soros)和丹尼尔·卡恩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的心理分析投资理论,埃德加·史密斯(E.L.Smith),本杰明·格雷厄姆(B.Graham)、约翰·威廉姆斯(John.B.Williams)、菲利普·费雪(P.fisher)、沃伦·巴菲特(W.Buffett)和马丁·怀特曼(M.Whiteman)等人的提出的基本分析投资理论,哈里·马克威茨(H.Markowitz)、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莫迪里亚尼(F.Modigliani)和墨顿·米勒(M.Miller、威廉·夏普(W.Sharpe)、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等人发展出的现代理论金融投资理论。本论文结合西方经济发展史、货币金融史、股票市场发展史,研究不同股票投资理论的起源、争论、代表人物和投资思想的历史演变。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探索性的剖析和大胆的评价,提出了西方股票投资思想在历史上出现了五次重大历史飞跃的观点。1900年代,道氏提出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打破了股票市场是操纵市场的迷信,把投机者放到股票市场的中心,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一次突破。1924年,由埃德加·史密斯的投资理论提出了股票是最好长期投资工具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它的成长性的两项洞见,是股票投资思想史第二次伟大的飞跃,这一理论发现了股票长期投资相对于债券投资的溢价,也孕育了后期成长投资的基本思想,从理论上,把长期投资者推倒了股票投资舞台的中央。20世纪30年代,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和约翰·威廉姆斯提出的投资价值理论代表了西方证券投资理论的第叁次突破。格雷厄姆提出了基于内在价值的投资、基于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控制性投资等革命性思想,他的证券分析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华尔街关于股票价值的“概率信念”,从理论上宣告由内幕交易和投机主导了100余年的旧式华尔街投资的终结。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首次提出了企业价值分析的范式。20世纪中叶,哈里·马克威茨、威廉·夏普和林特纳等提出的组合管理、资产选择和资本资产定价等现代理论金融的投资理论丰富了投资者对风险、收益和金融市场效率的认识,实现了由只重视个别股票投资的传统投资理论向注重系统地进行组合管理的现代投资理论的转变,凸显了资产配置型的金融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显着位置,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四次重大理论突破。西方投资理论的第五次突破,出现在1980和1990年代。以丹尼尔·卡恩曼为代表的行为金融的投资理论深化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基本规律的认识,暴露了传统的“二分的投资理论”的缺陷,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投资者行为对投资的重大影响。以马丁J·怀特曼为代表的现代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试图打破股票投资与实业投资,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界限,强调企业的资产转化和分离价值,鼓励投资者利用不同市场进行风险套利,实现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这种思想为现代投资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代表了投资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本论文还对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散户投机为主、机构操纵猖獗和投资思想真正萌芽叁个历史阶段,提出了在上证指数1300点左右的现时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基本的投资价值,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思想仍然是以投机为主的基本判断。结合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笔者提出了股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对两分,投资者行为具有多样化,投资者行为理性进化,两分的风险论等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新见解。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体系有助于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改善社会资本结构,揭示被掩盖的金融风险,主张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姜英华[6]2016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现代化艰难挺进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先驱国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家最早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思想阐发,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先河,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意识反映,映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况,同时也折射出民主政治的框景,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顺利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最早开创了西方研究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亚当·斯密在描述和界分分工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和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主张,进而指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经济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市场机理的剖析和探究中,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叁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的思想、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思想和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的思想,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极致和顶端,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庸俗化和内卷化。马克思、恩格斯置身于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结构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追溯剖绘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们肩膀上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后来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实践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在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国家——俄国建立,成立后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经济建设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思想。到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思想被否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最早借鉴的是苏联的思想。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曾采取排斥态度。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商品货币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和李先念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顾准、孙冶方、卓炯和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思想家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得以萌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对经济的破坏,东欧改革得失和市场经济思想,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可能性。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并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交叉和激烈碰撞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定位,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在内的市场经济思想框架日渐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改革红利的释放、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市场竞争的区域分割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这些都是因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弊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遭遇的现实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诉求和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就发展思路而言,市场经济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向中高端的迈进,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和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转换。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以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和建立法律体系以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为突破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困境提供了思想指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构筑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蓝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支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包括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取向。彰显了引领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思想发展特点,并且得到了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和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的实践映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路径,基于马恩经典文献观点的梳理,可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和要义做出展望性的分析,即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和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王应静[7]2005年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对企业家激励的不足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国企业家精神塑造,制约中国企业家成长,导致中国企业家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思想,通过追溯其社会、历史和文化和经济制度发展渊源,揭示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分析了路径依赖效应对企业家激励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激励的相关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改革的实践探索的借鉴,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的路径创新的战略思路和具体可行性措施方案。 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意义,以及运用路径依赖理论研究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渊源,以及多位着名经济学家对该理论的发展贡献,重点阐述了North在制度经济学中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推进和Bebchuk和Roe有关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理论,此外,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此也做了一定介绍。 第叁章对企业家激励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机制和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第四章首先回顾了不同历史阶段下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其次划分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概念、范畴和类别,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的发展变迁。 第五章在对中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的分析基础上,主要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在中国ESO制度存在的障碍。 第六章借鉴了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企业家激励制度发展经验,探讨了微软、安利等跨国公司激励机制的路径创新价值;此外,以南京钢铁集团MBO改制为实证,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七章包括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思考,以及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战略措施的探讨,提出企业家激励的HC(Hierarchy Change)理论思路。 最后一章是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与具体问题。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本文首次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中,全面阐述了社会文化意识领域和经济制度领域存在的,对企业家激励产生负面
徐云松[8]2015年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叁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叁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刘开创[9]2010年在《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股票市场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提出中国股票市场近些年来受到了广大民众及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却很少有人从系统的角度看待股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子,由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将股票市场这一经济体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发掘影响其正常发展的多种因素,并加以分析。同时,针对中国股票市场,提出相应的促进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改善策略。这对于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正常的投资渠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分析,发现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后,对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纵向介绍与分析。其次,通过将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看作一个仿生概念,将其构成界说为由股票市场参与主体和股票市场生态环境组成。之后,本文将股票市场生态系统进行了细分,分析了它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调控者。而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发现股票市场生态系统是一个较自然生态系统更为复杂的系统,并总结了它的特性与功能。再次,通过对当代中国股票市场20年的发展分析,总结出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按照性质将其划分为内部主体影响因子与外部环境影响因子(经济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环境影响因子)两部分,并对它们逐一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对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稳定中国股票市场生态系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迟庆宁[10]2017年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资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虚拟资本的特点、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影响作了阐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虚拟资本运行的规模不断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虚拟经济成为一种趋势。虚拟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无论形态如何演化,本来具有的特性却没有发生改变。研究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于揭示虚拟经济本质、影响因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克思有关虚拟资本的论述进行梳理,全面了解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首先分析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形成的背景和过程。主要是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形成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入手进行阐述,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分别从虚拟资本产生的条件、中介物、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阐明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形成的过程。其次阐述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虚拟资本的内涵、特点、形式及其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虚拟资本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够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的资本。虚拟资本具有虚拟性、高风险性等特点,若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会给经济带来危害。最后分析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主要论述如何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分析当前我国虚拟资本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合我国资本市场、金融体系、消费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不健全,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过量货币涌入投机炒作市场和资本运作领域,导致虚拟经济膨胀。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角度,提出适度发展并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等措施。金融市场是虚拟资本运行的场所,它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发展虚拟经济,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对于遇到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更好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D]. 骆祚炎. 复旦大学. 2002
[2]. 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3]. 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 宋承国. 苏州大学. 2010
[4]. 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探析[J]. 骆祚炎.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3
[5]. 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D]. 张弘林. 复旦大学. 2006
[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D]. 姜英华. 兰州大学. 2016
[7].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D]. 王应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8].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
[9]. 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股票市场影响因子分析[D]. 刘开创.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10].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D]. 迟庆宁. 新疆师范大学. 2017
标签:金融论文; 证券论文; 投资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 股票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股票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期货论文; 路径依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