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按患者入院时间编号后,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抽选出的单号患者为对照组,抽选出的双号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均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有所提高,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前后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明显下降,KT/V值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上述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且不会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严重影响,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间歇性血液透析;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指标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危急重症,在肾病患者和非肾病患者中,均有可能发生,病因较多,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持续或急剧下降,患者体内氮质废物难以排出,并最终引起患者各系统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要手段,但具体治疗方式不同,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目前主要分为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本研究就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ICU病房收治患者,对象筛选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许可后,按患者入院ICU顺序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抽选出单号患者为对照组,抽选出双号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25~62岁,平均(44.23±3.79)岁,病因:急性胰腺炎15例,重度感染18例,中毒4例,外伤12例,轻度患者16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7例。研究组47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4~63岁,平均(44.39±3.65)岁,病因:急性胰腺炎14例,重度感染17例,中毒5例,外伤13例,轻度患者17例,中度患者25例,重度患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及病因上,差异不大,可对比分析。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由患者或其家属签署。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3];②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③患者身体状况可耐受透析治疗,且患者及其家属同意;④患者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⑤患者生存期在1个月以上;
1.2.2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患者;②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④有器官移植手术史患者;⑤多发性创伤患者;⑥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抗感染、保肝护肾、维持酸碱平衡、营养心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碱化尿液等综合治疗,对患者基础疾病和外伤进行对症处理,两组采取不同的替代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经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使用美国佰特1550型血液透析机,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Na+浓度135mmol/L,治疗前进行连续3次的诱导透析治疗,之后每周进行3次透析治疗,4h/次,具体参数设定如下:血流量22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配合2500~5000U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研究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股静脉穿刺置管,留置三腔血液滤过导管,使用中科美伦全自动血液净化系统,德国贝朗透聚砜膜透析器,具体参数如下:面积1.4m2,应用前稀释法,血流量200~250ml/L,以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为置换液A液,以碳酸氢钠注射液为B液,流量2000~3000ml/h,治疗时间,8~12h/日,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首次剂量2500U,之后,每4h用1000U,肝脏损伤严重者,不进行抗凝治疗。
1.4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和肾功能状况进行测定并比较变化情况,具体指标如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肾功能指标有血肌酐、尿素氮及KT/V。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相关指标检测值以()表示,对比差异行T检验,检验数值以P值为参考,设定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均导致了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心率增加,平均动脉压下降,其中对照组所受影响大,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所受影响小,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
3.讨论
急性肾衰竭在临床ICU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患者肾脏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损伤,肾功能显著下降,也因此会引起患者多系统及器官损伤并引发相应病变,不仅影响患者健康,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较大的威胁,患者预后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重症患者,其危险程度更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众多,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基础肾脏病急性加重等导致的肾小球滤过性受损,均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氮质排出效果显著下降,会造成不同程度酸碱失衡及水电电解质紊乱等。临床治疗急性肾功衰竭,以肾脏替代治疗为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式,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两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排出患者体内的氮质废物,帮助恢复酸碱水平并纠正水电解质状况,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改善预后,但是,两种方法对比,效果仍存在较大差异[4]。本研究就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
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是应用时间较长,且技术操作要求较低,所以长期以来均是应用十分广泛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案。治疗时,使用透析器,利用与透析液通过弥散或对流的方式,将患者体内血液向体外引流,实现体内代谢废物的清理,从而纠正和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状况[5]。本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理想,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远优于治疗前。但是,由于采取间歇式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和治疗间期,患者的血容量波动较大,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血流状况不稳定,易产生组织再灌注损伤,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还有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本组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心率提高,血压下降,血流动力学受到了较大影响。
而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这是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而来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中,采取持续过滤的方式,持续缓慢脱水,能对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等起到更为精准的调节作用,患者生理环境更稳定。而治疗能逐渐将患者体内的水分和溶质清除,为血浆再充盈提供条件,从而能及时调节和补充减少的血容量,因而不会造成较大的血容量波动,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6],能降低血流不稳导致的组织再灌注损伤,心脏负担降低,心率相对稳定,且血压波动也较小,这是相比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一大优势,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也远优于对照组。另外,净化血液过程中,应用对流、吸附的原理,调节体液平衡,而治疗中置换液产生量较多,能将大分子炎性介质有效过滤,因此,持续净化治疗还对患者肾脏微循环的维持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效果更好,KT/V值也更高。
综上所述,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效果更理想,不仅能更高地改善患者肾功能状况,还能减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高效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小芳.持续血液净化在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3):577-579.
[2]林正均,罗昭强,金仙勇.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6,20(2):316-319.
[3]刘兆云,李杰,吴春林,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50-52.
[4]贺静,姜丹,程小云.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5):110-112.
[5]谭小飞.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3):404-407.
[6]周瑞祥,翁方中,戴伟等.严重脓毒症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时机及其器官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3):241-245.
作者简介:金秀芬(1974-4),女,汉族,山东滕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血液净化);王燕,女,1980年8月,汉,山东省滕州市,本科,主管护师,血透。
论文作者:金秀芬,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肾功能论文; 连续性论文; 动力学论文; 指标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