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分类管 来年准能创高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麦冬论文,来年论文,高产论文,准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麦苗长到三叶一心时就开始分蘖和生长次生根,这时的管理目标是促根促蘖,培育壮苗。加强小麦的分类管理,促进平衡生长,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其管理措施是:
促弱苗: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应加强管理,只要做到早管早促,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就能迅速变弱苗为壮苗;因晚播引起的弱苗,由于播种偏晚,积温不足,形成叶片短小,分蘖生长缓慢,低温时叶片呈紫色。对这类麦田除缺墒田块外,一般不宜浇水,以免地温下降,更不利发苗,应采取浅锄松土,达到保墒增温的效果。土壤湿度太大又晚播的麦田,通气性很差,除做好排水降湿外,更需要中耕松土。既晚播,整地质量又差的麦田,可先镇压后中耕松土,对转弱为壮有明显效果。
保壮苗:形成壮苗须具备底肥足、墒情好,播种期适宜等三个因素。如底肥不足,但墒情好的壮苗,应趁墒补肥以保壮苗到底,避免脱肥转化成弱苗;底肥充足,但因跑墒严重并已显示出缺墒的壮苗,应采取中耕松土,促进继续壮苗;如已严重缺墒则应灌分蘖水,浇水后要注意松土;有的麦田底肥和墒情并不好,但由于播种偏早而形成的壮苗,更需防止由壮转弱,应及时追肥和灌水;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壮苗,则一般不必追肥,但要中耕松土保墒。
控旺苗:旺苗的形成一般是在土壤基础好,底肥足、墒情好、播种偏早、密度偏大的情况下形成的。这类麦苗的叶片肥厚,分蘖增长快,很可能在越冬前超出指标。此类麦苗一定要在冬前加强控制。应根据旺苗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因底肥足、墒情好而引起的旺苗,则应以深中锄和办法,其目的是在于断去老根,减少吸收养分,使新根深扎地下,调节养分的吸收,减少冬前和春季分蘖,促进大蘖成穗;如密度过大或播种偏早而形成旺长苗的麦田,则应采取镇压,阻止大蘖徒长,抑制小分蘖的发生,从而控制旺苗继续旺长,使旺苗转化为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