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_社会学论文

从边缘到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_社会学论文

从边缘走向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边缘论文,性别论文,走向论文,主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起步于1980年代初期的女性社会学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成长,至2001—2005年的近五年,不仅成果更为丰富,研究更为深入,学术水平更为提高,更多地开展了跨学科研究,从而使学科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也更多地进入了主流学界,在主流学界获得了更多的认同与肯定。

一、态势

(一)数量

根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提供的以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核心期刊数据库为主要索引来源,分别以“经济”、“就业”、“劳动力市场”、“媒介”、“媒体”、“环境”、“可持续发展”、“儿童”、“地位”、“机制”、“主流化”、“统计”、“老年”、“老龄”、“婚姻”、“家庭”、“文学”、“研究”、“贫困”、“教育”、“培训”、“保健”、“生殖”、“健康”、“暴力”、“政治”、“决策”、“权利”、“人权”、“历史”、“民族”、“宗教”、“组织”、“工作”等关键词与“女性”、“妇女”、“性别”等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所获得的有关妇女学及分支领域的研究论文,以及对《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及《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的检索,2001—2005年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女性/性别社会学及分支领域研究论文共538篇,占检索所得总数的78.3%(538/687);根据全国妇联研究所提供的以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基藏本库图书数据为主检索所获得的有关女性/性别研究的专著目录中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的专著目录,加上对有关出版社网站的检索,获2001—2005年国家/省/高校等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的专著共146部,占检索所得总数的50.5%(146/289)。

以’95世妇会《北京行动纲领》所划分的十二个关键领域为基础,注意到中国大陆妇女生存发展和妇女运动的实际状况,参考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提供的论文归类框架,根据著述的不同目标人群指向,上述538篇女性/性别社会学及分支领域的论文可划分为以下16个方面:(1)妇女与经济(包括就业);(2)妇女与文化(包括传媒和宗教);(3)妇女与参政;(4)妇女与环境;(5)妇女与教育/培训;(6)妇女与健康;(7)妇女与贫困;(8)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9)妇女与法律/权利;(10)民族/族裔妇女;(11)女童;(12)老年妇女;(13)婚姻与家庭;(14)妇女组织与工作;(15)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16)女性/性别社会学学科建设。上述146部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的专著涉及以下21个方面:(1)总论(包括综合性研讨会论文集;领导或学者个人文集);(2)妇女与人口;(3)妇女与文化(包括传媒);(4)妇女与发展;(5)妇女与就业;(6)妇女与参政;(7)妇女与教育/培训;(8)妇女与健康;(9)妇女与环境;(10)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11)妇女与法律/权利;(12)女童/老年妇女;(13)民族/族裔妇女;(14)婚姻家庭;(15)妇女组织与工作;(16)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17)学科建设(包括教材与教程);(18)妇女社会地位指标体系及分省研究;(19)国际/地区研究及比较研究;(20)培训手册/读本;(21)统计资料。

(二)内容

由于论文与专著具有不同特征,下面分而析之。

1.论文

2001—2005年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论文的具体分布如附表(1)。

附表(1)

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部分论文分布

单位:篇

20012002200320042005总计

经济17 10 34 28 13 102

文化 2 20 13

7 11 53

参政13

8

8

7 10 46

环境 3

4

4

4

4 19

教育与培训 11

6

5

6 14 42

健康 8

3

6

5

6 28

贫困 5

3

4

3

7 22

反暴力8

6

5

5

6 30

法律/权利

2

4

3

7

8 24

民族/族裔

3

5

5

6

6 25

女童 1

1

0

1

3 6

老年妇女

2

0

3

3

2 10

婚姻与家庭 5 10

5

9

7 36

组织与工作 9

9 10 11 15 54

机制 2

1

4

9 11 27

学科建设

6

0

0

7

1 14

总计97 90 109 118 124538

从该表可见,首先,就论文内容而言,按所占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各领域的序位分别为:(1)妇女与经济(19.0%);(2)妇女组织工作(10.0%);(3)妇女与文化(9.9%);(4)妇女与参政(8.6%);(5)妇女与教育/培训(7.8%);(6)婚姻家庭(6.7%);(7)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5.6%);(8)妇女与健康(5.2%);(9)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5.0%);(10)民族/族裔(4.6%);(11)妇女与法律/权利(4.5%);(12)妇女与贫困(4.1%);(13)妇女与环境(3.5%);(14)学科建设(2.6%);(15)老年妇女(1.9%);(16)女童(1.1%)。其中,“妇女与经济”、“妇女组织与工作”、“妇女与文化”占据前三位,而“妇女与经济”领域更以近两成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领域。

其次,就论文发表年份的分布而言,2001年占18.0%,2002年占16.7%,2003年占20.3%,2004年占21.9%,2005年占23%。2001—2005年的五年间,论文数量就总体来说呈曲线上升态,而从2003年后则呈直线上升态。

第三,分领域而言,所占比例为各领域前三位的,2001年为妇女与经济(17.8%),妇女与参政(13.4%),妇女与教育/培训(11.3%);2002年为妇女与文化(22.2%),妇女与经济、婚姻与家庭(11.1%)、妇女组织与工作(10%);2003年为妇女与经济(31.2%),妇女与文化(11.9%),妇女组织与工作(8.3%);2004年为妇女与经济(23.7%),妇女组织与工作(9.3%),婚姻与家庭、学科建设(7.6%);2005年为妇女组织与工作(12.1%),妇女与教育/培训(11.3%),妇女与经济(10.5%)。五年中,始终在前三位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为“妇女与经济”。“妇女组织与工作”则是紧随其后,四年名列前三位。而“妇女与文化”、“妇女与教育/培训”、“婚姻与家庭”为两年名列前三位。这表明,“妇女与经济”,“妇女组织与工作”、“妇女与文化”、“妇女与教育/培训”、“婚姻与家庭”这五大领域始终是学者最为关注的领域。其中,对“妇女与经济”领域的关注度最高。

第四,分领域的各年份比较而言,从频数分布的众数年份看,“妇女与经济”为2003年(N=34),“妇女与文化”为2002年(N=20),“妇女与参政”为2001年(N=13),“妇女与环境”为2002—2005年(N=4),“妇女与教育/培训”为2005年(N=14),“妇女与健康”为2001年(N=8),“妇女与贫困”为2005年(N=7),“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为2001年(N=8),“妇女与法律/权利”为2005年(N=8),“民族/族裔妇女”为2004—2005年(N=6),“女童”为2005年(N=3),“老年妇女”为2003—2004年(N=3),“婚姻与家庭”为2002年(N=10),“妇女组织与工作”为2005年(N=15),“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为2005年(N=11),“学科建设”为2004年(N=7)。其中,以2001年为众数年的为3个,以2002年为众数年的为2个,以2003年为众数年的为1个,以2004年为众数年的为1个,以2005年为众数年的为6个,余者为以2002—2005年、2004—2005年、2003—2004年为众数年。这提示我们,有较多的领域是在2005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第五,据此也可以说,2001—2005年间的学术界,在经济领域,学者们对妇女/性别议题关注度最高的为2003年;在文化领域和婚姻家庭领域,学者们对妇女/性别议题关注度最高的为2002年;在政治领域、健康领域、反暴力领域、贫困领域、法律/权利领域、儿童领域、妇女组织与工作领域、社会运行机制领域,学者们对妇女/性别议题关注度最高的为2005年;而在老年人口领域和民族/族裔领域,学者们对妇女/性别议题的关注度分别在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保持在最高的程度。此外,在环境领域,2002—2005年,学者们对妇女/性别议题的关注度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

2.专著

2001—2005年,女性/性别社会学专著所涉内容类型分布见附表(2)。

附表(2)

女性社会学及分支领域部分专著分布

单位:%

比例 比例

内容2001—2005 1996—2000 内容 2001—2005 1996—2000

(N=145) (N=195) (N=145) (N=195)

总论 11.0 19.5

妇女与法律/权利

12.3 8.7

妇女与人口2.7

0 女童/老年妇女 0.7[*]0

妇女与发展8.0 15.3 妇女与文化 5.5 2.5

妇女与参政

1003 9.2民族/族裔妇女 2.0 24.6

妇女与就业0.7 2.6

婚姻家庭

4.8 1.0

妇女与 妇女组织与工作5.5

0

教育/培训 4.1 1.0 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

妇女与健康5.5 6.2

妇女社会地位指标

6.2

0

反对针对 1.4 2.6体系及分省研究

妇女的暴力2.8 3.6

学科建设

2.7

0

妇女与环境1.4

0 国际/地区研究4.8 1.5

及比较研究

培训手册/读本6.8 1.0

统计资料 0.7 1.5

*为有关女童的专著

从该表可见,首先,按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列,各内容的序位为:(1)妇女与法律/权利;(2)总论;(3)妇女与发展;(4)妇女与文化;(5)培训手册/读本;(6)妇女社会地位指标体系及分省研究;(7)妇女教育/培训、民族/族裔妇女、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8)妇女组织与工作、国际/地区研究及女权研究;(9)妇女与就业;(10)妇女与人口、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学科建设;(11)婚姻家庭;(12)妇女健康、妇女环境;(13)妇女参政、女童、统计资料。其中,居最前位者与居最后位者之间相差11.7个百分点。

其次,如果按最高(10%及以上)、较高(6%—9%及以上)、一般(3%—5%及以上)、较低(1%—3%及以上)、低(1%以下)分类,位于最高层的为上述排序居前三位者,较高层的多为上述排序居4—6位者,一般的为上述排序居第7—9位者,较低层的为上述排序居第10—12位者,最低层的为居上述排序第13位者。各领域数的分布基本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

第三,就研究领域分类而言,在近五年中,专著作者倾向于关注妇女与法律/权利、妇女与发展两大议题。妇女与参政、女童议题则处于边缘状态。而老年妇女议题尚无专著问世。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由于在2001—2005年间召开的有关妇女/性别议题的研讨会大多为综合性的,且大多是以现实为基点的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因此,总论类专著大多为会议论文集。

二、比较

(一)数量

《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收录的论文目录总数为1003篇,其中有关女性/性别社会学议题的615篇,占61.3%;专著目录(不包括港/澳/台版)为372部,其中有关女性/性别社会学议题的195部,占52.4%。与之相比,2001—2005年,女性/性别社会学论文目录总数(538篇)及在总数中所占比例(78.3%)均呈增长态。其中,数量增长了8%,所占比例增加了17.2个百分点;专著目录总数(146部)及所占比例(50.5%)则呈缩减态。其中,数量减少了38.7%,所占比例减少了1.9个百分点。

(二)内容

以更具有可比性的专著① 为分析对象,从附表(2)可见,与1996—2000年相比,在2001—2005年,首先,呈增长状态的领域为妇女与人口、妇女与发展、妇女与就业、妇女与环境、妇女与法律/权利、女童、民族/族裔妇女、妇女组织与工作、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学科建设、妇女社会地位指标体系及分省研究、培训手册/读本、国际/地区研究及比较研究;呈缩减态的领域为总论、妇女与文化、妇女与参政、妇女与教育/培训、妇女与健康、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婚姻家庭、统计资料。两者相比为13∶8。这表明,女性/性别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近5年来更呈多元化的发展,学者的研究对象更为多样。

其次,从研究领域分类而言,居呈增长态者前三位的为“妇女社会地位指标体系及分省研究”(6.2%)、“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5.5%)、“妇女与法律/权利”(4.6%);居呈缩减态者前三位的为“婚姻家庭”(22.6%)、“总论”(8.5%)、“妇女与文化”(7.1%)。这表明,在近五年中,在专著方面,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统计方法、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人权研究这三个领域中的呈现程度扩大,在婚姻/家庭社会学、宏观社会学、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呈现程度缩减,尤其在婚姻/家庭社会学领域。

第三,从无到有的有六个领域,以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为:妇女社会地位指标体系及分省研究(6.2%);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5.5%);妇女与人口、学科建设(2.7%);妇女与环境(1.4%);女童(0.7%),占所有领域总数的30%(6/20)。这表明,在近五年中,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的疆界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已经突破了女性/性别社会学的传统领域。

进一步看,以类型分,在1996—2000年,总计195部女性/性别社会学专著中,包括研究专著和专题论文集在内的研究类专著占20.5%,译著占17.4%。并且,包括译著在内,多数著作为社科科普类、传记类著作。

在2001—2005年,总计146部专著中,专题研究著作占61.6%,专题论文集占15.8%,教材/教程、读本占9.6%,会议论文集占6.8%,文件选编占3.4%,个人文集占2.1%,统计资料占0.7%。即,专题研究著作占了大多数。这是一。在专题研究著作(N=90)中,译著占12.2%;原创性著作占87.8%。即原创性著作占了绝对压倒多数。这是二。在原创性著作中,对国内的学术研究类专著占80%,国际研究/比较研究占7.8%。即,有关本土研究的原创性学术专著占了绝对多数。这是三。在专题研究著作中,《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研究和实践》一书为中英文版,这更是在女性/性别社会学领域开创了将本土研究直接推向国际社会的先河。

除论文集外的对国内研究的原创性学术专著中(N=76),具有自己创新性的理论框架/概念/观点,以及有关女性/性别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类专著占26.3%;运用某一已有的理论/概念/观点进行研究的应用研究类专著占44.7%;包括妇女工作、妇女行动研究,妇女状况的调研报告及妇女访谈录在内的工作研究/行动研究/调研报告/口述实录占14.5%;普及已有的妇女/性别理论/概念/观点的社科普及类著作占9.2%;女性/性别社会学教材/教程占5.3%。应用研究类著作和基础研究类著作两者相加,占了绝对多数,其中,基础研究类著作已近1/3。这表明,近5年来,就女性/性别社会学专著呈现而言,一是研究更趋学术化和学科化;二是学者们更注重自己的原创性研究和表达;三是本土妇女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凝集和提炼;三是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的理念/视角/知识获得了更广泛的学术性传播。

(三)出版机构

著述发表/出版的刊物、出版社的数量和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某一学科的学术化/学科化水平,以及其在主流学科中的地位。就女性/性别社会学而言,在1996—2000年所统计的论文中,发表在《中国妇女报》、《光明日报》、《团结报》等报纸上的占15.5%,而妇女出版社和文艺类出版社则是有关著作主要出版机构。在2001—2005年,女性/性别社会学论著的发表刊物/出版社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更多的主流学术刊物发表女性/性别社会学方面的论文。5年中,发表过女性/性别社会学论文的刊物达150余种。国内学术界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学科性学术刊物,如《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以及省级社科院院刊、高校学报上均有女性/性别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呈现。

其次,综合性学术刊物成为女性/性别社会学论文呈现的主要领域,学报和学科性刊物的分布大致持平。其中,综合性学术刊物占45.2%,学报占27.8%,学科性刊物占27%。

第三,女性/性别社会学论文跨领域发表的现象层出不穷,并在一些曾被认为男性主流意识较强的刊物,如《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四,妇女/性别社会学论文最主要的呈现之地仍为以下四类:(1)专门的学术刊物,如《妇女研究论丛》(全国妇联主办);(2)特色性高校的学报,如《中华女子学院学报》;(3)定期设有专栏的刊物,如《浙江学刊》(浙江省社科院主办)、《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主办)、《山西师大学报》(山西师大主办)等;以及(4)虽不设有专栏,但具有发表妇女/性别社会学论文传统的学术刊物,如《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宁夏社会科学》(宁夏社科院主办)、《新疆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现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而其他学术刊物对妇女/性别社会学论文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

第五,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加入到女性/性别社会学学术专著出版者的行列。其中,有的在相关的丛书中列入了女性/性别社会学专著,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就有包括妇女/女性社会学议题在内的“女性系列”,共12部;有的专门设计了女性/性别社会学丛书,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系列丛书中,就设有专门的“性别研究”主题。

第六,主流学术出版界对女性/性别社会学学术价值和地位的肯定程度不断深化,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国内最权威的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社——高教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女性社会学大学本科教材——《女性社会学》(王金玲主编,2005年)为标志,表明主流出版界对女性/性别社会学学术价值和学科地位的肯定。

三、新的突破

(一)新语境的出现

虽然自’95世妇会以来,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大陆妇女/性别研究的一种常态,但就全球化成为中国大陆妇女/性别研究,尤其是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的一大背景和新语境而言,应该说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全球化进程的扩张和中国大陆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以来才出现的新现象。而这无疑是近5年来中国大陆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在话语背景和场景上的一个新突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作为背景力量的强力推进外,全球化之所以能在近五年中成为中国大陆妇女/性别学,尤其是女性/性别社会学的一大语境,与国际基金项目的某种导向有关;但同样也必须承认的是,在不少学者中,已逐渐成长起一种将中国妇女议题置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学术自觉。如《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一文认为:“由于社会特征不同,全球化带给男女两性的挑战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对全球化的挑战进行社会性别的分析,特别要探讨生产、投资、服务及公共部门的国际化、市场化及私有化过程给我国男女两性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全球化与中国妇女健康》一文着重探讨了全球化机制,特别是公民社会和公共政策的发展,市场化、商业化与私有化对社会服务的介入,与中国妇女健康的关系。指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妇女健康带来积极影响,推进妇女健康的发展;又可以给妇女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中国妇女贫困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则参考了国际社会的经验,提出了有关在中国大陆扶贫政策和行动中融入性别视角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政策和行动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制定性别预算、加强性别平等事务国家机构的建设、加强分性别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在参与式村级规划中推行性别主流化等。

(二)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与质疑

妇女与本土是中国大陆妇女/性别社会学研究必须拥有的两大基本点。从已有的研究看,尽管就总体而言,学者们在更重视妇女的立场的同时,仍更倾向于学习和应用西方,尤其是美国女性主义的知识和理论对中国本土的妇女议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但从本土妇女知识和经验出发,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发声,挑战和质疑作为范本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如,《后现代主义: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面临挑战与颠覆》一文认为:“今天,中国大陆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的携手是一种存在的需要,也是发展的一大充要条件。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女性主义的直接思想成果,因此,女性主义在利用它作为解构的武器的同时,必然会遭到它的解构;在利用它作为改造工具的同时,必将会受到它的改造。而这一解构与改造又难免与妇女解放目标背道而驰。女性主义群体的被离间,女性主义力量的被化解,女性主义理论的被消蚀,女性主义思想的被破坏也就在劫难逃了。所以,后现代女性主义是中国大陆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陷阱,并且,事实上,中国大陆女性主义也正面对着它的挑战与颠覆。”《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一文指出:“中国‘社会’曾经提携中国妇女解放,‘解放了的’中国妇女因此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径自前行。如同‘社会主义解放妇女’,利弊都在其中:它无疑是制约和掣肘着妇女发展的进度,却可能将女人的事业和作为引向更加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而这恰恰是女权(性)主义一向缺乏和有所欠缺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些质疑与挑战无疑是女性主义本土化及本土妇女/性别社会学理论萌生的前提条件。

(三)具有性别视角的质性研究方法的成长

多年来,在中国大陆社会学界,包括女性/性别社会学领域,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一直是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而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强调研究者由资料(date)出发,找出关键词、概念,再推演理论,从而创造/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的质性研究方法被引入,并在近5年中不断成长。从2000—2005年,在女性/性别社会学领域,学者完全运用或主要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的研究成果涉及女工研究,如佟新的《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家庭关系研究,如笑东的《最后一代传统婆婆》(《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越轨社会学研究,如王金玲的《民族文化、阶级和性别的阅读——中国大陆彝族女商业性性服务者个案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如张艳霞的《大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针对妇女的暴力,如濮亚新的《法律与习俗之间的性别因素——从性暴力个案看妇女权利的法律保障》(《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电子网络研究,如王甘的《摇篮论坛:网上的母亲社区》(载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第182—224页);妇女劳动保护,如谭深的《外来女工的安全与健康》(载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第88—108页);妇女日常生活,如郑丹丹的《痛苦的社会建构:一个女子的口述史分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等等。尤其是郑丹丹的论文,更是将当事人的叙述置于论文的主体,以研究者的解读和推演为注释,不仅在研究过程中,甚至直接就在文本格式上典型地体现了质性研究的理念。可以说,近5年来,质性研究方法的成长在本土妇女知识/经验的知识化和主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学科理论和方法论成为重大关切议题

随着本学科学术化水平的提升和学科化进程的深入,近五年来,在女性/性别社会学领域,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已成为一个重大关切议题。对此,学者们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展开分析和研究:一是进一步引入和推介国外,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女性主义知识;一是以对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的应用为基础,依靠本土的知识(包括妇女的知识),努力构建具有本土特征的方法论。

就前者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有吴小英的《“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张宛丽的《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探析》(《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等。这些论文较为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视角、立场、方法论和知识等,为中国大陆本土妇女/性别社会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经验。就后者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有佟新的《女性的生活经验与女性主义认识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郑丹丹、杨善华的《夫妻关系“定势”与权力策略》(《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冯小双的《转型社会中的保姆与雇主关系——以北京市个案为例》(载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第25—47页);熊秉纯的《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等。尤其是孟宪范主编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有社会学界权威指出:该书“特色之一是,对女性研究可引用的理论和研究层次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以适用的中层理论来指导经验层次的女性研究的设想;特色之二是,将社会各阶层女性都纳入了课题的经验研究的范围,对各类妇女作了全景式的检视,力图反映她们的想法和声音。”因此,该书“背后也蕴藏着女性研究必须面对的方法论的问题”。

进一步看,通过上述两条路径展开的本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也深入到了本学科的分支领域。如,在妇女与健康领域,既有《社会性别化的风险、经历与反应——对美国妇女与艾滋病的探讨》(胡玉坤著,《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四期),也有《贫困地区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分析——兼论国家、市场、文化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高小贤著《浙江学刊》,2002年第二期);在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领域,既有《个人、家庭、社会:多元的视角——国外虐妻研究综述》(刘梦著,《浙江学刊》,2001年第五期),又有《婚姻暴力:一般家庭的实证分析》(徐安琪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三期)和《配偶暴力:多种权力机制的运作》(王金玲著,《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三期);在妇女权利保障领域,既有《妇女与福利: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评介》(刘继同著,《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四期),又有《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潘锦棠著,《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二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本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关注,尤其是在构建本土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努力表明,中国大陆女性/性别社会学学科化进程已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新的具有学科和本土特征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笔者在有关1999—2002年女性/性别社会学发展的综述性论文《性别与社会研究的进展》一文中,对在这一期间妇女/性别社会学领域新出现的三个具有本土特征的重要概念:劳工的性别分工、户平等、社会性别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和阐释,此不赘言。而在2002年以后,随着学术化和学科化进程的深入和扩展,女性/性别社会学领域至少进一步出现了如下5个新的、具有本学科和本土特征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1.概念

(1)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一大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蒋永萍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性别平等、妇女发展和指标的时空界限三大内容,指标领域应包括经济就业、教育、政治决策、生命健康、家庭和生活质量、法律和社会环境六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该文还建立了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框架,继而在有关研究中获得了有效应用。

(2)婚迁妇女

近二十余年来,在人口大流动中,以婚姻为途径实现流动的妇女不在少数。对于她们,人们常用的命名为“外嫁女”、“外来媳妇”等,而这些命名无疑是忽视了妇女的主体性。由此,有关华东五省被拐卖/骗妇女儿童流入地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命名——“婚迁妇女”,即通过婚姻途径进行地域性流动的妇女。这一流动包括流出和流入两个方向及其过程。据此,其包括了三个子概念:婚迁流出妇女,即已有命名中的“外嫁女”;婚迁流入妇女,即已有命名中的“外来媳妇”;以及婚迁流经妇女。这一概念已被学术界认可。

(3)性服务妇女

对于直接用性服务赚取钱物的妇女,中国社会已有的称呼为:娼妓、妓女、暗娼、卖淫妇女等。而这都是以对妇女的道德批判为前提的,无疑是性别不公正对待的表现之一。近几年来新传入命名:女性性工作者,也由于“工作”这一概念在中国大陆有着特定的内涵,其有效性也是较低的。事实上,娼妓、妓女、暗娼、卖淫妇女、女性性工作者从事的是性服务,并以此赚取钱物。从命名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出发,王金玲提出并一直推广“性服务妇女”这一新命名,在近五年中,这一新命名已受到学术界的认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运用。

2.观点

(1)男女平等观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传统性别分工模式有一种改造力。

中国大陆的性别分工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旧传统,也有着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三者的运作使得今天中国大陆的性别分工出现特有的运行轨迹。“农村外出务工女性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男女平等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可以结合起来,改变一般的性别序列,妻子外出、丈夫在家的性别分工模式一定程度被接受”。

(2)“文化内卷”形式下,妇女不仅可以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也是积极的行动主体。

中国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往往被认为是被动的、服从的。而通过对闽江水口水库移民搬迁中妇女对文化资源的组织和调动的分析,林宗成提出,在这一大动荡中,“作为在传统文化中最被忽视的一员,妇女在对付危机时却突出表现为一种难得的文化资源;同时,即使妇女在旧的生活方式下倍受压抑,她们的反压制斗争有时却似乎在重申那些旧的生活原则”。在“文化内卷”形式下,被“卷”到生存斗争前沿的妇女通过主体性的积极行动,使自己不再是“他人应对策略中无权的马前卒”,“进一步证明了自己是当地社会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主角”。

(3)农村妇女的参政已开始由制度安排向主动参与模式转换。

在妇女参政研究领域,作为一种主流观点,多数学者认为:作为弱势群体,妇女参政应该也更往往得到保护性制度的安排。田子泓通过研究吉林省梨树县和河北省迁西县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提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已出现了“由制度安排的变化所导致妇女在政治保护下的被动获得模式,向竞争体制下的主动参与模式的转换。两县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共同的社会效果,展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妇女参与模式的主体框架。”

(4)异化与抗争是女工工作史的两大特点。

通过对女工的调查与研究,佟新认为,“中国女工的命运被国家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文化力量整合进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家庭利益皆塑造着她们的职业活动。异化显示了女工工作被各种非自身力量所左右的状况,抗争表达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一新观点为中国女工工作史和生活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

(5)婚姻质量是中国大陆婚姻稳定性预测的最重要、直接的指标。

婚姻稳定性一直是中国大陆婚姻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国内外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理论假设和观点,以解释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通过长期的婚姻研究和深入的调查,徐安琪指出:“婚姻质量是婚姻稳定性最重要、直接的预测指标。然而,外在的限制离婚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弱化婚姻质量与离婚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婚姻质量“还担当重要的中介角色,以传递其他解释变量对婚姻稳定的影响。”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可将2001—2005年中国大陆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归纳为如下七大特征:

第一,妇女与经济、妇女与法律/权利、妇女与发展是学者最为关注的三大领域。

第二,与上五年(1996—2001)相比,近五年来女性/性别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多元,学者们的关注更为多向位。

第三,传统的研究领域,如婚姻家庭,有较大的缩减,而妇女发展体制和机制、学科建设、妇女与环境、女童等新兴研究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四,研究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化特征进一步明显。一些学术成果提出了原创性的理论框架/概念/观点,引起主流学术界的重视,获得了更广泛的学术性传播。

第五,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科认同度不断提升,本学科特有的学术价值和学科地位进一步获得了主流学术界的肯定。

第六,学术上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全球化新语境的出现;挑战与质疑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具有性别视角的质性研究方法的成长;本学科理论和方法论成为重大议题;新的、具有本学科和本土特征的重要概念和观点不断出现。

第七,在新的、具有本学科和本土特征的重要概念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1)劳动性别分工;(2)户平等;(3)社会性别与发展;(4)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5)婚迁妇女;(6)性服务妇女等。

第八,在新的、具有本学科和本土特征的重要观点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1)男女平等观念与劳动市场需求对传统性别分工模式有一种改造力;(2)“文化内卷”形式下,妇女不仅可以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也是积极的行动主体;(3)农村妇女参政已开始由制度安排向主动参与模式转换;(4)异化与抗争是女工工作史的两大特点;(5)婚姻质量是婚姻稳定性最重要、直接的预测指标。

注释:

①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文目录在1996—2000年论文总目录中被计入,而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提供的2001—2005年论文目录中未被计入,两个时间段论文的内容较难进行比较分析,故此间以专著为分析对象。

标签:;  ;  ;  ;  ;  ;  

从边缘到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_社会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