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论文_陈璇

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论文_陈璇

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

陈璇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血站 高级护理;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血站献血的志愿者中选取90例,随机将90例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抽血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而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可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可予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站;献血者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067-01

随着人们献血意识的不断完善,如今,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而且献血者的文化素质等会对其献血时的反映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对献血的是否顺利产生很大的影响[1]。在无偿献血者中,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血站应该针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分析心理干预应用于无偿献血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中选取90例,按照献血者献血的先后顺序为其进行编号,使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码表,按照随机数码表将自愿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献血者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0.2±5.0)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献血者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1.5±5.5)岁。两组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显著,据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献血者们实施健康宣教,为其讲解关于献血生理知识,让献血者了解合理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反而适量的献血可预防高黏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另外为献血者讲解无偿献血的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其对无偿献血的荣誉感。为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并提供牛奶和饼干等食物补充营养。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1)献血前心理护理:献血前护理人员与献血者进行亲切交流,告知献血者献血的一般流程,详细耐心地解答献血者关于献血的相关问题,告知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消除献血者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2]。(2)献血过程中心理护理:在采血时护理人员与献血者主动交流,态度诚恳热情,使献血者感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护理人员采血时保持动作轻柔、缓慢,穿刺准确,以熟练的技能赢得献血者的信任,使献血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采血时护理人员注意观察献血者的面部神情,防止意外情况发生。(3)献血后心理护理:在采血完毕后,护理人员再次告知献血者相关献血知识,告知其适当献血对身体无害,让献血者不必焦虑。护理人员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并为献血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为其补充营养,加快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嘱咐献血者多休息,避免过度运动。最后护理人员对献血者表示感谢,促进护理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和谐,使献血者的心理保持轻松愉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献血者们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冷汗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另外对比两组献血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6%,观察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明显,χ2=8.514,P<0.05。

2.2 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05,P<0.05。

3.讨论

如今,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献血者在献血的前后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况,很多献血者认为献血后会导致自己营养不良,甚至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献血产生了恐惧心理,也有相当多的献血者认为献血后会对造血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对献血抱着观望的态度,这些都是人们对无偿献血产生的误解[3]。甚至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无偿献血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这些对无偿献血者产生的影响更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在无偿献血中,各类不良的情绪导致无偿献血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也会导致献血者在心理上比较厌倦。因此,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在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献血干预,分别进行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的心理干预[4]。

在献血前,应该对献血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使献血者可以正确的认识献血,献血不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对人体产生有利的作用,防止献血者对献血有不正确的认识,使献血者了解适当的献血不会对造血功能产生影响,而且有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通过心理支持的方式,消除献血者的不良情绪。

献血时的护理有助于献血者保持放松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献血后的护理,使献血者们保持舒适的心理状态,调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通过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血站护理应用中予以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献血者们的应激源反应,提高护理满意率,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蕾,宋俊贞,张金彩,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J].河北医药,2015,02:313-315.

[2]王雪梅.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6306-6307.

[3]付丽.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8:228-232.

[4]王敏,李燕红,程冬梅.浅谈无偿献血中献血者心理活动[J].中国实用医药,2016,6(1):262-263.

论文作者:陈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论文_陈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