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郭威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郭威

郭威

山西省介休市绵山建筑有限公司 山西省介休市 032000

摘要:降低工程项目成本,要从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原则及措施,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主要成本

1.1物资材料成本

物资材料成本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成本之一,也是占比例较高的成本类别。而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控制好物资材料成本的同时保证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

1.2工人工资成本

工人工资成本也是建筑项目较大成本之一,既包括施工工人的人工费,也包括建筑施工项目中涉及的每一个人员的人工费。大多数情况下工人的工资是按工时计算的,因此做好工时的控制对控制工人工资成本有很大的帮助。

1.3机械成本

因为建筑工程往往需要一些较大型的机械设备,有些需要长期租赁,有些需要自己购买,因此机械成本也是主要成本之一,做好机械成本的控制对工程的整个项目也很重要。

1.4其他成本

其他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现场需要的直接性的花费,主要包括临时设备租赁费、施工工具费、工人伙食费、水费电费等等,这些成本都需要做好管理和控制,做到本着节约的前提保证好质量。

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定额计价模式落后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采用清单子母下再挂若干子母的方式,但只是表面形式而已,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适合自身劳动生产率动态生产要素的消耗量指标。对于定额的预算和消耗量数据都是采用当地的平均水平,因此根据这些预算定额和消耗量所制定的报价根本无法体现企业自身的各方面水平,从而对造价的控制不能很好的把握,于是工程量清单就只是形式而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立项决策阶段和设计造价阶段的管理相对薄弱

立项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决定着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比如在场址的选择,建设标准水平,项目规模合理性,设备的选择,技术方案的敲定等,很多因素都关系着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立项决策阶段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工程设计阶段,即就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的种种因素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高低,比如:占地面积,工艺流程,建筑层高,材料使用量、平面形状等。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能更大的发挥设计师的创造能力,有利于设计和经济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最经济方式实现技术目标,因此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

(三)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管理懈怠

每一个建筑工程都包含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四个单位,由于他们没有很好的沟通,使得在在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上缺乏统一。建设单位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未对工程立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设计单位设计过程中收费方式导致他们优先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提高工程造价,另外在设计方案中没有很好对造价指标进行约束,不能找到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点。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存在问题

很多项目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基本程序进行,为了急于求成不惜做面子工程,最后在监理部门的检查发现不合格后返工,这样就浪费了人力、时间、材料等资源,增大了建设的工程造价。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没有很好的控制管理,造成大量浪费,材料的消耗和财政部门的预算出入较大,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三、成本控制的策略

3.1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成本目标的分解落实的过程,这也就要求在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成本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在进行项目投标预算的同时,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定额等测算项目的成本价,保证低于成本的报价不报;在项目中标后,企业应根据成本测算进一步细化形成项目的目标成本,确定项目的利润目标。 在实施阶段应分月、分分项工程制定成本计划,分部门确定成本责任,通过对各月、各部门、各分项工程成本目标的控制,检查、对照成本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

3.2用工期-成本同步的方法控制成本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将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分开,施工进度计划仅仅为安排施工、组织施工作业服务,成本控制仅从财务着手,以节约为高,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实际上,成本与进度存在必然的同步关系,成本是伴随着施工进行而发生的,施工的进度直接影响施工的费用成本。如果成本与进度不对应,必然出现虚亏和虚盈的不正常现象。

(1)按照适时的更新进度计划进行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的开支与计划不符,一般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某道工序上的成本开支超出计划;二是某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计划不同。因此,要想找出成本变化的真正原因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必须与进度计划的适时更新相结合。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与进度计划紧密联系。

(2)利用偏差分析法进行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的偏差为施工成本的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异,进度偏差如果与成本联系起来即为拟完与已完工程计划成本的差异。偏差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各种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采用的都是净值原理的方法。

2.3以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资源消耗是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减少资源消耗,就等于节约成本费用。施工方案是控制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1)开工前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配置物资、资源,以此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施工方案优化资源的配置和消耗。(2)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是进行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等手段控制资源的消耗,保证方案的实施。(3)采用价值工程,优化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如何寻求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采用价值工程的原理。通过价值分析,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达到成本消耗的最佳配置。

2.4成本控制的财务方法---成本分析表法

成本分析表包括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最终成本控制报告表。阅读成本分析表又分为直接成本分析表和间接成本分析表。通过对各种分析表的统计和分析,能得到各分项工程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计划值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情况,对成本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2.5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量、价”分离原则要求通过“量”、“价”两个独立的渠道去控制工程成本。

“价”在人工费中表现为分项工程的劳务单价,在材料费中表现为材料的单价,在机械费中表现为机械台班费和租赁费。在“价”的控制上主要通过招标采购、货比三家确定协作方,公开操作保证“价”的公正,通过比较保证“价”的公平;协作方确定后应签订合同协议,明确“价”包括的内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做好合同管理,规避各种风险。

“量”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消耗,在人工费控制上主要通过计量结算的程序控制;在材料费控制上主要通过按计划采购、限额领料、定期盘存等手段控制材料的消耗;在机械费控制上主要通过严格计量、合理调配控制机械费的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对于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能够为施工单位本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形象,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顾裕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11,S1:236-237+243.

[2]魏文彪.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便携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

[3]张瑜,牛春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345+319.

论文作者:郭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_郭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