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李利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李利

李利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建筑质量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建筑也常常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如何提升土木建筑的防渗性能,成为建工行业首要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要确保建筑工程防水防渗工程的有效性,就要在了解防水防渗工程的重要性后,根据建筑物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来合理的选择防水材料,把控厨卫、外墙、门窗以及屋面的防水处理要求,强化对工程的质量控制,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效果能够符合要求。

1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意义

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漏技术本身的产生缘由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寿命。在建筑物的长期使用中,多数建筑物在设计初期便将防水防渗漏作为其本身的自主属性,因建筑物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其发生渗水漏水等现象,一方面将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建筑物因渗水作用而产生断裂或者损坏等,严重时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建筑施工的防渗漏技术的使用便得到了大力推广,在我国目前的极大部分建筑物中,防渗漏技术均有不同形式的使用,其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而言,是一种必要的、不可忽略的建筑防护技术。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2.1外墙防渗技术

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其主要的解决对策就是加强对于外墙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视。这首先要求在进行外墙施工之前根据外墙施工中容易发生渗水现象而制定相应的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在进行建筑外墙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外墙位置进行圈梁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外墙的强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使得外墙能够承受更大程度的应力,减小外墙因为外界应力影响而发生破裂的概率。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相关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对混凝土的伸缩性能进行控制,防止混凝土的伸缩性能对于外墙所能够应力的不良影响。再者,对于施工过程中对于外墙门窗处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行严格的、仔细的检查,确保其都得到妥善的处理,提高外墙门窗能够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考虑建筑施工工程作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合适的材料对墙体进行保暖等处理过程。

2.2屋面防渗技术

屋面防渗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屋面结构板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连续浇筑、振捣到位,避免产生结构细微裂缝,避免找坡层存水导致渗漏现象。在屋面工程施工前,首先要注重对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仔细选出与规定相符合的材料,做好细部防水结构、坡度、坡向等策划,严控细部及防水施工工序,防水施工前控制找坡层含水率。在施工过程中,对屋面防水中的细部构造与工序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控制。施工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尽职尽责,使施工项目的每一环节都落到实处,并且施工人员要将屋面的排水系统进行严格、规范有效的设定,要对排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存在堵塞的问题及时维修与处理,以此做好屋面的防渗漏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屋面落水口四周50cm范围内设置5%的坡度坡向落水口,厚度不小于25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厨卫防渗技术

由于厨卫区域的用水量相对较大,故在这两方面的渗水问题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在厨卫区域的防渗处理中,对于施工结构的重视,应从起坡位置与相邻地面的高度差予以重视,将其高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有效的防渗处理方式。施工人员在封堵的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上要确保防渗性能,并在填塞过程中,应分两次进行浇筑,以达到楼板建筑的厚度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设计者要保证浴室结构的防渗合理性,对连接处的处理工作计划要具体、详细;其次,对浴室的所有管道与材料铺设,要明确且合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的管道破裂;再次,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流程进行,验收阶段中,要对厨卫的防水效果进行检测,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竣工。

2.4门窗防渗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对于门窗的改造频率相对较多,因此,对防水防渗漏的要求较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建筑的整体美观,以及居住的相对舒适与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故在门窗的设计加工环节中,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设计,保证防水防渗漏性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建筑与人类。针对这一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施工技能,在保证建筑美观的同时,给人类的居住安全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保障。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的措施

3.1防水材料的选择

防水材料的选择是否有效,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工作开展的基础。而屋面与外墙面出现渗漏,往往也与防水防渗材料的选择有着一定关联。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作业人员需要能够根据当前建筑施工环境的整体情况,来选用符合工程施工特点的防水防渗材料。并且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建筑的施工作业往往涉及到多种方式材料,这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当前施工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作业的不同要求来综合对比各种材料之间的差异,在确保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性价最优的施工材料。不能为了单纯的节省成本而采用廉价材料,而无法有效的防止渗漏现象给建筑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3.2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想要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在材料的选用以及施工工艺上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在制作防水混凝土需要添加水泥时,一般要将水泥的添加量控制在300kg/m3。并且适当的添加比例为0.9%的减水剂以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并选用直径小于4cm的骨料,其降低集料之间的空隙容积。而在选择中砂时,含沙量要小于3%,并将砂率控制40%,保持灰砂1:2~1:3的灰砂比,确保泵送混凝土的坍塌率在15cm以下。而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涂料施工之前,按照1:2.5比例来对水泥浆进行倒角处理。在对顶板进行回填时,需要选用粘土以及灰土,并且其厚度要在600mm以下,还要确保在回填土中不能含有石块、碎石等物。而在进行夯实的过程中,进行人工夯实的厚度需要大于250mm,而机械夯实每层厚度需要大于300mm,并且在施工过程要注意避免破坏防水层,以此来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本文以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探索与发展,从而解决目前小高层的渗水漏水现象,为我国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漏能力。

参考文献:

[1]解玉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87.

[2]王丽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35.

[3]沈小红.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四川水泥,2018(05):178.

[4]李海鹏.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9):26.

[5]李美娘.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21-122.

论文作者:李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李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