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广东省工业发展设想_工业总产值论文

“十五”期间广东省工业发展设想_工业总产值论文

广东省“十五”工业发展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工业发展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从“九五”前三年运行情况来看,全省工业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九五”前三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3.1%,其中一九九八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800 亿元(现价),增长16.5%,工业增加值达347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3.8%,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4%,居全国首位。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制约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九五”后两年的工业发展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预计1999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3%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1%左右;200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1.2%,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9.5%左右;整个“九五”期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预计为15.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仍属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与“七五”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3%、“八五”期年均增长27.7%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目前,广东工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继续保持轻型、外向的特点。199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63.4∶∶36.6,预计到2000年轻重工业比例为61.5∶38.5,轻型特征明显。全省工业产值1/3通过出口实现,“三资”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38%,工业投资资金40%以上来自外资,工业对外依存度高。

2.支柱产业有序演进,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梯队。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等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奠定了广东工业新的竞争基础和发展动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高,继续发挥其对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汽车、医药、森工造纸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扶持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一批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总体上形成了产业梯队演进的发展趋势。

3.产业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广东主要工业生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4.8%,80年代出厂的占74.1%,达到国际技术水平的设备比例明显上升;主要产品大多处于国际80年代或90年代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1.2%;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16.4%,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22.5%,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居全国前列。

4.工业发展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4%,主要工业名牌产品和大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太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程度较低,目前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50%。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尚小。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2.总体上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省工业产业技术水平在总体上居全国先进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装备技术和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较低。在国内外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省工业面临日益不利的竞争压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企业规模小,布点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缺少一批实力强劲、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集团企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

总的来说,我省工业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良好,这些都为广东工业进入21世纪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十五”计划工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思路

根据省委《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以及江总书记要求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总体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以发展拳头产品和壮大优势企业为核心,以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基本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新兴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我省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带动我省经济上新台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扶持发展汽车、医药、森工造纸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培育和发展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等跨世纪高新技术产业。

(二)目标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到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3%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5%。

——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37.6%,提高到2005年占42%,技术装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25.7%,到2005年调整为24.7%左右,技术装备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11.2%,到2005年达17%。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国内先进地位,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三、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三大支柱产业。

1.电子信息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由目前约16.4%提高到2005年的21%。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发应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关键技术,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主要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化视听产品、新型元器件和以自动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五大类产品。在国家的支持下,争取将珠江三角洲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2.电器机械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由目前约12.6%提高到2005年的13%。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积极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快思逻辑技术等关键技术,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高质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电气机械和专用设备行业主要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城乡电网220千伏及以下输变配电成套设备、新型电器元件、 数控机床,数控食品包装机械,环保机械等附加值较高的专用设备。家用电器产品则在现有优势产品基础上,主要发展环保型、智能化、多功能、高档次的家用电器产品。逐步建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群。

3.石油化工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由目前8.5%提高到2005 年的8.8%。积极运用催化技术、分离工程技术和表面活性剂开发应用技术等现代石化高新技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乙烯中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改造提高支农工业,使全行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专用化、精细化发展。进一步改造提高广石化、茂名石化两大炼油基地,扩建茂名乙烯、新建惠州石化两大乙烯基地,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创新,加快乙烯资源加工及中下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深圳、汕头、中山三大精细化工基地的发展,充分发挥乙烯的综合带动作用。到2005年,形成以乙烯为龙头、附加值高、污染少的石化产业群。

(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三大传统优势产业。

1.纺织服装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由目前11.9%调整为2005年的11.6%。鼓励服装企业设立服装设计开发中心,通过建立和完善设计开发体系,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发展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和织物及中高档服装面料,提高印染、后整理技术水平,加强服装的名牌经营,进一步扩大出口。积极扶持开平涤纶集团、新会美达集团、美雅集团和佛山纺织集团等重点企业发展。到2005年,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及其设计开发中心和销售网络为核心,产品深加工度和附加值明显提高,企业初步规模化、国际化的新格局。

2.食品饮料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由目前7.9%调整为7.5%。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型包装技术。加快发展速冻保鲜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以及各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基础原料和辅料。积极支持健力宝集团、珠江啤酒集团、今日集团等优势企业发展。加快肇庆星湖集团生物发酵工程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到2005年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档次较高的食品新产品以及一批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3.建筑材料 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由目前5.8%调整为5.6%。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积极开发高档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化学建材以及玻璃纤维等节能、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到2005年,使新型墙体材料比例由目前低于10%提高到30%左右,并形成一批节能、低污染、附加值高的新型材料产品。

(三)扶持发展一批有潜力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主要通过加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集中力量扶持重点项目的建设,使其成为我省工业新的增长点。

1.汽车工业。重点抓好广州汽车项目的建设,同时带动一批有条件的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高国产化率。扶持发展电动汽车、环保汽车。

2.医药工业。通过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主要发展新剂型、海洋药物和机电一体化医疗器械产品,逐步形成以基因工程产品为主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积极采用中药颗粒浓缩技术、单体分离技术和剂型改革技术等高新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3.森工造纸业。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在营造丰产林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木材加工工艺和制浆造纸工艺,实行规模生产,发展制浆及一批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造纸、人造板等深加工产品。重点建设湛江50万吨浆纸厂等项目。

(四)加快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1.加快发展软件产业

在深圳、广州、珠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若干实体型软件园,并建设计算机网络枢纽和高速信息通道,连接实体型软件园内外的软件企业,构造大范围的“虚拟型软件园”。建立软件孵化机制,推动软件技术成果商品化。

2.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蛋白质及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食品添加剂及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并形成若干产业群。重点扶持深圳南方制药厂、珠海丽珠医药集团公司、广东星湖股份公司等一批生物技术龙头企业。

3.稳步发展新材料产业

重点扶持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超细粉体及纳米材料、印刷电路板材料、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轻纺工业用化学纤维新材料、造纸工业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等新材料技术项目。

4.积极发展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检测传感、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伺服传动、系统集成、光学和光电等技术。

5.开拓新型环保产业

重点扶持对中小工业锅炉喷钙脱硫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无组织源排放控制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回收工艺及黑液治理技术、有机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填埋处理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五、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建立以大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省重点扶持工业龙头企业办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使之成为我省工程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并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自主研制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

2.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企业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的经营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把改革、改造、改组与加强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调整存量资产配置,盘活存量资产,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优化企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集团,依托企业集团发展支柱产业和实施重点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要重点抓好50家重点工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在抓好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放活中小企业。

3.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港澳台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发展与港澳台和国际跨国公司、企业(财团)的合作,高起点引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注重吸收先进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支柱产业。利用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逐步实现以专利、专有技术为主的引进格局,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4.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支持和鼓励科研机构成为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5.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积极抓好高等教育和培训,培养大批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校加强合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科研实习基地,吸引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到此实习、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优先解决外来科技人员来粤工作的有关问题。加强粤港澳台和国外人才智力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港澳台和国外人才智力。打破部门分割的现状,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人才劳动力市场。

6.加强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要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落后产品的淘汰。积极发展与内地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引导企业以合作生产、加工、装配、销售等方式开展与内地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开拓国内市场,实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多、污染大的项目和产品,如生产能力过剩的落后棉纺、制糖、建陶以及小水泥、小玻璃、小炼油厂、小造纸厂、小炼钢、小化肥等,要采取行政和经济的手段,限期加以淘汰。

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协调和服务,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如广州本田汽车项目、肇庆风华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肇庆星湖生物发酵工程项目、惠州南海石化、湛江纸浆厂等项目。

标签:;  ;  

“十五”期间广东省工业发展设想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