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要】青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结合青年人自身的特点,其证候特点多以实证为主,兼夹肝郁,伴有阴伤,临证时应注意兼顾标本、虚实,分证治之。既要以祛邪为主,以清热、疏肝、理血,又要兼顾肝郁和阴伤,以理气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化湿。
【关键词】青年人萎缩性胃炎;证候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97-0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疑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1]。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有报道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l%。CAG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环境因素、宿主对Hp感染反应性、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有关[2]。该病可归属于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3]。其主要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以及药物所伤等多种因素相关。
尽管CAG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但是近年来,青年人CAG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年定义为44岁以下,这部分人群普遍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较大,社会活动丰富,饮食习惯不佳等等,这些因素可能形成了青年人CAG高发的基础。
中医认为CAG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多种因素损脾伤胃,致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居于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则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气机停滞,则生气滞;不能运化水谷,则生食滞;运化失健,水湿内停,则生湿滞;湿聚成痰,则生痰阻;痰湿内盛,阴寒内生,则生寒凝;寒凝经脉,瘀血内生,则生血瘀;气郁日久化火,则生火郁;痰湿蕴久化热,则生痰热,由此而产生的气滞、食滞、湿滞,痰阻、寒凝、血瘀、火郁、痰热等各种病理产物,进一步阻碍了脾胃气机之升降;而另一方面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胃络失于濡养,则脾胃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该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指脾气虚和胃阴虚,标实主要是指气滞、湿热和血瘀。临床上主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4,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青年人CAG由于其自身生理病理特点,一般正气未衰,复受外邪,多表现为正盛邪实,脾胃受损多不严重,多伴有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等,因此青年人CAG的中医证候相较与老年人CAG略有不同。
首先,实证居多。临床上青年人CAG以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血瘀证等多见。青年人一般先天之本未衰,后天之本未陨,复因情志不遂,肝郁失疏,木郁克土,脾胃失和,升降失常,气机壅滞;或因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饮酒过度,酒食生热,肥甘化湿,湿热互结,蕴阻中焦,气机不利,热壅血瘀,责肝脾胃之脏腑,故表现为以实证为主,或虚实夹杂,本虚不明显。
其次,兼夹肝郁。青年人在社会、事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所面临的负担最重,强度也最大,俗话说“上有老、下有小”,操心的事情不少,因此,思虑过度,劳倦太过是常见病因。李东垣提出:“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脾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也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所以,患者因思虑劳倦,情志不遂而致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气机升降不利,阻滞中焦,运化无权,水湿内生,凝聚成痰,痰湿阻滞。故而,青年人CAG的证候多兼夹有肝郁的表现。
再次,常伴阴伤。青年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思虑过度,劳倦内伤,暗耗阴血,胃络失养;或因思虑劳倦,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郁化火,火灼津伤,正如朱丹溪《金匮钩玄?卷一?火》云:“气有余便是火”,或由木郁克土,脾胃失运,气机不利,阻滞中焦,水湿内生,凝聚成痰,痰湿阻滞,蕴久化热,痰热内生,热灼阴伤;或因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饮酒过度,酒食生热,肥甘化湿,湿热互结,灼伤胃阴。可见,青年人CAG无论是气郁化火、痰热内生,或是思虑过度、暗耗阴血,均可致胃阴受损,青年人CAG的证候多兼夹有阴伤的表现。
因此,青年人CAG在临证时,应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关注以上证候规律,青年人CAG的证候以实证为主,兼夹肝郁,伴有阴伤,治疗时一是要以祛邪为主,以清热、疏肝、理血,二是要兼顾肝郁和阴伤,以理气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化湿,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顾固。
【参考文献】
[1]苏靖.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P53、GST-π表达的相关性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杨晓轶,王道坤,李应存.王道坤教授治疗少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举隅[J].中医儿科杂志.2012,8(2):3-4.
[3]刘明荣,温启宗,周改兰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25:107-109.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45-349.
[5]中华医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
基金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3002、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JD201520
论文作者:奚肇宏,夏军权,滑永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脾胃论文; 青年人论文; 中焦论文; 劳倦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气机论文; 湿热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