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向世界传播的思考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向世界传播的思考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传播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走向世界论文,民族传统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世界的诸多文化现象中,体育是一种最易沟通人们思想,促进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由于体育竞赛具有超越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语言障碍的特点,它可以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们聚集一堂,进行公平、友好的竞技角逐。在现代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理想的旗帜指引下,奥运会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世界各民族的盛大文化集会。

纵观世界体育发展史,我们发现,当今世界上盛行的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是原生于某个国家、某种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且只有极狭小的地域空间开展。随着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使这些体育活动不再只从属于某一地域或某一民族。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播过程中,随之影响的地域性的扩展,便产生国际间的体育交流。经各种文化传播因素的协同作用,民族传统形式的体育项目就逐渐演进为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人们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国际性体育竞技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流行于某种地域的民间文化内容,产生于特定民族的社会生存空间,体现着特定种族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而作为这些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走向世界,超越各种时空、社会、文化界域的限制,其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依据现代文化传播学的原理①,区域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其中必有许多文化动因要素和运行机制在发生作用,其交织影响的文化因素是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而作为文化传播中一种特殊形态,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发展的方式、速度、规模就取决于该体育项目发展的内、外部文化动因,取决于这样一对动因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相互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传播的文化内因在于它本身内蕴的价值功能,即对全人类共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元素。这种文化价值体现在能满足人类的精神与肉体需要,并能满足整个社会多元的如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教育的、艺术的、军事的、医疗的种种需要,并沿着人类自身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轨迹向前延伸、发展。因此说,需要是发明之母,也是推动民族体育演进、发展、传播的基本动因。

(一)强化竞技性,是增进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重要的内部文化动因要素。我们知道,竞技性是体育运动的精萃与魅力所在。竞争取胜,超越自我、战胜对手,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精神的本质内核,它与人类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崇高理想相契合。因此,体育竞技能成为全世界最易接受的“国际语言”。竞争,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世界各国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展开激烈竞争,并也极为重视在国际体坛上的竞技角逐,比试民族的体力、智力、国力,树立民族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因而,要求这类体育项目具备强烈的竞技性,既能满足个体人的竞斗本能欲望,又能满足国力竞争的高层次需要。同时,也要求这类体育项目有完善的竞赛规则,能体现民族平等与公平竞赛(Fair Play)的精神。并且,这些规则要简明准确,便于操作、量化统计和名次判别。无论是体能类、技能类的对抗性项目或表现性项目都要便于记分、名次取录和采用米、公斤、秒制等国际通用的度量单位计取换算。目前世界体坛盛行的篮球、排球、足球、举重、游泳、赛跑、投掷、跳跃等项目无一不是如此。这些运动竞技性强,能充分利用与发挥人类的体能、技能、素质、智力、战术的优势,又有完善健全的规则制度。在共同履行规则的约束下,不受任何强权政治和种族歧视的干扰,能体现优胜劣汰,公正平等的竞争,从而成为世界各族人民普遍理解欣赏和共同喜爱参与的国际体育竞技运动。

我国民族传统的武术、龙舟等项目,经不断的改革、提高,已制订出较为完善的比赛规则与胜负评判标准,逐步适应国际体育竞技的要求。并已举办过多届国际邀请赛,国际锦标赛和世界锦标赛,武术已被列入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逐步实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由民俗性活动向国际性运动竞赛方向的重大转折。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也有许多充满竞技意味的项目,诸如抢花炮、摔跤、射箭、射弩、赛马、马球、波依阔曲棍球、毽球、珍珠球、叨羊、赛龙船等活动。目前,一些项目已被发展成为数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解,乐于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只要我们对这些体育活动进行坚持不懈地改革、提高、发展、传播的工作,加强其竞技性,完善其竞赛规则,并使其竞赛的规则、方式逐步与国际体育竞技接轨,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将会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步入世界体坛。

(二)提高娱乐审美性,是增进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重要的内部文化动因要素。作为一种向外推广传播,能被其它地域、种族人们接受的民族体育活动,必须具备较强的娱乐审美性。这种娱乐性包括自娱性和娱他性,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体育运动来愉悦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性情、撷取运动感的审美体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而追求这种精神需要和娱乐体验的身体运动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人们共同的心理趋向。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随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汇碰撞中,有的民族体育活动既有较强的竞技性,又有极高的娱乐审美价值,从而极易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体坛盛行的体育竞技项目。有的民族体育活动,虽缺少强烈的竞技性,但具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也同样可以走向世界,流行于世界人民的娱乐生活中。例如产生于欧美国家的迪斯科舞、霹雳舞、韵律操、飞盘、呼拉圈、滑板等活动,都能以其独具特色的娱乐审美价值走向世界各国。

流行在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也富有极高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性。如傣族的堆沙“戛光”、孔雀舞,黎族的跳竹竿、穿藤圈,高山族的旮篓球、竿球,壮族的抢花炮、投绣球,苗族的跳芦笙、八人秋、走竹竿,佤族的鸡棕陀螺,彝族的爬油杆、跳月,白族的霸王鞭等等。只要我们注意发掘其中的娱乐审美价值,对它进行不断的改革、发展、推广,这些体育活动将会逐步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所喜欢、所接受。

(三)加强健身护体性,是增进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内部文化动因的组成要素。强身健体是人类体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了“消肿舞”,以渲导血脉,通利关节,增进人体健康。在现代社会,工业化、自动化的大机器生产,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现代社会”“文明病”已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便流行着“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观念,从体育运动中获取健康、长寿与能力的体育价值取向日益增强。在繁多的体育运动中,有些项目健身效果好,又有突出竞技价值,因此既是现代竞技体育中广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又是人类较为普遍的大众健身活动内容,如长跑、游泳、自行车、举重、滑冰、滑雪等运动。而有的项目虽无较强的竞技价值,但有明显的健身医疗功效。仍能冲出某种地域与民族文化的圈围,成为世界人民中广为推崇的健身体育活动。如我国的气功、八段锦、导引养生术,日本的坐禅,印度民间的瑜伽术等都属此类运动。

除上述诸种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因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走向世界,其发展传播的途径、方式,以致最后获得各国人民广泛的文化认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中介或外部条件,即民族体育项目发展传播的外部文化动因。它们与上述各种内在的文化动因相互交织作用,共同构成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文化动因基架。

(一)移民迁徙,是民族体育推广传播的外部文化动因之一。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史中,都伴随着广泛的移民迁徙现象,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传播途径。在历史上,由于战乱、灾荒、瘟疫的侵袭,及其某种特定的民族生活习俗,而形成较普遍的民族迁徙现象。在频繁的迁徙过程中,会导致民族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例如在我国隋唐时期(公元629年),有10万余突厥族人归附唐朝②,其中有一万户人家迁居唐都西安。而突厥族“男子好樗蒲,女子好踏鞠”③,突厥族便将蹴鞠运动带入我国的中原地区,推动了唐代女子蹴鞠运动的广泛兴起。另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在《倭族之源--云南》④一书中所说,当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许多民族与云南的彝、傣、哈尼、白、佤等民族有种族渊源关系。尽管这些民族迁徙定居在国外千百年之久,但至今在他们居住生息的异国他乡中仍延续和流传着上述各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舞蹈、体育、礼仪等民间文化习俗。再如吉普赛民族,也正是在他们频繁的迁徙漂泊生活中,而使其民族舞蹈闻名于世的。今天,我国各族人民都已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因此,移民迁徙也不再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二)大众传播媒介,是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重要的外部文化动因。民族体育活动是以身体运动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因此,民族体育项目的推广、传播也必然会因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而带来心理认同的隔障。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民族体育活动顺利地推向世界,就必须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族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由于现代电子音像科学的发展,电影、电视、录像等传播工具的作用尤其显著。此外,随着世界各国外交活动的开拓,体育文化使团的出访表演也是宣传、推广民族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如我国武术代表团曾多次出访世界各国,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对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要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推向世界,开辟民族地区旅游业也是一个极有效的传播途径。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奇异多彩的民俗风情。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族人民进行庆典和体育文艺活动的盛会。这些民俗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通过民族体育活动的表演,并有组织地安排游人们做一些简单易行的民族体育活动,让其亲自感受民族体育活动给人们带来的欢娱与神秘体验,可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让中华民族体育更快地走向世界。

(三)组织国际体育竞赛,是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特殊的外部文化动因。当前,国际体育组织发展极为迅猛,国际奥委会组织成员国已达180多个,奥运会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盛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体育盛会。当今世界上广为流行的国际体育竞技项目已达100多种,体育竞赛活动的数量与规模正与日剧增。运动竞赛国际化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国际间的体育竞赛与交流活动,把民族体育项目推向世界,是当今世界各国热衷效仿的一种手段。许多过去只限于狭小地域空间中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也正是在世界体育文化交汇的大潮中,不断交流、传播,而推广到世界体坛的。如19世纪起源于美国的民间体育游戏排球,最初仅流行于美国的少数地区,后来传入加拿大和巴西等国。由于排球场地简易,开展方便,趣味性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排球运动传播很快,相继推广到欧洲、亚洲很多国家。1947年,国际排联正式成立,并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了首届世界排球锦标赛,1964年,排球被正式列入国际奥运会的正式项目。如今,国际排联已拥有150个会员协会,排球已普及为世界上较流行的竞技运动项目。

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赛龙舟,原先仅是我国南方地区民族进行庆典、祭祀的民俗性体育活动,正是在不断的改革交流、传播中,赛龙舟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活动就逐渐演变为许多亚洲与欧美国家和地区乐于参与的国际性体育竞赛活动。

此外,组织举办各种大型的洲际综合性运动会或国际奥运会,也是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将民族体育项目推向世界的重要契机和手段。追溯国际竞技运动发展史,我们发现,有些体育项目的出台,就是国际运动会组办国借助举办运动会的契机,将本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世界体坛的。例如,1896年希腊承办了首届国际奥运会。正是在这届奥运会上,希腊将本国传统的铁饼、标枪、跳远、马拉松跑,以及举重、拳击、角力(摔跤)等体育项目推向现代奥运会的。

柔道,是日本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早在1949年,日本朝野就成立全日柔道运动联合会,以致力于柔道运动的复兴与推广。1951年先后在欧美12个国家成立国际柔道运动联盟,随后,这种国际柔道组织不断增加、扩展,并举办过多次国际柔道比赛。1964年在日本举办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柔道运动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效仿此法,南朝鲜已于1986年将本民族传统的跆拳道运动推向汉城举办的第十届亚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接着,又在1988年举办的二十四届奥运会,将跆拳道列入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对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走向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我国的民族体育瑰宝武术,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经我国体育同仁的努力和国际体育同行的广泛支持,我国武术运动在世界各大洲的武术协会已多达数十个,并已举办过多次亚洲、欧洲、国际武术比赛和世界锦标赛。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随后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上,都将武术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事实表明:中华武术已具备全面走向世界的成熟条件。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各民族体育的交流融汇,走向全人类共同的体育,使民族体育国际化,是现代世界民族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要促进中华民族体育走向世界,我们应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促进民族体育发展传播的内外部文化动因条件。充分提炼民族体育中所蕴含的人类体育共同的价值元素,赋予其更有价值意义的时代性、实用性、科学性,积极创造各种有利于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外部环境和文化动因机制,把民族体育活动逐步推向世界。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种类丰富,项目繁多,不能所有的体育项目齐头并进。要充分认识国外人民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心理接受能力。我们应精选出一些项目,依据项目类别、性质、功能等分类发展,突出其特殊的功能特性,按竞技性项目,休闲娱乐性项目,养身健体性项目介绍,传播到全世界。可利用民族运动会,民族体育节、民俗节令活动,民族旅游活动和体育使团出访等活动来宣传、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可以逐步举办一些周边邻国间跨境民族体育比赛和国际民族体育邀请赛,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地挖掘、整理、改革、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程度。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竞技类项目中,要加强制定出统一完善的比赛规则、评判标准、裁判方法,以适应国际推广的客观需要。我们坚信,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随着我国国际体育交往活动的增加,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将会以崭新的时代风姿阔步走向世界,为丰富人类体育文化而作出新的贡献。

注释:

①〔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贞观政要、安边》第275页。

③《隋书·突厥传》第1864页

④〔日〕鸟越宪三郎:《倭族之源——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标签:;  ;  ;  ;  ;  ;  

民族传统体育向世界传播的思考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