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园林管理处 158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杨柳腐烂病发生的范围、症状、病原、诱因,并提出了适地适树、加强检疫、引种驯化、养护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柳 腐烂病 症状表现 影响因素 综合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ccurrence scope, symptoms, pathogens and inducements of poplar and willow rot disease, and puts forwar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suitable site for trees, strengthening quarantine,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近年来,由于气候、地理、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我省杨柳树腐烂病时有发生,我市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态势。腐烂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影响绿化景观效果,而且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杨柳树腐烂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它的突发、多发、和毁灭性使防治难度提高。
1.杨柳树腐烂病的发生范围
杨柳树腐烂病,是重要的枝干病害,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是我国北方杨、柳树的常见病与重发病,可造成行道树、公园绿化、庭院种植的杨、柳大量枯死。新栽植的杨、柳树上发生比较严重,有时形成病害的流行,发病率可达90%以上。我国东北、华北、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发病率都很高。受害树种有各品种柳树、新疆杨、北京杨、毛白杨、加杨,银中杨、桑树等。
2.杨柳腐烂病病原及病症
2.1病原 该病病原为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菌,无性型为金黄色壳囊孢菌【Cy-tospors chrysospeima(Pers.)Fr.】,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属弱寄生菌。病菌的子囊壳埋生在由菌丝及树皮共同组成的子座中,子座中埋生分生孢子器。
2.2病症 杨柳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也可发生在主梢和根部(新疆杨裸根)。表现为干腐、枝枯、梢枯和根腐四种类型。发病初期树皮出现灰褐色直至红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斑,微隆起,病部皮层逐渐腐烂变软,手按之流出褐色液体,具酒糟气味。病组织渐失水下陷,干缩龟裂或不裂。后期在病皮表面长出许多针头状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由里边挤出乳白色粘稠液,遇空气渐变桔红色至赤褐色,粘稠液不断伸长,形成卷须,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在粗皮树种病部无卷须,却在皮缝处挤出粘液堆成桔红色孢子块。由孢子角内放出分生孢子,再行传染危害。腐烂使皮层纤维分离,深达木质部,剖开病皮有怪异味。病轻时只是病树干、枝、梢、根的局部皮层腐烂或干缩,病重时病部绕干、枝、梢、根一周则引起全株死亡或侧枝、梢、根枯死。
发病规律及诱发原因
3.1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器、子囊壳、菌丝在寄主病部组织内或掉落处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遇适宜条件病菌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落在寄主的干皮上,萌发产生牙管,由虫伤、日灼伤、冻裂伤口处侵入树皮。过冬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沿树干传播,或流到地面上,同雨、尘埃一同借风力传播,落树干上萌发产生牙管,由伤口处侵入树皮,病菌腐生后生长繁殖破坏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重复侵染。每次侵染经6-10d就可发病。病害主要在4-5月份发生,一年中4月-8月发病最重。根据气象资料记载,月平均气温在10-16℃时有利于病害发展,20℃以上时则不利于病害发展。病菌在4-35℃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25℃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最适PH为4,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诱因
3.2.1非生物因素
以气候、生态和立地条件的恶化为主。主要包括气候异常、地下水源不足等因素,随着全球气候条件异常和温室效应的影响,灾害性天气频现,诱因主要以干旱、冻害。这些因素对树木短期起作用,干扰植物的正常生理进程,降低植物的抗性,容易感病。
3.2.1.1 春季出现倒春寒,树木生理正常程序受到干扰,加剧了病害的发生。早春的低温和降雨、地温偏低,推迟了土壤的解冻,影响根系的吸水能力的恢复和吸水量,这时的树木抵抗力弱,对综合环境的应变能力差。杨、柳树是早春地温危害的最大树种之一。由于吸水量不能满足地上部分蒸发量的消耗,树干、树枝出现生理失水,为腐烂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杨柳树腐烂病的病原是强腐生、弱寄生的真菌,自然界普遍存在,一旦寄主生长衰弱就发生危害,出现流行现象。
3.2.1.2夏季高温、干旱,热风持续时间长,高温低湿树体含水量下降不能及时补充,为弱寄生菌的侵害创造了适宜条件。
3.2.1.3秋季为暖秋,延长了树木生长时间,秋末持续高温和突然大幅降温,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冻裂,伤口进入休眠晚的树木产生一定的伤害,第二年春天易感病。
3.2.2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四点象天牛、杨干象、小蠹虫)、蛾类、蚜虫等及腐烂病菌等弱寄生病菌。这些因素对树木长期危害是树木枯死的主要原因,杨柳腐烂病主要危害韧皮部,直接影响有机物的运输,引起根部腐烂,又因虫害的相伴发生,加速了原来生长不良树木的衰弱直至死亡。
综合分析杨柳腐烂病的流行,往往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影响,主导因素是灾害天气,天气灾害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抑制、消失或改善,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杨柳腐烂病流行已成必然趋势。
4.综合防治措施
4.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日灼的乡土优良品种。
4.2引种苗木应做好检疫工作,应对引进苗木做好相应的积温实验,避免外来品种出现日灼、冻害等“水土不服”现象,加剧腐烂病的流行。
4.3栽培养护技术预防,
4.3.1新植苗木随起随栽,深浅适宜,枝条修剪适度,栽后及时浇水,促使树木及时发芽。幼树、老树加强以浇水、改土、施肥为主的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3.2在春秋季节及时给树干涂白,防治病菌侵入并起到杀菌作用。
4.3.3对杨、柳树应在发芽前及时修剪,以修早、修小、修平为原则,并用治腐灵涂抹伤口,修剪晚、伤口大不易愈合、易感病。
4.3.4及时防治杨、柳树的蛀干害虫。避免病害和虫害的相伴发生,导致树势不断衰弱直至死亡。
4.4化学防治
4.4.1预防期:早春使用具有保护、预防作用的杀菌力强、残效较长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派克定水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每10d一次,连续喷雾二次。
4.4.2发病高峰期前:使用具有预防、治疗的杀菌剂。可用溃腐灵、10%多氧霉素可湿粉剂、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药物根据病情可涂干、喷雾进行治疗。
4.4.3发病高峰:使用内吸传导性强、有治疗作用的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0倍液涂抹枝干,若出现根腐应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40%氟硅唑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4.4.4发病后期:使用安全无残留的2%农抗120水剂、843康复剂(2%腐殖酸铜水剂)刮净病斑后,10-50倍液药剂均匀涂于病部患处。或使用国光愈伤涂膜剂+5-10克松尔拌匀后涂抹伤口。
参考文献:
【1】薛金国、尤扬、黄光远,等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薛金国、张付根、闻惠善,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金桂月(1966-)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工作。
论文作者:金桂月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孢子论文; 杨柳论文; 病菌论文; 病害论文; 发生论文; 树木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