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真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3)05-0028-0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历史表述与当代表述
1.持历史表述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是由产生它的历史的时代性所 决定的,它的本真精神囿于特定的历史情景之中,有着特定的历史造成的上下文。因而 ,对它的任何切身性的表述,都只有一条路可走,即回归历史,“返本”、重读或重写 历史文本。在他们看来,任何哲学都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都是以哲学的方式对时代 课题的求解。因而不管它多么特殊,它都从属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它自身的特征与它 所从属的时代性内在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对它的本真精神的表述只能是历 史性的。其具体表述方式如下:(1)从时代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 生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当时最重要 的时代内容,由于在这些内容中凸显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实践 性等现代特征,且滋生于现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时代课题及其求解的现代方式之中,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从属于现代性范畴。(2)从社会发展维度上看,英、法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人 类历史从封建时代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轨;社 会从自然联系占优势的时代已转向了以社会因素占优势的时代,从封闭的自然经济时代 转向了现代开放型的商品经济时代。(3)从人学维度上看,从人的依赖性时代转向了以 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人已摆脱只在特定共同体内部等狭隘范围内发 生联系的非独立状态,而走向以物的联系遮蔽人的真实关系的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 是现代性的别称,以批判和解构资本主义作为根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从属于 现代性范畴。(4)从世界历史的生成与发展的维度上看,由于资产阶级首次开辟了世界 市场,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已成为既成事实,以此作为宏大时代背景而产生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也不再是仅仅隶属于特定民族的特定体系,而已变成了世界性的哲学。它早 已越出产生它的民族界限、时空界限,而成为在世界一切文明国度中都能找到拥护者的 历史性哲学。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属于现代哲学,这不仅在于它产生于现代 社会,立意回答和解决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课题,而且从人和历史发展的双 重维度看,马克思恩格斯所面对的历史境域和人的解放的任务早已构成现代哲学的内容 。[1](P5)总之,回归历史上下文,返本、重读或重写,才能真正“走近”或“走进” 马克思,从而把握它的动态历史原象和本真精神。一句话,历史表述才是对之最切当的 表述。
2.持当代表述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取决于它的当代性,当代表述 是惟一正当、合理的表述。其具体表述如下:一方面,不是让我们如何走向马克思,而 是要努力使马克思走向当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时所面对的时代课题和任务在当 今仍然没有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时世界历史的转变及其本质特征在今天暴露得更 加明显,因而我们离马克思并不遥远而是同时代人。但马克思并非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 的同时代人,而是只有从当代人的时代课题和根本任务出发,努力揭示历史的马克思的 当代意义,把马克思当代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那些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重 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才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变革。若不是带着我们今天的时 代课题去解读或重振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它的历史资源的现代价值就不能被源源不断 地开掘出来,相反,则会拉大我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间距和理论张力,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现代性价值就难以显现。因而,我们不是放弃自己在当代的立场和使命,将自 己虚无化,从而回到原本、原典的马克思,相反,只有使马克思走向当代、走向我们, 才能真正搞清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现代哲学家。[2](P36)另一方面,我们和马克 思又是同代不同质。从宏观上讲,我们与马克思处于共同的时代,时代矛盾和任务一样 ,世界历史背景一样,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只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存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表述实质上就只能是当代意义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的时代性与今 天的当代性,不论在形式抑或内容上都有了实质上的差别。因而,两种时代性并不同质 ,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时代课题已发生重大变化:苏东巨变,国际 共产主义走向低谷,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及深层矛盾的不断涌现,资本主 义全球化及国际政治势力的多极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正、负效应的显现等等,这 一切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摆脱长期 以来囿于近代知识论系统的误读、第二国际式的误读、苏联教科书模式的误读,立足于 我们今天特有的时代境域和重大问题,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和现实生活本质进行准确 性的透视和反思,才能打破前苏联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拼凑的、僵化的原理体系,推 翻他们堆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头上的种种非法建筑,建构真切表述它的本真精神的当代 形式,巩固其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性根基和合法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超越式表述与批判式表述
1.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的显发,只能做超越式的表述。有人认为,由 于现代的实践方式已由自然型、改造型转变为创造型,因而时代已成为创新的时代,创 新就是当代的时代特征。由于时代内容(实践方式)、时代特征、时代精神都发生了根本 性的转换,那么,以传统的现实性作为总特征的哲学表述方式、哲学的总体框架,也必 然发生“格式塔”般的转换,否则将丧失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品格。如何转换呢?必须 由传统的现实性哲学转向虚拟性哲学,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 题。在持超越式表述观点的同志看来,以现实性范畴为核心的哲学,是指传统的哲学即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它既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哲学作底蕴,又有 意识形态从多角度确认它的合法性根基,因而它是一个超稳定结构。这个结构可简约地 记作:物质统一性结构。它的全部智慧在于揭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这个规律才能对之进行合理的改造等。只要囿于这个传统 框架内,现代哲学的一切困境都将难以摆脱,只有超越这一框架,才可望实现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而且认为,由于海德格尔超越了传统哲学的二分方式, 从主客两离真正实现了主客合一,并以此真正走向了人的存在,开创了对技术统治下的 人的物化状态批判性解构的新方向,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的物质统一性框架 内解放出来,获得当代意义上的表述方式,必须将其拉上海德格尔生存论的解读平台。 换言之,要真正超越现实性而趋向虚拟性,必须借助海氏哲学的现代语境,摆脱传统哲 学对马克思作现实性表述的理论倒退,应超越思维(形而上学)将想像、虚拟放在理论的 核心地位,借助个性体悟将“在场”与“不在场”统合为一,为人创造一个充满意义的 符号世界。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表述不在于与形而上学如何符合,而在于在虚 拟想像中进行自由创造,只要这种创造有意义即创造活动本身表现了人的内心深处的真 实闪光,就可以说它是最精当的表述。[3]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放弃对现实的 批判,而只在想像、虚拟的世界中自由创造,才能显发它的本真意义。
2.相反,针对上述抽象的超越式表述,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来自于 它对社会现实本身的批判而非虚拟性的想像。其批判式表述的主要论点是:传统哲学是 一种致思形上本体的纵向思维方式,一种单一的、线性的绝对实体观。这种形而上学的 研究理路,遭到马克思的彻底颠覆。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为何说具有彻底意义呢? 一是由于马克思不是在形而上学内部,即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进行的颠覆,不是用一种 理性替代另一种理性,不是用新的形而上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拯救,而是诉诸于社会生 活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强调通过对社会生活本身的颠覆去实现对旧形而上学的真正颠 覆。认为,只要旧的社会生活基础不变,社会的根本制度不变,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就只能是借助于另一种解释框架变相地承认它,只有对产生它的社会现实基础进行批判 性的解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实现对社会历史过程的批判性反思,才能重构 社会生活过程。[4]二是由于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及旧唯物主义的一 切形而上学的总批判。马克思建构的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新世界观,实现的是由传统 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换,它不仅是对一切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也是对旧唯物主义物质实 体观的批判。三是马克思对旧形而上学的颠覆是从现代人学维度上进行的。与旧的形而 上学只关注形上本体不同,马克思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注目于现实的人及其 发展过程。它的根本旨趣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从而将人的世界和人的所有关系归还 给人本身。这一点,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存在论也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谈论人 的异化及其回归,而是首先区别了劳动异化与对象化的本质区别,认为,导致人的异化 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人没有认清自己的存在意义,而在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 克服资本主义对人的压制并扬弃异化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诉诸于对“在”的反思,而在于 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具有现实社会性的人 的具体的历史发展道路,使人真正走向自由自觉的合理的存在之境。所以,马克思主义 哲学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人学意义上,获得当代表述方式的。[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生活化表述与生存论表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生活化表述的理论要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形 上理性,它表征的是人的本性及其现实生活的理想状态。对它的关注也就是对于人本身 的关注,是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其现代价值的关注。这种以哲学方式对人的现实生活的自 我关注是不能被消解的,应消解的是那种旧的形而上学即病态的、破缺的、不成熟的理 论理性,而作为生活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性,在当代则应予以张扬。[6]因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在于为人的生活进行谋划,在于为人提供怎样学习活下 去的技巧即生存应对技巧,从而,使人理智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人去蔽、去妄和启蒙 ,使人人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最终让哲学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样态, 使人人都能哲学般地生活,人人都能活出一种哲学境界来,人人都能打造出一种独特的 个人生存风格。并且认为,实际上,哲学和生活并非两张皮,相反而是水乳交融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生活规律、生活原则的集中体现,不论自觉与否人都无法超越它 。因为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人的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若硬要对之进行消解,就会走向生活的反面,变成与人为敌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大 凡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行业或学科,人们极易感受到它的不可或缺性,但没有人会因为缺 少哲学或哲学家而感到生活不便。[7]然而,未经思考的人生是最没有价值的人生,哲 学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意义重大而深远,若失去它的导引,人就没有了深沉和远大的抱 负,就不免流于浅薄,陷于浮躁。同时,持生活化表述的同志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非直接应用于生活的表层,因为这种媚俗会带来自身的庸俗化,丧失它应有的崇高品 格,而是通过作用于人,而改造人的现实生活,人只有具备理性的头脑,成为主体性的 人,才能追求和实现自由自觉的生活。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哲学范导的人 ,能有何种自由,能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同样难以想像的是,一个放弃对现实生活 改造的努力,只采取超然态度的人,能有多少主体性意识,能享受怎样的现代文明成果 。只有理智地面对人生,而非逃避生存矛盾,才能从无奈走向新生。一句话,生活化的 表述要求把哲学理念播散到生活中去,占满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用鲜活的生活内容点 亮哲学的本真精神。
2.持生存论表述观点的同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表述在于张扬一种现代生 存理性,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人们的 实际生活过程又是他们的创造性活动”的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生成着的存在,他永远 处在自己生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之中,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存在,即一种 有意识地、自觉自为地表现和体验其生命潜能的自成目的性的存在;而且认为,人的自 我生成性来自于人的生命的内在本源处——生存实践。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是使人和世界 相互确证、相互创造、相互规范的活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的现实生存中 的一切内容:从外在的生存性状到内在的生命感悟,从生存质量的拔高到生存境界的超 脱,从生存命义的体验到生存信念的确立等,都是在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生成 、变化和实现的。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表述在于张扬一种现代生存理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哲学。[8](P11)实践生存哲学也强调回归现实生活,但并非仅仅 停留于生活的表层,只描述人的生活性状,为人提供什么生活应对技巧方面的学问,认 为这是一种只关涉人如何活着或苟生的一种皮相之论。哲学只附着于生活的浅表,不仅 糟蹋了自己而且愚弄了生活,长此下去将会丧失启智明心的哲学功能;实践生存哲学立 意重建一种关于现实的人的生成和发展的生存理性,但并非像旧形而上学那样,只对超 验的形上本体进行致思或诉求,而既是在世俗生活之中,又要超越生活之外,为人提供 一种在凡中作圣,在人伦日用中进入自我澄明之境的生存信念及其理论体系;实践生存 论并非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的中国版,或者什么“准存在主义”,虽然存在主义是它的 重要理论根源。因为实践生存论并没有也不可能向存在主义那样,只是为了唤醒人的个 体生命体验和生存意识,而是强调通过真正能够使人自我确证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展开 ,使人变成真正的人,通过改造外在世界、创造人化世界,使人的全部内容、一切关系 归还给人自身,使人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 人的自我生成着的本质属性,揭示了人如何从现实的个人走向真实的社会,并铲除了蔽 遮人的生存真谛的种种虚妄:神性、理性、政治、道德等,它才获得了一种最切当的表 述方式。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重在“返本”抑或“开新”?前者,意在强调由 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文本的严重缺失,造成了前苏联、第二国际及我国的马克思 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读,只有打破这些先在性强制,放弃自己今天的立场和一 切先见,回到原典、回到真正的马克思那里,才能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态历史 原象。换言之,只有回到马克思创立时的真实的历史上下文中,才能表述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当代价值;而后者,恰恰相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研究境域发生了重大 变化,可谓处境恶劣,由于苏东巨变及社会主义改革举步维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遭到的攻击最甚。西方一些政要和理论家一再声称要埋葬马克思主义,福山在其《历史 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中甚至忙着为马克思主义写悼词。因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只有立足当代,直面现实,强化责任感、使命感,以宽广的眼界、敏锐的目光,深入研 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时代课题,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提出解决重大社科 理论课题的对策,使哲学研究紧扣改革开放的当代实际,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 代性。若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进高楼深院,把玩它的历史文本,除了能闻到一些发霉 的味道以外,还能得到些什么呢?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问题,超越与批判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 式。前者主张反思性解构,纯属一种理性化表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超越并放弃 以现实性范畴为核心的物质统一性框架,真正进入虚拟世界,以想像替代思维,才能将 其拉上海德格尔开创的现代哲学研究的平台,开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后者主 张批判性解构,这是一种实践性表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上理性的颠覆并非在 形而上学内部实现的,它不是以一种理性替代另一种理性,否则不过是以另一种解释模 式去拯救已死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对产生虚幻理性的现实基础本身进行批 判性解构,才能铲除产生人的异化的社会根源,在实践人学维度上澄清与明亮自己的现 代性意蕴。
同样,生活化与生存论也是两种互相冲突的当代表述方式。前者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本真精神来自于它的生活化,这显然抓住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忽视人的生活旨趣 而陷入“唯客体主义”的缺陷,立意强调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应该说,这种研究方向并 不错,问题的关键在于,若仅仅附着于生活的表层,为人提供生存应对技巧性的学问, 还怎能保证哲学的高贵品格。而后者则要求哲学既回归生活之中又要保持它的超越指向 性,强调哲学不是为人谋略,而在于揭示人的生存的本质,即自我生成性,张扬一种 现代生存理念,以实践理性召唤人走向自己的本真生存,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力量担当起 自己的社会重托和伦理重负,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站出来活”,并活出一种高尚 激越的境界来。
事实上,在当代中国,关于如何切当地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问题的论争,映 现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过程中由传统解释框架向现代解释框架的跃迁。对于 这种跃迁,历史回归与当代重建、反思批判与现实批判、贴近生活与超越生存等种种表 述方式,分别地看可谓都有道理、同样重要。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立足 于当代,打通各种研究视界,积极参与当代实践,并在实践中经过逐步中国化才能开显 它的现代性,获得真实而深刻的表述。能否做到这一点,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能否建构出中国人 自己的现代哲学新形态。若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并割断它与现代西方哲学的 联系,要谋求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当代表述是不可能的;同样若不能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 秀成果及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地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要实现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表述也是不可能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 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只能是中国式的实践性 表述。
收稿日期:2003-06-06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