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56(2004)02-0005-08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受到全国人民的由衷欢迎。报刊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文已经很多,本文着重从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我们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打下牢靠的基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谈谈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等问题。
一、为什么提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这里我谈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很流行,但主要是用来研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增长等生产力问题的,研究生产关系和制度问题的不多。由于以下一些原因,我们应该重视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一,苏联东欧剧变提出了社会主义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苏联东欧为什么剧变,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如有人认为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叛变,有人认为是斯大林模式必然导致的结果。争论还在继续。我认为,应该把苏联东欧剧变提到社会主义可否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我们不仅要研究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而且要研究如何使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课题。
第二,中国现在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会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的,而中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邓小平1987年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句话现在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仍有效。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要持续发展就更加困难。当前,我国社会中就存在着许多与生产力不发达有关的不稳定因素。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那些生产力不发达而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封建主义复辟的情况不是个别的。我国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使这个目的达到了,也仍旧会面临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优势的压力,需要继续重视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研究可持续社会主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与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根本的区别。但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存在着空想社会主义的残余因素,如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取消商品经济,可以消灭私有制等等。如果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将损害社会主义事业。这些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一个发展的长期过程,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研究可持续社会主义问题,将会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任何社会不仅有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持续发展的问题,有社会制度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是和生产力持续发展联系着的,如果生产力不能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能持续发展。但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问题不能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发展问题,而且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发展还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加以研究。
大家都关心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和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联系着的。美国人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认为,苏联的变化意味着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另一位学者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前途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后资本主义。苏联东欧剧变为他们的理论提供了根据。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问题,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成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也是对社会主义前途增强信心的需要。
二、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回答这个问题比回答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还难。因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案例,可以从它们失败的原因中找到什么是不可持续社会主义的答案(哪怕是不全面的答案)。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还未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还未走完社会主义阶段的路。即使取得了成绩和经验,在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着种种考验,因而也就缺少完全成功的案例来回答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问题。
我们需要而且也可能研究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可以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成长的经验(包括一些国家失败的教训)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我的初步意见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都面临着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需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还要采取恰当的形式和措施补上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一课。这样做,使社会主义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才有可能成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第二,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强调?我体会一是由于这个问题过去没有完全弄明白,二是由于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三是由于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较好地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可以持续发展。有的人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当作完全不同的问题看待,他们实际上是把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割裂开来,为那些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辩护。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主要是就经济方面说的,并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政治文化方面说,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包括发扬民主。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办事,才可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可持续的。
第三,有实现的可能性,尤其是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有些社会主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谈不上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例如,认为在旧中国不经过暴力革命也可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又如,认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只有经过暴力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也谈不上可以成为持续的社会主义。我之所以强调必须具备客观条件,是因为有些所谓的社会主义措施在不具备客观条件时也可以用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予以实现,从现象上看,似乎也有实现的可能性,如苏联的集体化和我国的人民公社化。但它们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而决不能是完全人为的发展过程。
第四,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以上论述的都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苏联的社会主义在有些时期可以说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但是苏联社会主义还是失败了。所以,我提出可持续社会主义的第四个条件。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符合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应该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主要决定于制度,但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现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首先,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重要环节出了大错而又不及时纠正,就有可能成为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举例说,那种排斥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那种要求彻底消灭私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就属于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根据中国的经验,如果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不坚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不发扬民主,不实行法制,不消除腐败,不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其次,它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因为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错误是难免的,发生了错误必须尽快纠正,并力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永续地正常运转,达到社会主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上面曾说现在还找不到完全成功的案例来说明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但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成为也有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范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着手建设的社会主义模式,它不同于毛泽东模式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模式的社会主义对中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必然导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几乎走到了绝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纠正和克服毛泽东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和失误,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使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模式。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还会不断面临着考验。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腐败问题等,就亟待妥善解决。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最近13年的基本经验,强调“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中国是具备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条件的。只要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一定会成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三、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教训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部分回答。例如,邓小平同志总结这类教训时说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又说:“四人帮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他还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由此可见,不努力发展生产力,不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不可持续的。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告诉我们,不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而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前面说过,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当然也不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一再强调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体会,在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情况下,社会主义也将是不可持续的。邓小平同志还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这样的社会主义也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可以更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根本原因。苏联是不可持续社会主义的一个案例,这是普遍公认的。但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看法就很不相同。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决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有人持折中的看法,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我是赞成第一种看法的。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当政时期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斯大林的思想理论。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曾多次进行改革,但未能见效,因此,斯大林模式在苏联一直持续到解体之前。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有些什么特征?《苏联兴亡史》一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该书认为,斯大林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1)高度集中,即高度集权;(2)军事性;(3)封闭性。斯大林模式又分为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文化思想模式。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特征是:(1)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经济体制;(2)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3)以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这些特征体现在苏联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所有制体制、分配体制、计划体制、财政体制、物资供应体制、农业体制和价格体制等等。所有制体制的特征是实行清一色的公有制,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统治形式。与斯大林经济模式密切联系的是斯大林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以“赶超”为目标趋向,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政治模式的特征是:(1)高度集中的一党制;(2)实行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合一;(3)实行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管机制。斯大林文化思想模式的特征是:(1)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思想高度垄断,表现为高度的舆论统一和学术问题政治化;(3)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要管理方法。广义的斯大林模式还包括斯大林的思想理论。不能说斯大林的所有理论观点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但其中确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背离。斯大林模式是在斯大林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又概括出一系列的斯大林理论观点。1953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苏联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其消极影响早就暴露出来。因为这种模式带有严重的封建性,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压制民主,破坏法制,必然导致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泛滥,执政党腐败,出现一批特权阶层,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扼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使人民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就出现危机,表现为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工业产出率大大下降,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人民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农民在正常年份也食不果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领导长期未能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的消极作用越来越大。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改革又在方向和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终于导致苏联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斯大林模式已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埋下了祸根,不改变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失败是难免的。因此,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有比较充分的根据的。
有的人说,苏联解体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的结果,不能把斯大林模式看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戈尔巴乔夫等人背离和放弃社会主义确实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但如果不是由于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而且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有1500万党员的苏共和2亿多人民的苏联是决不会如此轻而易举地被戈尔巴乔夫等几个人葬送的。持这种意见的人为斯大林模式辩护的理由主要有两条:(1)认为要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评价;(2)认为要分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对于斯大林模式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必须充分肯定。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其一,所谓要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评价,是说当时斯大林模式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正确模式。而事实是,斯大林是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卓有成效时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斯大林模式的。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布哈林当时是坚决拥护新经济政策的,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布哈林的理论要比斯大林正确得多。其二,所谓斯大林模式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是指苏联的一党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和思想高度垄断等制度,而这些都是应该和必须进行改革的,决不能“充分肯定”。其实,所谓分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说法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非独自存在的具体制度,而是人们从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的人曾经把计划经济概括为基本制度,现在改了口,但仍坚持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按照这种看法,岂非在我国仍要消灭私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制度。不过他们有一天又可能改口,承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共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云云成了有些人变戏法的工具。
社会主义不可持续的制度模式能不能转变为社会主义可持续的制度模式呢?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改革是能够转变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内是学习和实行斯大林模式的,虽然毛泽东对斯大林的理论主张有所批评,但总的是肯定斯大林模式的。这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以及他主持的《一论》、《再论》都能说明。关于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批资产阶级法权,强调阶级斗争为纲,主张走“五七”道路,乃至发动文化大革命,更是把斯大林模式的谬误方面推前了一步。所幸时间不是很长,加上后来有邓小平的英明领导,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模式终于逐步转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不仅使中国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性反社会主义风浪的考验,而且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可见,转变是可能的,但是需要条件,尤其需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战略。
四、加强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
应该承认,对于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命运的大事,因此,我提议应设立一门社会主义学或社会主义科学学,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
我说的社会主义科学,指的是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主义。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所不同的,其范围大于科学社会主义。过去很多人常把科学社会主义看成是唯一的社会主义科学,但是经过苏联70多年(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的社会主义实践,经过中国50多年(从1949年或1953年算起)的社会主义实践,经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还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增加,再加上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理论的争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科学社会主义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科学。
世界上有过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据《社会主义流派史》一书的介绍,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现在已出现过25个社会主义流派,其中空想社会主义还把多家社会主义算成一个流派。这些流派很多都不是科学的,有些甚至是反动的,但也不能说除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社会主义流派都是完全非科学的。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学说,就被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人们不能不承认有其科学的内容。
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还有许多流派。不久前出版的《全球时代的“社会主义”》一书曾提到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这些社会主义不都是科学的或不是完全科学的,但也不能把它们划出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范围。
至于社会主义科学的发展趋势,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会继续争论和发展,包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合理和可以吸收的内容,通过对争论的问题不断全面、系统地加以深入研究,求得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在中国,其趋势则决定于对这门科学的认识和对策。如果人们认同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将会更加健康地发展,并与世界范围的趋势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从而促使科学社会主义更加繁荣和发展。否则,社会主义科学还将主要局限于研究、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即使如此,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也不会不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进一步发生影响。
社会主义科学要研究的问题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我区分社会主义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想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不能一概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外的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也可能有科学性。事物是无限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是如此。任何人都不能发现绝对真理,不能穷尽真理。只要有志于科学,潜心钻研,任何人都会对科学做出贡献,社会主义科学也是如此。
不过,各种学派毕竟有优劣和高低之分。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主义科学还有(甚至充满)阶级斗争的成分。因此,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科学,实现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我还要强调要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其理由是:(1)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丰富的实践,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比其他社会主义学派科学性更高;(4)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实践证明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同时邓小平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中;(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可持续社会主义打下牢靠的基础
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有较长的时间,比较从容地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的基础。
小康这个词中国早已有之,把它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的创造。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小康,以后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即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000年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达到800美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850多美元,实现了头两步的预期目标。
以后的建设怎么搞呢?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现了第二步目标就要实现第三步目标,即直接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许多人是这样主张的。在国内外都兴起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讨论热时,也有人主张“实现信息化”、“超越工业化”等。党中央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事求是、非常英明的。
为什么说这是实事求是的呢?首先,现在人民生活还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可以改变“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其次,小康社会和小康经济是有区别的,小康社会除了有经济指标的要求,还有社会指标的要求。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制度方面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国工业化任务还未完成,一般认为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然后再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这样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任务。
十六大要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7.2%,就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是比较高的速度,也是可以达到的速度。我国已经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今后还有一段时期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原因是:(1)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中国有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3)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很高;(4)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产业结构层次也较低,提升的空间很大。只要社会稳定,政策正确,不断深化改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有人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蕴含了10项更具体的目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3)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4)恩格尔系数低于40%;(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6)城镇化率超过50%;(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8)大学入学率20%以上;(9)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也有人计算出来的指标略有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成以上目标是可能的,而且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在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第一,关于经济制度方面。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完善、巩固和发展这个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大还提出,应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这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远未完成,当前亟待解决的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十六大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分配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十六大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调“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十六大还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提出了任务和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
第二,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也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其难度不亚于甚至大于经济制度问题的解决。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十六大还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措施。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第三,关于文化制度方面。十六大报告中说:“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也说明文化制度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报告还从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要求,并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我认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体制要有利于贯彻和实现这个方针。俄共中央书记久加诺夫曾说,苏共垮台是由于三种垄断制度,即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垄断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第三个垄断制度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解决,第二个垄断制度要靠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解决,第一个垄断制度要靠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解决。
十六大报告除了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决策。报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也是可持续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最根本的要求。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继续完成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可以把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在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必需的和可能实现的。
中国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当前形势很好,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例如,收入差距问题。一般认为,0.4的基尼系数是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我国1994年就超过了这个临界点,当年为0.434,以后继续攀升,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与此相联系的是贫困人口问题。我国农村现有人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459.5万人,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9033.4万人,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口31079.3万人。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上。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在拉大。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为2.9∶1,1983年则为1.7∶1。城市也出现了一批贫困群体,他们不是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而是下岗和失业职工,包括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长期被拖欠工资的职工,这些新增的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相当困难。再如就业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我国15~64岁人口2000年为8.5亿人,2001年达到9.7亿,2020年将达到9.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人,城镇现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人以上,加上就业结构等矛盾,就业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我国政治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也值得重视。有一篇文章指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不少‘滞后’状况。从政治观念来看,几千年封建专制遗留下来的封建宗法观念、人身依附观念、宗派观念、官本位观念、等级观念等还非常严重,相反,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平等观念等还比较薄弱。从法制建设来看,我国离依法治国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乃至徇私枉法现象仍屡见不鲜。从监督机制来看,当前仍存在严重的党内监督不充分、组织监督不健全、群众监督渠道不畅、舆论监督不力等情况。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政治生活领域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如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据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对2000、2001、2002年改革关注点的调查,近六成的党政领导干部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了关注点的首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思想动向。因此,有人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否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其有实质性进展,已经成为能否促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社会科学报》2003年4月10日)。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曾于2001年9月在北京、黑龙江、新疆、四川及广东就居民心态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2001年居民对于社会发展的满意度有所下降,长期困扰中国城乡居民的各种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影响居民心态的主要因素是官员腐败、失业下岗等重大社会问题。在选择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时,高达73.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腐败官僚主义”,紧随其后的是“失业下岗人员增加”和“贫富悬殊”。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1年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排序(复选)
单位:%
排序
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2001年 2000年
1腐败官僚主义 73.879.3
2失业下岗人员增加 65.988.9
3贫富悬殊 62.971.6
4社会风气败坏 57.964.3
5治安恶化 44.1 —
6制假售假泛滥 40.452.3
7环境污染 39.4 —
8农民负担过重 33.5 —
9干群关系紧张 17.4 —
10民族关系紧张 6.6 —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第19页、24页。
以上情况说明,我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也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重视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
有的同志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得过于容易,也有的同志存在着急躁情绪,恨不得明天早上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的地区不顾条件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为了“加速”现代化,甚至用行政手段向百姓摊钱搞建设。这些都是应该纠正的。我们既要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也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真的能够“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总之,我们一定要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会,扎实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打下牢靠的基础。
标签:斯大林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