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华军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华军

(安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58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政策的推行,建筑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房屋建筑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也给施工人员和建筑用户造成了很大困扰。然而,实际上,质量通病并不是由于技术问题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施工人员意识淡薄、管理缺失等原因所导致的,因此,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施工管理;对策

建筑业内的人士,对工程质量通病应该绝不会陌生。现实中,无论是耳闻的还是目睹的,总是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没有办法,这是质量通病。一贯的,工程质量通病成为搪塞建设单位、购房消费者的惯用借口,成为施工单位规避责任的保护伞。同时也在给行业入门者、业主方人士等留下了这样的烙印:原来这是质量通病。业主往往也消除了追究责任的念头。工程质量通病,真的不能解决吗?预防工程质量通病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吗?需要很高深的技术吗?答案是否定的。质量缺陷之所以发展成为行业的通病,并不是技术上存在难题,事实上,认真分析各类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都能得出类似的结论:技术不是质量缺陷成为通病的原因,甚至质量通病同技术没有太大关系。

1.工程质量通病综述

我国的建设领域内,工程质量通病可谓多之有多,砌体工程有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有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那么,到底何谓工程质量通病?简单的说就是普遍存在的质量缺陷,也即那些不影响结构安全、未对正常使用造成较大不便的质量缺陷在诸多工程普遍存在时,业内人士习惯上就称这样的质量缺陷为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通病的形成。导致工程质量形成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而且因专业工程的不同而不同。现阶段关于各专业(专项)工程质量通病的文献多之有多,但大都偏向于施工工艺、技术层面。如果真的如此,岂不是说我国各类工程建设普遍采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还是不成熟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只是质量通病形成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将在下文进行分析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虽然说不同专业(专项)工程的质量通病表现形式不同,但站在稍微宏观的角度来看,各种类型的质量通病都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一般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也不会对正常使用造成较大不便,这是质量缺陷的范畴所决定的;第二,一般都不是因为存在技术难题而造成的。极端一点说,就是质量通病的形成同技术本身的关系不大;第三,面广量大、普遍存在。业主也有人士认为,如能根治工程质量通病,且不说带来便利、增加建筑物的耐久使用年限等隐性效益,单单维修费用就可节约不少。

工程质量通病的分类。说实在的,要给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科学的分类的确很难。若仅按形成因素划分,如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质量通病或因材料的因素造成的质量通病,显得太泛泛,也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业内仍然习惯按不同专业工程进行分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为了下文分析需要,根据笔者自身的体会,按形成过程及最终结果的表现,把工程质量通病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施工完毕后在表面逐步形成、表现为感观效果的质量通病,如裂缝等;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表现为感观效果的质量通病,如蜂窝麻面等;三是,施工过程中形成,但并没有表现为感观效果的质量通病,如混凝土分层离析、振捣不密实及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小等。虽然说工程质量通病一般不会造成结构安全隐患、不会对正常使用造成较大不便(但一些质量通病例外,如卫生间渗水等),但质量通病对建筑感观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正常使用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当然也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经久耐用、增加相应的维修成本。

2.工程质量通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导致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专业(专项)工程的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目前关于工程质量通病的文献大多强调的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如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不足等等。然而,工程质量缺陷之所以发展成为行业中的通病,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意识浅薄、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上至施工管理人员,下至具体操作人员,谈及工程质量通病,往往认为不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管理等手段予以解决。对于质量通病,往往就是一句话: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目前还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会不断蔓延扩大,通过一代传一代的方式,给行业入门者种下“质量通病不可医”的观念,让他们积累了错误的经验。

第二,施工管理跟不上。工程质量缺陷的出现,固然首先与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存在不足或缺陷等有着内在的关系,但工程质量缺陷之所以演化为行业内的通病,则暗示着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施工管理问题。十多年前,施工管理人员就能够运用相关管理工具(如鱼刺图),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各种工程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可直到今天,质量通病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说明不是管理人员想不到或没有能力解决,而是施工管理跟不上、缺乏执行力。

第三,不愿意投入成本、预防措施不到位。在同一些施工管理人员的交流时,经常听到他们说工程质量通病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技术,但预防工程质量通病需要投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等。我想这可能是根本原因之一,建筑企业担心投入过多成本、怕影响工期,劳务作业队伍考虑的则是施工简单、高产出。加之施工人员习惯于常规做法、这样熟门轻路,经常缺乏周全的考虑或既便有想法但限于执行难度等而无法付诸行动。这自然就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到位,进而使工程质量通病得不到遏制、继续蔓延。

3.预防工程质量通病对策探讨

如前所述,大部分的工程质量通病并不是因为技术上存在难题,要预防工程质量通一般也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作为支撑。基于笔者的大量观察与亲身体会,多一点意识、多一点细心和责任心,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管理工作稍微到位一点,结果就会孑然不同,才会对“质量是免费的”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应克服传统观念,多一些质量意识,多想想哪些因素会造成质量缺陷,如何对这些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使之向有利方向发展;多一点行动,要对施工工艺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过程控制,及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对作业人员的第一次错误进行制止,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同样的错误。

其次,预防措施要到位。我相信只要不是技术上存在难题,都可以通过适当预防措施、有效的管理来预防工程质量通病。不要一提到预防措施就想到成本的投入,通过分析各类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很多措施其实并不需要成本的投入,如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对劳务分包)、奖罚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的恰当运用,就能大大降低质量通病的出现;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不要简单的站在自身立场上看待问题,而应站在项目的角度致力于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建筑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技术,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工程并没有涉及到多么高深的技术,施工管理是促进建筑业发展、提升我们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另一架马车。管理抓不上,致使所谓工程质量通病的普遍存在,影响的就不仅仅业主的利益,更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建筑业的未来以及我们的建筑企业能否跻身于国际竞争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啸.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61-261.

[2]王小颖.房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

[3]陈卫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8(4).

论文作者:王华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