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南宁 530022
【摘 要】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发热的护理,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和安全管理,尤其是医院感染管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有并发症者20例,其中合并支气管肺炎10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6例,同时合并支气管肺炎和病毒性心肌炎者4例,住院时间7~12 d。结论: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救治手足口患儿成功的关键,积极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1]。2010年1月~2012年 12月,我科收治 200 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 年 1月 ~2012年 12月收住我院儿科手足口病患儿200 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 8 个月~ 6 岁。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1]。大多数患儿于手足口臀部可见明显的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周围有红晕,水泡液体清亮,有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屑等;还可见到手指、脚趾等处散布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疱疹,同时在口腔内、牙龈、舌等处可见破溃的水疱而形成的灰白色的小点或一层膜,周围有红晕,在膜下可见到点状或楔状的糜烂面,并伴有发热。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有并发症者20例,其中合并支气管肺炎10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6例,同时合并支气管肺炎和病毒性心肌炎者4例,住院时间7~12 d,无护理并发症,患儿的家长满意。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SpO2等,监测血糖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是否红润、苍白、青紫,皮肤有否花斑纹、黄染、出血点,皮肤干燥或湿润、弹性好或差等,还应注意患儿皮肤温度、动静脉充盈度等,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前囟情况、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是否有变化,观察有无头痛、嗜睡、肢体抖动、无力和瘫痪、抽搐、有无脑膜刺激症等。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心率、呼吸以及神经系统受累情况,有无频繁呕吐、无力、瘫痪、抽搐等,若未出现上述症状,患儿经 1 w左右病情基本恢复。
2.2 基础护理: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根据病情适当卧床休息,居室内应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病室整洁卫生;患儿着棉质衣服,要求宽大、柔软,勤换勤洗,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注意卫生,勤给患儿洗手,患儿衣服、被褥清洁,给患儿穿软底鞋,少走动以减少皮肤的破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温开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每班观察口腔病变情况一次,给予生理盐水漱口;口腔破溃者给予3%的碳酸氢钠或0.3%硼砂漱口液漱口。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是否红润、苍白、紫绀、花斑纹、黄染、出血点等情况,协助患儿修剪指甲,可采用戴手套或纱布包裹手的方法,防止抓破疱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患儿手足有疱疹应注意少接触水,避免感染。
2.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和营养丰富饮食,进食易消化,清淡、质软、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口腔破溃者给与流质或细软饮食。禁食冷饮、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温开水,少量多餐;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口腔糜烂时,不要进食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对于因拒食而造成脱水、酸中毒患儿,给予静脉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4 发热的护理: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让患儿多饮温开水,体温≥39.5℃,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根据医嘱予退热药,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裤,防止感冒。
2.5 心理护理:手足口病的患儿以婴幼儿居多,该年龄段的患儿由于发热、口腔内溃疡、疱疹疼痛及影响进食后饥饿等原因,多数哭闹不安、情绪极不稳定。护士应根据患儿的性格及年龄段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多陪伴患儿,做游戏、讲故事;用温和语气,爱护体贴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哭闹,争取积极配合治疗并保证休息与睡眠,促进早日康复。
2.6消毒隔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予患儿床边隔离,设置肠道隔离标志,实施肠道隔离措施。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清洁卫生;用移动的紫外线灯定时消毒,避免继发感染。同一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患儿使用的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 50 ℃以上的热水浸泡 30 min 或煮沸3 min;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应用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洗;患儿痰、粪便等倒入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倒入厕所。病房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30 ~60 min。医生护士诊断护理每位患儿后,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3小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一周内可治愈,合并重症时住院时间可延长。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达90%[3],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过程的关键。少数病例会在短时间内发展为重症患儿,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对出现病情变化时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做好对危重患儿的抢救的准备工作,做好患儿人工气道的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各种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和安全管理,尤其是医院感染管理[4],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本组20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后遗症发生,说明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2]郑传红.婴幼儿手足口病 58 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49.
[3] 王冬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0,3(39):282~283.
[4]刘爱萍,谢红艳,韩颖.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1):19-20.
论文作者:何铁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口腔论文; 并发症论文; 皮肤论文; 疱疹论文; 肠道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