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袁法慧

(杭州江干区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氧气物化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呼吸内科的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应用超声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效果,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病;超声雾化;氧气物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25-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nebulizer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disease; Method:Select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4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research group of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oxygen therapy materialized,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ultrasonic nebulizer treatment, treatment outcom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response rate in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clinical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medicine is relatively high,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nebulizer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sults, should be further popularized.

【Keywords】 Respiratory Medicin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ltrasonic atomization; oxygen materialized; application

吸入疗法指的是将液体、药物经过雾化发生器而分散成为微粒或者雾粒悬浮在气体当中,并通过吸入患者的呼吸道、肺部沉积,同药物受体以及肥大细胞实现结合,能够迅速反应发挥效果,实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特效性、速效性、用药剂量小以及副作用少等特点,临床上已经成为呼吸内科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1]。我院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6年,平均3年。排除标准方面,排除机械通气患者以及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气胸、肺炎、心力衰竭患者,排除一个月内激素治疗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止咳、化痰、抗生素抗感染以及氧疗等治疗措施,雾化液选用可必特5.0mg+生理盐水3ml。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的氧气雾化器,加入雾化液到吸入器当中,连接氧气湿化瓶,并设定氧流量为5L/min,雾化吸入的时间为20min。研究组患者在超声雾化器当中加入雾化液,将雾气量设定为3L/min,同时给予2L/min的鼻导管吸氧,在吸入过程当中,要告知患者见白雾之后深呼气口含雾化嘴,经口吸气之后经鼻呼气[2]。两组患者的雾化吸入疗程为7d。

1.3疗效判断标准

医护工作人员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咳嗽控制时间以及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3]。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咳嗽控制时间以及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3.32±0.93)L,FEV1(2.35±0.62)L均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FVC(3.09±0.79)L,FEV1(1.98±0.48)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

3 结论

超声雾化的吸入装置是由振荡器以及雾化装置组成的,高频电压的作用之下,振荡器产生同频超声波,而超声波则将药物溶液击散,破坏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雾滴,产生气雾量比较多,并且雾滴直径也比较大,通常情况下为3.5-10.0μm,肺内的沉积率为4-10%。吸入之后8O%沉积于患者的口腔以及咽后壁,部分进入到患者的下呼吸道以及无肺泡内沉积,所以在临床上超声雾化主要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对稀释痰液、咽干以及主动配合吸入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比较理想[5]。作为近年来临床上呼吸内科疾病治疗过程当中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氧气物化比较而言,超声雾化提供药物的储存空间,从而降低药物的流速,患者能够以不同的吸气流速来持续吸药,能够显著增加吸入量,降低口咽部药物存积量,改善吸入治疗的安全度并提高治疗的效果。超声雾化治疗有着使用方便以及安全性好的特点,患者能够通过面罩或者口器送药物到气道,从而避免用药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同时将药物送到患者的气道,改善局部药效并减少副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呼吸内科的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应用超声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效果,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甄彦君,杨宇露.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弥散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J].海南医学,2014,15(I):25-26.

[2]陈弘群,黄运平,余荣环,等.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布地奈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4,11(4):295-298.

[3]张丽华,丁爱莲,龚茂青.老年COPD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Sp02的观察[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6(6):258,262.

[4]刘斌,黄大文.药氧雾化吸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3,34(6):5-6.

[5]陈建荣,蔡映云,何川华.气溶胶吸人疗法的临床思维[J].中国急救医学,2014,25(8):595-596.

论文作者:袁法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超声雾化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袁法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