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节能技术探索分析论文_王慧彪

暖通节能技术探索分析论文_王慧彪

摘要: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这势必会使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本文主要介绍暖通领域具有较大节能意义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并就如何实现暖通技术节能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暖通;技术;节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尤其是电力、燃气、热力等优质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由此可见,如果高耗能建筑不断大量兴建,建筑用能急剧增长,势必会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建筑节能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指导思想是在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但在具体选择节能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协调各种方法,以获得最优的节能效果。

1 暖通技术节能的几种形式

1.1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空调是利用太阳光辐射为能源,进行制冷工作的空调系统。推广使用太阳能空调,既避免了使用电空调所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杜绝了使用氟里昂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因此,太阳能空调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节能空调。目前,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电制冷空调、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

1.2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热量由低位能源向高位能源转移。地能在冬季分别作为热泵系统冬季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环保可再生:地源热泵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供热时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由于利用了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因而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② 高效节能:地源热泵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其COP值可达到4以上,也就是说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空调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40%~50%左右,比锅炉采暖节能50%左右,比电采暖节能60%左右;③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使热泵机组运行更稳定、可靠,不会出现普遍空调供热不足的问题;热泵主机安装在室内,没有风吹、日晒、雨淋、不用频繁的清洗,使用寿命比普通空调高出一倍;④一机多用: 地源热泵系统可作为供暖、空调以及生活热水的冷热源,一机多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系统;⑤ 维护费用低:地源热泵系统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恶劣气候的影响,且地源热泵机组紧凑、节省空间;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

1.3余热回收技术

夏季,空调建筑的排风温度低于室外新风温度,室内含湿量也低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利用热回收装置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冬季,排风温度高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高于室外新风含湿量,热回收装置可以利用排风的余热对新风进行预热和加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余热回收技术的具体做法为: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余热的目的。目前可以采用的热回收设备分为显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两种。这种产品不但能够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而且能够用于供暖建筑和使用家用空调器的建筑。既节能,又改善了室内空气的质量。现在全国已有多家产品,专家对这项技术的节能意义有很高的评价,对其应用前景有很乐观的估计。应当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且使其易于与各种不同的建筑相结合,便于安装使用,这些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1.4冷热水循环系统技术

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采用循环冷热水系统,可以节省克服静水压力所需的输送能耗,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防止腐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冷热水设备的配置。对于中小型工程,水温要求一致,可以选择冷源侧定流量和负荷侧变流量的一次泵系统。各区域水温要求不一致或管路阻力悬殊,分区设置二级泵。这样的设计可以有较大的节能空间,还可以采用冷源侧和负荷侧均变流量的一次泵变频水系统,分别设置冷热水循环的分项控制。空调冷水一次泵系统的节能设计在冷热源侧负荷侧的集、分水器之间设旁通管及旁通调节。采用电动两用阀控制末端空气处理装置的回水支管上。多台冷水机组与泵间要分别对应设置接管的连接方式。

2如何实现暖通技术节能经济效益

2.1推广可再生能源或低品位能源的空调系统

传统的能源一般都为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着手于开发可再生资源和低品位能源,而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低品位能源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当前,全球都将自己的视线关注着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制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供热或者相应的制冷措施都是在这种形式下研发出来的。

2.2合理设计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设计是否优秀会对系统的使用性能造成直接影响。空调设计的合理性,取决于复杂变化的实际情况。空调的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设计人员绝对不可以因为一些其它的因素如费用问题,随意的改变空调系统设计的。在选择送风模式时,应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在人员密度较大,空气流通相对较差的空间内,设计宜采用控制新风量来调节室内环境的送风模式。在冬季供暖不足时,不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因为分层空调系统在此情况下无法满足人员对室内温度的要求,达不到节能的目的,因此,要灵活选用空调系统,以便充分发挥各系统优点。

2.3设计合理的围护结构与照明

建筑围护结构应有较大的、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热阻值,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照明应与空调结合选用节能灯及灯控系统。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窗墙面积比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因此建筑围护结构应有较大的、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热阻值,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

在我国,照明用电量已占用电总量的10%以上,照明用电往往很大部分直接转化为空调冷负荷。对于空调面积大、照明容量大的地方,应采用照明与空调组合系统,选用节能灯具及灯控系统。

结语

当前,能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节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建筑领域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筑暖通行业,应当不断的研发新技术,使用新材料,不断创新暖通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 刘东,陈沛霖,张云坤.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J].节能技,2011(02).

论文作者:王慧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暖通节能技术探索分析论文_王慧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