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金融热点两三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是当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中的热点。人人谈金融,中国如此,全球如此;而且几乎人人都俨然是行家里手。的确,金融问题极为重要。应该说,过去就很重要,不过今天更为重要。不论是个人理财、公司筹资、政府治国,不懂得金融不行。
一、新经济与金融
新经济——全球经济第一号热点问题(新经济概念的提出,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1997年11月《商业周刊》的文章《新经济:其真实含意是什么?》指出:新经济是指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现在,广义表述,泛指起源于美国并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美国官方的使用,最初见于2000年4月5日克林顿召开的“白宫新经济会议”)。当然,它不单纯是金融问题,但金融在其间占重要地位。
1.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为支撑。
高科技,诸如互联网、基因科学、纳米技术、可替代能源等等,在今天,似以互联网为代表,而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就金融来说,风险投资的理念及其运作则是支持高科技迅速崛起的关键。
2.这个经济领域的最大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确创造了“奇迹”。
——由于新经济,使美国从1991年4月起,实现了近10 年的持续经济增长。一贯的增长“代替”了周期。
——而且经济增长无论如何高,并不伴随有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或者说就业)与通货膨胀的置换规律“消失”了。
——学财政金融的人们还特别关注,连续多年的巨大的美国财政赤字竟然转化为巨大的财政结余:1999年10月至2000年9 月财政年度的结余达2370亿美元。
人们往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特别是自己研究得出的论断视为“绝对真理”。这类“真理”很容易束缚自己的头脑,不能如实地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新经济,以事实揭示,把有条件的判断绝对化不能成立。
3.新经济的潜力是否无穷无尽?不少人这样论证;但也有许多人怀疑经济是否可以保证永远直线上升。
如近半年来,在美国,也不限于美国,股市出现了大调整: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欧亚重要指数,也包括恒指和台湾指数普遍下滑;不少辉煌一时的网站和虚拟公司,日子也突然紧巴起来……。人们说,这是必要的调整。但春夏之交就有这种说法,到今天又过了半年,“必要的调整”有没有下限?2000年11月13日,NASDAQ指数跌破3000点——2966.72,较之2000年3月10日的最高——5048.62点,跌幅为41.2 %。今后将有怎样的变化,还有待观察。不过,在这样的股市调整中,美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强势,到今天的调整也依然否定不了新经济的潜力。然而,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多少提醒我们:对新经济、高科技、风险投资、二板市场等等均需冷静地研究、分析,以期对之有不断深入的认识。
4.不管如何,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高科技的路是拼却性命也要走的。怎么走?我们已有种种设计。但却同时需要保持几分冷静。
(1)美国人能办到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办到?这样的论证太简单。世界的资本和人才“自愿”让美国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条件吗?所以应充分估计困难。
(2)二板市场,大家期望极高, 但真正办成功的典型几乎可说就是NASDAQ一家。据说,新加坡办得也不坏。欧洲、日本,都不那么成功。香港的创业板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
这些日子,关于我们的二板市场炒得极热。能否成功,还要看。寄予的热望不宜过高,应有些办得可能不那么理想的思想准备。
二、全球化与金融
全球化,这也是整个经济的大问题,而不单纯是金融的问题。与全球化联系的金融问题很多,其中之一是美元化的问题。
1.应该说,在美元化之前还有个全球化是“一极化或多极化”的大问题。
顾虑全球化形成一极化的格局,或者说全球化变成美国化,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简单认为这种顾虑有冷战思维色彩,也是情绪性的判断。在民族之别依然存在的今天,不只中华民族不会接受一极化,世界大多数人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意识和前景。
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美元化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1)目前讨论的美元化, 其意思非常明确:即指以美元代替一国(或一地区)的本币进行流通。主要是在中南美进行着相当热烈的讨论。厄瓜多尔已实施,还有阿根廷要实施。涉及的问题:货币主权丧失了,应如何评价;铸币税美国是否给予补偿……。其中含意确定的美元化明显有“美国化”的意味。
(2)货币局制度。香港是这种制度,过去有阿根廷等。 有两个特点:本币流通,货币发行的主权并未让出;但本币汇价实际钉死美元,则不再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3)我们的“盯住”美元。我们本来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开始实施这种制度时,汇率的日浮动允许有较大的幅度。也正是在这样的“浮动”中实现了人民币的升值。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变成了基本“不”浮动的汇率制。不能不使人感到有点困惑:我们与美元保持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应取的选择,似应首先是恢复事实上的浮动——在结售汇制度下的浮动;然后是在意愿结汇条件下的浮动。
3.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但现在没有条件,WTO也无这项要求。完全可兑换的条件, 简言之:国家有足够的综合经济实力。在这方面,谨慎为上。
4.对于全球化。(1)别无选择,只有面对;(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消极手段(如不开放资本市场)和积极手段(如力求加入WTO)并用。
这里有个“游戏规则”问题。1.要遵守;2.生死悠关系于一线时,必须采取灵活的策略。例如,1998年香港政府的入市,美国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都有“活学活用”的意思。
三、加入WTO,中国金融界怎么办?
1.是否进入WTO?对于这个问题, 恐怕早就不是进不进去的问题:不进去,是被人关在门外受克制;让你进去,是被人圈在门里受克制。整体经济实力的水平如此,不能设想拥有一帆风顺的国际经济交往条件。应该说,利弊的细帐极难算清楚,也不会有悠哉游哉的条件去算细帐。解决的途径毋宁说只能是政治决断——与其被关在外面,还不如进去好一点。
进去是不是就平等了?照样不平等!外国的金融业要进入中国,压着你作出承诺。原则上对等,中国的金融业,照条文,也有权进入外国。但实际极难进去,进去并站住脚,谈何容易!
2.外国银行来了,中国的银行岂不会全部被挤垮?的确,形势严峻,但也不要那么悲观。
——逼上梁山,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的银行,中国200 万金融从业人员不会坐以待毙。
——传统的联系,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被取代。换言之,外国金融机构要实现本地化也不那么容易。
——人,特别是尖子,总要被挖走。不过可能被挖走的人数终归有限。改革开放,近20万的留学生走出国门,不是依然有今天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3.要在竞争中取得尽可能有利的地位,关键是不要有意无意地把自己金融业的手脚捆死。金融业的精神、金融业的生命线在于“活”。对金融业的管理,不进WTO就应从“活”的要求出发;进入WTO,更应如此。
四、其他热点问题
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短期资金拆借市场和货币市场基金、开放式投资基金、国有股减持、商业银行上市、民间经济办金融等热点问题都具有研究和推动解决的迫切性。
金融“事件”,如“违规”、“违法”、“黑幕”等等也不断出现。讨论这类问题,首先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金融领域,包括资本市场,不是极乐世界的净土。不时暴露出形形色色的黑幕,是发展中必然伴随着的消极面的反映。事前注意监管,事后有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其次,经济问题主要不能靠道德规范来约束。再次,问题的定性和处理要靠法,至少要有规章的依据,不能靠情理剖析、靠领导决断。复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法有悖于市场经济之理的时候。这时,应尊重市场经济之理,并推动对法的修订,等等。最后,最重要的是发展这个大方向。矛盾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好。不把握发展的大思路,只想快刀斩乱麻,不使矛盾滋生,结果反而会阻碍金融事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