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2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建筑行业正在获得全方位的改进,而与之相应的各类技术手段与技术措施也实现了显著进步。从基本特征来讲,建筑项目本身表现为整体性,在这其中涉及到复杂度较高的项目建设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来看,BIM技术具备了突显的信息化特征。因此可见,针对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如果可以适用BIM为其提供保障,那么将会有助于缩短信息传输消耗的总时间,同时也便利了实时性的信息互动以及信息分享。因此可见,建筑工程与BIM实现全方位的结合具备显著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工程项目;应用价值
引言: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建筑行业过多的关注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直接导致了建筑质量管理水平落后。同时,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质量管理水平也与其它工业部门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一、基于BIM实施的质量管理技术路线
传统的PDCA质量管理方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和流程,但质量管理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协调共享的难度大,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也会存在信息缺失,管理起来困难。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使建筑行业实现了建筑信息化。根据BIM可视化、协调性和模拟性等特点,国内对于BIM技术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成本和进度模拟等应用上,将BIM技术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较少。通过采取适当方法把BIM技术与质量管理相互关联起来,实现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的水平。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大量投入,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复杂,这也给施工企业在项目的管理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贯穿于质量管理全过程。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基于项目的各种纸质资料,信息冗杂,管理人员需从大量的信息中分析选择,在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缺失,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
二、BIM的基本技术特性
BIM应当属于信息化的建筑模型,此项技术建立于计算机技术之上,针对CAD等核心性的建筑模型手段予以全方位的改进。从目前的现状来看,BIM可以适用于多样化的项目建设,从而紧密结合了前期性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设与施工、竣工结算以及成本监管等要素。在借助动态模型的同时,建模软件针对现有的项目资源就能够予以全方位的整合,同时也便于收集实时性的项目进展信息。在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范围内,BIM突显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这是由于,BIM依托动态性与立体性的建模软件来开展多层次的工程项目分析,因此在根本上有助于优化全过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整体性的管理水准也给予了相应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些年以来,信息化正在全面融入现阶段的建筑领域,而与之相应的BIM技术措施也体现为更广的适用面。
三、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基于BIM技术项目参数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好坏决定建筑的寿命,所以对施工阶段的严格把关是实现建筑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项目图纸繁冗,不同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加上识图人员的理解水平有限,现场技术人员难以针对关键节点进行技术交底,这些都是造成施工质量不佳的原因。同时,传统的质量控制主要依靠质检员在构件完成后的抽检,抽检的结果不理想将会导致大量构件返工。若能提前做好质量控制,严格把控,可以降低返工频率和节约成本时间,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工期。在质量管理中引入 BIM 技术,可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要做好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构件所处的位置。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体量庞大,质检人员是难以确定构件的准确位置信息。
2.针对建设项目规划
BIM之所以能够适用于前期性的项目决策,根源就在于其提供了精确度更高的工程建设决策。从整个周期的视角来看,前期决策应当占据很关键的位置,其中包含了预算投资以及设定施工规划等。决策人员由于拥有了BIM的辅助性手段,就能给出与之相应的多层次决策方案,确保在这之中选出最适合该项目建设的典型性方案。因此可以得知,BIM有助于优化前期性的施工决策,确保上述决策符合精准性以及可行性的目标。
3.针对投标与招标
BIM应当能够适用在项目投标以及项目招标的整个流程中。具体在操作中,先要给出多层次的工程建设模型,对于现有的模型格式予以转换。在此前提下,借助特定类型的运算软件就可以给出相应的土建施工总量,归纳并且整理得出详细性较强的投标决策。因此可以得知,BIM有助于形成精确度较高的招投标文件,针对工程量清单也进行了显著的改进,确保其便捷性与简易性。
4.针对成本管理
除了上述要素之外,成本管理也应当构成BIM运用的关键。BIM设有资源共享的模式,借助统计分析的手段就能归纳得出整体上的成本消耗。借助特定的软件来导入精确的算量信息,从而保证了各项参数具备的可视化特性。正是由于BIM本身具备可视化的显著优势,因此才能将其适用于减少综合性的项目建设成本。从现状来看,成本管理逐渐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而BIM模型在根本上符合了成本管理的宗旨,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可以获得推广。
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及适应性
1.适应性
BIM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为部分在传统建筑工程设计模式之下难以有效衡量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体现出其在建筑设计管理中极强的适应性。同时,BIM技术通过自身的协调设计、设计检查以及设计文件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把建筑工程的项目策划、文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等众多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更趋向于科学、有效,实现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水平的提升。
2.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对项目工程的设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确保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流程以及科学技术,把信息化引入到设计管理的过程当中。BIM是一项利用数字模型技术实现对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新理念,BIM技术以其智能化、数字化以及模型信息关联性等特点,为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搭建了一个便于交流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行业的生产效率,确保了设计的质量,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面对信息化的新形势,与建筑项目密切相关的BIM技术手段也在实现转型与改进。通常来讲,建筑工程都应当包含项目建设资源、多层次的信息与数据等。因此,BIM借助动态化以及信息化的模式来整合项目资源,通过模拟方法得出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更强的工程建设信息。具体来讲,BIM体现为如下的运用价值。
五、结束语
探讨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对项目的价值。提出了基于BIM技术项目参数的质量管理和基于BIM技术外接数据库的质量管理两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运用BIM技术,不仅增强了项目之间质量管理信息沟通交流的效率,也提高了建筑信息管理的能力。经过综合分析可知,BIM 在根本上结合了多层次的信息收集、项目资源整合以及项目施工等要素,在此前提下突显了信息化手段具备的独特应用优势。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来看,BIM 借助数字化方式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表达,便于项目设计方对此给出精确度更高的工程建设决策。
参考文献
[1]汪再军,黄玮征.BIM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的探讨[J].绿色建筑,2012(4).
[2]姜剑峰.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3]柳绢花.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廖小烽,王君峰.Revit2013/2014建筑设计火星课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5]刘志强,黄立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09-210.
论文作者:葛智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