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档案馆全面实现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的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电子档案中的价值进行利用和分析,进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思维方式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也逐渐进入大数据发展时代,并且对社会上各个方面均产生很多影响,而档案管理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而转变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积极改善档案管理现状,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及水平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得以更好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更好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大数据的概述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的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具备不可计数的数据信息,而是对含有研究信息的专业化处理。简单的说,若是将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基于大数据的指导,管理人员将对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挖掘更多具备研究价值的信息,以此构建更具价值性的数据资源。
二、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
1、网络思维
网络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其具有发散性、模拟性、动态性、特异性、全球性、整体性以及超越性。在档案管理中树立网络思维,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等优质服务,将以往的数据储存收集服务转变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甚至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给用户需要的信息。因此,管理部门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对档案资源开展研究和分析,挖掘其中潜存的有价值知识和信息,进而提升档案服务的预见性和精确性。在信息时代下,档案服务将趋向先进性、开放性、多元化以及社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客户、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为基础,为其提供智慧型以及网络化服务。实现网络思维的转变,可以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将具有价值的信息精准以及快速的呈现给用户,满足其个性化以及多样化需求。
2、信息思维
信息思维主要是指在档案管理中通过信息视角理解以及认识事物,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以及解决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属于一种具有参考和凭证价值的信息资源,在档案管理中树立信息思维,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好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树立信息思维的关键内容,其主要是指通过高速扫描、数据压缩以及建设数据库等手段,将声像文件和纸质文件转变为电子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开展管理,进而实现档案的高度共享和快捷利用。同时,信息思维可以推动档案管理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提升档案人员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利用和挖掘,关注信息所体现的重要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思维
技术思维是现代化进程中逐渐产生的现代化思维模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部门需要通过现代技术对数据进行集成和抽取,并且按照相关标准实现统一管理,从档案中提取出有益信息和知识,将结果反馈给使用者。同时,档案部门也需要提升对大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强度,将用户使用需求和大数据技术充分结合,例如利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及语义分析等技术,挖掘档案中潜存的信息价值,实现档案部门业务向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方向转变,将对档案资源的处理和分析作为其主要的服务业务。
4、共享思维
从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数据资源共享工作并不理想,存在部门间数据信息流通不顺畅的问题,尤为显著的便是孤立数据与分散链接现象,为数据共享造成了极大影响。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为了能够使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能顺利执行,必须要及时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简单的说是指以建设数字化档案数据为前提,立足于全国范围共享数据资源,积极推行新技术的应用,依照法律透明化处理档案数据,以此不断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重视网络的构建,第一时间将档案信息公开到互联网上,使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享受到档案信息服务,不仅能提升单位经济效益,收获更多用户群,还对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具有深远意义,无形中发挥出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三、大数据视野下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做好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保障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十分重要且保密性强,所以,一定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时,一定要加强媒体环境的建设。档案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向一些计算机机构进行技术上的学习,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减少档案信息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被不断地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网络环境进行人为的监督和一些相应的技术防御,建立起严密的档案信息防护系统。在提升数据库存储能力的同时,也要保证其备份能力。
2、制定数字化档案管理规章
目前,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所以档案管理者必须利用一些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的全面整合,其首要工作就是要制定出一个严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规章。在制定数字化档案管理规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十分细心,不能够忽略掉档案存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在存储路径上,还是在档案信息的录入上和一些机密有效文件的加密服务上,都要有十足的耐心和细心。为了促进档案工作者能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且以公示板的形式张贴出来,进而保证整个档案管理服务的效率。
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许多岗位上的工作都变得比以往轻松了许多。但也正是由于大数据时代,许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工作素养。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的配置上也应该学会优化人员结构,积极聘用一些年轻有活力、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要鼓励其继续提高专业素养,并且对年轻工作人员进行“传帮带”,以此实现相互促进。同时,相关单位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或参观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业务交流和参观考察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各个行业掀起了大数据热潮,并且受到学术界以及各个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同。档案管理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管理部门和档案人员也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从现代化的角度制定大数据档案管理战略,进而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以及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柴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7,8(24):170-171.
[2]连伊娜.大数据发展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城建档案,2017(11):20-21.
[3]赵晓艳,李林.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馆管理创新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172-173.
论文作者:高杏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档案论文; 数据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思维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