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交福和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省 5641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前提性的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的特质,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特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种结果状态,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要求;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亲和,更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教化力量的外显;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升华,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尤其要处理好整体亲和力与要素亲和力、结果亲和力与过程亲和力、外在亲和力与内在亲和力、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几重关系,努力达至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承载和实现亲和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意义
1.1基于主体论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马克思曾讲: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基于主体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是对象本身的亲和特性对主体所具有的吸引力,而且包含了主体对对象性活动的能动评价和主动选择,体现在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亲近感,是对象性活动对主体、主体对对象性活动“两厢情愿”的亲和。其一,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指对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热情和激情,自愿将这项活动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而去亲近、投入、奉献的动力,并将其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和使命而非谋生的职业来对待,是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期待而非消极被动的怠倦态度和按部就班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其二,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其精神需要和解决其实际问题的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主动趋近、积极悦纳、高度认可、真心喜爱感。这种亲和力具体表现在愉悦地参与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交流互动,高度认可教育内容,真心喜爱教育活动。
1.2基于过程论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从过程论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不仅指其所具有的某种静态的亲和特性,更充分彰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实体要素协调运行、相互配合的良性运作状态和和谐互动过程,是各功能要素内部之间的粘合力、凝聚力,对主体产生的一种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动态的活动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价值重塑的精神交往活动,是一个动态互动的运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种积极情感关系中,是在动态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和谐感、趋同感、融合感和亲切感。从各功能要素的运行机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参与活动过程的各功能要素不断进行结构的优化、整合、调整,使相互之间协调运行、紧密衔接,呈现出良好有序的运行状态,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要素内部之间的粘合度和凝聚力,是架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座桥梁的润滑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静态的要素特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指各实体所具有的某种亲和的特性,是由于内在的魅力特性而外显出来的一种友好形象,给人以亲近感、舒适感和易接近感。从这个维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又指教育目标的实际性和贴切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通俗化、教育方法的艺术化和感染性、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和娱乐化、教育情境的愉悦性和体验式、教育主体的亲切感和关爱性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的各要素自身特性彰显出来的亲和力。
2思想政治教育外在亲和力与内在亲和力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可知可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亲和力,离不开为人们所喜欢、具有一定亲近性的实践形式,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又绝不仅仅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其亲和的方面能成为一种力量从根本上讲源于深层次的内在因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要注重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真心喜欢,令人们觉得“有意思”,愿意参与;更要注重内在,让思想政治教育由内而外散发出令人神往、可亲可敬的多重魅力,令人们觉得“有意义”,值得信服;还要努力追求外在与内在的有机统一、“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实现既让“有意义”的教育“有意思”,也让“有意思”的教育“有意义”,千万不可把亲和力仅仅看作外在形式的方面,单从形式上下功夫、做文章。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要解决如何理解、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把握亲和力生成规律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这就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即理论解决怎么看,实践落实怎么办。从理论层面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强化理论研究,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践规律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一个实践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存在且为人们在经验层面所感知,但作为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长期以来,理论界围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开展了不少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人们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取得了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成果,但鲜有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为题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要很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从理论上予以透彻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和提升的规律,这客观上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专门成果,深化理论认知,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支持,因此还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精耕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实践场域,精细化研究并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科学化和学科化水平。
4结论
总而言之,只有做到并做好上述几点,不断加强改革创新,既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也探索新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升亲和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邓美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亲和力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要素论文; 理论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主体论文; 亲和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