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体石蜡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姬占有[1](2021)在《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热固性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燃烧碳化,积碳自阻的特性。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机械共混大量阻燃剂实现其阻燃性,但由于阻燃剂在基体中存在分散性差的问题,使其填充量与实际阻燃和补强效果不成比例。因此,研究一种低填充量、高效阻燃和力学性能优异的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丁苯橡胶(SBR)具有无卤、易加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中。但SBR在硫化-发泡过程中分子链被拉伸产生内应力和应变,降低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拟以SBR为主要发泡基体,引入不同结晶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不同种类的无机粒子,分别在SBR发泡材料闭孔结构的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构筑有机/无机支架结构,以提高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硫磺(S)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交联体系,以具有结晶性的EVA构筑有机支架结构,增强SBR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主要研究了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EVA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结晶性、相容性、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 EVA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的抗收缩机理。结果表明:基于DCP和S的交替交联过程,EVA的乙烯链段结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降低至4.8%和2.3%;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极限氧指数为19.5%。(2)EVA不足以抵消SBR分子链被拉伸产生的内应力和应变。在具有闭孔结构的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构筑在橡胶发泡过程中必须添加的氧化锌(ZnO),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等性能。研究了不同ZnO含量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O粒子及其团聚体成功地构筑在具有闭孔结构的泡孔内腔壁上,使其收缩率从14.2%降低到6.4%;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粒子及其团聚体分散热量的聚集,使点燃时间从53 s增加到80 s,极限氧指数增加到21.1%。(3)构筑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含量少且不均匀,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增强程度小。采用少量环氧树脂(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含量的EP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P成功地调控ZnO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降低到6.0%;热释放速率峰值从825 kW/m2降低到584 kW/m2,极限氧指数为 23.5%。(4)ZnO结构单一,不具有抑烟作用,且过量的EP降低了阻燃性能。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MgAl-LDH),利用适量EP调控MgAl-LDH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EP 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gAl-LDH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闭孔结构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当MgAl-LDH与EP的比例为3:1时,使SBR/E VA复合发泡材料收缩率降低到3.4%;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40kW/m2,产烟速率明显降低,极限氧指数为25.8%。(5)MgAl-LDH均匀地、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对泡孔壁的隔热保护作用差。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和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复配体系(MgAl-LDH/APP),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APP的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寸泡孔是由MgAl-LDH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小尺寸泡孔是由APP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由于大量的APP分布在泡孔内腔中,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增加,反向证明了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可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当MgAl-LDH与APP的比例为1:4时,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13 kW/m2。(6)分别调控无机粒子在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通过比对分析方法研究了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并探明了无机粒子的两种分布状态对尺寸稳定性、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小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及其团聚体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大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壁的基体中;EP调控无机粒子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充当支架结构,使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分别减小了 75.7%和71.6%;且支架结构具有隔热保护作用,增强了燃烧后残留物层的强度和完整性,延长了点燃时间和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出现时间。
刘畅[2](2020)在《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因其优异的柔韧性、黏着性、耐冲击性、热密封性与填料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但是EVA的易燃特性使得其适用范围难以拓展。一般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法延缓材料燃烧,但在持续供火或高温条件下,EVA阻燃材料仍会被烧蚀成炭渣,失去结构强度,无法保证被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通过添加成瓷填料、助熔剂、阻燃剂等助剂,使EVA材料在常温时,保持原有性能,高温时则转变成一类具有坚硬特质并且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类陶瓷体,即可陶瓷化复合材料。主要通过研究添加助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成瓷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比及工艺方法和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实验探究了三种加工助剂白炭黑、石蜡以及聚乙二醇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量分别为白炭黑25 phr、石蜡5 phr以及聚乙二醇6 phr时,EVA基材的力学性能最佳。研究了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体系适宜的配比及添加量,当硅灰石/滑石比例在3:2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成瓷填料含量的增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添加量为60 phr,1000℃时质量烧蚀率为0.00356 g/s,相较于添加量为20 phr时,降低幅度为53.98%。填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烧蚀残余物较好地维持了烧蚀前的形状,但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较低,较小的力作用下即会出现塌陷的现象。为了改善陶瓷化阻燃材料的成瓷性能与阻燃性能,对比了三种不同助熔剂对材料烧蚀率、尺寸变形率、烧蚀残余物强度的影响,采用UL-94燃烧等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表征阻燃性能。其中助熔剂A在添加量为50 phr时,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具有最好的提升效果。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62 g/s,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为2.49 MPa。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次磷酸铝(MPP/AHP)复配比例为1:1,添加量为50 phr时,阻燃水平达到V-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7%的难燃水平。阻燃剂对复合材料的陶瓷化性能略有影响,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48 g/s。阻燃剂热解释放的气体维持了材料的形变,尺寸变形率小于10%(1000℃)。通过对燃烧残炭的红外、TG和DTG数据分析表明,阻燃剂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成炭量以及初始分解温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炭现象,炭层的形成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为陶瓷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也能部分地参与到生成陶瓷复合材料的反应中。阻燃剂本身会释放气体,这些气体在稀释氧气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持材料形状的目的。相对于EVA在高温下生成的无定形炭,成瓷填料以及阻燃剂的加入使得体系在高温下成瓷填料间发生反应,生成了主要组分为SiO2、Al2O3和TiO2等的无定形炭的陶瓷体。探究了三种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硬度、压缩变形性、抗拉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的影响,影响原因主要体现在混炼程度上。P1和P2工艺中由于双螺杆的引入,使得后段黏性拖拽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缺陷结构。单一混炼程序的P3工艺具有更好的混炼效果。偶联剂的添加可以增加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本实验中发现硅烷偶联剂KH-570对体系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在最佳配方(EVA 80 phr、氧化锌3 phr、EPDM 20 phr、硬脂酸2 phr、BIBP 2.5 phr、石蜡5 phr、聚乙二醇6 phr、硅烷偶联剂KH-570 6 phr、硅灰石36 phr、白炭黑25 phr、滑石24 phr、助熔剂50 phr、三聚氰胺聚磷酸盐25 phr、次磷酸铝25 phr)及最优工艺条件下(P3工艺,加工温度:95℃,加工时间:20 min)。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硬度84(shore A),压缩永久变形性11.3%,拉伸强度6.91 MPa,断裂伸长率235%,撕裂强度26.9 KN/m。
邢洋[3](2020)在《基于二氧化硅的新型Janus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文中指出Janus粒子是一类在单个粒子中具有两个及以上功能的复合纳米粒子,并且这些功能在单个粒子中以不对称的方式排布。Janus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各向异性特征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成像传感和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Pickering乳液法,构建了一系列基于不同二氧化硅纳米粒的Janus粒子,并对其不对称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修饰后,将其分别应用于细胞内pH成像和检测、双药物递送/光热联合治疗以及光热/光动力/化学联合治疗的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一章:概述了Janus粒子的结构、分类、性质和制备方法。围绕Janus粒子在传感分析、细胞成像分析以及癌症诊疗等重点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考察了使用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粒(SiO2-NH2 NPs)形成Pickering乳液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水和固体石蜡的用量比、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纳米粒的用量考察,得到形成稳定Pickering的条件,并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的Janus粒子。第三章:通过Pickering乳液法在SiO2-NH2 NPs表面的一侧修饰异硫氰荧光素(FITC),另一侧修饰罗丹明B(RB)。由于两种染料的空间隔离,所制备的探针在488 nm单激发时,表现出530 nm和580 nm的双发射特性,且比率荧光强度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加。该探针的pKa值为6.64,适用于活细胞内H+的检测。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探针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膜渗透性,可作为一类新型的pH荧光探针对活细胞的H+进行有效成像研究。第四章:通过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紫杉醇-金-介孔二氧化硅-阿霉素(PTX-Au-MSN-DOX)Janus粒子,用于双药物递送/光热联合治疗癌症。Au NPs作为光热治疗剂,并用巯基-β-环糊精(SH-β-CD)选择性功能化,以实现疏水性抗癌药物PTX的加载。MSN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有效载体,用于加载亲水性抗癌药物DOX。通过考察PTX-Au-MSN-DOX JNPs的体外光热效应以及药物释放能力,表明PTX-Au-MSN-DOX JNPs具有强烈的近红外吸收和优异的载药能力。此外,将PTX-Au-MSN-DOX JNPs用于荷瘤小鼠的肿瘤治疗,该Janus粒子表现出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且在体内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第五章:通过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金-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亚甲蓝@阿霉素(Au-HMSN@MB@DOX)Janus粒子,用于肿瘤细胞的光热/光动力/化学协同治疗。Au NPs被用作光热治疗剂,MB为光敏剂产生光动力治疗作用,HMSN用作药物和光敏剂的有效载体。Au-HMSN@MB@DOX JNPs具有优异的载药能力,强烈的近红外吸收,还可释放单线氧进行光动力治疗。此外,通过多模式联合治疗,对于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王志强[4](2020)在《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发展及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使得科研人员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变材料不仅是一种可以存储及释放能量的新型材料,而且环保无害,越来越备受关注。但是纯的相变材料在其使用过程中会有相态的变化及热导率低等问题,导致其使用受限。针对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这一技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以聚合物为壁材,有机相变材料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但是以聚合物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的致密性差及过冷现象限制了它的应用。本课题主要针对传统相变微胶囊致密性差及存在过冷现象等问题,进行以下研究:(1)由于相变微胶囊的粒径越大,其致密性越好,为此本文采用聚氨酯预聚物与多元醇之间在水包油乳液中的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以聚氨酯为壁材的大粒径相变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聚氨酯预聚体能合成平均粒径大于100μm的相变微胶囊,当转速从200 rpm增加至500 rpm时,相变微胶囊的粒径由433μm降至63.3μm,高温下失重率从10.47 wt%升高到43.49 wt%,致密性变差了。PEG含量为20 wt%-30 wt%时可以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相变微胶囊,且当芯壁比为3:1时,其芯材含量高达75.18%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2)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的相变微胶囊平均粒径也大于100μm,在一定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的Pickering乳液中制备出的相变微胶囊的致密性,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较好,并展示出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存储稳定性。DSC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相变微胶囊的相变行为,当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由增加0.03%增加至0.24%,相变材料均相成核的温度由-20.96℃升高到-18.35℃。(3)以固体石蜡代替部分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包覆混合芯材的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研究了相变微胶囊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固体石蜡的添加并不会改变相变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致密性、粒径分布和热稳定性,但相变微胶囊相变行为受到了一定影响。当固体石蜡含量由0增加至4%时,相变微胶囊中月桂酸甲酯的凝固点由-19.83℃升高至-10.12℃,热存储能力相对降低了21.4%。
王明浩[5](2020)在《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胶囊技术具有将物质固定化并隔离外界环境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但是,由于传统微胶囊常以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乳液作为模板,由单一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囊壁,导致其热稳定性和包封率较低。本文以固体石蜡作为相变微胶囊的囊芯,溶解有苏丹红Ⅲ的液体石蜡作为载药微胶囊的囊芯,通过界面聚合法使用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作为模板,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水在油水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脲,同时与界面处的高岭石复合形成囊壁包封石蜡,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为囊壁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微胶囊形貌和形成机理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相变微胶囊进行热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载药微胶囊的缓释性能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论:高岭石聚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和分散性,形貌规整为球形,微胶囊的壳层由高岭石和聚脲共同组成。通过调控IPDI的添加量可控制微胶囊的囊壁厚度,控制高岭石的添加量和调节乳化转速可调控微胶囊的粒径。当水中高岭石的添加量为2.5 wt%,乳化转速为12000 rpm时,微胶囊粒径分布为15~80μm,平均粒径为42μm。高岭石可作为乳化剂稳定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油相体积分数为74%以上),将其作为模板制备微胶囊,可有效提高微胶囊的产量,但微胶囊颗粒之间易发生团聚和粘连。将高岭石聚脲微胶囊中的液体石蜡替换为固体石蜡制备相变微胶囊。高岭石聚脲组成的囊壁坚固、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满足相变材料受温度影响的体积变化。囊壁的组成中不含有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囊壁对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影响很小,相变材料微胶囊化可提高热稳定性。当囊壁厚度为0.27~0.73μm时,相变潜热为175.7 J/g,包封率为85.3%,热分解温度为218℃。将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按9:1的比例混合可制备出相变点为28.6℃的低熔点混合石蜡,使用低熔点混合石蜡作为芯材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包封率为72%。将溶解有苏丹红Ⅲ的液体石蜡包封在高岭石聚脲微胶囊中制备载药微胶囊。载药微胶囊在无水乙醇中缓释45 h后,仍有22%的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未释放出来,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的释放机制服从Fick型扩散。增加囊壁厚度和减少微胶囊的粒径有利于减缓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的释放速度。
余国贤[6](2019)在《小麦麸质蛋白基可降解膜的制备、性能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天然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小麦麸质蛋白(WG)是小麦加工的重要副产物,由于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以及优越的成膜性、阻气性和阻油性,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以小麦麸质蛋白为主要成膜基材,辅以麦麸纤维素(WC)及固体石蜡(PW)、蜂蜡(BW)、液体石蜡(PAO)、油酸(OLA)等脂质中的一种制备复合膜,并分别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研究,以及复合膜在储藏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进行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将WG和WC通过溶液共混于碱性乙醇系统,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复合膜。探讨成膜体系中料液比、麦麸纤维含量、甘油添加量、乙醇浓度、体系pH值及黄原胶添加量对复合膜物理性能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AB)、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水溶性和透光性等的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度综合评价方法,以复合膜综合分S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方法进行复合膜配方工艺优化,当麦麸纤维含量36.14%、乙醇浓度34.28%、体系pH值11.42时,复合膜的综合评分S达0.90,验证试验中复合膜综合评分为0.88,此时复合膜的TS为23.42MPa,EAB为10.48%,WVP为1.62×10-1212 g/(cm·s·Pa),水溶性为22.59%。复合膜FT-IR和SEM结果表明成膜材料各组分间无新的官能团产生,成膜材料间相容性良好,膜表面有部分颗粒状物质,断面结构致密。2、分别将脂质PW、BW、PAO和OLA与WC/WG进行三元复合,运用数学模型对复合膜的等温吸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不同脂质类型及其添加量对WC/WG复合膜吸湿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并测定其机械性能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W、BW和PAO可以降低复合膜的平衡吸湿率和单分子层吸附值m0,且蜂蜡效果最好。不同相对湿度(RH)条件下,复合膜的Peleg模型吸湿动力学过程不同。PW和BW可降低复合膜表面水分子结合强度。脂质能提高复合膜的阻水性和表面疏水性(除OLA),15%BW的复合膜WVP最小。除OLA能增加复合膜的延展性外,脂质会降低复合膜的TS和EAB,BW对复合膜的TS和EAB影响最小。不同脂质类型可使复合膜产生不同的微观结构。综合认为15%BW的复合膜具有优良的阻水性并保持一定机械强度,对应的TS为11.91 MPa、EAB为8.16%、WVP为0.76×10-12g/(cm·s·Pa)。3、将WC/BW/WG复合膜进行性能稳定性研究,考察储藏条件不同相对湿度、温度和避光保存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和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湿度过高,复合膜的水含量高、机械强度低、阻水性差。低温冷藏不利于保持复合膜的机械强度、阻水性和水分含量,高温会严重影响复合膜的柔韧性、甘油迁出量和色泽。避光保存不会明显影响复合膜各项性能。综合认为,25℃、RH 51%条件下,复合膜各项性能相对稳定周期最长,可达6周。此时复合膜的TS、EAB和水分含量约11.85 MPa、8.24%和9.42%,与初始值相比无显着性差异;WVP约0.813×10-1212 g/(cm·s·Pa),比初始值升高了近6.97%。
张羽[7](2019)在《陶瓷墨粉用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克服熔融粉碎法制备陶瓷墨粉的不足,本文采用溶剂-非溶剂法以及悬浮聚合法分别制备了树脂包覆钴蓝颜料,树脂包覆CoAl2O4颜料和电荷调节剂(CCA),以及树脂包覆PY53、电荷调节剂(CCA)及蜡的陶瓷墨粉用多组分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能量色散谱仪(EDS)、热分析仪(TGA)等对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组分进行表征;使用生物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便携式色差仪对复合粒子的形貌、粒度性能、热学性能和颜色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可以被归纳如下:通过溶剂-非溶剂法成功的制备了树脂包覆钴蓝颜料复合粒子,通过生物显微镜对复合粒子形貌和粒径进行观察,并得到当PVA的用量为0.5g,溶剂相与非溶剂相的比例为1:5,树脂用量占颜料用量为5%,并且去离子水作为非溶剂相时,制备的复合粒子粒径均匀、形貌较好。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包封的CoAl2O4颜料和CCA复合粒子,可用于蓝色陶瓷墨粉。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及色差仪的表征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PVA、CoAl2O4和CCA的用量分别为400rpm、1.0g、1.5g和0.05g时,复合粒子具有良好的球形度,较小的粒径和较窄的粒度分布。复合粒子的颜色性能与颜料粒子的含量和分散度有关,复合粒子的蓝色值(b*)和色饱和度(C*)随着CoAl2O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CoAl2O4颜料的量为1.5g时,颜色性能最佳。此外,煅烧复合粒子样品(在1000℃下)的比色性能优于煅烧前的样品,并且与未包覆CoAl2O4颜料几乎相同。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丙树脂包覆PY53、CCA及蜡多组分复合粒子,可用于黄色陶瓷墨粉。研究表明:单体的转化率与引发剂的用量成正比,与PY53颜料用量成反比。当剪切速度为6000rpm、分散剂PVA和分散助剂SDS用量分别为0.5g和0.015g时,得到了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窄且表面光滑的球形复合粒子。当颜料用量为0.5-2.0g时,复合粒子的形貌为表面光滑的微球且粒径大小均匀,当颜料用量增加到2.5g时,复合颗粒的形貌不规则、表面粗糙且颗粒尺寸不均匀、粒径分布宽。增加颜料的用量对复合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较小,且Tg值在56.2℃左右波动。随包覆PY53含量的增加,复合粒子的L*值降低,而复合粒子的黄色值(b*)和颜色饱和度(C*)均变大。此外,当PY53颜料用量为2.0g,复合粒子的颜色性能最佳。
孙娜[8](2018)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管是火炮的重要组成部件,但随着各种新型高能发射药的广泛应用,身管的烧蚀磨损成为制约提高火炮威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装药系统中加入缓蚀剂是降低火炮身管烧蚀磨损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缓蚀剂由于普遍存在用量大、占用装药空间大和残渣多等问题,已不能满足高新火炮的降烧蚀要求,因此迫切需求探索适用于高能发射药的新型高效缓蚀剂。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从造成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的影响因素出发,将不同功能组分进行复合,设计、合成及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理化及其在发射药配方中的抗烧蚀性能。该类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显着降低高能发射药的烧蚀性能,还可调控其燃烧性能,是一种潜在的多功能添加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TiO2可作为抗烧蚀材料和包覆钝感材料应用于发射药中。为了改善微纳米级TiO2在发射药中的应用效果,以聚苯乙稀(PS)微球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空心TiO2微球,然后利用“点击”化学法对空心TiO2微球表面进行改性,成功将聚酰亚胺(PI)分子链段接枝到空心TiO2微球表面,得到了具有比表面积大、质轻和耐热阻燃性能的TiO2/PI复合粒子,可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功能添加剂应用于发射药中。(2)相变材料如固体石蜡在其相变过程中可以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可作为缓蚀剂的主要组分之一。借助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以及无机材料如Si3N4和BN具有的高强度和硬度、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等优点,制备了多种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基于固体石蜡的复合相变材料,以期作为高能发射药的高效缓蚀添加剂。研究发现:复合相变材料呈微胶囊结构,粒径约为10μm~30μm,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相变焓,热稳定性良好。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无机纳米粒子和固体石蜡的用量可以调控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等。(3)硅油是降低火炮身管烧蚀的一种高效液体缓蚀剂。为了解决液体硅油的装填和易泄漏的问题,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对二甲基硅油进行微封装,并将纳米TiO2和Si3N4复合物引入到微胶囊表面获得了以PS为内壳层,无机纳米粒子为外壳层的复合硅油微胶囊,粒径约为10μm~20μm,封装率可达70%。热重分析发现,液态硅油经微胶囊化后,由于杂化壳层对硅油囊芯的保护作用,硅油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温度明显滞后。(4)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是一种新型超多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比表面积极高、热稳定性优异和骨架结构可调节及功能化等独特的性能。利用ZIFs独特的性能,将其与缓蚀剂组分固体石蜡进行复配,制备了ZIFs/固体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吸热性能,当ZIF-67晶体(由Co2+和2-甲基咪唑配位而成)含量为10wt%时,熔化焓可达159.60J/g,热稳定性良好。(5)利用烧蚀管试验法研究了上述制备的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复合相变材料、复合硅油微胶囊和ZIF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以及各种微纳米粒子的降烧蚀性能,并对其降烧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相同用量下,ZIF-67晶体的降烧蚀效果比纳米Ti02、BN和Si3N4粒子的都高;三种微纳米复合材料都具有较好的降烧蚀性能,降烧蚀率随用量增加而增大,但ZIF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在较低用量下对发射药的降烧蚀效果更加明显。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小尺寸效应、燃烧过程中的吸热作用以及复合物中纳米粒子的沉积保护作用是其降低烧蚀管烧蚀的主要原因。(6)优选降烧蚀性能较好的纳米粒子与固体石蜡进行复合,制备得到多组分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将其作为高能发射药的功能助剂,采用半溶剂法,经塑化捏合、挤出成型工艺获得改性高能发射药,并研究了其燃烧及烧蚀性能。研究发现:纳米复合材料对发射药基体的前期热分解历程有一定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显着降低了高能发射药的烧蚀性能,同时还可抑制其起始燃速,并且该趋势随纳米复合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对发射药5.1 wt%的最大添加量下,改性高能发射药的烧蚀量下降了37.0%,对应火药力降低值为5.7%。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应用需求调整添加量以获得综合性能的平衡。
韦小凤[9](2016)在《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在相变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石蜡是一种常见且常用的相变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相变时体积变化量较小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因而使用较广。但是石蜡是一级相变材料,在发生固-液相变时存在着液相的流动泄漏问题,特别是对于无机水合盐类相变材料还存在腐蚀性问题。层状蒙脱土可以通过层间改性,与有机物或超支化聚合物复合,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相变温度范围广,实用性强,这种复合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石蜡作为相变材料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文利用蒙脱土层间离子易被交换的特点,经有机物改性后,使石蜡嵌入到层状蒙脱土的层间,制备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无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共九组正交实验,制备不同条件的无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由此制备的九组样品编号为I1I9,并以DSC在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循环吸热、放热的相变潜热大小以及扩散渗出圈法作为评价依据,得到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固体石蜡与液体石蜡的质量比为2:1;蒙脱土与石蜡的质量比为1.5:1;去离子水的量为45m L;蒙脱土的量为10g。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热失重(TG)对无机最优组合方案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没有明显扩大,蒙脱土颗粒间形成的搭接结构对石蜡的封装效果较差。(2)有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共九组正交实验,制备不同条件下的、经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有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由此制备的九组样品编号为O1O9,以DSC在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循环吸热、放热的相变潜热大小以及扩散渗出圈法作为评价依据,得到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固体石蜡与液体石蜡的质量比为2:1;蒙脱土与石蜡的质量比1:1;插层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插层剂所含阳离子摩尔数与蒙脱土中可交换阳离子摩尔数的比值为1.5。通过XRD、FTIR、SEM以及TG等对无机最优组合方案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层间距由1.502nm扩大到3.508nm,层间距扩大明显。(3)超支化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用氨基酸的酸性溶液作为插层剂对蒙脱土进行改性,使得蒙脱土片层间的阳离子被氨基酸分子取代。然后以甲醇为溶剂,由1,3-二氨基-2-丙醇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得到AB2型单体,用AB2单体与蒙脱土层间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反应得到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蒙脱土。将熔融的液态石蜡加入上述改性蒙脱土混合液中,即可制得无腐蚀性、可选择的有机相变材料。通过XRD、FTIR、SEM、核磁共振、激光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以及TG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层间距扩张明显,超支化蒙脱土起始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复合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的焓变值增大,储能效率得到提高。
吴成蛟[10](2016)在《聚多巴胺辅助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复合微球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复合特性而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和深入研究。与单一组分微球相比,复合微球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于同一个载体的微球。因此复合微球不仅具有单一相的功能,而且同时兼有其构成组分的加和特性,由此具有功能多样化、性能增强、应用广泛等优势。本论文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黏附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的复合微球。首先,通过聚多巴胺辅助制备“树莓状”PDA/Ag复合微球;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硅烷偶联剂对SiO2微球表面同时改性,得到润湿性可调的微球,以此为基础构筑多种类型的Pickering乳液;在聚多巴胺辅助作用下,通过改变负载颗粒的润湿性类型制备多种功能性的Janus粒子,例如:SiO2/PDA Janus粒子、SiO2/Ag Janus粒子、SiO2/Fe3O4 Janus粒子。并对复合微球的抗菌活性、乳化能力、油水分离及界面催化等应用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在氨水调控的水-乙醇体系中,利用多巴胺在室温下氧化自聚合得到单分散PDA微球;利用聚多巴胺微球自身功能基团将银(Ag)的前驱体银氨离子([Ag(NH3)2]+)结合到微球表面,并原位还原得到Ag纳米颗粒,制备出“树莓状”PDA/Ag复合微球。以PDA/Ag复合微球作为抗菌材料,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对人胚肾细胞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2)利用Stober法制备单分散的SiO2微球,通过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二甲基二氯硅烷对SiO2微球表面润湿性进行改性,得到亲疏水性可调的SiO2微球。将其作为颗粒乳化剂,以熔点52~54℃的石蜡(paraffin wax)为油相,利用IKA T18均质器在75℃下进行高速分散乳化实验,Pickering乳液的类型可通过改变颗粒的润湿性来控制。为了验证该方案对氧化硅材料改性的普适性,分别对880 nm、1.25μm SiO2微球进行了同类试验。另外还从维度上进行了拓展,对直径143.82 nm,长度474.11 nm,孔道4.43 nm的介孔SiO2棒纳米粒子进行了改性和乳化性能研究。(3)以不同润湿性SiO2为颗粒乳化剂,制备不同类型的Pickering乳液。利用聚多巴胺对基体材料的黏附特性,对Pickering乳液进行表面改性修饰,除去石蜡之后可得到一系列轮廓分明的SiO2/PDA不对称粒子。在聚多巴胺改性的基础上,SiO2/PDA不对称粒子结合并原位还原[Ag(NH3)2]+,制备出SiO2/Ag Janus粒子,并初步探索了不对称粒子在油水分离和界面催化的应用。另外对880 nm、1.25 μm不同粒径的Si02微球进行同类试验,并制备Si02/Ag Janus粒子。(4)通过使用Fe2+与Fe3+在水相中的共沉淀法,制备出单分散磁性Fe304纳米粒子。并以Si02/PDA Janus粒子为基材,利用聚多巴胺表面黏附能力以及表面富含邻苯二酚基团和氨基基团结合Fe304纳米粒子。以此将磁性Fe304纳米粒子引入到不对称粒子表面,制备出Si02/Fe304 Janus粒子,并使用FETEM等表征技术验证其不对称结构。
二、固体石蜡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石蜡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概述 |
1.2.1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分类及制备 |
1.2.2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成型机理 |
1.3 聚合物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
1.3.1 加工工艺的调控 |
1.3.2 交联结构的设计 |
1.3.3 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4 无机粒子的补强 |
1.4 聚合物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
1.4.1 隔离结构的构筑 |
1.4.2 协同阻燃的设计 |
1.4.3 机械共混阻燃剂 |
1.4.4 化学合成阻燃剂 |
1.5 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丁苯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2 天然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3 硅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4 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 |
2 丁苯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不同VA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2.2.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2.3.2 SBR/EVA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
2.3.3 SBR/EVA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
2.3.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2.3.5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2.3.6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 |
2.3.7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8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3 泡孔内腔壁构筑氧化锌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不同ZnO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3.2.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3.3.2 ZnO在SBR/EVA基体中的分散性 |
3.3.3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3.3.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3.3.5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3.3.6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3.3.7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3.4 小结 |
4 环氧树脂调控泡孔内腔壁氧化锌分布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不同EP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4.2.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4.3.2 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
4.3.3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4.3.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4.3.5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4.3.6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4.3.7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5.2.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5.3.2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在SBR/EVA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散性 |
5.3.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5.3.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5.3.5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5.3.6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5.3.7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5.4 小结 |
6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聚磷酸铵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6.2.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6.3.2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在SBR/EVA/EP复合基体中的分散性 |
6.3.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6.3.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6.3.5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6.3.6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6.3.7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7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及阻燃性的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7.2.4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 |
7.3.2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增强机理 |
7.3.3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阻燃性的增强机 |
7.3.4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陶瓷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陶瓷化聚合物材料简介 |
1.2.2 陶瓷化聚合物的瓷化机理 |
1.3 陶瓷化阻燃聚合物填料研究进展 |
1.3.1 成瓷填料 |
1.3.2 改性成瓷填料 |
1.3.3 助熔剂 |
1.3.4 阻燃助剂 |
1.4 陶瓷化EVA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器材 |
2.3 试样制备 |
2.3.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试样的制备工艺 |
2.3.2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配方确定实验 |
2.3.2.1 EVA基体材料配方的确定实验 |
2.3.2.2 成瓷填料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3.2.3 助熔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3.2.4 阻燃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4 测试表征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4.1.1 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测试 |
2.4.1.2 硬度测试 |
2.4.1.3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2.4.1.4 撕裂强度测试 |
2.4.1.5 材料综合力学性能 |
2.4.2 陶瓷化性能测试 |
2.4.2.1 材料烧蚀实验 |
2.4.2.2 烧蚀率测试 |
2.4.2.3 体积膨胀率 |
2.4.2.4 弯曲强度 |
2.4.3 阻燃性能测试 |
2.4.3.1 水平垂直燃烧指数测试 |
2.4.3.2 最低氧指燃烧指数测试 |
2.4.3.3 材料综合阻燃性能 |
2.4.4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 |
2.4.5 材料粘度测试 |
2.4.6 热重分析 |
2.4.7 红外分析 |
第3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基础配方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加工助剂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的影响 |
3.2.1 白炭黑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能影响 |
3.2.2 石蜡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
3.2.3 PEG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
3.2.4 加工助剂协同作用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硅灰石/滑石不同配比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硅灰石/滑石添加量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行为的影响 |
3.4.1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
3.4.2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形貌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助熔剂与阻燃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影响 |
4.2.1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影响 |
4.2.2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4.2.3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4 阻燃剂添加对CFR/EVA阻燃性能的影响 |
4.5 阻燃剂复配对CFR/EVA成瓷性能的影响 |
4.5.1 阻燃剂复配对质量烧蚀率的影响 |
4.5.2 阻燃剂对 CFR/EVA 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4.5.3 阻燃剂对 CFR/EVA 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
4.6 阻燃机理分析 |
4.6.1 宏观形貌分析 |
4.6.2 燃烧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4.6.3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TG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制备工艺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CFR/EVA生产工艺简介 |
5.2.1 工艺路线一 |
5.2.2 工艺路线二 |
5.2.3 工艺方案三 |
5.3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的CFR/EVA力学性能的比较 |
5.3.1 硬度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比较 |
5.3.2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比较 |
5.3.3 撕裂性能的比较 |
5.3.4 综合力学性能的比较 |
5.4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陶瓷化EVA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比较 |
5.4.1 水平垂直燃烧性能的比较 |
5.4.2 极限氧指数及综合阻燃性能的比较 |
5.5 不同工艺路线下加工性能比较 |
5.5.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熔体质量流动指数的对比 |
5.6 配方及工艺的优化 |
5.6.1 偶联剂添加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1.1 偶联剂的种类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1.2 偶联剂的添加量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2 工艺参数优化 |
5.6.2.1 混炼温度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
5.6.2.2 混炼时间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二氧化硅的新型Janus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Janus粒子的概述 |
1.1.1 Janus粒子的结构和分类 |
1.1.2 Janus粒子的性能及应用 |
1.2 Janus粒子的制备方法 |
1.2.1 相分离法 |
1.2.2 表面选择改性法 |
1.2.3 自组装法 |
1.3 Janus粒子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Janus粒子的传感分析 |
1.3.2 Janus粒子的细胞成像分析 |
1.3.3 Janus粒子应用于癌症诊疗 |
1.3.4 Janus粒子的其他应用 |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基Janus粒子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氨基官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 |
2.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2.2.4 Janus粒子的制备 |
2.2.5 Janus粒子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氨基官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的表征 |
2.3.2 影响Pickering乳液形成的因素 |
2.3.3 Pickering乳液的表征 |
2.3.4 Janus粒子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染料修饰的二氧化硅基Janus粒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用于细胞内pH检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探针的合成方法 |
3.2.3 荧光光谱的测定方法 |
3.2.4 细胞毒性测定方法 |
3.2.5 细胞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H对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 |
3.3.2 探针p Ka值的测定 |
3.3.3 探针的选择性 |
3.3.4 探针的可逆性 |
3.3.5 探针对SMMC-7721 细胞的毒性评价 |
3.3.6 探针用于细胞内pH的成像和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用于双药物递送/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金-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的制备 |
4.2.3 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4.2.4 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 |
4.2.5 体外近红外光响应的测定方法 |
4.2.6 细胞毒性测定方法 |
4.2.7 细胞成像实验方法 |
4.2.8 负载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测定方法 |
4.2.9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4.2.10 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评价指标 |
4.2.11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的表征 |
4.3.2 载药量及包封率 |
4.3.3 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4.3.4 体外光热性能 |
4.3.5 细胞毒性评价 |
4.3.6 细胞成像研究 |
4.3.7 Janus粒子负载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 |
4.3.8 Janus粒子体内抗肿瘤药效 |
4.3.9 Janus粒子模型动物安全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中空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用于光热/光动力/化学联合治疗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金-中空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的制备 |
5.2.3 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5.2.4 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 |
5.2.5 体外近红外光响应 |
5.2.6 单线氧检测的方法 |
5.2.7 细胞毒性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金-中空介孔二氧化硅Janus粒子的表征 |
5.3.2 载药量及包封率考察 |
5.3.3 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5.3.4 光热性能研究 |
5.3.5 光动力性能研究 |
5.3.6 细胞毒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相变微胶囊简介 |
1.2.1 相变材料简介 |
1.2.2 相变微胶囊 |
1.3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1 原位聚合法 |
1.3.2 界面聚合法 |
1.3.3 溶剂挥发法 |
1.3.4 悬浮聚合法 |
1.3.5 溶胶-凝胶法 |
1.3.6 自组装法 |
1.4 相变微胶囊的应用 |
1.4.1 调温织物领域 |
1.4.2 建筑领域 |
1.4.3 复合泡沫 |
1.5 相变微胶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相变微胶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1 壳层改性 |
1.6.2 表面改性 |
1.6.3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改性 |
1.6.4 芯材改性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之处 |
1.7.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2.2.3 表征与测试 |
2.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2.3.2 粒径分析 |
2.2.3.3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2.3.5 热重分析 |
2.2.3.6 热性能分析 |
2.2.3.7 产率计算 |
2.2.3.8 包覆率分析 |
2.2.3.9 力学性能测试 |
2.2.3.10 致密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2.1 芯壁比的影响 |
2.3.2.2 PVA用量的影响 |
2.3.2.3 转速的影响 |
2.3.2.4 PEG含量的影响 |
2.3.2.5 壁材结构影响 |
2.3.3 性能与结构表征 |
2.3.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3.2 形貌分析 |
2.3.3.3 热重分析 |
2.3.3.4 DSC分析 |
2.3.3.5 存储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聚氨酯相变微胶囊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3.2.3 表征 |
3.2.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3.2 粒径分析 |
3.2.3.3 光学显微镜分析 |
3.2.3.4 表面形貌分析 |
3.2.3.5 热重分析 |
3.2.3.6 热性能分析 |
3.2.3.7 热循环性能分析 |
3.2.3.8 力学性能测试 |
3.2.3.9 致密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ckering乳液制备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机理 |
3.3.2 实验条件优化 |
3.3.2.1 芯壁比的影响 |
3.3.2.2 转速的影响 |
3.3.2.3 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的影响 |
3.3.3 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3.3.3 粒径分析 |
3.3.3.4 致密性分析 |
3.3.3.5 力学性能分析 |
3.3.3.6 热重分析 |
3.3.3.7 DSC分析 |
3.3.3.8 热循环性能 |
3.3.3.9 化学稳定性分析 |
3.3.3.10 存储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芯材掺杂固体石蜡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4.2.3 表征与测试 |
4.2.3.1 红外光谱分析 |
4.2.3.2 粒径分析 |
4.2.3.3 光学显微镜分析 |
4.2.3.4 表面形貌分析 |
4.2.3.5 热重分析 |
4.2.3.6 热性能分析 |
4.2.3.7 力学性能测试 |
4.2.3.8 致密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显微镜照片 |
4.3.3 扫描电镜分析 |
4.3.4 粒径分析 |
4.3.5 致密性分析 |
4.3.6 力学性能分析 |
4.3.7 热重分析 |
4.3.8 DSC分析 |
4.3.9 热循环性能 |
4.3.10 化学稳定性分析 |
4.3.11 存储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胶囊的介绍 |
1.2.1 微胶囊的概念及应用 |
1.2.2 微胶囊的制备 |
1.3 Pickering乳液 |
1.3.1 乳液的概念 |
1.3.2 Pickering乳液 |
1.3.3 高岭石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
1.4 Pickering乳液在微胶囊制备上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条件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第3章 以高岭石稳定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微胶囊 |
3.1 制备方法 |
3.1.1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1.2 高岭石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胶囊的形貌特征 |
3.2.2 Pickering乳液特征对微胶囊的影响 |
3.2.3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制备微胶囊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相变性能研究 |
4.1 制备方法 |
4.1.1 低熔点石蜡的制备 |
4.1.2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1.3 高岭石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分析 |
4.2.2 相变微胶囊的相变点和相变潜热分析 |
4.2.3 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药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
5.1 制备方法 |
5.1.1 微胶囊芯材的制备 |
5.1.2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1.3 高岭石聚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IPDI添加量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
5.2.2 载药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小麦麸质蛋白基可降解膜的制备、性能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绿色食品包装及小麦麸质蛋白基膜研究概况 |
1.2 小麦麸质蛋白基膜成膜机理及方法 |
1.2.1 成膜机理 |
1.2.2 成膜方法 |
1.3 小麦麸质蛋白基膜的改性研究 |
1.3.1 物理改性 |
1.3.2 化学改性 |
1.3.3 酶法改性 |
1.4 小麦麸质蛋白与其他生物材料复合膜的研究 |
1.4.1 蛋白/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 |
1.4.2 多糖/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 |
1.4.3 脂质/小麦麸质蛋白复合膜 |
1.5 蛋白膜性能稳定性研究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主要试剂、仪器 |
2.1.1 材料及主要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WC/WG复合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2.2 脂质-WC/WG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2.3 WC/BW/WG复合膜的性能稳定性研究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WC/WG复合膜的制备及优化 |
3.1.1 成膜体系对WC/WG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1.2 WC/WG复合膜性能影响因素重要性比较分析 |
3.1.3 WC/WG复合膜物理性能的综合评价分析 |
3.1.4 响应面试验优化WC/WG复合膜性能 |
3.1.5 成膜原料及WC/WG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
3.1.6 成膜原料及WC/WG复合膜形貌分析 |
3.2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吸湿动力学的影响 |
3.2.2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
3.2.3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阻水性能的影响 |
3.2.4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5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静态水接触角的影响 |
3.2.6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形貌的影响 |
3.3 WC/BW/WG复合膜的性能稳定性 |
3.3.1 环境RH对 WC/BW/WG复合膜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
3.3.2 环境温度对WC/BW/WG复合膜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
3.3.3 避光保存对WC/BW/WG复合膜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
3.3.4 WC/BW/WG复合膜的自然降解性能 |
4 讨论 |
4.1 碱性乙醇成膜体系中WC增强WG复合膜机械性能分析 |
4.2 不同脂质对WC/WG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储藏条件对WC/BW/WG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WC/WG复合膜的最优配方及性能研究 |
5.1.2 脂质对WC/WG复合膜性能影响研究 |
5.1.3 WC/BW/WG复合膜的性能稳定性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陶瓷墨粉用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陶瓷印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2.1 陶瓷丝网印花技术 |
1.2.2 陶瓷辊筒印花技术 |
1.2.3 陶瓷喷墨印花技术 |
1.2.4 陶瓷激光印花技术 |
1.3 彩色陶瓷墨粉简介及研究进展 |
1.3.1 陶瓷颜料 |
1.3.2 树脂 |
1.3.3 电荷调节剂 |
1.3.4 蜡 |
1.4 陶瓷墨粉的性能 |
1.4.1 粒度性能 |
1.4.2 热学性能 |
1.4.3 表界面性能 |
1.4.4 带电性能 |
1.5 陶瓷墨粉的制备方法 |
1.5.1 熔融粉碎法 |
1.5.2 溶剂法 |
1.5.3 悬浮聚合法 |
1.5.4 分散聚合法 |
1.5.5 乳液/凝聚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陶瓷墨粉用双组分复合粒子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硅烷偶联剂KH-570 改性钴蓝陶瓷颜料 |
2.2.2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复合粒子 |
2.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钴蓝颜料的形貌及粒度分布 |
2.3.2 钴蓝颜料的改性结果分析 |
2.3.3 钴蓝颜料改性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4 分散剂(PVA)的用量对复合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2.3.5 溶剂与非溶剂的比例对复合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2.3.6 溶剂和非溶剂相的温差对复合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2.3.7 树脂占颜料的比例对复合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2.3.8 非溶剂种类对复合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丙树脂包覆钴蓝颜料及CCA三元蓝色复合粒子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 实验过程 |
3.2.1 单体提纯 |
3.2.2 苯丙树脂包覆钴蓝颜料及CCA三元复合粒子的制备 |
3.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搅拌速度对复合粒子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3.3.2 聚乙烯醇用量对复合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3 CCA和颜料的用量对复合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4 苯丙树脂包覆CoAl_2O_4和CCA复合粒子的形貌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能量色散谱仪分析 |
3.3.7 DSC和 TGA分析 |
3.3.8 XRD分析 |
3.3.9 颜色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丙树脂包覆PY53、CCA及蜡多元黄色复合粒子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 实验过程 |
4.2.1 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陶瓷颜料PY53 |
4.2.2 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元复合粒子 |
4.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颜料PY53 改性分析 |
4.3.2 引发剂BPO的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4.3.3 剪切速度大小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
4.3.4 分散剂(PVA)用量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
4.3.5 分散助剂(SDS)用量对复合粒子的粒径的影响 |
4.3.6 树脂包覆PY53、CCA和蜡多元复合粒子的形貌 |
4.3.7 红外光谱分析 |
4.3.8 XRD表征分析 |
4.3.9 能量色散谱仪分析 |
4.3.10 TGA表征分析 |
4.3.11 颜料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4.3.12 颜料用量对复合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13 颜料用量对复合粒子热学性能的影响 |
4.3.14 颜料用量对复合粒子颜色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火炮身管降烧蚀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1.2.3 纳米材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意义 |
2 模板法合成空心TiO_2微球及其表面修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试验过程 |
2.2.5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分散PS模板的粒径与形貌 |
2.3.2 TBT用量对空心TiO_2微观形貌的影响 |
2.3.3 端炔基聚酰亚胺(PI)的合成 |
2.3.4 TiO_2/PI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纳米Si_3N_4粒子的表面接枝改性 |
3.2.3 纳米Si_3N_4改性PMMA/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3.2.4 纳米TiO_2和BN复合物改性PMMA/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3.2.5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纳米Si_3N_4复合粒子的性能 |
3.3.2 纳米Si_3N_4/PMMA/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
3.3.3 纳米TiO_2/BN/PMMA/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纳米TiO_2和Si_3N_4预处理 |
4.2.3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TiO_2和Si_3N_4粒子的形貌及热稳定性 |
4.3.2 纳米粒子的浓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3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形貌及粒径分析 |
4.3.4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化学组成分析 |
4.3.5 复合微胶囊中各组分含量及硅油包覆率 |
4.3.6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s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热溶剂中合成ZIF-67晶体 |
5.2.3 常温水相中合成ZIF-67晶体 |
5.2.4 ZIF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5.2.5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ZIF-67晶体的性能 |
5.3.2 ZIF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型微纳米复合缓蚀剂的降烧蚀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发射药烧蚀性能的测定 |
6.2.1 实验原理 |
6.2.2 材料、试剂及试验条件 |
6.2.3 操作步骤 |
6.2.4 烧蚀量的计算方法 |
6.3 降烧蚀性能分析 |
6.3.1 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复合相变材料的降烧蚀性能 |
6.3.2 复合硅油微胶囊的降烧蚀性能 |
6.3.3 ZIF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降烧蚀性能 |
6.3.4 几种微纳米粒子的降烧蚀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多组分纳米复合材料改性高能发射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7.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7.2.3 改性高能发射药的工艺制备 |
7.2.4 定容燃烧试验方法 |
7.2.5 改性高能发射药烧蚀性能的测定 |
7.2.6 表征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改性高能发射药的微观结构 |
7.3.2 改性高能发射药的能量示数性 |
7.3.3 纳米复合材料对改性高能发射药热分解的影响 |
7.3.4 纳米复合材料对高能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
7.3.5 改性高能发射药烧蚀性能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在相变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相变材料 |
1.2.1 无机类 |
1.2.2 有机类 |
1.2.3 石蜡相变储能材料 |
1.3 定形相变储能材料 |
1.3.1 微胶囊定形相变储能材料(MCPCM) |
1.3.2 高分子聚合物基定形相变储能材料 |
1.3.3 无机多孔材料基定形相变储能材料 |
1.4 蒙脱土 |
1.4.1 蒙脱土的结构 |
1.4.2 蒙脱土的改性 |
1.5 超支化聚合物 |
1.5.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特点 |
1.5.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5.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内容及方案 |
2.3.1 无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I-PCM的制备 |
2.3.2 有机改性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O-PCM的制备 |
2.3.3 L-谷氨酸改性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L-PCM的制备 |
2.3.4 超支化改性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H-PCM的制备 |
2.4 结构表征 |
2.4.1 扩散-渗透圈分析法 |
2.4.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3 飞行时间质谱分(MALDI-TOF-MS) |
2.4.4 核磁共振分析(H-NMR) |
2.4.5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7 热失重分析(TGA) |
2.4.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三章 无机、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1.1 无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I-PCM的制备原理 |
3.1.2 有机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O-PCM的制备原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I-PCM和O-PCM的储能稳定性 |
3.2.2 I-PCM与O-PCM样品的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3.2.3 I-D_1C_2B_1A_1和O-D_1C_3A_2B_2的DSC分析 |
3.2.4 I-D_1C_2B_1A_1和O-D_1C_3A_2B_2的TG/DTG分析 |
3.2.5 I-D_1C_2B_1A_1和O-D_1C_3A_2B_2的XRD分析 |
3.2.6 I-D_1C_2B_1A_1和O-D_1C_3A_2B_2的红外分析 |
3.2.7 I-D_1C_2B_1A_1和O-D_1C_3A_2B_2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支化改性蒙脱土复合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4.1 实验原理 |
4.1.1 AB_2单体的合成 |
4.1.2 L-谷氨酸改性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L-PCM的合成 |
4.1.3 超支化改性蒙脱土/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H-PCM的合成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AB_2单体及超支化聚合物的H-NMR |
4.2.2 L-PCM和H-PCM样品的FTIR分析 |
4.2.3 超支化聚合物的激光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4.2.4 L-PCM和H-PCM的SEM分析 |
4.2.5 L-PCM和H-PCM的储能稳定性 |
4.2.6 L-PCM和H-PCM的DSC分析 |
4.2.7 L-PCM和H-PCM的TG/DTG分析 |
4.2.8 L-PCM和H-PCM的XRD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聚多巴胺辅助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微球的研究进展 |
1.2.1 “树莓状”微球的研究 |
1.2.2 核壳型微球的研究 |
1.2.3 Janus粒子的研究 |
1.3 多巴胺的研究 |
1.3.1 多巴胺的结构特性 |
1.3.2 多巴胺的表面功能化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树莓状”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 |
2.2.2 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制备单分散PDA微球 |
2.2.3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制备 |
2.2.4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评估 |
2.2.5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抗菌性评估 |
2.2.6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制备单分散PDA微球 |
2.3.2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制备 |
2.3.3 [Ag(NH_3)_2]~+浓度对复合微球的影响 |
2.3.4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评估 |
2.3.5 聚多巴胺/银复合微球的抗菌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烷偶联剂改性SiO_2及制备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 |
3.2.2 Stober法制备单分散SiO_2微球 |
3.2.3 不同类型硅烷偶联剂对SiO_2微球改性 |
3.2.4 不同润湿性SiO_2制备Pickering乳液 |
3.2.5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tober法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散SiO_2微球 |
3.3.2 硅烷偶联剂类型和用量对SiO_2微球改性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润湿性SiO_2对制备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3.4 硅烷偶联剂对不同粒径SiO_2微球改性效果的影响 |
3.3.5 硅烷偶联剂类型和用量对介孔SiO_2棒纳米粒子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多巴胺辅助制备SiO_2/Ag Janus粒子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 |
4.2.2 聚多巴胺辅助SiO_2/PDA Janus粒子的制备 |
4.2.3 聚多巴胺辅助SiO_2/Ag Janus粒子的制备 |
4.2.4 SiO_2/Ag Janus粒子的油水分离及界面催化应用 |
4.2.5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润湿性SiO_2微球制备SiO_2/PDA Janus粒子 |
4.3.2 不同润湿性SiO_2微球制备SiO_2/Ag Janus粒子 |
4.3.3 不同粒径SiO_2微球制备SiO_2/Ag Janus粒子 |
4.3.4 SiO_2/Ag Janus粒子的油水分离及界面催化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多巴胺辅助制备SiO_2/Fe_3O_4 Janus粒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 |
5.2.2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3 聚多巴胺辅助SiO_2/Fe_3O_4 Janus粒子的制备 |
5.2.4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
5.3.2 聚多巴胺辅助SiO_2/Fe_3O_4 Janus粒子的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固体石蜡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D]. 姬占有.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2]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畅. 华侨大学, 2020(01)
- [3]基于二氧化硅的新型Janus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D]. 邢洋. 山西大学, 2020
- [4]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志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D]. 王明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小麦麸质蛋白基可降解膜的制备、性能及稳定性研究[D]. 余国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陶瓷墨粉用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D]. 张羽.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孙娜.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在相变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韦小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 [10]聚多巴胺辅助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吴成蛟. 陕西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