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会从高潮转向低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潮论文,高潮论文,半期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苏东的剧 变,使社会主义受到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为什么从高潮转向低潮?
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发生重大失误
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 探索。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尚处初创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探索带有很大的艰难性。
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都发生过很大失误。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辉 煌,但晚年对世界形势和国情的判断不够准确,特别是在1957—1976年的20年间,决策 不断出错,连续发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个全局性的重大失误。“大跃进” ,就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和急于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愿望是好的,但是严重违背 了客观经济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受到规律的处罚。“文化大革命”,主 要是在探索中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干扰,对出现的问题估计错误,走偏了方向。这两个重 大决策失误,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
同一时期,苏联也发生很大失误。一是没有处理好经济结构中的农、轻、重的关系。 苏联的重工业太重,属于世界一流,但轻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尤其落后,粮食等农产品 甚至需要进口,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二是 没有处理好同西方特别是和美国的关系。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长期搞大国主义、霸权 主义,特别是不从本国国力实际出发,同美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马拉松式的军备竞赛 ,最后终于被拖垮,国力财力耗尽。
没有跟上新科技革命
二战以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政府在科技界的推动下,首先把在战时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军事科学技术运用于民用生产,如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喷气式飞 机等;接着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包括生物工程技术 、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全方位科技革命,即历 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并将其广泛运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 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以民用需求为主要动力,以民用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优先、 民用为主、军民结合的新技术发展模式。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从70年代以后,科学 技术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取代军事力量而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制高点。
如果说,在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下,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在军事领域,经 济和科技仅是其基础;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中,国际竞争的主要战场已 转到经济和科技领域,军事较量已退居次要地位,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 地位和作用。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得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反观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新科技革命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则有很大差距。一是发 展落后,起步较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多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它们的 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在开展新科技革命方面,除苏联、民主德国、捷克以外,一般要晚 一二十年。二是在发展中受到的干扰太多。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理论、路线、政策特别是教育科技政策与知识分子政策诸多因素的制约。 在我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受到打击,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而这个期间西 方国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导致我国同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已经缩小了的差距 又重新拉大。其三是体制僵化,观念落后。以苏联为例,苏联在战后头20年,科技发展 很快,特别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震动了全世界。但是,苏联为了同美国较量 和争霸,长期固守军事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模式,没能转到适应新科技革命所要求的经 济优先、民用为主、军民结合的发展模式上来,结果一方面军事科技高度发展,另一方 面民用技术和生产相当落后,二者很不协调。
没能跟上改革大潮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的需要,从50年代开始,普遍对资本主 义自身靠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一些环节比较适 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三个不及。
一是起步晚,进展慢。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构成规模、具有影响的有四次。第一次 是5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改革。南斯拉夫改革的背景是,二战结束之后,南斯拉夫反对苏 联的控制,坚持独立地位,导致苏南矛盾加深,南斯拉夫开始摆脱苏联模式,探索自己 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次是50年代中期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这个改革是对苏联模 式的第一次冲击,暴露了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端。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尤其是赫鲁晓夫 的错误,这场改革最后草草收场;第三次是6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经过十多年酝酿,匈牙利比较成功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进程中创造了介于 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之间的匈牙利模式。接着捷克宣布要进行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 内的全面改革,由于改革的步大子,被苏联当局误认为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规 律性”,于是动用华约50万大军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镇压下去。以上三次改革,都是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的,在体制上没有突破。进入到70年代以后,许 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第四次社会主义改革浪潮。在这次 浪潮中,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相继投入,并带动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程度 不同的改革。
二是阻力很大,步履艰难。由于长期思想僵化,盲目地自认为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比拟 的优越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遇到很大阻力。例如,苏联的改革经历了几起几落 。只有中国是个例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没有遇到很大阻力,其原因是经 过“文化大革命”,人们认识到再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三是一些国家的改革走偏了方向。在8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中,在复杂的国内外 背景下,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不同结果的改革。一种是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在内外势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以“更新”、“重建”为名,照抄、照搬西方的经 济、政治模式,结果改革变成了改向,从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另一种是中国的改 革。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社会主义的 具体制度即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社会 主义实力,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
实践证明,不改革不行,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行。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 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路子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体现出 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出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争论和破裂
1956—1966年发生了由苏共挑起,以中苏两党为核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中 苏两党发生论战的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立。这场争论产生了正负两个方面 影响。正面影响是指,争论推动了各国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这一点,对中国后来社会主义事业不受外来因素干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 争论的负面后果也存在。
过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比较团结,甚至在争论初期还能于1957年和1961年在莫斯科 两次召开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通过《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声明》,作为必须 遵守的行动准则。但是,争论的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共产党或是倒向苏共一方,或是站 在中共这一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分裂,客观上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在争论初期,我们党还比较冷静,一些提法还注意把握分寸。以后火力越来越猛,上 纲越来越高,到1964年发表“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时,将苏联上纲定性为资本主义复 辟。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在中国重演,又把斗争的锋芒从反外修转到反内修,开始搞“四 清”运动,最终发展到“文化大革命”,这对我们党和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是一场灾难 ,我们为此吃尽了苦头。虽然后来我们党进行了拨乱反正,但对社会主义形象有所损害 。受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争论的影响,苏联在6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有限的改革停 滞不前,对国际上持不同意见的社会主义国家搞压制与颠覆,搞霸权主义,形成美苏争 霸之势,加剧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压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 。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在20世纪曾经有过辉煌的年代,后来未能保持住大好形势,不是 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这种制度还不成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准备不够,执政 的共产党在几件大事上没有处理好,就从高峰上滑下来。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是为了 我们以后更好地发展。我们坚信,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