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燕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MRI序列检查在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不同序列的MRI检查,观察不同序列MRI检查的结果,比较不同序列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常规MR+DWI+DCE-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比常规MR检查、常规MR+DWI检查较高(P<0.05)。结论: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DCE-MRI扫描序列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MRI检查;不同序列;膀胱癌;肌层浸润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097-02
膀胱癌作为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发率、死亡率均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6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45~73岁,平均(62.31±3.05)岁,病灶直径5.41~8.22mm,平均(7.61±0.93)mm,51例单发病灶,13例多发病灶;病理显示:42膀胱壁肌层无浸润,22例膀胱壁肌层浸润。
1.2 方法
本组64例患者均采用Discovery MR 750型3.0T磁共振仪行MRI检查,受检前6h勿饮食,取仰卧位,分别行常规MR序列扫描、DWI-MRI序列扫描、DCE-MRI序列扫描:
1.2.1常规MRI序列扫描
T1WI设自动回波序列,参数设置:120kv电压,150mA电流,4.0mm层厚,4.4mm层距,重复与回波时间分别为440ms、8.5ms,矩阵为256×256。T2WI设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参数设置:120kv电压,150mA电流,4.0mm层厚,4.4mm层距,重复与回波时间分别为4800ms、120ms,矩阵为256×25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DWI-MRI序列扫描
取单次平面回波成像行DWI-MR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120kv电压,150mA电流,4.0mm层厚,1.0mm层距,重复与回波时间分别为4000ms、0.1s,矩阵为512×512。
1.2.3 DCE-MRI序列扫描
取肝脏容积加速采集行DCE-MR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120kv电压,150mA电流,4.0mm层厚,4.0mm层距,重复与回波时间分别为3.5ms、1.5ms,矩阵为256×256。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不同MRI序列检查结果
常规MR检查显示:18例肌层浸润,32例无肌层浸润,10例假肌层浸润,4例假无肌层浸润。常规MR+DWI检查显示:20例肌层浸润,34例无肌层浸润,7例假肌层浸润,3例假无肌层浸润。常规MR+DWI+DCE-MRI检查显示:21例肌层浸润,38例无肌层浸润,4例假肌层浸润,1例假无肌层浸润。
2.2 不同MRI序列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比较
与病理结果比较后,常规MR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8.13%(50/64)、81.82%(18/22)、76.19%(32/42);常规MR+DW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2.81%(52/64)、86.36%(19/22)、82.93%(34/61);常规MR+DWI+DCE-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2.19%(59/64)、95.45%(21/22)、92.68%(38/41)。常规MR+DWI+DCE-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与常规MR检查、常规MR+DWI检查比较均具差异(P<0.05)。
3.讨论
许多膀胱癌患者在病发早期有间歇性、无痛性血尿现象,且多数患者于48h内可自行缓解症状,导致患者误以为“病愈”,耽误最佳治疗时机[2-3]。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MR检查中有18例肌层浸润,32例无肌层浸润,10例假肌层浸润,4例假无肌层浸润;常规MR+DWI检查中有20例肌层浸润,34例无肌层浸润,7例假肌层浸润,3例假无肌层浸润;常规MR+DWI+DCE-MRI检查中有21例肌层浸润,38例无肌层浸润,4例假肌层浸润,1例假无肌层浸润。经与病理结果比较后,结果发现:特异性92.19%、敏感性95.45%、准确性92.68%均比常规MR检查、常规MR+DWI检查较高,提示常规MR+DWI+DCE-MRI检查的价值更高,优于常规MR平扫、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CT、MRI及超声等检查在膀胱癌的T3-T4期诊断正确性较高,多数患者经检查后可确诊,而膀胱癌T1-T2期患者易受病情发展、病灶直径等影响,导致诊断难度加大,易出现漏诊或误诊[4]。另有研究证明,病灶直径<5mm行DCE-MRI扫描,可提高检出率及准确性,通过常规MR平扫可观察到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关系,在其基础上行DWI-MRI扫描、DCE-MRI扫描,可检出小病灶,提高临床确诊性[5]。
综上所述,不同MRI序列检查在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中均具较高价值,其中常规MR平扫+DWI-MRI扫描+DCE-MRI扫描更为优越,其诊断具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可提高确诊性,节省诊断时间,及早确定治疗方案,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车英玉,程敬亮,杨子涛等.膀胱癌不同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7):1140-1143,1238.
[2]康传红,张元忠,杨朝晖.CT和MRI在膀胱癌的分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08):116.
[3]李丹燕,汪洋,何健等.MRI不同序列组合在膀胱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12):1983-1987.
[4]许平,王贵荣,李华等.不同MRI序列检查在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1):88-91.
[5]周国兴,王轶彬,郝楠馨等.3.0T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在膀胱癌术前分级中的评估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7):2953-2956.
论文作者:桂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膀胱癌论文; 序列论文; 常规论文; 例假论文; 特异性论文; 回波论文; 病灶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