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美的神童:高智商夫妇的“无能方法”_婚姻论文

打造完美的神童:高智商夫妇的“无能方法”_婚姻论文

打造完美神童:高智商夫妇的“低能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神童论文,夫妇论文,低能论文,高智商论文,完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①为什么优秀的父母生不出完美的孩子

1995年,23岁的刘菲从湖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澳大利亚的弗林德斯大学,继续攻读医学专业。留学第二年,刘菲在一次同乡会上认识了大她5岁的许相宇。许相宇也是从弗林德斯大学毕业的,其时已经是澳大利亚第二大脑科医院的手术医生。他不仅高大英俊、博学多才,性格也很温和,还很幽默。刘菲的心被他俘虏了。1996年12月5日,他们结婚了。

1998年4月6日,刘菲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小名聪聪,希望他像“一休”那样聪明。有了孩子后,刘菲除了雇了一个生活保姆外,还以每月1500元的薪水,高价请了一个“育儿教师”。这个育儿教师只有25岁,大学毕业,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由于家境贫困就到刘菲家做了兼职。而刘菲看中的,就是她的专业学识,希望儿子能够在完善的条件环境下,健康成长,尽早成为神童。

儿子一点点长大,越长越壮实,也越来越可爱、聪明:不到10个月的时候就会喊爸爸妈妈,1岁的时候就会走路了,慢慢又学会丁唱儿歌、背唐诗、算数字。刘菲夫妻俩,看着看着,心里就笑开了花,他们甚至已经计划好了,3岁的时候就让儿子去学钢琴和外语,4岁就让儿子去学跆拳道,5岁去学围棋和游泳……全方位开发儿子的潜能!

然而,这个完美打造计划,就从儿子学钢琴那儿卡壳了。儿子3岁的生日一过,刘菲就将他送到了一位知名钢琴教师家里。从一开始,钢琴教师就告诉她,儿子太小了,不容易接受,最好等两年再来学琴比较好。可是,刘菲执意要让儿子从现在就开始学琴。最后,这个钢琴教师收下了这个“小不点”。但是不到一个月,钢琴教师还是善意地对刘菲说,孩子在弹钢琴方面没有什么天赋,不要拔苗助长为好。可是,刘菲却固执地认为。儿子比一般的同龄孩子聪明,脑袋瓜灵活,学什么都会。

没多久,刘菲就给儿子另请了一个钢琴教师。可是教了一段时间,这个钢琴教师也委婉地告诉她,孩子的确不是学琴的料。刘菲不信,让儿子当面弹一首曲子给她听听。没想到,儿子居然连音律都分不清。这下刘菲火了,当着钢琴教师的面,狠狠打了儿子一顿。

2001年12月,刘菲又将儿子送到青少年宫学画画。尽管老师说孩子的进步非常快,可是在刘菲看来,儿子还是达不到她理想的那样。特别是一次儿童绘画比赛,儿子只获得了一个三等奖。当天晚上,刘菲非常生气,她怎么想都觉得儿子应该拿头奖!一气之下,刘菲撕烂了奖状,对儿子一通训斥。

②父母太完美,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2003年9月,5岁的聪聪上了学前班。刘菲依然想不通精心培育的孩子为什么是个“劣质儿”?想来想去,刘菲越发觉得不甘心,和丈夫一商量,干脆辞职在家,亲自打造儿子,她对丈夫说:“我就不相信,我这个名门出身的‘海归派’还做不了一个5岁孩子的家庭教师!”可是,刘菲发现,当她全身投入儿子的教育后,发现儿子不仅变得比过去更笨,甚至还不愿意和她说话、亲热。有一次,刘菲听到老师讲,本来打算让儿子担任班上的小组长,没想到他居然“辞官不干”,问他原因,他半天不开口,接着就哇哇大哭。刘菲也很纳闷,每个孩子都愿意当班干部啊,可我的孩子怎么偏偏就不一样呢?刘菲再三追问,儿子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告诉她:“妈妈,我笨,我当不了!”

原来,儿子不仅笨、内向,还严重自卑!“哎,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呢?”对打造天才宝宝的梦想,刘菲是彻底绝望了。

③打造完美孩子,高智商夫妻的“低能方法”

尽管有老同学传授的妙计,但是刘菲夫妻俩依然不敢相信打造完美神童的方法会这样简单,想当初,他们为了孕育这样的宝宝,花了那么多的心血都没有用,难道这几条小小的建议就能奏效?不过,已是别无他法的夫妻俩,还是决定“背水一试”。

首先,夫妻俩决定改变自己的完美心态,不要老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儿子完美起来,于是,除了让儿子去学他喜欢的跆拳道外,还停止了钢琴、围棋之类的培训。夫妻俩很快就发现,孩子变得比以往开心了,话也多了起来。不过,此时他们仍然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让儿子更加一事无成。一天,儿子画了一幅水彩画,是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画得很糟糕,颜色乱搭配,如果是过去,刘菲肯定会很生气地挑剔这里没有画好,那里不像。不过,这次刘菲在要生气之前,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求不能太高,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于是,装作很满意地样子说:“啊,我们的儿子画得真好啊,让妈妈猜猜,左边的那个一定是爸爸,右边的那个一定是妈妈,你呢,就是中间的那个小个子。”

刘菲夸奖完,悄悄地观察了一下儿子的神情,发现小家伙一脸的喜色,然后又用彩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妈妈爱我,我爱妈妈。”那一刻,刘菲愣住了,她和儿子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心灵交融过了。更令刘菲感到惊喜的是,此后儿子变得格外地爱画画。有一次,丈夫和儿子下围棋时,刘菲让他故意输给儿子,并适时地夸儿子围棋下得好,比老爸还要厉害,没想到小家伙居然也由此爱上了围棋!

通过这两件事情,让刘菲明白:原来让自卑的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而不是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不足和缺点!

于是,夫妻俩在周末的时候,带儿子去动物园玩,并借机对儿子说:“聪聪,我们提前带你到动物园来玩,是希望你在下学期的时候能够当上班干部,如果你当上了,我们就带你去坐过山车,好不好?”儿子听了,立马伸出手,跳着说:“好,妈妈拉钩,不许骗人!”结果,夫妻俩发现,儿子变得比过去更加喜欢学习,连老师也说,上课的时候比过去更专心了,功课也做得很好。那个学期末,儿子考了两个满分。第二学期,还真当上了班长。当然,夫妻俩也没有失约,带着儿子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次。

儿子长得一天比一天高,也一天比一天完美,刘菲夫妻俩非常高兴。通过老同学陈琳的远程遥控指导,夫妻俩认定是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时候了。所谓的强化肯定,是对那些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进行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因为他们受完美父母的影响,幼小内心的脆弱是根深蒂固、飘摇不定的。“如果不这样,很有可能现在建立起来的良好状态会前功尽弃。”老同学告诉夫妻俩。

2005年2月,刘菲的儿子预备参加全国少儿诗歌朗诵大赛。赛前,8岁的儿子问她:“妈妈,我能得奖吗?”刘菲点点头,回答:“能,肯定能!你知道为什么能吗?因为我和你爸爸都是高智商的佼佼者,你遗传了我们的基因,所以,你也是高智商。”接着,刘菲又偷偷朝丈夫眨眨眼,没想到丈夫的反应真逗,他居然眉飞色舞地说:“嘿,当初你妈妈就是因为智商太高,才把你爸爸骗到手,骗到国外的。”那一刻,一家三口笑得合不拢嘴。

结果,儿子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坐在电视机前面的刘菲夫妻俩,高兴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没多久,儿子居然又收到了少儿围棋大赛的入赛通知。喜讯接二连三地传来,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向刘菲夫妻俩表示祝贺。其中很多人都说:“他们儿子能获奖是自然现象,谁让他们夫妻俩都是高智商!”刘菲夫妻俩听了,相视一笑,心里感慨万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只是父母那颗过于完美的心……

标签:;  ;  

打造完美的神童:高智商夫妇的“无能方法”_婚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