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400055
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头高10°位。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HR、SBP、DBP及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后的HR、SBP及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取头高10°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较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体位变化;剖宫产;血流动力学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用量小、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中[1]。由于麻醉平面较难控制,因此选择合适的体位选择能够降低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2]。本研究选择 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 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本试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8.11±4.383)岁;其中27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孕周为 38~41周,平均(39.25±3.16)周。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27.98±3.22)岁;其中24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孕周为 36~42周,平均(39.23±3.12)周。两组血清 HBsAg阳性孕妇的分娩年龄、产次、及孕周等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实行静脉通道,并进行快速,剂量为补液500 ml。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头高10°位,于L2~L3的间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待穿刺成功后利用腰麻针将0.89%的1.6 ml罗哌卡因注入,时间15 s,再将硬膜外导管植入,麻醉成功后使患者在手术床上躺卧,面罩吸氧,对麻醉平面进行调整,待麻醉平面快速上升时,且在患者躺平后的3分钟内达到了T8水平,让患者取头高10°。若麻醉平面上升8分钟后达T8水平,应立即使患者的原本头高位下降至水平位置,继续使用2%的10 ml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患者的例数。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试验结果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样本之间对比以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进行描述,并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后具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麻醉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观察组麻醉后的HR、SBP及DBP水平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对照组麻醉后的HR、SBP及DBP水平波动较大,两组麻醉后的HR、SBP及DBP水平比较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2.2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患者更少,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n(%)]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显著,但由于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平卧时,下腔静脉被子宫压迫,降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产妇易表现出胸闷、呼吸困难及低血压等症状。麻醉效果会受到不同体位的影响,因此,合适的体位可提高术中的麻醉效果[3]。
本试验研究数据显示出,两组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头高10°体位能够较好的对麻醉平面进行控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考虑为:取头高10°位能够满足手术的需要,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不会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避免了麻醉平面的上升速度过快,无需继续追加麻醉药物[4]。
综上所述,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取头高10°位能够较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甚小,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强,雷洪伊,叶小平,等.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6,37(1):34-36.
[2]孙俊枝. 不同体位对剖宫产术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212-2214.
[3]邹晓斌. 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45-45.
[4]蔡三英,梁亚贵,练夏玲. 左侧斜卧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2016,35(16):115-117.
论文作者:邱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动力学论文; 体位论文; 产妇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麻黄素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