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电气化铁路发展也随之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出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随之,交通运输行业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交通部门要不断摸索与实践各类新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探究当前供电系统中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电气化铁路运行安全、高效、舒适等运输需求的实现。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新技术;发展应用
引言
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其使用的供电技术和供电方式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通过引入新型的 AT 模式、BT 模式和 RT 模式,结合其应用范围等将其应用到不同形式的电气化铁道建设中去,可促进我国电气化铁道的进一步发展。
1、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分析
当前,在铁道供电系统中实行电气化,主要是为了将电能作为列车的牵引动力,保证铁路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更简单化。此外,铁道会投入少量资金,用于彰显电能快速供电的优势和特点,以保证铁道运输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铁道运输的压力。同时,运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能够保护环境,因为其运行过程中不会生成破坏环境的不良气体等。因此,现阶段,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新技术在使用上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1接触网新型技术
客观上,在进行铁路供电设置的过程中,如果把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展现出较高的网络技术和水平。该项技术在世界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社会市场不断变化和发展,交通运输业随之发展,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变化,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和不足。实际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接触网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导致铁道供电系统易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对铁道和人身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接触网的特点、性质和实际运行状况,不断优化和升级各种接触网材料。当前形势下,接触网中经常会运用一些新型合成材料,主要是一些具有较强绝缘性能的材料。如果处于比较复杂环境,这些材料也通常需呈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铁道和人身的安全,使其有效运行。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工作人员在对接触网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一定的工作量,保证其人身安全,从而间接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结构上观察新型绝缘材料,它属于编织状,将大大提升绝缘材料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新型绝缘材料被称为“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 [2]。高性能树脂的优势较多,强度良好,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有效运用高性能树脂材料,将保证整个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1.2 供变电技术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促使电气化铁道事业也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情况下,社会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使其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通常情况下,网络计算比较复杂,但工作人员突破了其复杂性,提出了一些新型的计算方法,如有效开发和利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同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合理解决。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深度探究和分析,在摸在其有效的作用下,牵引供电系统会把接收到的电能合理传输到正在运行的电车中。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三相极不平衡问题,将会诱发故障等。所以,这样情况下,系统将不能有效运行,也不能顺利供电,严重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费用,逐渐增加其成本。从电气化铁道供电角度出发,运用比较广泛的是 BT 供电模式。但是,BT 供电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于是,全新的供电模式便应运而生——SF6 自耦变电器,并广泛运用于铁道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F6 自耦变电器有效运用于隧道,很大程度上弥补了 BT 供电模式的不同缺陷和问题,高效解决了供电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因此,SF6 自耦变电器被称为 AT 供电系统。
2、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监控系统
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影响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也有与外部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各种新技术的作用下,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的优化和完善。桥的形式作用下,供电调度系统及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建立是相互联系的。它可以监视指定的运输和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化铁路沿线随时进行必要的条件在任何时间。安全监测。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提高监测系统的整体性能有一个很好的“理性经济”,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避免重复监测设备之间的设置、监控设备和传输通道的安全安全监控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具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电源安全监控性能。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控制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这一系列的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监测系统,构建以系统为中心的数据处理体系,确保安全监测系统可以监测相关对象有效地提高其运作效率。在供电安全监测系统的运行、调度系统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随着网络设备的帮助下,对综合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网络连接成功实现。一系列的灾害监测数据信息传输的及时调度子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数据信息可以科学地处理。以数据的形式为切入点,明确了灾害监测信息的具体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水平,这是基本的,桥梁设备巧妙的利用,以及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维护顺利进行。
3、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电气化铁道建设是以安全高效为建设基础的,因而其设计也因遵循该类要求,尽可能保证新技术的安全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跟进,电气化铁道建设也应逐渐将环保节约等建设准则应用到供电系统中去,促进电气化铁道运行过程中既保证运行的安全高效又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同时,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不同类型的通信干线等也逐步发展起来,电气化铁道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铁道干线的综合分析,考虑其中可能导致的各类影响,合理规划,最终实现铁路线路建设以及供电系统建设的合理开展目标。为保证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建设长远发展,相应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重视,通过提高招聘标准,加强对员工的拓展训练等,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供电系统建设队伍,提高其整体的科研水平,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等工作,推动其向更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也层出不穷。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相应变革,通过加强对 AT 技术等的应用,使用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打造具有专业技术素养的人才队伍,促进新技术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供电系统建设实现新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邓世清. 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科技资讯, 2013(6):145-145.
[2]李恒, 李恒, 郑侯. 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3]杨嘉, 刘可, 杨军.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新方法的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2(11):239-239
[4]薛海峰.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科技风,2015(13):5.
[5]邓世清.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科技资讯,2013(06):145.
[6]刘孝维.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16) : 2215.
论文作者:路东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供电系统论文; 铁道论文; 电气化铁路论文; 新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式论文; 材料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