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 广西桂林 541100
摘要: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测管理对整个岩土工程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测管理相对混乱繁琐,主要表现在勘测内容广泛而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勘察工作呈现低质量低效率的特点。施工单位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和高效进度的实现,就需要优化整合岩土工程的各项工作,简化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管理程序。当然,技术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的提高,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高效运行,这也充分体现了技术的重要性,因此,施工单位可以适当引进先进的勘查技术,不断完善自身施工的缺陷,解决好管理问题,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可能创造条件。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1 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1.1 透水性较差
尽管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但是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其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方面,所出现的沉降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整个承载力难以有效确定,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空隙水压力,导致建筑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受到严重影响。
1.2 不均匀
软土地基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软土地层空间分布的不稳定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的突变型,这主要是表现为地层的均匀性较差,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其结构不均匀,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
1.3 触变性
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所以当其原有的土壤结构受到破坏之后,其土层承载强度会大大降低,这种强度变化可以使用灵敏度St表示,软体地基属于高灵敏土或极灵敏土范畴,当软土地基受到振动荷载后,很容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动或者是挤出等情况。
2 软土地基的勘察要点及关键问题
2.1 土层检测
在针对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实际的软土地基的类型、条件、分布情况等进行勘察,同时还需要针对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条件和沉降速度以及强度增加等情况做出更加科学细致的统计和实验,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可能还会存在薄层中夹杂着部分砂层,这点尤其要注意。
在软土地基勘察过程中,应该做好对土层均匀度的测量,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层深浅对土层持力层埋藏情况进行勘察,以检测硬土层的情况,同时要结合软土地基的基础影响范围对基岩情况做好勘察,更加科学合理的描述出基岩的分布特点和不同的风化程度。
2.2 勘察技术选择
2.2.1 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技术措施,也是对软土地基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把握,以此来获取和掌握软土厚度、状况、颜色等,从而能够更加清楚明晰的掌握地下水的深度、径流、排泄等条件,更好的掌握岩土层的相关物理和力学指标。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勘察,以在后续做好对软土的结构保护,所以应该更好的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如果需要使用护壁回转钻探技术,应该做好完善的保护措施,确保软土地基的结构性不被损坏,更加明晰的做好对原始土层的分析。在对软土采样的时候,应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要做好对土样性质防护,加强对水分的保护,针对细砂层的处理也要做好防护,从而保护好后续颗粒分析的准确性。
2.2.2 现场检测技术
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由于软土的性质特殊,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等不利于检测的物理性质,所以很容易导致其土样出现水流失,不利于做好对土层性质的分析,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原地检测的方式来加强对土层的检测,尤其是针对软土的具体特征和工程等级需要做好具体的原位检测技术。一般来说,在软土地质的现场原位检测工作中,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2.2.3 物探技术
在实际的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如果出现原位检测技术难以满足实际的土层勘察需要,就需要结合实际的土层地理位置和相应的物理技术来借助物探方式进行辅助,确保原位检测技术得以更加高效准确的对软土地基进行检测,也能够有效增强检测的准确性。
3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3.1 加强勘察工作的准备
岩土工程的建立离不开周围各种要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工程的勘察工作。首先,施工单位要发挥相关技术人员的作用,利用科学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以便于后期勘察工作的开展。其次,施工人员在理解建筑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进行针对性的实地勘察,选择合适的勘察地点,合理分析岩土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岩土工程整体勘察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当然,还要求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保证勘察数据的科学性,确保勘察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切实解决土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问题
不同区域土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结果,因此,要想得到精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就必须切实解决土质区域差异性的现实问题。施工单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认清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分析工程勘察技术的缺陷,从而针对性的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推动技术革新,使勘察技术更加符合我国水文地质情况。其次,需要企业间相互分享、借鉴优秀的勘察经验,不断改善企业发展中的不足。最后,还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加大工程勘察技术的投入力度,更加关注实地水文地质情况。为了增强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必须设定严谨的工程勘察方案,深入研究水文地质的特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障碍和问题,降低土工试验的误差。
3.3 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
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的变化程度直接关系着地基位置的设定,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想合理控制地下水位,首先,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排水管道等多个部分,这样有利于充分了解地下水位下降或上涨的幅度,从中分析出水位变化的相关规律,便于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其次,在总结运用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调整建筑的地基位置,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的危害和不良影响,确保建筑工程的项目的顺利开展。
3.4 提升勘探手段和设备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虽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某些领域仍旧存在缺陷,我国的勘探技术就是如此。要想确保勘探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勘探工作的效率,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够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自身勘探设备和手段。可以针对性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且能够学习与改进技术使其更好地融入我国的实际勘探工作中,推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结束语:总体来说,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勘察,由于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较差和强度差以及不均匀沉降和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等特征,为了有效提高勘察质量,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应地基的勘察处理,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土层检测和力学性质勘察,合理选用钻探技术和现场检测技术以及物探技术等勘察技术,不断提高软土地基的勘察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千山,赵栋,丁玉涛.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8):73+90.
[2]陈松松.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03):222~223.
论文作者:雷长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土地论文; 土层论文; 基岩论文; 技术论文; 土工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