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现阶段,受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影响,导致冠心病成为临床高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人口老龄化的推动下,致使老年患者成为疾病主要发病人群,对其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为确保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为患者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1]。此研究选取我院46例患者展开研究,重点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6例本院于2017年6月-2019年4月内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0:10),年龄区间62-83岁,平均(72.48±9.45)岁。观察组(n=26):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0:16),年龄区间63-83岁,平均(72.66±9.5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标准者。(2)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加者。
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血液系统病变者。(2)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病变、功能障碍者。(3)存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禁忌症者。
1.2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热情接待患者完善各项检查,给予降脂、抗凝等对症处理,密切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导其睡前温水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5020739,福建延年)100mg,每天一次即可。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指导其温水口服75mg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080090,赛诺菲),每天一次即可。治疗4周为1疗程,坚持用药3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2];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心功能改善明显);有效(临床症状出现缓解,心功能开始改善,ST段回升幅度>0.03 mV);无效(症状、心电图、心功能无改善,部分患者症状加剧)。
1.3.2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
SPSS22.0软件计算,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表示。定性数据用“”核实,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阐述临床疗效
2.2阐述心功能情况
观察组LVEF较高,LVEDD、LVESD较低,P<0.05。见表2。
表2:心功能
3、讨论
近年来,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加之老年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成为疾病高发人群。血脂异常、肥胖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较普通人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堵塞,影响心肌功能的同时致使心肌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药物保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在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等方面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3]。
阿司匹林是现阶段临床较为典型的抗血小板代表药物,剂型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哪一种剂型,均可以被人体所吸收,从而发挥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除最初的解热镇痛效果之外,阿司匹林还可以减少血栓素A2生成、乙酰化丝氨酸。但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身体状况欠佳,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则会引起胃黏膜出血,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因此,为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需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氯吡格雷属于典型的抗血小板药物,竞争性较强,用药后可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结合,阻止血小板活化,降低其凝聚,预防血栓形成[4]。
此研究选取我院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结果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6.1%,经治疗后LVEF较高,LVEDD、LVESD较低;较对照组而言,P<0.05。可见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行性较高。提示:两药联合治疗,可有效弥补单一药物的不足,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培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66.
[2]张青梅.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7):6-7.
[3]杨秀清.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J].中外医疗,2018,37(32):112-113+120.
[4]路雪梅.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对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22-23.
论文作者:季龙凤 张政 周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阿司匹林论文; 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格雷论文; 硫酸论文; 老年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