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投入调整会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吗-基于2007-2016年全国面板数据分析论文

农资投入调整会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吗?
——基于2007-2016 年全国面板数据分析

孙 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 文章基于宏观视角下的全国31 个省区市2007-2016 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资投入调整对农业保险影响的效用水平,研究发现:农户的农资投入行为对农业保险需求因农资种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实际影响效果受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并且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行为主要受自身因素驱动,外在的因素影响有限。因此,为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水平,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创新,设计出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保险产品,还需农民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通过农业保险保障粮食生产。此外,政府需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升农业保险需求,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农资投入;农业保险需求;差异性

一、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视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解决农产品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形式的调整,农民的生产规模也将因此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农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杜鹏[1]通过对湖北省342 户农民的田野调查发现,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承包面积低于10 亩的小规模农户,承包面积高于50亩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向更高。

农业保险的保费支出额主要由政府补贴和农民自费两部分构成,以种植业为例,中部和西部各级财政累计补贴比例不低于65%,东部财政补贴比例不低于60%,许多地区农民平均每亩需自费的保费通常不到20 元,并且主要由当地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使得农业保险实际上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这导致保险公司对农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从而损害保险人的利益[2]。庹国柱[3]等指出,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倾向于减少农资投入,农业生产的风险防范意识下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还可能基于经验做出,徐斌和孙蓉[4]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地耕作条件将农地分为优质地和劣质地,优质地风险发生概率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而劣质地生产条件差,风险事故高发;他们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农户一般倾向于投保劣质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并不知道土地的优劣情况,在承保后面临高赔付率的风险。虽然部分农民做出逆向选择行为是为了获得理赔收入,只是从以往保险赔付的实践来看,保险公司的赔付往往是不足额的,即便风险发生后能够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获得的赔付额虽高于缴纳的保费,但仍低于实际农业损失,因此农民的逆向选择行为并没有带来真实收益的增加。从宏观角度看,2007 年以前只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服务,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开展,农业保险市场风险下降,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数量也随之增加,截至2018 年,农业保费收入572.65 亿元,保额3.46 万亿元。这一变化说明,即使微观领域存在逆向选择,但是随着政策兜底和农业结构的转变,部分经营主体的逆向选择行为不会对农业保险需求的整体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全国各地区多年农资投入的变化分析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能够揭示二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作铺垫。

二、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持续开展,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关于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大都从农民收入和风险发生等因素出发研究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1-2][5-6],但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如农资投入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目前有关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对于我国现在的市场状况来说,市场主要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的,属于买方市场。但是我国在当下的环境中,大多数的企业不具备相应的市场开发能力。在这些企业之中,部分企业的产品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产品种类少,并且企业相应的技术部门不具备产品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因此,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下,很多企业生存困难,并且完全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至于相应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3]。

(一)将农资投入作为控制变量,协助研究农民收入,保费补贴或者风险发生率等对农户保险需求的影响

Babcock 等[7]研究中使用化肥投入作为辅助变量,分析了美国农户耕地面积与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发现化肥投入量与农业收入成正比,进而引致农业保险需求。宋丽致等[8]运用十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构建地区面板模型,使用农业补贴、教育、地区,总播种面积及化肥使用量等变量研究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了收入结构和灾害发生程度是影响农户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化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王洪波[9]认为当同时考虑时间效应和区域效应时,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效用水平随时间增长逐渐下降,中西部的效用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但不同的农资要素的效用水平存在差异性。宗雯[10]通过研究农业生产结构对农户的保险需求的影响,发现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农资投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二)从农业保险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农民的农资投入选择和生产行为调整的影响

Ezdini Sihem[11]基于美国农场的调查数据发现购买农业保险的农场比非投保农场更乐于从事规模更大的农业生产,参保者在购买农业保险后,更加积极运用农业科技和增加农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而袁辉和谭迪[12]通过研究湖北省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与其生产水平的相关性,发现传统农户在投保后的农业生产活动变化不大,除了部分农民的农资投入有所减少外,总体的生产水平没有得到多少提升。赵丽娟和红花[13]比较了国内外农业保险政策及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发现美国等国农民在投保后多数情况下增加农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认为这对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有着借鉴意义。张哲晰等[14]认为农户投保后会减少部分农资投入,但优化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因而农业保险对农业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控制变量具体内容如下:(1)经济因素。主要使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变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市场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也在转型之中,借鉴相关国外经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也必然会导致农业保险的加快发展。(2)风险因素。选取农业估计损失作为风险发生对农业保险需求效用水平。大多数文献在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倾向于直接运用受灾面积或者成灾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比例作为风险发生概率,但均显示农户保险需求对灾害发生率不显著。部分研究认为相对于受灾面积,农户更关注的是实际损失的多少② 结合之前的文献(徐斌和孙蓉,2016),农户受灾耕地多为生产条件差,土地墒情低的耕地,这类耕地由于灾害发生多,农作物产出低,实际损失并不大。而优质耕地灾害发生少,产出高,农作物价值占农业产值的较高比例,但风险发生时,预期灾害损失会对农户生产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耕地中农作物的市场价值的不同也会影响农户的保险需求,市场价值越高,农户投保意愿越强烈,因而相较于受灾面积,实际数额损失对农户的投保行为影响更为显著。 ,基于此文章使用成灾比例与实际农业投入的乘积来衡量风险。(3)资源因素。根据要素禀赋的差异,将人均耕地水平作为资源投入要素,同一时期内,在生产力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产出和经济收入正相关,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相关性。(4)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主要指财政投入,包括涉农非农业财政投入和涉农农业财政投入,前者指的是对农村地区的房屋、水利、交通等间接涉农财政投入,后者指的是农林牧渔补贴等直接涉农财政投入。

三、农资投入调整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传导机制

为保证“两探索一创建”工作顺利进行,青州市人大常委会采取了试点先行的模式,谭坊镇人大专题询问工作率先迈出步伐。经过充分调研,在8月份召开的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谭坊镇人大通过了《专题询问工作办法(试行)》,为此次探索打牢了制度基础。为选好专题询问的议题,镇人大向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将征集到的20余条题目提交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研究。主席团先后召开两次会议,本着“询”大局、“问”大事,“询”重点、“问”热点的原则,最终确定将社会普遍关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工作作为首次专题询问议题。

图1 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传导框架

2.2.1 粘土沙障 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地区(如青海共和盆地),粘土沙障设置为方格沙障,方格要错落有致,方格顺沙面水平线设置,其方格的大小视沙面坡度设置为1m×1m、1m×1.5m或1m×2m,梗高为15~20cm,梗宽为10~30cm,设置时先将沙面用沙子做成方格状的梗,在梗上放入粘土,粘土覆盖的厚度在5-8cm左右。

四、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文章将农业保险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鉴于2012 年之后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不再统计农业从业人口的数量,为了计算上的连续性,此处保险密度的计算方法是:保险密度=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村年末人口。保险密度衡量的是农村人均保费收入,反映了农业保险的覆盖水平,是度量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长期以来,农资投入都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农资投入也经历了单一到多样的变化。现有的农资投入中,化肥和农药由于受到绿色农业理念的影响,部分地区使用减少,但从全国农业种植来看,依然有着较大的需求;柴油、薄膜反映了机械化和精细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依旧广阔[15]。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农资投入效用有所区别,对小农经营主体而言,农资投入成本增加时,单个农户在经营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控制成本维持收益,倾向于减少或替代农资投入,无论此前有没有参加农业保险,此时参加农业保险的可能性降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农资投入的调整和生产规模扩大使得总体成本大幅增加,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农业经营收益增加的额度也会随之扩大,农户总的收入不会发生改变;但成本及规模的增加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是正相关的,农户不会因成本增加忽视对风险的控制,因而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保险需求正相关[16]。从收入的角度看,小农经营者的工资性收入普遍高于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成本增加或风险扩大对总的收入影响有限;而新型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主要是经营性收入,农业成本和风险的扩大对收入影响较大。因此,由于经营规模的不同,农资投入调整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存在差异。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传递机理如下:

有关特殊水热环境的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研究比较少[34]。已有的研究区域大多位于北纬45°以北,及少数低纬度、高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相关研究[15,34,50]。而在中纬度温带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更多、面积更广、气候变异更大,目前关于这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尚不明确[34],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完全或部分适用于中纬度地区也尚不明确,因此扩大相应研究区域也是有必要的。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借鉴马草原和李成[20]的做法,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各变量进行了多次回归实验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运用异方差检验的DWH 检验多元回归的内生性,结果显示P 值为0.32,大于0.1,表明可以接受“变量为外生变量”的原假设,故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为了减少农业保险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对各变量分别取对数,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从总体上看,黄剑长期的雕塑实践,并没有指向抽象形态和观念化的表现,也不具有先锋艺术的特性与时尚,而是善于把自己的艺术置于传统与现代、东西方雕塑文化融会的过渡与演绎之中,从而使得她的七彩金雕塑在一些不同意涵和目标的创作中,赢得了国内外多层次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些作品可以让艺术界和普通观众在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诉求上得到多样的体验与对话。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农业保险和农资投入之间的看法不存在一致性。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的转型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及农民收入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民的收入和风险始终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的因素。农资投入与农民的生产行为联系紧密,农民的逆向选择行为很容易发生,但从农业保险的属性、农业保险公司的风险认定标准、以及农业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三者来看,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显然并不明智,事实上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农民逆向选择会对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限,因此农资投入行为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不必然受道德风险的影响。此外,部分文献研究认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逐渐集中在部分农户手中,农业经营发生的变化与传统的经营有着较大的不同,这会导致传统的农资投入结构和规模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实际成本的增加,由于成本的增加将伴随经营风险损失的增加,有可能会对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部分网站的整理,时间跨度为2007-2016 年,地区跨度为全国31 个省市区。需要说明的有两点:(1)文章所使用的2017 年的《中国保险年鉴》中部分省份数据存在缺失,查阅缺失省份保监局的网站,补齐相关缺失数据,2016 年黑龙江省的保费收入值异常偏大,通过重新估算得到。(2)西藏地区的部分年份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存在缺失,参照青海地区当年数据估算补齐。考虑到数据时间跨度较长,为了减少通胀和利率变动对农户生产成本统计影响,研究对所有收入类变量计算当期现值。表1 显示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据。图2 表示全国31 省市区部分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情况。可以看出薄膜和柴油投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且薄膜投入的相关性要高于柴油,说明农资投入与保险需求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图3 显示了两个控制变量农村人均可支配和灾害损失额与农业保险需求的关系。可以看出,与农资投入相比,收入和风

选择图8中4—6月冷海表温度异常大值区(130°~170°E,0°~20°N)的深层海温进行平均,并与反号的HCI进行相关,得到相关系数的时间—深度剖面(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冷海温异常除了在上年夏末秋初有一定的上传以外,从上年冬季开始,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的深层冷海温异常不断地上传,一直维持到当年4月。所以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偏低,在西风异常的作用下将冷海水上传到海表面,形成了图8中的冷SSTA持续发展,进而对反气旋环流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5—6月西太平洋冷SSTA并不明显,反气旋环流依然存在并影响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表1 描述性统计及变量解释

五、农资投入调整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

(一)定性分析

为了直观的展示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关系,文章运用散点图来展示部分农资投入与保险密度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各地区十年的《中国保险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险因素仍然是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事实上正是基于风险驱动和收入驱动下,农资投入调整才可能影响农业保险需求。

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农户需要对农资投入进行调整,由于外部因素(如土地流转)使农户经营规模发生的变动,以及内部因素(如对已有农资的替代)需要调整农业生产要素,农户经营成本发生改变,受实际收益和农业风险的驱动,不同类型农户的保险需求相对于以往发生变化① 虽然从宏观角度无法具体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经营这一影响的差异性,但引入了人均耕地面积这一变量,通过经营规模变动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进行分析。 。不同的农资投入品种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尽管农资投入不是农业保险需求做出调整的根本原因,但作为直接要素,对于农业保险需求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二)回归分析

图2 柴油和薄膜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

图3 经济和风险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

2.主要解释变量。借鉴马述忠和刘梦恒[17]、宗雯[10]等的研究,选择每公顷农用柴油使用量、每公顷化肥使用量、每公顷农药投入以及每公顷薄膜使用量作为农资投入的工具变量,变量指标的分析如下:(1)每公顷农用柴油使用量实反映了农业经营者的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生产力成正比,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可能会与农业保险需求正相关。(2)化肥使用量作为农资投入的要素之一,虽然近年来的投入量逐渐下降,但对于农业生产仍是不可缺少。化肥投入量反映了农业整体的生产规模和土地生产效率,投入量变化反映了当期的农业生产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关系不明确。(3)农药投入量。这一变量反映了农作物种子技术和农业管理的变化,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增加,农药投入减少,说明作物品种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可能与农业保险需求负相关。(4)薄膜使用量。农业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大棚作物培育或反季节蔬菜种植,北方广泛用于保水防虫。薄膜投入变化反映经济农业生产情况,这类农作物附加值较高,农户保险意愿更为强烈,因此预计薄膜投入与农业保险需求正相关。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选取综合考虑了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农业环境、农村设施建设等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虽然有些文献将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作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控制变量,但文章并未将其考虑在内,原因有二:一是2012 年以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劳动力教育状况数据缺失,部分研究对各年龄段人口设置权重来估计劳动力文化状况[18],但在计算方法上缺乏一致性,得到的教育投入对农业保险相关性不显著;二是相关研究认为农业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是缺乏效率的,通过对农户的培训增加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需求同样效用较低[19]

其中,Indenij为农业保险密度的对数,用来

其中,Pi为单因子污染指数,Cis为重金属浓度实测值,Cin为重金属参比值,Eir为单因子危害系数,Tir为毒性响应系数。

反映农户的生产行为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i=1,2,3,…,31 表示全国31 个省区市,j=1,2,…,10 表示年份,区间范围是2007~2016 年。Indincij和Indanij分别表示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积,已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和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因素。Inficnij是财政投入对农村其他领域的投资,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该变量用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农民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Inpufaij是农林牧渔投入和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的交互项,反映政府投资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Inzdraij是农业预计产出和农业受灾率的交互项,反映风险损失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

(三)模型结果分析

由于收入水平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区域划分时,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将31 个省市区分成三个部分,结果大致和我国东中西地区地理分布相同。其中海南和河北由于人均收入和中部地区省市相近,而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归类到中部地区,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知,各农资投入要素中,从全国来看,柴油、农药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有负向影响,薄膜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正向影响,化肥投入影响不显著。而区域间的显著性水平的差异化十分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柴油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效用水平显著为负相关,而西部地区则是正相关,这在于柴油价格变动频繁,油价的上涨会影响农民的中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成本,当耕地面积有限时,柴油投入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农民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不必要支出”,反而会抑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西部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柴油投入成本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农药投入的相关性结果中,只有东部地区与全国层面的结果均显著为负,中西部的显著性较弱,主要原因是农药投入成本并不大且对农业产出正相关,现阶段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对农药需求不可或缺,而东部地区农业以高附加值为主,农药投入增加不利于保障产品的品质,因此农业生产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农药的效用水平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化。化肥投入则与农药类似,由于属于常规投入,其投入水平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薄膜可以保持水土湿度和预防病虫害,在西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保障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因而薄膜投入随粮食产量变化正相关,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其他的变量,基于全国角度来看,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每亩农业灾害损失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涉农财政投入和涉农非农业财政投入均不相关。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效果与已有文献的研究一致;人均耕地面积在区域间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不相关,中西部地区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性为正,这是由于中西部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而东部地区耕地面积有限,收入增加依赖于其他投入,如科技和资本等。而对于风险因素,不同区域的回归结果大都不显著,说明风险灾害对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有限。涉农财政投入中,涉农农业财政投入在各区域显著性较差,故认为涉农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不相关。东部地区对涉农非农业财政投入显著为正,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灾害的发生,使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反而下降,东部地区农业高附加值的特点则需要农业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以保障产品的高质和快速连接市场,这刺激了农民的投入增加,进而引致农业保险需求的增加。总的来说,涉农非农业财政投入在东部和西部的农业保险需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农村经济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上。

表2 分区域多元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面板OLS 回归模型虽然从均值角度直观地揭示了农资投入与农户保险需求的相关性,但其假定多个变量适用于同一组模型,缺乏对于变量影响程度的细致划分,因此在全国和区域数据的分析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详细的分位点划分研究不同农资投入水平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可以有效检验多元回归模型中的不稳定性。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农资投入对农户保险需求的影响在10%,50%,90%的分位点上的显著性水平,稳健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3 全国及东部地区农业保险需求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4 中西部农业保险需求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3 和表4 的结果显示,柴油投入的显著性水平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显著性负相关且呈“U”形变动,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且随分位点增加而下降,柴油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在各分位点上的不规则变动说明其受油价本身的变动影响较大。农药投入只有在中部地区的各分位点上显著为正,其他区域为负值或不显著,化肥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在各区域的分位点上显著性水平为负,可见这两类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效用水平有限。薄膜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在各区域分位点上的显著为正,且随分位点增加而增加,可见薄膜投入对农民增加产量和收入有着重要作用。控制变量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因子的全国和各区域系数值随分位点的增加而下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只有在分位点最低时显著性水平最高。灾害损失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只有在全国和东部地区的高分位点上存在显著性,由于区域间结果的差异很大,因此认为灾害损失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耕地面积对农业保险需求的效用水平差异在分位数回归中更为详尽,除全国数据外,只有中部地区在各分位点上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系数变化同样呈“U”形分布,说明家庭承包土地的面积是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涉农农业人均财政投入均只有在各区域高分位点上才可能显著,且影响趋势不同,因此佐证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即涉农农业投入与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不相关;而东部地区涉农非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在中位点和高分位点上显著为正且呈递减趋势,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呈递增趋势,反映了涉农非农业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呈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在分位点较低时影响最大。

图4 反映了农资投入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农业保险需求边际贡献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主要农资投入的边际贡献在均值上下波动,化肥投入的边际贡献值在高分位点呈下降趋势,说明边际影响在低投入时较大。柴油投入的系数值随分位数增加则相对稳定,置信区间随着分为数的增加而收窄,说明了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适量投入。而薄膜投入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回归系数值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出现波动后保持稳定,在高分位点呈现“负翘尾效应”,说明边际影响在投入水平较低时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更为明显。分位数回归检验的结果显示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结构是影响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这与多元回归的结果一致,因此模型稳定的得到了验证。

六、结论和建议

文章从农业保险需求的角度,探讨农资投入的调整是否会对农户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既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也与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及生产条件有较大关系;(2)收入和耕地面积仍然是影响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并非由风险损失所驱动;(3)财政投入和风险损失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说明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更多源于其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有限。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保险扶贫的大背景下,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水平对实现全面小康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差异性,反映了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推出适应当地农业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才能够提高农业保险在当地的覆盖水平。第二,重视农资投入对农业保险的影响效果,通过政府宣传和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积极改善农资投入结构。农资投入调整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增加生产成本,而是通过农资投入的变化增加产量,并运用保险的手段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市场化程度深,则需要减少传统的农资投入,转而利用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适当增加农资投入,改善土壤情况,促进农民增收,进而增强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第三,政府要积极通过财政等形式,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虽然财政投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不相关,但政府政策是农户收入增加的重要外在因素,间接影响农民生产规模和农业保险需求。

图4 农资投入效用分位数系数变化图③ 图片依次为化肥、农药、薄膜、柴油的效用分位数系数变化图。

参考文献

[1]杜鹏.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五县市342 户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78-83.

[2]任泽华.论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定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2):76-78.

[3]庹国柱.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及其防控[J].中国保险,2018,(2):7-13.

[4]徐斌,孙蓉.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基于粮食主产区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乡改革与发展,2016,(6):97-111.

[5]宋丽智,韩晓生,王研.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11):122-130.

[6]杨雪美,冯文丽,高峰等.农户的风险意识、保险认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于河北试点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9):70-74.

[7]王国军,李京徽.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导向的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6):21-26.

[8]Babcock B A,Hart C E,Hayes D J.Actuarial Fairness of Crop Insurance Rates with Constant Rate Relativi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4,86(3).

[9]王洪波.我国不同经营主体农业保险需求差异性研究——基于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6):133-136

[10]宗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影响研——基于2002-2015 年省级面板数据[D].华中师范大学,2017(4).

[11]Ezdini Sihem.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 across countries[J],Journal of the Saudi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17,(3):1-11.

[12]袁辉,谭迪.新政下我国银保渠道的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基于对银保渠道的多维透视[J].上海保险,2017,(10):47-51.

[13]赵丽娟,红花.农业保险市场供给、需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2018,(2):30-36.

[14]张哲晰,穆月英,侯玲玲.参加农业保险能优化要素配置吗?——农户投保行为内生化的生产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10):53-70.

[15]阮荣平,曹冰雪,周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2615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7,(10):17-32.

[16]高鸣,习银生,吴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与差异分析——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16.

[17]马述忠,刘梦恒.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生产率了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32-144.

[18]代宁,陶建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水平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1 个省份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12):163-173.

[19]祝仲坤,陈传波,冷晨昕.市场结构如何影响了农业保险规模——基于2007-2013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J].保险研究,2016,(2):121-127.

[20]马草原,李成.国有经济效率、增长目标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J].经济研究,2013,(7):76-89.

[作者简介] 孙健(1993-),男,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保险。

(责任编辑:管 仲)

标签:;  ;  ;  ;  

农资投入调整会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吗-基于2007-2016年全国面板数据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