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藏族人口分析_藏族论文

青海藏族人口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藏族论文,青海论文,人口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青海藏族人口数为91186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47%,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数的48.75%,居住在以六个自治州为主的占全省面积97.16%的广大农牧区。分析青海藏族人口状况, 不仅对研究和丰富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人口状况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各藏族聚居区在地理上互为毗连,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规模及比重变化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根据历史记载,公元二年,青海人口有4.6万人,这部分人主要是当时活动在高原地区的羌人、 戎和氐。嗣后,尽管各民族的迁徙、融合多有发生,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一直大大多于汉族,其中藏族人口的规模优势尤为显著。这种状况直到近现代才逐渐发生变化, 至解放前夕,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人口之比为49.71∶50.29,基本对半。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帮助、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使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得到了迅速增长,藏族人口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摆脱了人口繁衍基本处于萎缩的状态。人口从1949年的438533增加到1990年的911860人,其中1982年至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八年间净增157963人,增长20.90%, 年均增长2.40%。这一速度虽然低于同期本省蒙古族(增长41.74%, 年均增长4.46%)、土族(增长26.32%,年均增长2.96%)和撒拉族(增长26.38%,年均增长2.97%)的速度,但高于汉族(增长9.34%, 年均增长1.12%)、回族(增长19.63%,年均增长2.27 %)的速度和全国藏族(增长18.57%,年均增长2.15%)的速度, 也高于同期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藏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 年的19.4 %上升到1990年的20.47%。 数量及比重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改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说明了藏族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未能得到更好的实行,超生超育的现象比较严重。

青海藏族人口规模及比重变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省内六州一市一区呈不平衡性(表一)。从表一,可以看出1982年至1990年,海北、海南、海西、西宁、黄南五州(市)的藏族人口占全省藏族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增加了0.5、0.63、0.24、0.20、0.14个百分点, 同期海东地区、果洛、玉树二州的藏族人口占全省藏族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下降了1.07、0.51、0.34个百分点,藏族内部人口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不仅存在于其它藏区的州、地区中,而且在青海有其特殊性,即在下一级行政区——各县、市也存在。分析原因有四:

⒈“还本归原”和迁移造成的。海东地区的乐都县在1982年—1985年,约有4200人从藏族转化为蒙古族;互助县、湟源县及大通县也有数量不等的藏族转化为蒙古族、土族,成为影响各地区藏族人口增长速度的原因之一。此外海东地区是省内农垦较早的主要产粮区,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因而境内的藏族在考学、招工、征兵等方面的机会比牧区藏族要多一些,相应地人口也不断由聚居区向西宁市、海西、海北、海南等地区转移,结果使这些地区的藏族人口比例上升,海东农区的藏族人口比例则相应下降。

⒉与生育政策有关。藏族的城镇和农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较早,牧区较晚,根据我省计划生育政策,农区藏族允许生育二胎,牧区藏族允许生育三胎,这样农区人口增长出现了相对平缓期,牧区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⒊宗教对人口的影响。藏族人普遍信仰佛教,而宗教信仰对藏族人口起着一种抑制作用。如:格鲁派就要求僧俗分离,严禁僧人娶妻。这样,出家为僧的男子就脱离了人口再生产,造成所在地区人口的较低速度发展,此现象在牧区较为突出。

⒋自然环境对人口活动的影响。青海藏族地区地域辽阔、气候较差,人们生产活动流动性很大,居住分散,就医非常难,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在果洛、玉树两州这种情况最严重。如:果洛州甘德县上贡麻乡、青珍乡,达日县吉迈乡、桑日乡,这些偏远的藏区至今仍属于高出生、高死亡类型,出生率平均为38.32%, 死亡平均高达28.32%,自然增长率平均只有9.9%。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海各地区藏族人口发展的速度差异将会逐步发生变化。

表一 青海省各地区1982—1990年藏族人口分布及比重(%)

地区

时间 增减情况

1982 1990

全省合计 100.00100.00 +

海东地区 19.02 17.95 -

海北州5.24 5.74

+

海南州20.50 21.13 +

果洛州12.10 11.59 -

玉树州24.39 24.05 -

黄南州12.55 12.69 +

西宁市3.07 3.27

+

海西州3.14 3.39

+

(资料取自1982年、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机器汇总)

二、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是反映一个地区或民族人口现状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男女的性别比应该是平衡的,但青海藏族的性别比与省内其它民族人口的性别比比较却具有独特的差异性(见表二)。表现在藏族的性别比除0—14岁少儿组高于撒拉族,接近其它民族之外, 其它各年龄组都低于省内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最明显的是藏族的各年龄组的人口性别比以较大的幅度低于本省汉族各年龄组人口的性别比,其中65岁以上组,藏族人口的性别比不仅低于汉族,也以一定的幅度低于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在性别比的峰值及其年龄上与省内其它民族也有差异。如:藏族人口性别比的峰值为106.98,其年龄在25—29岁;回族峰值为136.60,其年龄在85—89岁;撒拉族峰值为125.00,其年龄在90—100岁;土族峰值为114.23,其年龄在30 —34岁;蒙古族峰值为123.83,其年龄在30—34岁;汉族峰值为131.76,其年龄在55—59岁。可以看出,汉族和回族的峰值及其年龄在省内各民族中最高,藏族最低,这与藏族人口的自然死亡率高不无关系。同时性别比的平衡年龄也不同,自高至低分别是回族100岁、汉族75—79岁、 土族65—69岁、撒拉族和蒙古族同是60—64岁、藏族45—49岁,藏族要比其它民族早得多,反映了藏族性别比低于其它民族,这与全国藏族性别比偏低的特点相吻合。形成青海藏族人口性别比偏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表二

青海藏族人口性别比与其它民族人口性别比的比较

族别 全部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

性别比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98.40 102.24 100.16

54.88

汉 111.75 105.14 114.68 103.22

回 106.39 104.27 107.38 110.54

土 105.54 102.58 107.76

93.80

撒拉101.76 101.29 103.03

82.93

蒙古104.79 102.79 108.84

68.93

(资料取自第四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由省计生宣教中心计算)。

⒈解放前藏族人口低性别比遗留的痕迹。藏族人口的性别比解放前就偏低。据有关资料记载,1931年国民党内政部户籍调查表明,玉树县共有人口53670人(藏族占99.8%),性别比50.2,至1936年仍为50.2,再到1947年,玉树县藏族人口有67000人,性别比达97.1, 这个数据虽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仍属偏低。其中原因一是封建统治者对藏族的血洗屠杀,仅1941年青海军阀马步芳的二次镇压,使果洛、玉树藏族减少数千人;二是迁移,为了免遭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好多藏族男性人口纷纷迁移到川西、东藏导致性别比降低;三是藏族内部纠纷较多,为争夺草山动辄发生械斗,免不了男性人口的大量死亡。

⒉男女死亡的差别也是藏族人口性别比低的重要因素。青海藏族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使得男女死亡率高于省内其它民族,从而造成人口的性别比偏低,平衡年龄也早。

⒊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青海藏族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汉、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由于老年人口的性别比本来就低,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民族人口的性别比。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看,青海藏族人口呈年轻型,这主要得力于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藏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人口死亡率的有效控制和人口出生率较高幅度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在藏族地区的城镇、农区实行较严的计划生育政策,才使其人口长期呈年轻型的结构有了一些变化。从1990年“四普”时的藏族人口结构状况显示(表三),青海藏族的少儿系数即0—14 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成年型人口标准30—40%的范围。同时,老少比、年龄中位数、老年人口系数(即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与198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11、2.08、2.64个百分点,具有逐步向成年型靠拢的趋向。

从根据青海藏族男女各年龄组人口构成比例绘制而成的“金字塔”形图观察,发现塔底部即0—4岁人口已经少于10—14岁、15—19岁两个年龄组呈收缩状态,而接近于5—9岁年龄组人口。如果从0—24 岁的几个年龄组看,塔身较宽,说明在这几个年龄组人口数量仍然较大,所以未来二十年内人口增长的势头依然旺盛,体现了青海藏族年轻人口类型的特点。男女人口比例在“塔”上也有差异,总的看来,在0—45 岁年龄段中,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45岁以上的人口中女性占优势,且年龄越高女性的比例也越高。在前一年龄组中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受汉族生育观的影响有关。因为青海藏区与内地在地理上较为接近,汉族入居青海的历史也长,汉藏两族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交流频繁,以“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为主的汉族生育观,在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藏族中有一定的影响,由此造成人口的性别差异自不必说;后一年龄组人口的性别差异显然是女性人口平均寿命长于男性所致。

表三 青海藏族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标准青海藏族普查结果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1982年第三 1990年第四

人口人口人口

次普查 次普查

少儿40%以上 30—40% 30%以下45.27

37.86

老年5%以下 5—10% 10%以上4.134.24

才少比 15%以下 15—30% 30%以上9.1211.2

年龄20岁以 20—30岁 30岁以上 17.06

19.70

中位数 下

资料取自两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省计生宣教中心计算)。

三、婚姻与家庭

青海藏族人口的婚姻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和传统性的特点。根据“四普”资料,青海藏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共有566789人,其中男性277963人,女性288826人。其中未婚人口共有182936人,男性106626人,女性76310人;有配偶人口327248人,男性156310人,女性170938 人;丧偶人口44780人,男性11210人,女性33570人;离婚人口11825人,男性3817人,女性8008人。在青海藏族与全省、全国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比较后(表四),发现青海藏族人口的未婚比例高,其中男性人口未婚率达38.4%,不仅比同期青海男性人口未婚者占33.9%的比例高,也比同期全国的比例高出9.62个百分点,这与僧侣人口的产生有一定联系。 据调查, 果洛藏族自治州定额宗教人员(几乎为喇嘛、 学僧)1610人,实有6099人,超额2.9倍,其人员占全州总人口的5.09%, 若剔除州内汉族和其它民族人口,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可见僧侣人口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婚姻规则。在“有配偶”栏中,女性人口的有配偶率要比男性稍高一些,差异不甚大。但从全民的有配偶率看却低于青海、全国的比例,这与藏族社会发展水平及居住环境有关。至于丧偶状况,藏族要比青海、全国高得多,其中女性以更大的幅度高于青海、全国,这主要缘于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影响。所不同的是藏族的离婚率要比全国离婚率低,说明婚姻比较稳固,其缘由是与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及某些特殊的旧时婚姻形式有关。

表四 1990年青海藏族、全省和全国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比较(%)

婚姻状况

未婚有配偶离婚丧偶

青海藏族合计

32.357.8 2.097.9

男 38.456.2 1.374.03

女 26.459.2 2.7811.6

全省合计

29.764.2 1.164.9

男 33.9621.102.98

女 25.164.5 1.237.15

全国合计

25.23

68.06 6.120.59

男 28.78

66.57 3.820.83

女 21.43

69.72 8.520.34

资料:藏族青海取自《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全国取自10%电子计算机汇总。

青海藏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类型与省内河湟农区有很大的差异,加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状况上有着自己的特点。

家庭规模:已有传统的小家庭向大家庭发展的趋势。由于缺乏“四普”的全省藏族家庭规模的资料,我们选择玉树州藏族人口和汉族人口的家庭规模进行分析,因为该州是青海藏族聚居程度最高的一个地区(达96.5%),其研究结果足以代表青海藏族家庭规模的基本变化。表五

表五 1982—1990年玉树州藏族和汉族家庭规模变化(人)

族别

时间 户数人口 每户平均人口

玉树(藏) 1982年40623

189983 4.67

1990年43106

227281 5.27

汉族 1982年442807 2359909 5.31

1990年577725 2580419 4.46

资料取自《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82年资料取自《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171页。

表六 青海各主要民族家庭户类别(%)

民族 单身户 一对夫妇户 二代户 三代户 四代户 五代户

藏族 4.762.3850.324.91.280.00

汉族 2.895.6465.815.20.460.00

回族 1.723.3461.125.10.910.00

土族 2.201.9558.025.21.190.00

民族 一代户和其他 二代户和其他 三代户和其他 其它

藏族 2.60 7.2

4.58 1.69

汉族 1.25 3.68 2.41 2.61

回族 0.91 3.28 2.86 1.36

土族 0.83 4.27 4.85 1.40

资料取自《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

从1982年至1990年的八年间,藏族的家庭规模平均从4.67人扩大到5.27人,汉族的家庭规模平均从5.31人降至4.46人,这个变化是受生育政策影响的结果。

从表六分析,青海藏族家庭的类别分布较为分散。如:二代户的比重仅及总数的一半,低于汉族、回族和土族;三代户的比重高于汉族而低于回族、土族;含其他亲属非亲属的一代、二代户的比重以较大的幅度高于汉、回、土族;含其他亲属非亲属三代户稍低于土族而高于汉、回族。藏族家庭户类的这个特点是由宗教、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如:藏族社会中僧侣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宗教教规使他们终生未婚,此类人口的大部分有自己的亲友,平时除了靠“施舍”为生外,多数投靠亲友,其结果必然使含其他亲属非亲属的一代、二代、三代家庭户的比例加大。

四、人口的文化程度

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不仅是反映一个民族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青海藏族人口的文化程度一直很低。教育方式以经院教学为主,兼有少量的私塾,内容多为藏文文法、正字法、词藻学、书法、应用公文、占卜及医学等,较少涉及现代文化和科学知识,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如:1937年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所办的西宁蒙藏初级中学、玉树高级中学等等,但因管理不善,实效甚微。到1949年全省藏族在校生仅972人,占本族人口的0.2%。解放后,党和各级政府根据藏族地区和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于1950年在西宁创办了青干班(1956年扩大为青海民族学院),各藏族自治州陆续创办了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师范学校,逐步形成省有民族学院,州有民族师范,县有民族中学,乡有民族小学的教育网。不少农牧民子弟由国家选送到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使藏族的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口素质也有了较快的提高。从学校的变化看,截止1990年底,全省有各类藏族学校1009所,在校学生达97949名,其中大学生997名,中学生(含中专)22902名, 小学生74050 名; 从藏族的有文化人口数看,截止1990年7月1日,各类文化人口数达248977人,占藏族总人口的27.3%,比1982年净增82718人,增加了5.3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含大专)增加1.8倍;高中生增加2倍;初中生增加75.59%;小学生增加32.14%。从藏族人口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状况看(表七),还可以了解到藏族有文化人口数在八十年代有显著变化。如:20—29岁高中以上文化人口数达14307人,占该年龄段有文化的藏族人口的29.42%,他们都是六十年代所生,受中学、大学教育之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青海藏族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八十年代,显示了藏族社会的重大进步。同时也看到“左”的思想干扰下,藏族教育发展缓慢的阴影,如:在35—49岁年龄段中,文化人口数除初中程度在某些年份较多外,总体比重就要小一些。再从6—20岁年龄段的有文化人口中我们又惊喜地发现,藏族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超过其它任何年龄段,这显示藏族文化人口数有较大的潜力,可以预料随着时代的前进,在不久的将来青海藏族的文化水平将会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表七 青海藏族分年龄各种文化程度(人)

合计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全省2489775002 23450 51851 168674

6—924561 ———24561

10—14 44792 —544453 40285

15—19 46157 153

5791 15868 24345

20—24 21246 2158 7060 10209922719

25—29 27383 1247 4702 7877 13571

30—34 11382 660

1692 21596 6934

35—39 13222 653

963

2332 9274

40—44 12632 350

835

22150 9197

45—49 9735 194

818

2220 6503

50—54 6474 123

524

1416 4411

55—59 4747 117

353

1112 3165

60—64 2958 90 246

748

1874

65岁及 3188 157

372

770

1839

(资料取自: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

第四次人口普查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青海藏族的文化素质与全省比较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大。在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藏族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高达42.44%,分别比全省的27.73%和全国的22.27 %高出14.71和20.17个百分点,列省内六个主要民族之末。

藏族女性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相当高。在15岁及15岁以上藏族人口中,女性文盲半文盲率达53%,如果剔除14 岁及以下人口数, 则高达84.47%,分别比同族男性高出21.29和36.06个百分点。 妇女是人口再生产的直接承担者,许多研究成果证明,女性受教育水平越低、生育率越高,其子女的文化素质也越低,据此论断,青海藏族女性低水平的文化状况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将构成很大威胁,今后应该对藏族儿童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予以高度重视。

文化构成的其它指标,藏族也大大低于全省水平,如表八所示。

表八

1990年青海藏族及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口(人)

大学高中初中小学

青海藏族486 2570578418492

青海全省1488827717776

16531

藏族低于67.29

68.95

68.03

30.3

全省(%)

从这个现状分析,制约青海藏族文化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如藏族聚居区的财政困难无法保证丰足的经费来办学;二是对宗教的笃信,如群众乐于把孩子送到寺院当童僧,忽视现代科学文化的教育;三是自然环境,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等,使得发展教育要比农区、城镇困难得多。

综上所述,青海藏族人口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省内其它民族比较显得幅度较小,同时人口的素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为突出的是近年来随着传统观念的抬头和宗教的影响藏族适龄儿童辍学现象愈来愈严重,文盲率不断上升,这势必影响,藏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协调现代化和藏族人口的关系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重大问题。

标签:;  ;  ;  ;  ;  

青海省藏族人口分析_藏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