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宫颈癌作为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占妇科的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都在明显的上升。国内每年会有大约十三点五万宫颈癌的新的发病案例大约占到全球发病率的1/3。
【关键词】 HPV感染;流行病学;宫颈癌疫苗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58-02
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招致宫颈癌的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的主要原因,有99.8%的宫颈癌病患,它的癌病组织中就会存在HR-HPV。
1.HPV的概述
HPV就是人乳头状的病毒,它是无包膜双连环的嗜上表皮性的DNA病菌,它的DNA有三部分,长控制区(LCR)、早期基因区(E)以及晚期基因去区(L)。早期的基因区可以将编码列为E1、E2、E6以及E7等等早期的蛋白质,E6就是较为重要的致癌基因;晚期的基因区编制的后期蛋白质(L1和L2)是病毒衣壳的架构性组成的部分;长控制区因为包含了HPV基因和DNA复制起始点、基因因表达所需要的控制元件,成为了可以调控病毒的基因转录和复制的主要部分。尽管到了晚期宫颈癌会出现因基因缺失产生的突变现象,但是E6和E7会一直在宫颈癌的发展历程中起到至关的作用。
2.HPV的危险性
HPV 的感染是致使宫颈癌和宫颈癌病变(CIN)的产生以及发展的重要病因,它已经已经得到了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资料的多方证实,高于99.7%的宫颈癌患者都被检查出带有高危险型的HPV感染。近些年来较多的探讨充分的表明了,因为HPV的感染而引起的HPV16和HPV18型便会造成宫颈癌和阴道癌以及女性的外阴癌,男性的阴茎癌,还有一些男女会得的肛门癌以及口咽癌,由于HPV16型和HPV18型是与宫颈癌的关联较为密切,分别占了54%以及16%,所以HPV的疫苗主要探讨针对高危险型的HPV。像其它的HPV6型和HPV11型则是导致生殖器官的。许多发达的国家对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明显下降的形势,但也有一些不慎发达的地区妇女对宫颈病进行定期的的筛查,宫颈癌至今仍是威胁着全世界女性身体健康的癌症之一。
3.HPV致病的特点
感染的发生时,HPV首先是血药进入人体上皮基底的细胞,会发生在上表皮破损的地方,这样的感染会让HPV基因组建立,并让游离基因可以稳定与基底层细胞。早期基因的E1以及E2病毒的蛋白是用来表述和开启病毒的DNA的复制,E6和E7则是诱惑基底上层细胞周期活动的,从而让基底层以外的HPV基因组得到副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毒游离的DNA复制和细胞复制的周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基地细胞的复制中也会受到密切的控制。被HPV感染以后的细胞就会开始进行分化并且沿着上皮层的方向移动的时候,显性的感染就会出现。病毒的DNA就会开始独立完成复制出现在被感染的细胞所达上皮中间层的时候,病毒的复制就不在依附于上皮层的细胞,,使得大多的HPV基因的复制产生。
1977年有学者在电镜发现宫颈癌的活检组织的切片里存在着HPV的颗粒,之后国内外就有许多的专家以及学者对HPV的感染和宫颈癌之间的紧密联系展开了探索和研究。所以对不同类型的HPV的疫苗特点以及HPV的结构研究对防止宫颈癌起到了重大意义。
4.HPV治疗性的疫苗
4.1 作用的机制
在肿瘤细胞形成的时候,HPV的治疗疫苗便能够利用存在在树状细胞上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用来激发出有效的T细胞的反映,从而可以提供更为稳定并且连续的抗原能力。在宫颈癌发生病变或者是宫颈癌形成中,L1的蛋白丧失原先的抗原表达,但E6和E7的蛋白基因由于和肿瘤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们就成了更加适合的抗原。HPV的治疗性的疫苗是把HPV致癌的蛋白E6和E7作为抗原,利用刺激细胞的免疫来消除病毒的感染和灭癌变的细胞。
4.2 研发的现状
尽管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对于有效预防宫颈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宫颈癌在世界各国家的高发率和死亡率让HPV的治疗性疫苗研究和应用引发注目,随着生物的科技以及预防的医学在的不断发展,疫苗的研究不在限制于疾病预防,同时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了。就目前而言,HPV的治疗性疫苗整正处于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或者是临床的实验研究的阶段,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在临床试验上治疗宫颈上皮的内瘤变或者是已有的淋巴结,以及脏器官的转移和不能够忍耐放射化治疗的晚期的宫颈癌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
5.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免疫机制有着深入的探索以及了解,对于在宫颈癌治疗中出现的缺点和治疗时遇到的难点,可以结合宫颈癌病发时的特点,HPV的预防性疫苗就可以合理的降低宫颈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然而HPV的治疗性疫苗也会对宫颈癌和宫颈癌晚期的预后效果发生严重的改善。有关宫颈癌的HPV的相关性疫苗在临床的实验中也得到了初步的成效,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少,机体免疫的机制相当的复杂,相对于确切的临床试验结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随着细胞的生物学分子以及免疫学等等的高速发展,年会出现更多的临床实验研究,HPV的相关性疫苗也会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光武,袁杨,李萌,郭红燕,张小为.北京地区宫颈癌HPV16上游调控序列、E6、E7癌基因序列初步分析[J].遗传,2010,04:339-347.
[2]岑尧,张翠英,张雅丽,侯建华.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高危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J].癌症进展,2013,01:75-81.
[3]吴晓菁,谈军,李优云,钟泽艳,井立鹏,钟兴明,韦相才.广州市白云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03:22-25.
论文作者:桂芳,赵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宫颈癌论文; 疫苗论文; 基因论文; 细胞论文; 病毒论文; 就会论文; 发病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